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孙立华 《环球军事》2010,(11):56-57
冷战结束后,美苏之间的秘密间谍案一件接着一件的曝光。1999年,间谍案被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报道出来,美国联邦调查局负责国家安全事务的副局长尼尔·加拉格尔向新闻界披露了俄罗斯驻美国大使馆二秘斯坦尼斯·古谢夫遭联邦调查局特工拘捕的惊人内幕。  相似文献   

2.
美国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说过这样的话:"由于得知双方部署是战争取胜的关键,所以运用谍报人员已成为现代战争中的普遍手段."有些间谍甚至改变了战争的进程,改变了国家的命运.1941年,日本政府破获了一起间谍案,由此,直接导致了日本近卫内阁的倒台,这起间谍案的主角,二战六大间谍奇案的谍首、被誉为"红色谍星"的人物是谁呢?他就是理查德·佐尔格.  相似文献   

3.
在和平时期,国际上的情报较量一点也不比冷战时期平静。即使是多年的旧案也会在一朝之间浮出水面。2009年,俄罗斯就曾将一桩11年前的间谍案搬了出来,并且对主犯进行了审判。那个在新时期扮演着“战争之王”角色的塞尔维亚人亚历山大·格奥尔基耶维奇获得了8年监禁的刑罚。这一切告诉人们,谍海无小事,入行须谨慎。  相似文献   

4.
近日,韩国国家情报院因为一桩乌龙间谍案而成为媒体广泛关注的焦点。3月10日,韩国检方突袭韩国国家情报院总部,封存部分电脑档案并传唤相关涉案特工。同日,青瓦台发言人向媒体表示,2013年8月结束的“刘禹城间谍案”确系国家情报院伪造证据进行诬告,朴槿惠总统对案件的发生表示遗憾,并要求检方查清事隋原委。韩国民众对情报院向来不满,  相似文献   

5.
时至今日,西方国家仍然认为,苏联上校奥列格·佩尼科夫斯基是历史上对西方国家最有价值的间谍。他向英美情报机构提供了大量有关苏联战略导弹研制的情况和其他军事技术文件,可以说是间谍中的间谍。这一间谍案俄罗斯人至今记忆犹新。记者采访了英国历史学家奈杰尔·威斯特。为了研究“佩尼科夫斯基事件”,威斯特被特许可以查阅英美情报机构的档案材料,他因此成为这一间谍案的权威。  相似文献   

6.
苏秦间谍案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秦是战国时期燕国派往齐国的战略间谍 ,其积 1 6年之努力 ,旨在帮助燕王颠覆齐国并获得了成功。苏秦间谍案表明 ,一名战略间谍的成功运用对于战略格局和国际关系的演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这一案例 ,不仅可以了解战国时期“用间”的若干特征 ,而且对于当今的谍报理论研究也具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魏庆 《国防科技》2006,(3):54-56
据俄罗斯新闻网报道,现代007们离开最新技术间谍工具将寸步难行,从毒伞、唇膏手枪、间谍鞋和墙壁、手表、钮扣摄像机,到近日爆发的英国外交官间谍案中的电子石头,形形色色的间谍工具应有尽有。实际上,英国外交官间谍案中的电子石头虽然技术先进,实质上这是一种非常古老的间谍方式,即著名的“死点”,先进之处在于它是利用计算机系统的现代电子死点,秘密特工可以非常方便地与线人交换情报,同时避免与书面文件传送相关的风险,躲开各种电子网络过滤检查,安全传送和接收情报。弗吉尼亚州兰利市一条看上去很普通的林荫大道的尽头,设置着重重的安全…  相似文献   

8.
网络空间的悄然问世,强制性地渗透到陆、海、空、天各维空间,融入人类社会各个领域,支撑着现代社会运行,关乎国家的发展和安全,日益凸显出国家主权."网权"成为维护国家统一、稳定和完整的新权益.维护国家安全需正视和捍卫"网权",打赢"网权"保卫战.  相似文献   

9.
方亮 《环球军事》2010,(24):52-53
许多话题可以作为2010年的军事主题,而“间谍”绝对是其中的最为引人注目的一个。年初以色列摩萨德对哈马斯高官马巴胡赫的暗杀为全年的“间谍秀”开了一个好头,而俄美间谍案则贯穿整个下半年,成为整场秀最为华彩的乐章。时值年底,《谍海风云》栏目为您挑出5起2010年最为引人注目的间谍案,帮助读者们把脉2010年谍海暗战。  相似文献   

