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为认真贯彻落实总政治部新颁发的《参训民兵政治教育纲目》,探索新形势下新人队民兵训练中政治教育的路子,使参训民兵政治教育系统化、规范化,3月22日至4月6日,四川省德阳军分区政治部在中江县人武部进行参训民兵政治教育先行,取得了较好效果。主要做法是: 一、把握“四个环节”,提高教育质量 按照《纲目》要求,围绕提高教育质量,增强教育效果,促进参训民兵政治教育在基层的落实,军分区政治部在试点教育中主要把握了“四个环节”。 一是搞好调查摸底,做好教育  相似文献   

2.
为贯彻落实总政《参训民兵政治教育纲目》,上半年,贵州省军区政治部与安顺军分区政治部组成联合工作组,在普定县人武部抓了专职人民武装干部、基干民兵连(排)长政治教育试点。教育中,以《纲目》为依据,把启发觉悟,增强素质,提高质量贯穿全过程,在统一和规范专武干部、民兵连(排)长政治教育的内容、时间和要求等方面取得了初步经验。  相似文献   

3.
根据《民兵工作条例》和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关于深化民兵工作调整改革的意见》([1997]参联字2号文件)的有关规定,现将《参训民兵政治教育纲目》颁发试行。 本纲目是各级人武部门对参训民兵实  相似文献   

4.
《参训民兵政治教育纲目》已由总政治部颁发各地试行。近日,本刊记者就《纲目》中的有关问题走访了总政办公厅群工局副局长贺光高,贺副局长回答了记者提问。 记者:《参训民兵政治教育纲目》是由总政制定并颁发的,请贺副局长谈谈它的目的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根据两级军区及分区政治部的安排,四川开江县人武部于6月3日至9日进行了民兵应急分队训练,并用两天时间,进行了《参训民兵政治教育纲目》教育试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主要做法是: 一、严密组织,完善制度,把思想认识统一到《纲目》上 开江县人武部党委把参训民兵政治教育当作  相似文献   

6.
四川乐山市中区人武部在今年民兵训练中。注重加强和改进参训民兵的政治教育,以总政《参训民兵政治教育纲目》为依据,结合参训民兵思想特点,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生动有趣和形式多样的民兵政治教育,以教育促训练,极大地调动了民兵的参训热情,有力地促进了训练任务的圆满完成。  相似文献   

7.
西藏拉萨军分区在民兵政治教育中,根据少数民族地区民兵政治教育出现的新特点,从狠抓“五个结合”入手,不断拓宽教育渠道,使全市万余名民兵经受住了各种政治考验,没有一人参与骚暴乱和违法乱纪,确保了整个民兵队伍的纯洁与稳定。 如何解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民兵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人员难召集。时间难落实,经费难保证。语言难听懂,质量难提高”的问题,探索新时期少数民族地区民兵政治教育的新路子。去年初,分区政治部主任带领  相似文献   

8.
4月19日至5月3日,我们对小金县民兵应急分队100名参训民兵和部分专武干部进行了政治教育试点。教育中,我们根据《参训民兵政治教育纲目》精神,结合高原民族地区的实际,研究当前市场经济新形势下民兵政治教育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探索和改进教育的方式方法,取得了较好效果。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9.
民兵的性质     
为适应民兵政治教育的需要,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根据军区政治部首长指示,依据总政《参训民兵政治教育纲目》和民兵政治教育有关规定,政治部办公室组织编写了民兵政治教育系列教材,从本期起刊出,供全区人武系统参考。  相似文献   

10.
根据《民兵工作条例》和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关于深化民兵工作调整改革的意见》([1997]参联字2号文件)的有关规定,现将《参训民兵政治教育纲目》颁发试行。  相似文献   

11.
我们结合西藏实际,大力加强民兵预备役政治工作,着眼维护西藏社会和谐稳定,积极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参治维稳"、参加地方经济建设,促进了西藏社会的和谐稳定。一、注重抓好使命教育和反分裂教育,不断强化民兵维护西藏社会和谐稳定的政治责任感。面对西藏地区的实际,军区党委深切感到,民兵预备役人员是维护西藏和谐稳定的特殊重要力量之一,必须始终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根本性基础性工作来抓,切实从思想上政治上牢牢掌握这支队伍。为此,我们以"青年民兵之家"为主要平台,利用多种时机,采取理论集训、  相似文献   

