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强调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独特性,可以从四个角度对其内涵进行界定:经济文化落后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其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区别;一系列鲜明的时代特征体现了其与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迥异;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又有别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两种截然不同的政治道路则划清了其与民主社会主义的界限。  相似文献   

2.
党的二十大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是中国共产党基于国家的基本国情、历史文化传统、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作出的必然选择。和平发展道路既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需要,也符合世界发展规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中寻求自身的发展,又用自身的发展来更好地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外交理念,真实表达了中国人民愿同世界各国人民共同推进人类进步事业的崇高追求。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为社会主义在当代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所谓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就是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问题。这条道路既不同于过去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道路,又不同于现在俄罗斯和东欧国家发展市场经济实行私有化的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实践中的伟大创造。  相似文献   

4.
中国式现代化是在长期探索中形成的新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道路,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坚持民族团结,具有鲜明的人民性与民族性。正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兵团建设》2007,(11):76-77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阐述如何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强调指出,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那么,应怎样理解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呢?一般认为,世界范围的农业现代化进程是从20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演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启动的。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各国由于自然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  相似文献   

6.
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奋勇前进。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时代价值,对于团结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满怀信心地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凝聚着浓厚民族情感的庄严口号,是中国人民100多年梦寐以求的神圣夙愿,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渝的政治追求。  相似文献   

7.
王真 《政工学刊》2012,(12):9-10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上的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号召全党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三个自信"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坚强信念,激励全党全国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民族复兴而不懈奋斗。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政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摆脱了依附性的地位,进入了"自主"现代化阶段.然而懵懂的"自主"并不意味着"自觉",也会犯错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濒于崩溃的绝境中,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实践上不断尝试探索,理论上不断总结反思,才日臻成熟的"自觉"现代化阶段.  相似文献   

9.
“道路关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社会主义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0.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功经验所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融合了丰富的内涵特征,既具有普遍性,也具有独特性。它是现代化中国和中国化现代化的统一体,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推进以及全球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因此,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需要牢牢坚持党的领导地位,将人民置于核心地位的发展理念贯穿始终,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发展动力,实现统筹兼顾的发展布局,才能真正把握住这条道路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为中国和全球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转折点,我国进入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期。这个时期的主要特征,是全面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个时期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这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开创的、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国人民继续进行的中国第二次伟大革命的时期,也是成功地开辟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时期。它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华彩乐章。  相似文献   

12.
《学习时报》刊文指出,中国梦体现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道路自信。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  相似文献   

13.
理论前沿     
中国道路的五大特性《党建》刊文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鲜明特色。一是自主性。中国道路是自身内部因素主导生成的。在世界现代化大潮冲击下,中国主动地进行了适应性变革,这种变革立足中国国情,对外来经验不是照抄照搬。在中国改革发展进程中,最关键的是拒绝了新自由主义。中国借鉴国外经验,留下了自己的特色和创造,如联产承包制、经济特区、乡镇企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二是人民  相似文献   

14.
回顾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历程,鸦片战争被迫开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发展进程,一路艰辛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经过革命、建设、改革,并在新时代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成果。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过程中,厘清了中国的现代化与以往西方的现代化大有不同,鉴于每个国家国情和文化历史的差异性,西方现代化并不具有“共性”,并不是适合所有的国家,而中国做到了运用西方现代化的“共性”与中国国情或者具体实际“个性”相结合,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全新的现代化指南。  相似文献   

15.
刘向松 《兵团建设》2007,(11):37-37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所作的报告,将成为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对落实党的十七大确定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习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式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史上的伟大创造,为人类探索现代化道路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一、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终结了“历史终结论”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主席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为“中国梦”。  相似文献   

18.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依托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人口、资源逐步形成的现代化模式,其既具有现代化的一般特点又具有中国特色。中国实现代化基本特征表现为原创性、自主性、持续性、全面性。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优势体现为坚强的政治保障、强大的发展动力、和合的内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在于推动社会主义伟大复兴,打破了现代化等于西方化的认识误区,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彰显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9.
杨金海 《兵团建设》2012,(22):45-46
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相似文献   

20.
周颖 《中国军转民》2024,(7):118-119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以历史唯物主义为观照阐述“两个必然”理论,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经典表达,也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行动指南。时至今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世界东方迸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推动着人类思想进程发生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变革。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探索出的一项伟大创举,是对马克思“两个必然”理论的创新发展。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这与近年来逐渐动荡不安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鲜明对比,这也进一步证明马克思“两个必然”理论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是科学性和真理性的统一,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