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航天文化既是对航天事业的意义、价值、地位、作用以及航天人群体的精神状态、价值追求的揭示和体现,还是对航天战线的管理思想、控制模式和制度规范的总结和弘扬。航天文化高度融合在航天事业中,既是航天事业的构成部分.又对航天事业具有指导力、凝聚力、规范力和支撑力.是发展航天事业的强力助推和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2.
从1956年建立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开始,我国航天事业已经发展了整整50年。半百岁月,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以导弹、原子弹、卫星为代表的“两弹一星”航天精神也熠熠生辉。航天人理应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汲取历史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使航天事业更茁壮地成长。  相似文献   

3.
正在首个"中国航天日"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分别做出重要指示批示,充分肯定了60年来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进一步明确了未来航天事业的发展方向,饱含着对航天事业发展的美好期待和重托,是对航天战线广大干部职工的巨大鼓舞和激励。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国长期不懈追求的梦想。航天战线几代科技工作者胸怀爱国之情,肩扛报国之责,艰苦创业,顽强拼搏,攻坚克难、接续奋斗,我国航天事业创造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  相似文献   

4.
回顾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我们终于在基础工业比较薄弱、科技水平相对落后和特殊的国情、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独立自主地发展我国的航天事业,走出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和有自身特色的发展航天事业的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使我国跻身于世界航天大国的行列。 21世纪将是世界航天活动蓬勃发展的新世纪,我国正在制定面向21世纪的航大发展战略和规划,以  相似文献   

5.
1999年7月1日.也就是10年前的今天.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成立,实现了我国航天工业发展史上一次最深刻的体制变革.掀开了航天事业发展的新一页,标志着航天工业真正融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阶段。从此.集团公司党组带领广大干部职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踏上了航天事业发展的新征程。  相似文献   

6.
《中国军转民》2009,(7):12-19
1999年7月1日,也就是10年前的今天,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隆重成立,实现了我国航天工业发展史上一次最深刻的体制变革,掀起了航天事业发展的新一页,标志着航天工业真正融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阶段。从此,集团公司党组带领广大干部职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踏上了航天事业发展的新征程。  相似文献   

7.
《国防科技》2006,(12):2-2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测试站始终以发展国防科技和航天事业为崇高使命,无怨无悔地奋斗在大漠戈壁上,为我国国防科技和航天事业的创立与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创造了我国国防和航天事业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13个第一”。发射测试站的先进事迹,生动诠释了“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坚定意志,集中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通过广泛深入地开展向发射测试站学习活动,必将进一步鼓舞和激励全军广大官兵和国防科技战线的同志们,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的30年,是我国航天事业取得辉煌成就、跨越发展的30年。改革开放不但为我国航天事业的振兴和腾飞提供了机遇,带来了新的活力.而且也为我国航天科技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应用和走向世界开辟了广阔的前景。30年来,我们亲身见证了中国航天壮国威,振民心,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光辉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9.
中国航天事业自1956年创建至今,已经经历了55个春秋。55年来,党和政府始终把发展航天事业作为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一项强国兴邦的战略举措,予以高度关注。通过几代航天人的拼搏奋斗、开拓创新,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0.
在庆祝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胡 锦涛同志高度评价了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 全面阐述了载人航天精神的深刻内涵,明确提出了发展我 国科技事业的新要求,号召全社会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 神。这必将激励我国航天事业及整个国防科技工业广大干 部职工,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加快发展步伐, 续写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11.
积极构建航天科技工业新体系,加快建设国际一流大型航天企业集团,积极探索中国特色航天科技发展道路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深化改革开放的宏伟目标,既描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崭新蓝图,也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报告充分肯定了航天事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使全体航天人深受鼓舞、倍感振奋。中国航天科技集  相似文献   

12.
正航天事业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防实力的象征,中国航天事业源于导弹武器的研制与开发。中国航天科工二院,这支中国航天事业的劲旅、导弹系列型号研制的骄子在祖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上书写了一部又一部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用满腔赤诚和过硬技术打造着我国空天防御的钢铁长城。  相似文献   

13.
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研制并发射了第一颗人造 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标志着我国空间技术取得了历史 性突破,在我国航天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此拉开 了中国航天活动的序幕,而且不断蓬勃发展。党和政府坚 定不移地支持发展航天事业,把发展航天事业作为增强我 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一项战 略举措。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核事业和航天事业走过了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依靠自己的力量创造出了"两弹一星"的奇迹,也形成了"两弹一星"精神。在建设先进的国防科技工业的征程上,更要将这种精神发扬光大,开出更加艳丽的花朵,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新中国成立后,面对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党中央毅然作出了发展中国核事业和航天事业的伟大战略决策。在全国各行各业通力协作和大力支持下,中国  相似文献   

15.
《国防科技工业》2013,(8):20-22
经过20年奋战,我国载人航天事业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同时培育和弘扬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这一精神是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与航天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今年6月26日,随着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三位航天员平安出舱,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  相似文献   

16.
2021年,中国航天发射次数达55次,居全球第一."神舟十三号"成功发射,3名航天员由此在"天宫"空间站驻留6个月,在美国等主导的国际空间站前途未卜之际,为人类航天事业注入确定性力量."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为更深远的探索开启新篇章.中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这是60多年奋斗,特别是最近10年大踏步奋进取...  相似文献   

17.
正航天"三大精神"及北斗精神、探月精神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在创建、发展、壮大、做强航天事业的历程中培育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它来源于实践,为实践所检验,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指导、促进航天事业再实践,是广大航天人在新时代建设航天强国的文化自信基础和不竭的精神动力之源。  相似文献   

18.
作为航天事业国家队成员的中国电科集团,以其高科技产品与服务有力地支撑着大系统的运转,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随着航天领域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已成为我国航天事业建设的国家队。无论是独立的系统电子装备还是元器件,无论在戈壁、沙滩,还是在边陲、异国,在神九发射和对接任务中,中国电科的技术与服务有力地支撑着大系统的运转,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测控密网:  相似文献   

1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首个"中国航天日"作出重要指示,向60年来为航天事业发展作出贡献的同志们表示崇高敬意,强调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要牢牢抓住战略机遇,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勇攀科技高峰,谱写中国航天事业新篇章,为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和增进人类福祉作出更大贡献,这段话凝聚着总书记对过去60年航天事业发展的肯定,也凝聚着对航天未来发展的期望。中国航天进入了收获的季节,  相似文献   

20.
正4月24日,在首个"中国航天日"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做出重要指示,向60年来为航天事业发展作出贡献的同志们表示崇高敬意,强调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要牢牢抓住战略机遇,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勇攀科技高峰,谱写中国航天事业新篇章,为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和增进人类福祉作出更大贡献。习近平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