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国藩治理的湘军非常有战斗力已是不争的事实 ,但关于曾国藩的治军思想 ,学术界却少有研究。笔者认为 ,曾国藩自己所说的“用恩莫如用仁 ,用威莫如用礼” ,就是对其治军思想的全面概括。同时 ,笔者从以仁申诫、以仁相处两方面分析了“仁” ;从气质之礼、处世之礼、制度之礼三方面分析了“礼” ,尽可能详尽地总结了曾国藩的治军思想。  相似文献   

2.
军队贯彻“以德治国”的思想,就是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在按照条令条例治军即以法治军的同时,做到以德治军,把以法治军与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以德治军紧密结合起来,将我军现代化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相似文献   

3.
曾国藩是我国近代一位很有影响的军事人物,他在创办湘军和镇压农民起义中,坚持改革,励精图治,提出了建立战略后方基地、裁兵节饷和实行经费限额管理等额有建树的军队后勤建设方略,从而保证了湘军战略方针的实现。他的后勤建设方略,是其治军建军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精采的内容。因而,成为后来历届统治阶级治军建军的样板。本文就此作些初浅探索。一、建立稳固的战略后方基地建立巩固的战略后方基地,是曾国藩军事战略的核心,也是他镇压太平军农民起义取得胜利的一条基本经验。曾国藩在创建湘军时,就对清军的军事体制进行大刀…  相似文献   

4.
先秦时期,丰富的军事实践中催生出较高水平的治军思想,其中有些内容对现在仍有一定借鉴意义。先秦时期治军思想主要内容包括居安思危、常备不懈的备战思想,制必先定、令文齐武的法治思想,教戒为先、精兵锐卒的训练思想,按名督实、选贤任能的任将思想,上下同欲、敦睦融洽的"和军"思想等。  相似文献   

5.
秉承儒家修齐治平的政治理想 ,强调诚心正意的修身准则 ,“驭将之道 ,最贵推诚 ,不贵权术”① 。是湘军治军的最大特点 ,并在具体的军事实践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鸦片战争后期绿营军兵惰将骄 ,习气腐败 ,毫无战斗力。曾国藩对此现象忧心忡忡 ,认为绿营兵之弊病在于败不相救 ,“虽此军大败奔北 ,流血成渊 ,彼军袖手旁观 ,哆口而微笑” ,而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卒与卒不习 ,将与将不和”② ,部队内部缺少誓同生死 ,呼吸相顾的联系。针对这种情况 ,曾国藩对军制进行了改革 ,其中最根本的一点是 ,利用中国传统社会的宗派感情维系部队…  相似文献   

6.
《孙子兵法》是我国春秋争霸时期战争智慧的结晶,它通篇贯穿着朴素的军事辩证思想,主要涵盖了作战、治军等领域。从练兵与精兵、以法治军与以情带兵、奖励与惩罚三个方面,探讨了孙子的治军思想,以期为带兵者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以来,军事立法实践始终围绕着处理党与军、党与法以及军与法三者之间的关系,形成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依法治军以及维护高度集中统一的军事秩序与保障军人权益并重等军事立法活动的指导思想,为军事立法工作在正确的道路上继续前进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就任中央军委主席以来,全面继承了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造性地回答和解决了我军跨世纪发展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他提出了依法从严治军的思想,确立了依法治军方针,积极领导和推进国防、军事立法,使我国国防和军事建设步入了法制轨道。学习和落实江主席依法从严治军思想,是研究和探讨我军在新环境、新形势下治军的特点和规律的重大课题。一凡兵,制必先定。这是历代军事家治军经验的结晶。古今中外一切有战斗力的军队,都有严明的军规军纪。我军是中国共产党缔造和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一向是以严密…  相似文献   

9.
以德治军和以法治军互为映射。传统武德文化的研究正逐渐成为以德治军的思想底蕴。文章从一个崭新的视角对曹操的武德思想作了探索 ,并从其戎马一生的军事实践、为政韬略、人才思想三个主要方面展开论述 ,进而发掘了曹操武德思想兵儒合一的独特表征 ,是解读曹操的一种全新尝试。  相似文献   

10.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颇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不遗余力地宣扬封建伦理纲常,对抗太平天国革命要求政治,经济平等的狂飙;他亲自组建新型的地主武装湘军,镇压太平军、捻军和各族人民起义武装;从而使摇摇欲坠的清王朝得以转危为安,而他自己却被戴上了“同治中兴第一功臣”的桂冠。他的军事思想,不仅被湘淮军统帅李鸿章、左宗棠等所师法,而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