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同现役部队比较起来,预备役部队有许多特有的优势。我们应当充分发挥这些优势,为两个文明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一、发挥领导关系双重性的优势,在地方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当好两个文明建设的骨干力量。预备役部队接受军队和地方双重领导,师、团主要领导  相似文献   

2.
充分挖掘利用民间蕴藏的后勤保障资源和潜力,扎实搞好后勤保障分队的编组工作,是预备役部队后勤保障能力生成的重要途径,也是战时预备役部队实施快速后勤保障力量动员极其重要的组织基础。  相似文献   

3.
胡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国防动员建设,提高预备役部队和民兵质量建设。"加强预备役部队质量建设,必须搞好军地之间的协调。这是因为预备役部队的性质任务、组建方式和自身特点,决定了必须:"寓军于民、军地共建"。离开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帮助,我们就会寸步难行。经验证明,协调出效益、出政绩。对预备役部队而言,搞好军地协调既是一项工作内容,又是一种领导能力。党委"一班人"特别是主官队调  相似文献   

4.
杨冀平 《国防》2004,(7):16-17
进一步搞好预备役部队各项建设,努力提高部队的战斗力水平,是党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的意见》的核心思想。为此,各级地方党委、政府以及军事机关、预备役部队。要着眼预备役部队担负任务的需要,进一步加强部队战斗力建设。  相似文献   

5.
搞好统筹协调,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领导干部领导方法和领导能力的重要体现民兵预备役部队人员流动性、领导双重性、任务多样性等特点,要求领导干部要善于在统筹中处理关系、在兼顾中把握平衡、在协调中促进发展,确保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全面进步、整体提高  相似文献   

6.
预备役部队建设是一项地方性、群众性很强的军事工作,需要一个沟通上下、协调军地、完善而有效能的工作体系。目前,这种体系在地方以及军地之间的结合上还不够完备。虽然规定了预备役部队平时在省军区和地方党委、政府领导下开展工作,明确了对上的关系,但预备役师团对地方基层单位预备役分队工作的直接指导关系还不明确,因  相似文献   

7.
杜宇新 《国防》2002,(11):12-13
抓好预备役部队建设,是军地双方的共同责任。仅就地方党委、政府来说,应主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要摆上位置,加强组织领导。长期以来,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把预备役部队作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重点来抓。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更需要坚持党管武装原则,落实双重领导制度,把预备役部队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持之以恒地抓好落实。首先,要进一步强化思想认识。预备役部队既是战时快速动员和遂行作战任务不可或缺的力量,又是平时维护社会稳定、巩固人民政权的一支重要力量。边境  相似文献   

8.
周良洛 《国防》2006,(3):37-38
预备役部队是开展人民战争的一支生力军,也是建设和谐社会与维护稳定的一支重要力量。作为预备役部队第一政委,我深深感到,必须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大力提升预备役部队建设质量。一、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必须坚持双重领导制度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军地双方的共同责任,必须坚持军地双重领导制度,在抓大事、管方向、解难题上下工夫。一是要坚持党的绝对领导。预备役部队建设必须始终遵循党管武装的原则,坚持军队和地方党委双重领导制度,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从地方来说,各级党委、政府要把预备役部队建…  相似文献   

9.
民兵、预备役作为未来高科技人民战争的重要支前保障力量,如何提高他们支援保障部队遂行作战任务的能力,是当前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提高民兵支前后勤保障能力问题谈一点粗浅认识。 依托地方资源,拓展支前后勤保障渠道。民兵、预备役作为参战支前的重要力  相似文献   

10.
王送军  王嘉庆 《国防》2007,(7):40-41
搞好预备役官兵编组是加强预备役部队组织建设的重要工作,也是加强预备役部队全面建设、提高预备役部队"两个能力"的重要课题.新时期新阶段,一定要树立"编组出战斗力"的意识,着眼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信息化局部战争特点,切实搞好预备役部队预备役官兵编组,为加强预备役部队全面建设、提高预备役部队建设质量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
姜异康 《国防》2005,(10):20-22
新军事变革和军事斗争准备的深入发展,对预备役部队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充分认清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对增强整体国防实力、切实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意义,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高度重视预备役部队建设,加强领导,真抓实干,把预备役部队建设推进到一个新的水平。一、进一步统一思想,增强搞好预备役部队建设的紧迫感和自觉性充分认识新形势下预备役部队在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思想基础。我们一定要从迎接世界新军事变革和维护国家安全的…  相似文献   

