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军营里有许多东西,看似平常,但其存在乃是军中所特有,而且是必不可少的。病号饭,可称得是这之中的典范。兵们生病,连队就做病号饭。病号饭往往很简单,但别小看这不起眼的病号饭,它这里面的内容十分丰富,这种丰富,远远超过了病号饭本身的内容。本期策划把它放在这里,好的、不好的、让我们都来检索一番……  相似文献   

2.
说说病号饭     
病号饭,简言之,专为生病的人准备的饭菜。话说这军中的病号饭,往往就是一碗面条两个鸡蛋外加三四根小青菜。这个组合从何时起始,无从考证,但是医学上说:染疾之身,精神不振,食欲不好,消化不强,宜吃"软食"。而军中病号饭的这个组合恰好符合这"软食"之三大标  相似文献   

3.
病号饭,从开始"酝酿"到最终执行,通常要经历N个环节,同时还牵扯到不同的"关键人",可谓"一人得病,全连总动员"。一碗病号饭,吃到嘴里谈何容易?可谓人人参与,人人奉献。这其中除了浓缩的营养和精华之外,更多的是聚集了一份份爱心、关心和诚心。  相似文献   

4.
病号饭的渊源无从考证,但一直都伴随着战争与和平。这里我们将5个年代的"病号饭"收集整理出来,将这些年代的记忆和特征进行还原。长征年代代表食品:青稞面代表特质:生死相依《长征》中有这样的镜头:战士们的干粮袋经雨水浸泡后,里面的青稞面早已结  相似文献   

5.
我的病号饭     
在本期策划的问卷调查中,我们特地搭建了这样一个平台:让兵们讲一讲自己心里最难忘的一次吃病号饭的经历,兵们都说得很朴实。通过收集整理,我们选取了部分小故事献给大家。难怪有人说,军人是山,说山坚实厚重,给人依靠;也有人说,军人是诗,说诗有情有义,让人感动;可是我说,军人啊,就是一粒粒种子,把它撤在哪里,它就在哪里生根发芽,相互搀扶,直到长成参天大树,固一方水土,护一方安宁。读完这些小故事,相信你也会有同样的感受……  相似文献   

6.
本次调查采取抽样问卷的方式,选取对象全部为基层部队的上官与义务兵,最终调查数据由本刊编辑部策划人统计形成。也许这些数据不足以管中窥一斑而知全豹,但可以把它作为现在军营中病号饭情况的一个缩影。从这个小小的缩影中,我们可以解读出军中病号饭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7.
说起病号饭,传统的做法是,一碗热汤面,上面两个荷包蛋,目前基层中队大部分仍沿袭这种做法。然而,这一传统形式的“病号饭”是否符合病人的需要是值得研究的。  相似文献   

8.
国内     
成都军区"漂流瓶"漂出战士好心情。你有困惑吗?请把它装进"漂流瓶",让他随风飘散;你有压力吗?请把它装进"漂流瓶",让它随风飘逝……驻川某高炮团通过开展"情感漂流瓶"活动,缓解战士心理压力,漂出战士好心情。  相似文献   

9.
这里有像月球一样沉寂的沙漠,有像火山般喷溅的油气流,有清澈如塔吉克人眸子的湖泊,有挺拔如维吾尔人鼻端的山脉,把最贫瘠的戈壁和最荒凉的沙漠呈现给你,把最富有的石油、煤矿、黄金、美玉藏匿起来;最苦涩的盐碱水让你清醒,最甘醇的马奶酒又让你晕眩,狂烈的沙暴会让你粗糙,柔曼的温泉又让你细腻……新疆就是这么一个充满矛盾、充满反差的综合体.新疆的魅力,也正在于它的博大精深和兼容并蓄.  相似文献   

10.
正这几天,飘落的黄叶,把我的心都搅乱了,沧桑《驼铃》,把你的心也唱碎了。当连长宣读完退伍命令后,我走到你面前,向你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接下来,就是摘下帽徽、领花、肩章,为你佩戴大红花了。这些动作,私下里我练习了好多次,可伸向你帽徽的双手还是忍不住发抖。"班长——"嘶哑的嗓音路出了两个字,看得出,你在竭力控制不让眼中的泪水涌出。你说:"给我一分钟,让我再感受一下帽徽的温度吧!"这个请求,让我颤抖的双手坚定地收了回去。你感激地看我一眼,又慌忙将眼神移开。身旁,一颗颗金色帽徽,在兵的头顶摘下,班长们小心翼翼,就像摘取一颗颗闪光的星辰。你浓密的睫毛眨了下,一滴晶莹的泪珠便滚落在我的手背上,那带着体温的泪水,让我心  相似文献   

