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光如流水。转瞬之间,我的大姐离开人世一年多了。打开尘封的记忆,她的往事历历在目。我的家在河北省隆化县偏远的贫困山村。因小时候家里穷,孩子多,大姐又是排行老大,我自然是大姐一天天背大的。本该在校园里读书的时代,她却顶着壮劳力到生产队干活儿,过早地同大人承担起家庭的重担。家里每当遇到粮食青黄不接的时候,为照顾弟弟妹妹,大姐总是把能吃、好吃的东西让给我们……  相似文献   

2.
在沈阳军区某高炮旅卫生队医院,有一个被青年官兵称为“心灵驿站”的心理门诊。这里的“主人”是一位四十出头的女军医,这个部队的官兵亲切地叫她“知心大姐”。  相似文献   

3.
“拥军大姐”王丽珠,是云南蒙自县华光酒楼的经理。“拥军大姐”这个称渭,足驻蒙部队官兵冠予她的。提起王经理,官兵都会发自内心地交口称赞,夸她是视部队官兵如兄弟的好大姐!  相似文献   

4.
在为建立新中国而英勇奋斗的过程中,涌现了多位中外知名的女革命家。她们文武双全,贡献卓越,德高望重,从我们党的领袖到工农士兵,都尊称她们为"大姐"(当然后代人是应称她们为妈妈、奶奶的)。近来读到一本专著,介绍了第一代"十大大姐",陈少敏被列为第五位。提起这位老革命家,立即联想到使人感动的件件往事:她是1946年6月我军中原胜利突围的组织者之一  相似文献   

5.
在丈夫眼里,她是“贤内助”;在战士心中,她是无话不谈的“知心大姐”;在朋友的赞美声中,她是让人敬慕的“女强人”,她就是山东某预备役高炮团政委丁英民的妻子张兆凤。  相似文献   

6.
回族大姐马存花,是农十二师三坪农场五连的职工,今年45岁。由于她的贤惠、坚强、勤劳,她连续10年被五连推荐评选为农场的“先进工作  相似文献   

7.
乡下小村庄的偏僻小屋里住着一对母女,母亲生怕遭窃总是一到晚上便在门把上连锁三道锁;女儿厌倦了像风景画般一成不变的乡村生活,她向往都市,想去看看自己透过收音机所想象的那个华丽世界。某天清晨,女儿为了追求那虚幻的梦离开了母亲身边,她趁母亲睡觉时偷偷离家出走了。“妈,你就当作没我这个女儿吧。”可惜这世界不如她想象的美丽动人,她在不知不觉中,走向堕落之途,沉陷无法自拔的泥泞中,这时她才领悟到自己的过错。  相似文献   

8.
知法守法     
编辑同志: 1998年12月8日,我的邻居徐某欲向本镇信用社借款5万元搞运输生意,找到我父亲作担保。当日,信用社、徐某和我父亲三方共同订立了一份借款合同,徐某为借款人,借款数额5万元,借款期限一年(1998年12月8日~1999年12月8日),我的父亲在借款合同中“担保人”栏目中填写了自  相似文献   

9.
提起副团职计生干事张红雁,沈阳军区某炮兵团官兵们有着太多太多的忘不了。作为该团唯一的一名女军官,在基层团队这个“男人世界”里,她一干就是13个年头。13年来,她积极化不利因素为有利的优势, 不仅使团队的计划生育工作从一个长期拖后腿的单位跃升为沈阳军区先进单位,而且热心为官兵们排忧解难,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怀和炽热的心拨动了官兵的情感之弦,被官兵们亲切地誉为“知心大姐”。  相似文献   

10.
牵手     
两年前,我因单位不景气下了岗,而恰在此时丈夫又提出离婚。我一下子仿佛从天堂跌进了地狱,每日以泪洗面,难以自拔。在我遭受命运的双重打击时,邻家的大姐借给我二十几本《环球军事》。她鼓励我说:“你不是崇拜军人吗?那就认真读一读这本杂志吧。它会让你坚强起来的。”就这样,《环球军事》在我最迷惘、最无助的时候出现了。因为下岗经济拮据,  相似文献   

11.
[案例]2004年2月,王某将自己承包的50亩退耕还林还草地转包给徐某。因徐某管理不善,2005年春,草木出苗率仅50%,后徐某又未经王某同意擅自在该地种植了经济作物。王某发现后即要求徐某将承包地恢复用于退耕还林还草种植。徐某不同意,双方发生纠纷,王某遂诉至法院,要求立即终止与徐某的土地转包合同,并要求徐某赔偿经济损失3000元。后经法庭审理,依法裁决终止了双方之间的承包合同,判令徐某赔偿王某经济损失2500元。[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十条规定:“国家保护承包方依法、自愿、有偿地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华人…  相似文献   

