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3年5月9日,国务院颁发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应急条例规定,应在全国范围内和省级行政区域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专家们表示,从这次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中暴露出的问题看,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对于及时、有序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新媒体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既有机遇又面临挑战,在当今新媒体高速发展的时代,创新性做好大学生的思想阵地建设,扎实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分析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新媒体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存在的三方面问题,并分别从空中团课、主题团日系列活动、思政引领、数据收集等六个方面进行了实效性的路径探索。  相似文献   

3.
近期,一些国家和地区发生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已成为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公共卫生事件。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度重视疫情发展,积极采取措施,认真部署防控工作。4月底.集团公司印发了《关于加强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单位充分认识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紧急动员,周密安排,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要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建立健全疫情预警报告机制,扎实做好应急准备,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疫情;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力度,增强干部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病能力;  相似文献   

4.
刘国辉 《国防》2010,(11):52-53
新形势下,军警民联合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已逐渐成为常态化应急行动样式。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将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四个大类,并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5.
《兵团建设》2003,(10):49
2003年4月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调研。她对在场的人表示,此行"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要推动中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整套机制的建立。这是中国领导人第一次在公开场合提出应急机制的建设问题。4月14日,卫生部会同国务院法制办正式立项,并组织各方有关专家开始起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务院法制办科教文卫司副司长宋瑞霖负责该条例具体起草审查工作,亲身经历了这部非典时期非常法规火速出台的全过程。4月14日,国务院法制办主任曹康泰紧  相似文献   

6.
《国防》2008,(6)
随着社会转型速度加快和人们生产生活密集性加大,一些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治安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对人民生命财产所造成的损失也呈现出范围广、影响大的特点。第五次全国人民防空会议明确,要把人防指挥体制与政府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体制衔接起来,  相似文献   

7.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军队应对国家公共安全威胁是一次广泛深刻的实战检验,对政治工作在疫情防控中充分彰显生命线作用提供了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8.
杜建伟 《国防》2008,(6):11-11
随着社会转型速度加快和人们生产生活密集性加大,一些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治安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对人民生命财产所造成的损失也呈现出范围广、影响大的特点。第五次全国人民防空会议明确,要把人防指挥体制与政府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体制衔接起来,把各类人防专业队伍纳入各地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之中,把人防设备设施用于保障平时应急救援行动。  相似文献   

9.
《中国军转民》2006,(11):77-77
为国家应急中心成功研发了“多用途多功能远程会诊车” 近日,苏州江南航天机电工业公司在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的牵头下,成功研制了“多用途多功能远程会诊车”。该车型的开发是根据国家有关部门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业应急机制的需要,使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医疗卫生及有关部门能够迅速在事发现场设置现场医疗卫生救援指挥部,使各项医疗卫生救援工作能够迅速、高效、有序地进行。  相似文献   

10.
有效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打赢未来战争,是新时期赋予我们军人的重要使命,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随着越来越多的恐怖活动、自然灾害、生产事故、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的发生,我们必须时刻增强政治责任感。积极参与抢险应急行动,肩负起应对突发事件的历史使命,为维护社会稳定作出应有的贡献。政治工作如何适应这一需要,发挥好服务保证作用,是我们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夏振泉 《国防》2012,(2):61-62
随着自然灾害、生产交通安全事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的增多,国防后备力量担负的抢险救灾任务日益频繁。适应各类灾害事件突发性强、救援紧迫等特点,进一步加强应急快速动员建设,实现抢险救灾机制灵敏、力量健全、程序规范、训练有素、保障有力,是新形势下后备力量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重大疫情多次发生,给人民群众带来巨大恐慌和生命威胁,对国家经济运行秩序和社会稳定大局带来持续负面影响。同时,也对部队参与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出新挑战、新要求。各级必须建立高效灵敏、集中统一的政治工作应急机制,扭住思想促必胜共识,扭住组织建核心堡垒,扭住舆情展正面形象,扭住风险保安全底线,不断强化快速反应能力,牢牢掌握政治工作主动权。  相似文献   

13.
<正>应急物流是指以提供突发性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性事件所需应急物资为目的,以追求时间效益最大化和灾害损失最小化为目标的一种特殊的物流活动,主要表现为在突发战争、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三种紧急状态下的应急物流活动。当面对突发事件时,应急物流系统与组织通过快速识别和动态地确定危机级别,对应急物资调配、人员救助等活动进行  相似文献   

14.
近日,苏州江南航天机电工业公司在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的牵头下,成功研制了“多用途多功能远程会诊车”。该车型的开发是根据国家有关部门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业应急机制的需要,使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医疗卫生及有关部门能够迅速在事发现场设置现场医疗卫生救援指挥部,使各项医疗卫生救援工作能够迅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为了尽快的满足这一需要,苏州江南航天机电工业公司在多年为部队研制的二十几种医疗急救及应急保障车系列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精心研发了该款多用途多功能远程会诊车。该车型…  相似文献   

15.
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或城市综合管理能力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在简要介绍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制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的措施,为提高我国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能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王刚  崔跃军 《国防》2013,(6):31-33
所谓突发公共事件四级响应,是指我国各级政府将突发公共事件危害程度分为Ⅰ级(特别严重)、Ⅱ级(严重)、Ⅲ级(较重)和Ⅳ级(一般)四个等级,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等级的预警及处置措施的过程。突发公共事件四级响应属于应急管理的范畴,是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主体内容,体现了精确管理的思想。这些年来,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四级响应制度建设完善、实践丰富,在我国各级政府成功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过程中发挥了根本性作用,已经成为成熟的危机管理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我国也面临着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暴力恐怖事件等各种灾害、事故频发的严峻局势,致使消防部队承担的各类应急救援任务日益增多。在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援处置过程中,消防部队充分发挥了专业性强、业务精湛的优势,起到了突击队和生力军的作用,为最大限度地抢救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正岁末年初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防控活动属于"应急"。国防动员是国家为应对战争或其他军事威胁,采取非常措施将社会诸领域全部或部分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使国防潜力转化为国防实力  相似文献   

19.
为更好地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灾难事故的卫勤保障能力,在今年的整组工作中,河南某预备役高炮师发挥预任预编优势,动员社会力量,采取人装合编、模块编组的形式选准精兵,组建了一支医疗急救专业队伍。该师医院在郑州市卫生局的有力支持下,依托预编单位——郑州市紧急救援中心现有人员和装备,成立了一支由30名专业医护人员组成的师应急应  相似文献   

20.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当前,疫情防控在社会层面采取了超常管控措施,引发民众产生一些诸如焦虑、恐惧、无助等负性情绪;同时,还导致了对特定人群的恐慌、社会群体心理距离加大、亲朋好友之间的心理隔阂等不良心态。心理教育工作需要客观认识和疏导当前人们出现的应激心理反应,教育和引导人们形成战胜疫情所需要的理性平和、积极进取的良好心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