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新世纪中国国民经济动员潜力建设的基本思路是,抓住有利时机,集中力量发展国民经济,进而增强国民经济动员潜力;压缩国防经济规模,调整国防经济结构,把建设重点放在增强国民经济动员潜力上;借助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国防经济建设与国民经济建设走军民兼容的发展道路;调整生产力布局,合理、有效配置国民经济动员资源,提高国民经济动员潜力的快速转换能力和战时生存能力。中国国民经济动员潜力建设的策略选择是,梯次配置与重点建设,前沿配置与均衡建设,优势配置与选择建设。  相似文献   

2.
为全面准确地掌握国防动员潜力底数,推动红塔区国防动员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最近云南玉溪红塔区国防潜力调查工作全面展开。红塔区国防动员委员会把此次国防动员潜力调查  相似文献   

3.
王送军  杨光强 《国防》2012,(9):37-38
国防动员潜力统计调查是国防动员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其对准确掌握国防动员潜力数量质量及分布状况,实现战争潜力向战争实力的有效转化、辅助平时国防动员建设决策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在国防动员潜力统计调查中存在潜力调查难组织、潜力数据难核准、潜力调查难实施、潜力数据难管理等实际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军事斗争国防动员准备的落实.为此,应依据《国防动员法》和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的《国防动员潜力统计调查规定》,着眼提高国防动员潜力统计调查质量效益,在着力解决国防动员潜力调查"四难"问题上下功夫,切实摸清国防动员潜力底数,增强平时准备的针对性和战时动员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毛凤鸣 《国防》2004,(7):7-8
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世界新军事革命的迅猛发展,国防动员建设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面临新的挑战和严峻考验。在新的形势下,推进战区国防动员建设,必须坚持理论武装,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为指导,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推动国防动员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必须坚持深化改革,积极适应新军事变革和市场经济的双重需要,发展信息化条件下人民战争思想,创新人民战争战略战术,依靠科技信息挖掘战争潜力;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广泛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大胆探索,勇…  相似文献   

5.
杨光跃 《国防》2012,(7):40-42
一、着力营造国防动员建设的良好环境 坚持党管武装一系列根本制度,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国防动员建设的浓厚氛围,是加强国防动员建设的基础.边疆地区应充分利用长期边防斗争和建设中形成的军政联系密切、寓军于民广泛、军民关系融洽等传统优势,大力营造管武装爱武装良好局面,为推动国防动员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6.
王翼  施小武  于克振 《国防》2016,(5):25-27
国防动员是联结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桥梁和纽带,是把战争潜力转化为战争实力的有效手段.在国防动员建设中贯彻军民融合发展思想,既是兴国之举、强军之策,也是推动国防动员全面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必须凝聚军地共识,牢牢抓住思想融合这个前提;紧扣重点发力,牢牢抓住要素融合这个根本;健全体制机制,牢牢抓住制度融合这个关键;加快立法进程,牢牢抓住依法融合这个保证.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依法治国、新型作战力量建设及提高部队实战化水平等实践活动的新常态开展,国防动员机构要适应和把握新常态,适应国防动员机构调整,推动国防动员法治建设,强化铸魂兴武意识,调整国防动员储备区,加速国防动员实战化准备,不断构建现代国防动员工作新常态,为国防动员活动由潜力向实力转化提供重要战略支撑。  相似文献   

8.
王永平 《国防》2012,(9):35-36
以推动国防和军队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为主线,是中央军委胡锦涛主席着眼国防和军队建设全局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国防动员是将国防潜力转化为国防实力的重要举措,必须与军队建设发展相适应,加快推进国防动员能力生成模式转变,为军队战斗力的生成与提高提供重要保障和支撑.  相似文献   

9.
何志祥 《国防》2008,(5):16-17
国防动员潜力调查是国防动员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对于准确掌握国防动员潜力数质量及分布状况,实现战争潜力向战争实力的有效转化、辅助平时国防动员建设决策具有重大意义。当前,潜力调查  相似文献   

10.
战后日本由于受"和平宪法"的限制,其战争实力受到很大制约,但却非常重视战争动员建设和准备,具备强大的战争动员潜力.现有法律体系虽然没有突破"和平宪法"的约束,但在有关法律中对战争动员体制机制进行了明确,为战争动员提供了法理依据;人口众多、国民素质较高,坚持寓兵于民,具有丰富的人力动员资源潜力;通过建立"隐军于市"的国防工业体系,大大增强了整个工业体系的国防动员能力;经济和科技实力雄厚,可以为战争动员提供强大的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11.
为扎实推进大规模作战国防动员准备,全面准确掌握广西国防动员潜力数量质量现状,近期我们按照《国防动员法》和《国防动员潜力调查统计规定》的要求,坚持"政府主导、依法实  相似文献   

12.
赵相权  钱伟 《国防》2013,(6):34-35
国防动员潜力调查作为国防动员的基础性工作,是掌握国防动员实力的重要环节,是战时国防动员组织与实施的前提和基础,更是国家战略决策的基本依据。加强国防动员潜力调查工作,必须积极适应信息化条件下国防动员准备需要,深化军民融合,坚持改革创新,科学统筹规划,努力探索信息化条件下潜力调查统计的方法路子。  相似文献   

13.
邢书成 《国防》2008,(7):34-37
党的十七大对国防动员建设做出了新的部署、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组织落实国防动员工作的各级国动委职能机构,无疑承担着更大的责任,肩负着更重的使命,其作用发挥如何,将直接关系国防动员建设质量.当前,国防动员工作任重道远.各级国动委职能机构必须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新要求,立足新起点,不断开拓创新,充分发挥好职能作用,进一步推动国防动员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大对推进同防和军队建设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对国防动员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国防动员建设,必须着眼提高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坚持以应急准备带动全面建设、以强化训练提升动员能力、以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在新的起点上推动国防动员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5.
张海阳 《国防》2007,(1):11-13
国防动员建设事关国家安全发展战略全局.新世纪新阶段,必须着眼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着眼军事斗争准备现实需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思路,推动国防动员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6.
孙钢 《国防》2010,(8):38-39
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为加强国防建设、完善国防动员制度、保障国防动员工作顺利进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证。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国防动员建设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贯彻落实《国防动员法》为契机,以有效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为目标,加大依法建设和配套建设的力度,努力提高国防动员平战转换、持续保障和综合防护能力,在新的起点上推动国防动员建设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7.
赵宗岐 《国防》2014,(11):24-27
国防动员服务打仗、保障打赢,各项工作和建设只有向保障能打仗、打胜仗的战略目标聚焦,才能有效把国防潜力转化为战争实力。新形势下加强国防动员建设,必须坚持以实战化建设为导向,以使命任务为牵引、以经济社会发展为依托、以军民深度融合为路径,着力构建能打仗、打胜仗的国防动员体系。  相似文献   

18.
推进第二炮兵国防动员“双应一体化”建设,必须理清思路,吃透国防动员“双应一体化”建设本质内涵;统一思想,认清国防动员建设的地位作用;整体设计,筑牢国防动员建设力量基础;统筹全局,搞好国防动员配套措施建设;解放思想,推动国防动员建设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9.
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和系统工程,各级党委、政府和军事机关一定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团结奋斗、锐意进取、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推动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创新发展,为富国强军的伟大事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任民 《国防》2007,(4):14-17
国防动员是联结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桥梁和纽带,是实现平战结合、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重要组织形式,是把国防动员潜力转化为国防实力的有效措施,是维护国家安全、稳定和发展的战略手段.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是国防动员在促进发展、维护稳定和保障安全三个方面发挥功能作用的集中体现,是推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防动员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