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倭患肆虐明代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清明之后的东海海面上波浪起伏,月明星稀。一个大型船队正张满风帆,迅疾地向西南方向前进,向着中国的长江三角洲海岸前进,船上满载着倭寇。海盗汪直的船队也在其中。  相似文献   

2.
夜壶阵     
明朝嘉靖年间,倭寇犯我东南沿海。地处闽浙交通要津的福建省福鼎县秦屿堡(今秦屿镇),倭寇的活动尤为猖獗。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当  相似文献   

3.
江庆楼     
地处闽南沿海的漳浦县深土乡锦江村有座独具一格,宏伟壮观,经久坚固的三圈古楼堡——“江庆楼”。它是国内至今罕见并保存完好,用于防匪寇的古民房建筑。从明末开始,这里就开始遭受倭寇侵扰。清政府为刈“尾巴”,把这一带划为“界外”,以至倭患日甚。然而,这里的居民恋于故土,不甘离乡背井进入“界内”,纷纷在此建造防匪寇的古楼堡。没过多久,这个不足2.5公里的地方  相似文献   

4.
东南沿海抗倭战争明嘉靖二十六至四十五年(1547~1566年),明朝军民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侵略,取得重大胜利的战争。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 14世纪,日本封建诸侯互相兼并混战,他们为转嫁国内战争造成的财政危机,纵容、唆使在战争中溃败的武士、  相似文献   

5.
我 国历史上遭受过不少外来的侵扰。元朝以前的“外患” ,大都来自陆上 ,主要是北方和西北方。元明以后 ,尤其是从明朝开始 ,来自海上的入侵日渐增长 ,已出现了“倭寇之患”。日本浪人与海盗、不法商人勾结在一起 ,利用船只到中国沿海进行武装劫掠 ,甚至纠集上百艘战船 ,几路并进。他们烧房劫人 ,残杀妇孺 ,抢掠财物 ,沿海数千里遭到浩劫 ,造成了尸骨遍野、血流成河的悲惨局面 ,给沿海人民带来极大的灾难 ,直接威胁着明王朝的统治。迫使明王朝不得不大力发展水师 ,修造战船 ,加强海防建设 ,抗击倭寇侵扰。在抗倭斗争中 ,涌现出两位抗倭名将 …  相似文献   

6.
兵器,是战争的物质基础。这一点,早已为战争史的发展进程所证实。然而,人们还注意到,同样水平的兵器,采取不同的配备方式。可以产生不同的战斗力;在研究兵器时,不仅要研究它的技术性能,还要研究它的配置。著名军事家戚继光组建的戚家军,处于冷兵器与火兵器并用时期,它的兵器配备,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针对当时的实际,采取了长、短结合的方式,大大增强了战斗力。戚家军长、短结合的兵器配备戚家军是戚继光为适应扫平倭患之需要,于嘉靖三十八年亲自到浙江义乌招募组建的一支军队,包括步军和水军。根据东南沿海的地形和倭寇贯用双刀并配有鸟铳等较先进的火器、常常小股多队活动等特点,戚继光采取了新编制。步军共3000余人。采取四四制。戚继光直接统领中军,下辖4个总,每总下辖4个官(大哨),每官下辖4个哨,每哨下辖4个队,每队12人。队设队长1名,牌手2名,狼筅手2名,长枪手4名,短兵手2名,伙兵1名。狼筅长1.5丈,为长兵器,用长而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单之蔷先生提出的戚继光在抗倭战争中没有杀过一个日本人的说法提出质疑,通过对戚继光在抗倭战争中的三次重大战役的史料分析,论证了其歼灭入侵"真倭"(日本人)的历史真相,并提出戚继光为平息浙江、福建倭患立下了不朽功勋,称其为民族英雄当之无愧。  相似文献   

8.
回俊才 《政工学刊》2002,(12):63-63
我国历史上遭受过不少外来的侵扰。元朝以前的“外患”,大都来自陆上,主要是北方和西北方。元明以后,尤其是从明朝开始,来自海上的入侵日渐增长,已出现了“倭寇之患”。日本浪人与海盗、不法商人勾结在一起,利用船只到中国沿海进行武装劫掠,甚至纠集上百艘战船,几路并进。他们烧房劫人,残杀妇孺,抢掠财物,沿海数千里遭到浩劫,造成了尸骨遍野、血流成河的悲惨局面,给沿海人民带来极大的灾难,直接威胁着明王朝的统治。  相似文献   

9.
从军事地理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地理格局就像一个不规范的围棋盘.在这个不规范的围棋盘上,关中、河北、东南和四川是其四角,山西、山东、湖北和汉中是其四边,中原为其中央腹地.  相似文献   