12.
编辑同志: 请教一个继承权案问题。郑某3年前从山西来内蒙古经商,与女民兵徐某结婚,不久在一次车祸中身亡。肇事方一次性赔偿郑家10万元,除去办丧事等花费,剩下7.64万元。分割遗产时儿媳与公婆产生分歧,儿媳徐某提出遗产一分为三,未出世的孩子应有一份。婆婆不同意给未出世的孩子保留份额,认为儿媳还要嫁人,不会将小孩生下。为此,徐某将公婆告上了法庭,要求胎儿参加  相似文献   

13.
去年,我作为人武部干部被评为北京军区“优秀新闻工作者”,获得许多赞誉。我感谢组织,也深深感激《中国民兵》,是她给我带来进步的动力。 几年前,我交流到人武部时,十分惆怅,认为是当了“土八路”,产生了转业念头。工作一段时间后,我发  相似文献   

14.
在农二师30团南湖社区,有一位大姐叫夏碧清。今年53岁的她退休不退岗,时刻惦记着左邻右舍。不论谁家有困难,只要找到她,她总会给予帮助,因此大家亲切地称她为热心大姐。  相似文献   

15.
我与《西南民兵》这位辛勤的“园丁”,从认识到她成为我的良师益友已经有近20年的时间了。一直想写一点文字表达我对她的感谢之情,总是被一些不得不发的新闻占去了时间。时逢她的20岁生日,我想就以此作为我对她的祝福吧!说句内心话,我能够成为一  相似文献   

16.
李桂青想不到,过了元月,她手头的3个姑娘才“嫁”出去了一个。更令她想不到的是,就在她带着两个贵州女孩从江苏回到永康的第4天,她就被“请”进了派出所。 “我只知道我是在给人做‘媒’,不知道这是犯罪啊!”李桂青在看守所留下了悔恨的泪。  相似文献   

17.
《东北后备军》2007,(10):4-5
在江城吉林市,提起施正洁的名字几乎人人皆知。这位年已八旬的老妈妈.以她半个世纪的拥军情怀,深深地感染着450万江城人民。在一座座军营里,官兵们把她从“兵姐姐”叫到“兵妈妈”,再叫到“兵奶奶”。她3次被吉林市文明办评为文明市民标兵,两次被吉林市科普协会评为优秀科普工作者,先后被吉林市评为“灭心下一代优秀工作肯”.被吉林省评为“国防敦育工作先进个人”.被吉林市妇联授了“功勋母亲”荣誉称号。[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栾世强 《政工学刊》2009,(11):80-80
最近看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学者到北欧某国做访问,周末到当地教授家中做客。进屋看到教授五岁的小女儿,满头金发,漂亮的眼睛如同清澈纯蓝的一潭湖水。简直惊为天人。收下学者带去的中国礼物,小女孩奶声奶气地微笑道谢,学者禁不住夸奖说:“你长得这么漂亮,真是可爱极了!”教授当时并没有说什么,但是女儿离开后,她的脸色严肃了起来:“你伤害了我的女儿,你要向她道歉。”学者大惊:“我一番好意夸奖她,伤害二字从何谈起?”教授摇摇头:“你是因为她的漂亮而夸奖她,而漂亮这件事,不是她的功劳,这取决于我和她父亲的遗传基因,与她个人基本上没有关系。但孩子还很小。不会分辨,你的夸奖就会让她认为这是她的本领。  相似文献   

19.
舒秋劲大姐戴着医生为她特别配制的茶色眼镜,满脸喜悦地递给我一本《革命精神光耀千秋》。她的右眼在编辑这本书的过程中患病,视力几乎为零。可从她的笑容里看不出眼疾的困扰,只有任务圆满完成后的畅快。  相似文献   

20.
20年前,根据国家军工企业战略结构调整的部署,被誉为“坦克摇篮”的国家特大型军工企业——内蒙古一机集团公司,结束了仅靠军品过日子的历史,开始驶向“保军转民”的主航道。至此,带给“一机人”的则是20多年地不懈追求和艰难探寻。 从军转民初始的年工业总产值0.4亿元到2003年工业总产值将突破50亿元,这是几代“一机人”奋力拼搏的一个数字。她的身上,实现了几代“一机人”40多年的一个宏大梦想。 “保40亿冲击50亿”,即“保四冲五”,是内蒙古一机集团公司今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