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是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要求。从国防科技的发展历史轨迹看,技术的军用、民用一直是天然且本能地结合在一起的。在我国构建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协调联动机制,积极发展军民两用技术,抓好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实现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投资主体多元化,是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军工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是国防科技工业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为了推动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2007年5月17日,国防科工委、发改委和国资委联合发布了《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的指导意见》,标志着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进入了个新的发展阶段。但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在我国毕竟还刚刚起步,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调整改革国防科技工业体制和武器装备采购体制,提高武器装备研制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质量效益。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和军队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4.
“十五”期间,国防科技工业快速发展。我们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大力协同、自主创新的方针,通过政策引导、规章约束、标准规范等,依法行政,积极履行好政府职能,在市场监管、协作配套、军转民产业开发等工作中,积极推进军民结合、寓军于民体系建设。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工作为重点,加强军品市场监管,在体制上推进军民结合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制度,是推进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建立小核心、大协作的新型国防科技工业体系的一项重要措施。对于打破行业垄断和封锁、规范市场准入、促进军民互动,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具…  相似文献   

5.
关于国防科技工业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之路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国防科技工业走军民融合式发展之路,应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将国防科技工业的能力建设根植于国家工业基础之中,推进军民技术的相互转移衣科技资源共享。大力发展军民结合产业,加强宏观管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紧制定军民结合战略规划。  相似文献   

6.
优化国防科技工业产业结构,促进国防科技工业转型升级,是促进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军民融合式发展,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的迫切要求。本文就武器装备建设的国防科技工业基础,国防科技工业战略产业体系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存在问题及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促进国防科~L_r-,_lk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其核心是用科学发展观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把相对独立的国防科技工业发展体系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使二者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统筹国防资源和经济资源,促进国防经济和社会经济、国防技术和民用技术、国防人才和地方人才兼容,实现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是国防科技工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8.
一、抢抓机遇 加快发展 铸就中航工业新辉煌 近日,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的若干意见》,对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的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9.
如何推动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一是要贯彻中央领导指示的重要措施;二是要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新体系的重要内容;三是要增强企业内活力和动力的有效途径;四是要优化国防科技工业结构的重要手段再深入认识。这些包括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这就要求国防科技工业必须尽快调整思路,把发展思路调整到构筑军民结合、寓军于  相似文献   

11.
资讯     
正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建设部际协调小组第五次会议召开5月3日,"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建设部际协调小组第五次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的若干意见》2015年工作进展情况、五年来的总体成效、"十三五"工作思路和2016年工作要点。  相似文献   

12.
2010年10月,《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的若干意见》正式颁发。《若干意见》的出台,对于进一步推进并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的发展路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我国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建设过程中,解析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的内涵,制定其评价标准,是一件至关重要的大事。古人云,凡举大事,必先明势知己。本文系统阐述了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的内涵和评价标准,实证分析了我国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建设程度,其中关于现状评价的五个标志分数引人注目。编者并不完全赞同本文给出的具体分数,但其大胆的量化评价无疑是相对科学的、相对进步的,方向是正确的,应该得到肯定和鼓励。  相似文献   

14.
<正>6月27日,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建设部际协调小组第三次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的若干意见》贯彻落实工作进展情况报告和协调小组2014年工作要点。协调小组组长、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出席会议并讲话,协调小组副组长、工业和信息化部副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军转民》2006,(5):1-1
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强化基础、自主创新的方针,加快国防科技工业转型升级,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开发军民两用技术和产品。推进数字化军工建设,提高武器装备研发和制造水平,确保武器装备供应。调整优化军品科研生产能力结构,提升总体设计、总装测试和系统集成等核心能力,精干科研生产主体,推进专业化重组和社会化协作。积极稳妥地实施军工科研院所改革。建立面向社会的军品科研生产准入和退出制度,健全军民互动合作的协调机制。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分类实施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深化军工投资体制改革,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摘自《…  相似文献   

16.
国外国防工业军民融合的主要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进而逐步建立军民融合的国家工业基础,是未来国防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正>近日召开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建设部际协调小组第一次会议,部署了部际协调小组下一步的重点任务,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的若干意见》的理解和把握,为继续完善军民结合、寓  相似文献   

18.
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发展路子,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是党和国家促进国防科技工业持续、健康和良性发展的大战略。在推进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式发展的过程中,研究军民融合对提高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国际竞争力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国际竞争力亟待加强衡量一个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可以有很多指标,由于某个产业科研生产的最终目标是通过不断满足用户的需求来获取盈利,  相似文献   

19.
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健全军民互动合作的协调机制,是我国初步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新体制后,中央对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机制改革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十一五”期间国防科技工业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军民互动合作是从机制上实现寓军于民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我国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实施“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方针时期。由于可以依托70年代以来形成的国际政治多极化格局,大幅度压缩国防开支,这一阶段的军民结合主要表现为军转民。军转民方针强调的是“以民养军”,即通过军工企业转产…  相似文献   

20.
6月27日,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建设部际协调小组第三次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的若干意见》贯彻落实工作进展情况报告和协调小组2014年工作要点。协调小组组长、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出席会议并讲话.协调小组副组长、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兼国防科工局局长许达哲主持会议。副总参谋长王冠中、国资委副主任张喜武、国防科工局党组成员张炜、国家标准委副主任方向等领导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