12.
4月15日至18日,我们对成都市金牛区人武部民兵应急营一连进行了《参训民兵政治教育纲目》试点教育,教育中,人武部党委紧密结合实际,坚持按“纲”施教,始终注意在解决难点、重点和热点问题上下功夫,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3.
《参训民兵政治教育纲目》规定,参训民兵每年政治教育时间为3天,如何用足、用好这3天时间?四川省军区针对民兵政治教育的老大难问题,在丹棱县依托县委党校等地方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进行参训民兵政治教育改革试点,取得了可喜经验,收到了良好效果。请看——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复杂的政治斗争环境,消极思想文化的侵蚀,毒品走私的严重危害,我们立足边疆实际,坚持以“三个代表”要求为指导,以强化军魂意识和“四信”观念为重点,狠抓民兵预备役思想政治建设,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加强民兵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性和针对性。针对民兵的性质、特点和面临的社会环境以及担负的任务,我们制定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民兵预备役政治教育实施细则》,建立教育制度,促进教育规范化;编写了《民兵政治教育教材》,教育内容以坚定“四信”为主题,使教育内容紧贴德宏边疆实际,重点抓了“防腐蚀、防渗透、防毒品、防走私”教育。根据民兵流动的特点和规律,注重搞好四个环节的教育。即坚持利用民兵训  相似文献   

15.
长春警备区不断研究探索落实民兵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趟出了一条依托基地开展民兵政治教育的新路子,形成了“教育形式基地化,教育内容规范化,施教队伍专业化”的可喜局面。  相似文献   

16.
20年前的1986年9月,总部有关部门和解放军报社、中国民兵杂志社在江西省清江县(今樟树市)召开了全国民兵刊授教育现场会,总结推广了该县“民兵政治教育以《中国民兵》为主要内容的刊授教育”的做法。从此,《中国民兵》成了全国民兵预备役人员进行刊授教育的基本教材,被称为“刊授教育的好教材”。20年的实践经验证明,以《中国民兵》为基本教材的刊授教育不失为落实民兵预备役人员政治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前不久,中央下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兵预备徒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规定,要充分发挥民兵预备役刊物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为此,在新的形势下,我们一定要不断总结和完善刊授教育经验,按照总部有关文件规定,在订刊用刊上下功夫,大力开展刊授教育,推进民兵预备役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为“打得赢”“不变质”做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们坚持把《西南民兵》作为民兵政治教育的重要教材,认真抓好订刊、学习消化、向实践转化三个环节,以“青年民兵之家”为依托,广泛深入地开展民兵刊授教育,有效地促进了民兵队伍的全面建设。 一、抓好杂志订阅环节,确保教育资料到位。民兵刊授教育,开展刊授教育,首要的是抓好订刊这一关键环节。一是搞好宣传教育,增强订刊自觉性.我们每年都结合开会、集训、学习等时机,对各单位开展订刊用刊教育,使大家清楚地认识到,《西南民兵》既是我们各级党委和政治机关指导民兵、后备力量建设的重要刊物,更是宣传民兵工作中的典型、交流工作经验、反映武装干部心声、进行国防教育、传播致富信息的重要刊物。通过教育,提高了大  相似文献   

18.
1986年初,江西省清江县(今樟树市)人武部针对民兵政治教育“人员难集中、时间难保证、效果难落实”的问题,作出了“民兵政治教育以《中国民兵》杂志为主要内容的刊授教育”的决定,较好地解决了民兵政治教育的“三难”问题,其做法得到了总部首长与机关的高度评价。1986年9月,总部有关部门和解放军报社、中国民兵杂志社联合在该县召开了全国民兵刊授教育现场会,并向全国推广了他们的做法。从此,《中国民兵》杂志成为全国民兵、预备役人员进行刊授教育的基本教材,被称为“刊授教育的好教材”。近20年的实践经验证明,以《中国民兵》杂志为基本教材的刊授教育不失为落实民兵、预备役人员政治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在新的形势下.我们一定要不断总结和完善刊授教育经验,按照总部有关规定,在订刊用刊上下功夫,与时俱进地推进民兵、预备役人员刊授教育的落实,为“打得赢”、“不变质”作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9.
7月16日下午,河北省安新县白洋淀民兵连学习室,民兵连长李建国正在组织民兵学习《中国民兵》杂志刊登的关于民兵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的内容,报架上整齐地放着他们精心装订成册的《中国国防报》和《中国民兵》。近年来.安新县人武部注重发挥“一报一刊”的工作指导和宣传教育作用,把学刊读报作为教育的好帮手,结合其他教育形式,积极创新民兵政治教育的手段和途径,提高了民兵政治教育质量,促进了教育落实。民兵张思国高兴地对笔者说:“近年来,上级给我们订的报刊数量很足,发放也及时,我们每天都能看到发生在民兵预备役战线上的新闻,了解国际国内大事,使我开阔了眼界,学到了不少东西。”  相似文献   

20.
为增强民兵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总政关于改进民兵政治教育教材编写办法的通知指出,年度民兵政治教育由总政确定教育重点并提供教育提纲,大军区和省军区负责组织编写教材,军分区、人武部负责抓好教育落实。本刊编辑部根据要求,组织编写了《2004年度民兵政治教育辅导教材》系列,共7课。其中,《积极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切实发挥广大民兵的生力军作用》和《民兵要立足本职岗位学习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两课内容已经在第三期、第四期分别刊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