11.
“板报板报,生搬硬套。”说这话的人要小心现役板报员们的板斧。说你“站着说话不嫌腰疼”恐怕是对你客气了,坏脾气的干脆就诡诡地在指导员那儿将老兄你狠狠推荐一把,让你也尝尝板报人的酸甜  相似文献   

12.
"尚导,你这次又要去啊?"初见尚昌仪,是在一次对联合国维和任务区司令官的采访中。听大家这样称呼他,我以为那是他的名字,怎么也没和导演这个职业想到一起。采访中,尚昌仪对维和情况的熟悉程度,让我一度把他当成维和办来的研究员,当得知他是八一制片厂的导演后,我重新打量眼前的这个中年人。导演?怎么没有长头发、长胡子,至少要有点"文艺中年"的颓废劲儿吧。坐在我旁边的一位领导说:"你看他不像导演,他身上没有艺术范儿,都是军人范儿,因为他是拍摄维和第一人啊。"  相似文献   

13.
道具:秒表目的:增强团队凝聚力第一步:让所有参加游戏的官兵手拉手站成一圈。第二步:随意在圈中选出一个人,让他用自己的左手捏一下相邻同伴的右手。问第二个人是否感受到了队友传递过来的捏手信号,这里我们把它称为"电波"。告诉大家收到"电波"后要迅速把电波传递给下一个队友,也就是要快速地捏一下下一位队友的手。这样一直继续下去,直到"电波"返回  相似文献   

14.
经济学中有个"懒马效应"的故事,讲的是两匹马各拉一货车,一马走得快,一马慢吞吞。于是主人把后面的货全搬到前面马拉的车上。后面的马笑了:"切!就你能,越努力越遭折磨!"谁知主人后来想:"既然一匹马就能拉车,干嘛养两匹?"最后懒马被宰掉吃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没有危机意识,不能积极努力地工作,让你的老板觉得你可有可无,那么你离被淘汰的日子也不远了。笔者由此想到,在人才脱颖而出、竞争日  相似文献   

15.
辣味鼓励     
有一天,我终于在学院报上发表了一篇稿子,兴奋之中到处炫耀,几乎有些失态。“辣妹子”知道后便训我:“瞧把你乐的?有本事到《火箭兵报》上发表几篇呀?让全二炮的人看看。”  相似文献   

16.
刘瑾     
这样的我我出生在东北,黑土地孕育了我勤劳朴实的品质和聪明幽默的性格,我愿把欢乐带给每一个人。工作中,战友们都称呼我"刘哥",但生活中,却把我当做"知心姐姐"。【魅力评语】黑土地塑造了你的坚韧,绿色军营去掉了你的青涩。毕业于西安政治学院的你,在校时就潜心研  相似文献   

17.
兵的味道     
也许你没有接触过当兵的人,对他们的了解一无所知,在你的观念里当兵的人是苦的,当兵的人是累的,当兵的日子是平淡的。也许你有过当兵的经历,对当兵的人有着很深的情愫,也许因你的子女身在警营而无时无刻不在牵肠挂肚,也许你正在端详着心上人的戎装照而痴心地煲着"电话粥"。就是因为对这段当兵的日子的深深眷恋,这种儿行千里母担忧的母子情深,这种情意绵绵无绝期的儿女情长,才让你自觉不自觉地品尝着当兵人的味道。  相似文献   

18.
仝仲璞 《华北民兵》2010,(10):46-46
时下对怎样当好人武部副职有一种调侃:"叫你干啥你干啥,别问还干啥。"言下之意,就是你干多、管多了,就有"争权"的嫌疑。而本文的主人公张强却不顾这些,成为一个见工作就争、见困难就上的人,被部里的同志称为"爱争‘工'的人"。  相似文献   

19.
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领导在和不在要保持一个样,这才能体现一个人的素质,意思是说不管什么时候都要严格遵守纪律,不能因为领导不在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其实,仔细想一想,领导在和不在更要"不一样",这样更能体现一个人的素质。如果领导在,就有人监督你、有人批评你、有人指出你的错误,让你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犯错误。但是,当监督你的人没有了,说教你的人不在了,我们更应该以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相似文献   

20.
囧兵糗事     
程科兵,黝黑的皮肤,虎背熊腰,憨憨一笑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乍一看总能让人联想起三国里的张飞,抑或是水浒里的李逵。对此,他自我辩解:"别看我模样憨,我脑子灵光着呢。"话虽这么说,但小程的糗事可谓是一箩筐。新兵刚下班,小程被分到炊事班。班长老周是个山东大汉。他把小程领到操作间,指着桌上一把锃亮锃亮的菜刀说:"这以后就是你的‘装备’了,好好发挥。"小程入伍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