12.
搞好驻城市部队农副业生产关系到部队的稳定和全面建设。各级党委、领导要敢于抓部队农副业生产,善于抓农副业生产。要因地制宜,科学管理,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寻找驻城市部队发展农副业生产的出路。  相似文献   

13.
赵新良 《国防》2002,(11):10-11
预备役部队寓兵于民,分布在社会各个领域,其根基在地方。要提高预备役部队的“两个能力”,需要杜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但更主要的是需要地方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 一、要把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作为地  相似文献   

14.
翟希民  王鹏冲 《国防》2014,(12):44-44
从现状看,抓好预备役部队建设,应重点在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方面,要储足人才资源。信息时代建军用兵,科技人才资源为本。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搞好整组编实编好人员是基础。特别要适应信息化战争精兵利器对抗的特点,加大高新科技人才编组力度。为此,在预备役部队整组中,要搞好地方高新科技人才调查统计,准确掌握高新科技人才的数量、专业及分布状况,按照模块化编组原则,组建一些电子对抗、电子干扰、战场伪装、战场抢修、核化救援、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家利益的拓展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上升,非战争军事行动日益成为国家军事力量运用的重要方式。预备役部队肩负着战时作战、平时应急的双重使命任务,在提高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应确立军民融合发展理念,坚持以遂行任务为牵引,强化应急指挥体系、力量体系、保障体系建设。一、着眼应急指挥体系建设这个核心,军地联合搭平台。一是建立军地联合的指挥机构。要在驻地政府的牵头下,成立以地方政府为主,警备区(军分区)和预备役部队主要领导参加的应急行动联合指挥部。在军地联合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预备役部队建  相似文献   

16.
肖捷 《国防》2007,(9):39-40
预备役部队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重点.地方党委政府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领导主体,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紧紧围绕打赢要求,认真履行职责,扎实推进预备役部队全面建设.  相似文献   

17.
陈伟财 《国防》2012,(11):49
一是指挥机制。按照"综合集成、一体融合"的原则,搞好预备役部队、民兵应急指挥体制与地方应急管理机制的对接,建立以政府与军事机关为主体、预备役部队参与的军地联合应急指挥机构,明确指挥关系、职责分工、协同方法,实现指挥互联、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提高军地联合行动效能。二是预警机制。密切军事机关、预备役部队与政府应急办等有关部门与行业的联系,健全完善军地信息互通共享机制,搞好军事指挥信息系统与地方预警平台的对接,确保及时掌握突发事件  相似文献   

18.
许百川  王德才  洛贵军 《国防》2006,(10):33-33
预备役部队建设是一项寓军于民的系统工程。新世纪新阶段,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必须重点抓“三个环节”:抓领导。坚持双重领导制度,地方党委、政府要认真贯彻党的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把预备役部队建设作为重要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做到议行统一。对上级军事部门的重要文件和指示,要与部队领导一起研究,形成科学的实施意见,并不打折扣地落实到位。抓育人。强化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努力提高人的军政素质。重视选送干部骨干到地方大学、军事院校深造;开辟军营夜校、命题自学等多样化的学习途径,营造…  相似文献   

19.
现代战争爆发突然,进程快,消耗大,要求后勤保障快速高效。 合同演练是提高部队后勤快速保障能力的重要途径。预备役部队后勤机关在搞好基础专业训练的基础上,要积极与司、政部门协调,适时组织一些科目的合同演练。如组织预备役部队快速动员集结、部队行军(铁路运输、摩托化输送)、反空降、防空袭、城防作战  相似文献   

20.
张慎兵 《国防》2014,(9):31-31
信息化战争是诸军兵种联合作战,军兵种部队是作战主角。必须加强军兵种预备役部队建设,提高军兵种部队整体作战能力。目前,我海军、空军、第二炮兵都建有预备役部队,根据我国现行军事领导体制,军兵种预备役部队建制关系分别隶属于相应军兵种系统,接受所属军兵种系统和省军区系统共同领导。新形势下,军兵种系统与省军区系统要紧紧围绕能打胜仗这个强军目标,合力抓好军兵种预备役部队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