10.
当今世界 ,各国军队正致力于将军队由“职业型”向“事业型”推进 ,在实施精神教育的过程中 ,除严格落实精神教育的各项制度外 ,十分注重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渗透性教育来提高精神灌输的效果 ,对官兵进行思想和精神塑造 ,帮助官兵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1 .通过军人誓词、行为准则、作战手册等进行国家观念渗透。外军非常重视进行以国家、服从、献身为核心内容的国家观念的渗透。美军的《军人誓言》中宣称 :“我是美国的一名战斗员 ,到部队服役是为了保卫我的国家和我们的生活方式” ,坚决“拥护和捍卫美国宪法 ,使之不受任何国…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月4日签署中央军委2022年1号命令,向全军发布开训动员令.全文如下: 我命令:2022年军事训练开训. 全军各级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决策指示,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和军事斗争形势变化,紧盯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大力推进战训耦合,大力推进体系练兵,大力推进科技练兵,...  相似文献   

12.
在朝鲜战争中,为了获得志愿军空军及苏联向中国提供军事援助的情报,美军第15侦察中队曾对中国内地和苏联实施过多次秘密侦察活动.为了掩盖事实真相,美国将其作为最高国家机密严令有关人员不得将其向外界透露.直到1996年,美当局才将有关此事的文件解密.当年参加过侦察活动的美国老兵,也在朝鲜战争50年后的10月18日在华盛顿向外界吐露了当年侦察活动的一些详情.  相似文献   

13.
郑兆岚 《国防》2016,(12):52-54
美"萨德"反导系统入韩将对我国及相关国家和地区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必须以"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的态度,积极应对、深刻分析、布势破局,确保我国国防安全.  相似文献   

14.
沈力 《军事史林》2004,(6):12-16
元帅军衔通常是各国军队的最高等级军衔,仅授予极少数功勋卓著、声名显赫的军队统帅、高级将领. 中国人民解放军自建军以来,为创建人民民主国家浴血奋斗,一代元戎,功成名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国家理应褒扬他们的革命功绩,给予他们崇高荣誉.1955年,人民解放军首次正式实行军衔制度,军衔结构中有元帅军衔,其等级为最高军衔,其名称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相似文献   

15.
"民族宗教问题与国家安全"研讨会在西安召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10月27~28日,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和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在西安联合召开了"民族宗教问题与国家安全"研讨会.本次研讨会共收到论文300余篇,经过组委会评审,入选论文114篇,其中评选出一等奖15篇、二等奖26篇、三等奖35篇.  相似文献   

16.
2003年是美国“先发制人”新国家安全战略出台后的第一年。这一年来,美国新战略可谓是倍受煎熬。2002年9月20日出台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首次把“先发制人”战略正式纳入美国21世纪国家安全战略之中,强调美国将在威胁完全形成之前就采取行动,向恐怖分子和敌对国家发动主动进攻,消除威胁,确保美国绝对安全。这一新安全战略思想的出台是基于适应美国国家安全面临的新威胁,特别是为了应对国际恐怖主义组织、庇护恐怖主义国家对美国构成的威胁提出的。可以说,美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对其所面临的综合安全环境如此担忧。尽管不排除美国借…  相似文献   

17.
间谍战,古往今来皆有之。尤其是现代,间谍的作用更为人们所重视,几乎每一个国家无不要通过间谍时时注视着有关方面的政治、经济、军事情况。间谍战是隐蔽进行的,常人难以察觉,而一旦曝光,却会惊人冷汗一身。新近曝光的埃姆斯间谍案,便是美俄间这种秘密战争的一例。 克林顿说:这是一起严重事件 今年2月21日清晨,美国弗吉尼亚州阿灵顿市郊一所豪华别墅,几架摄像机同时对准了门口。首先进入镜头的,是美国联邦调查局的  相似文献   

18.
张晖 《军事史林》2004,(4):13-14
作为军事博物馆基本陈列的<土地革命战争馆>、<抗日战争馆>、<全国解放战争馆>(简称"三馆")经过了5年的重新论证、调整,于2004年2月18日隆重开幕了.这是军事博物馆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在中央军委、总政治部的亲切关怀下,于世纪之初推出的第一个全面地、系统地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创建新中国这一光辉历程的重大基本陈列,是军事博物馆深入学习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深刻总结汲取近些年最新学术研究成果和40年办展经验,向党和人民、向新的世纪献出的一份厚礼.  相似文献   

19.
王望荣  田栋良 《国防》2016,(12):81-83
新形势下,现代边防的安全目标由确保领土主权安全向维护国家利益拓展,威胁因素由传统安全威胁向非传统安全威胁延伸,力量构成由以军事力量为主向党政军警民一体化联防转变,管控方式由单纯依靠己方力量管边控边向国际边防安全合作扩展,必须坚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破除传统思想束缚,强化"大边防"意识,全面维护和促进边防安全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胡主席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提高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预备役部队是我军序列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我军现役部队担负着相同的职能任务,在当前国家安全形势不断发展变化,特别是非战争安全威胁对国家安全与发展构成了极大威胁的条件下,预备役部队必须在不断加强应战军事斗争准备、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同时,充分做好遂行反恐维稳、抢险救灾等应急任务的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