10.
解放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人民革命战争.仅仅4年的时间,人民解放军就消灭800余万国民党军,解放了除台湾省及东南沿海少数岛屿外的全部国土.中国革命的胜利,在国际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指挥这场革命战争的统帅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处在偏僻的农村.全国解放以后,许多当年的国民党军俘虏和投诚起义的国民党军高级将领参观遗址后,同声说"不可思议",年轻一代参观后亦百思不解.这简直是奇迹,但又不是谜,这是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造成的,是在中国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11.
地处祖国东南沿海的福建省漳州市,依山面海,江河纵横。明代,爱国将领戚继光曾在这里屯兵抗击倭寇;清朝,民族英雄郑成功从这里挥师渡海收复台湾;解放初,我英勇的人民解放军在这里举行过震惊中外的“东山保卫战”。在新的历史时期,漳州市各级党政领导和人民群众,以高度的政治热情和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拥军支前,全力保障子弟兵谋“打赢”,谱写了一曲曲双拥赞歌。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近代海防思想论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近代海防思想,是晚清至民国时期各阶级,各政治集团及其军事思想家对于海防海军建设和作战的理性认识。它不仅记录了中国军事走向近代化的进程,而且在很多方面记录了中国社会走向近代化的进程。对中国近代海防思想的探讨,有助于我们对中国军事近代化和中国社会近代化的深刻了解,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重要的价值。 一 中国海防思想最早产生于明代抗倭战争中。明末至清中叶,由于倭患的平息和统治者实行禁海政策,中国海防逐渐废弛,海防思想也长期处于停滞状态。鸦片战争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频繁进行海上入侵,中国海防危机日益深重,传统的海防思想已不能适应海防斗争的新情况。在抗御西方国家海上入侵的斗争中,中国近代海防思想随之产生并逐步发展,从一开始,它就具有抗御外侮的性质。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东南沿海乡村,农民在新宅落成后,习惯在宅旁或庭院栽种一丛翠绿挺拔的剌竹。这一习俗,据说是当年戚继光抗倭后遗留下来的古风。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戚继光以参将率部入闽,在闽北,闽东奋起抗倭。倭寇纠集兵力,凭藉当时先进的鸟嘴铳等轻型火器进行报复,对戚家军威胁甚大。戚继光深知,如果墨守明朝军队“方阵在前,且打且进”的呆板战术,势  相似文献   

14.
刘江是威震一时的明初抗倭名将,曾任辽东总督。永乐十七年(1419年),他率部在望海埚(今辽宁省大连东北)全歼入侵我国辽东半岛的倭寇,在中国人民抗击外国侵略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15.
屯门之战和西草湾之战是近代西方国家对中国的第一次海上军事冲突 ,造成冲突的根本原因是近代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与明朝的朝贡贸易和海禁政策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本文对鲜为人知的屯门之战进行了史料分类和梳理 ,并认为中葡关系的恶化导致明朝强化海禁政策 ,对其后“嘉靖大倭寇”的泛滥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明代是我国火器领域的一个发展高峰,在军事技术方面,火器的制作技术日趋成熟;在军事理论方面,诞生了大量专著作品;在军事实践方面,出现了以火器为主要兵器的特殊军队——神机营.火器作为当时的新兴科技,在战场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进步性在冷兵器时代显露无疑.对于明军而言,火器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在朱元璋和陈友谅等势力争夺中国南部地区控制权及推翻元朝统治的战争中,火器在河流、丘陵众多的南方地区动摇了游牧民族统治.在明初的数次远征中,以及明朝中后期抵御倭寇袭扰和对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防御作战中,火器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对维护明朝政权稳定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从明代丰富的战争实践中可以看出,明军火器使用特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距天津东南70里,有个地方叫小站。在近代欧洲列强的版图上,"天津小站"是唯一被标注上的中国小镇。位于渤海之滨的这个小镇,之所以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源于1895年袁世凯在此操练新军。当时,袁世凯以德国军制为蓝本,制订了一套近代陆军的组织编制、军官任用和培养制度、  相似文献   

18.
谭一青 《国防》2002,(2):4-6
邓小平南巡谈话发表10年来,我国深圳及东南沿海许多城市的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春天的故事”更是引发了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带来中国经济走向世界的强劲势头。沿海特区已经成为以经济高速发展,外向型格局基本形成,市场体制较为完善,科学技术较为发达,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等因素为基本特征的中国经济发展的窗口。经济是国防的基础,国防是经  相似文献   

19.
戚继光是我国著名的民族英雄,杰出的军事家。他的军事思想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不拘泥古训,不墨守成规,而是从实际情况出发,从作战方针的制定,到练兵打仗,无不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戚继光的水师建设和运用也体现了这个特点。“水陆兼司”的抗倭作战方针倭寇来自海上,往往以沿海岛屿为基地,进行登陆袭扰。那么,对倭作战究竟应该采取何种方针,才能克敌制胜呢?当时,有的人主张歼敌于海上,认为海防“则必宜防之于海”;有的则认为“固海岸为不易之定策”,主张歼敌于登陆之际;有的主张更全面一些,认为“海防之要唯有三策:出海会哨,毋使入港者,得上策;循塘距守,毋使登岸者,得中策:出水列阵,毋使近城者,得下策;不得已,而至守城  相似文献   

20.
如何利用东南沿海发达的社会经济条件,在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受到挑战时为我军的行动搞好军需保障,是我们要认真研究并着力解决的问题。一、东南沿海军需保障相关因素分析1.东南沿海地区军事斗争准备对军需保障的要求。我国东南沿海历来是我国大陆对世界的出海口,其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根据目前东南沿海地区军事斗争准备情况,一是空中军事行动较多,军需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