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张笑 《国防》2011,(7):48-49
"凡兵有大论,必先论其器"。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加强我国装备制造业动员建设,对于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准备,推进装备制造领域的军民融合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机床被喻为装备制造业的工作母机,机床工业中的集大成者——数控机床则是实现制造业现代化的关键设备,其拥有量及技术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作为国家战略性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国防科技工业,离不开国家装备制造业的支撑,军工制造业对高、精、尖数控机床的大量需求,对加快我国数控机床发展提出了紧迫要求。中央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在提到“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时,把“提高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水平,特别是在高档数控机床等领域实现突破”放在优先位置;在《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3.
机床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装备产业,对装备工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数控机床作为现代制造业的主流加工设备,是当前机床工业技术发展的核心,已成为基础制造装备竞争的焦点。当前,国产高档数控机床已逐步进入国民经济各重点发展领域。高档数控机床过度依赖进口的局面正在逐步改善。  相似文献   

4.
<正>多年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以"科技强军、航天报国"为企业使命,始终秉承"大防务、大安全"的发展理念,凭借专业领域的技术优势,深入实施"装备制造业与信息技术产业融合发展,航天防务产业民用产业同步升级"的战略举措,在信息技术、装备制造等方面开发了一系列军民结合高技术产品,特别是  相似文献   

5.
<正>很高兴参加本年度军工行业国产数控机床应用座谈会。首先我代表工业和信息化部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并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借此机会,就装备制造业面临的形势和发展方向谈几点看法,供大家参考。一、装备制造业总体情况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是各行业产业升级的重要保障和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装备制造业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6.
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装备制造业的建设发展,对于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准备,推进新形势下军民融合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东风越野车有限公司于2008年12月取得装备承制单位注册证书,是为我军生产东风猛士1.5吨级高机动性军用越野汽车的装备制造  相似文献   

7.
作为国家战略性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国防科技工业,离不开国家装备制造业的支撑,军工制造业对高、精、尖数控机床的大量需求,对我国数控机床发展提出了迫切要求。近年来,我国机床行业的快速发展,为国防科技工业提供了大量的数控机床,特别是高.精,尖的高档数控机床产品,高档数控机床在国防科技工业各个行业.在军品科研生产中的各个环节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青岛结合自身综合条件,作出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战略决策,将进一步推动青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在优势地区集中打造造船产业集群区,是国外许多先进造船国发展船舶工业的成功经验,也是我国船舶工业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船舶工业是为国防建设、航运交通和海洋开发提供主要装备的战略性产业。加快发展船舶工业对于拉动国民经济增长、振兴装备制造业、促进外贸航运业发展、促进劳动力就业以及增加出口创汇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我国船舶工业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主要造船力量,…  相似文献   

9.
通过建立投入产出与线性规划相结合的装备动员模型和依据国家《2007年42部门投入产出表》对装备动员的潜力、效率及影响的定量分析表明,我国装备动员对整个国民经济影响较大,动员能力发挥对其他产业的依赖性较强,需要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和产业之间的经济技术联系。据此,应提高装备制造业科技水平,减少单位产值能耗;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第二产业各产业之间的经济技术联系;坚持走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减少装备动员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命题,航天三院人一直以创新求发展,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第一。不仅在国防军工领域,在我国石油装备制造业领域,也成功运用航天技术,大胆创新,打破了国外的海底管道腐蚀检测装备、小口径陀螺连续测斜仪的技术垄断,实现了中国制造。首套国产海底管道腐蚀检测装备海试成功,结束了中国海底管道"洋体检"时代2012年,中国航天科工三院35所与中海油集团密切合作,着  相似文献   

11.
<正>装备工业司近几年开展的工作和具体情况,以及如何做好仪器仪表行业支撑军民深度融合工作的想法和建议。一、装备制造业军民上半年的整体情况以及装备工业司"十三五"相关重点工作和近期工作举措机械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在内的相关行业的高速发展,从去年开始,装备制造业出现了不好的苗头,即装备制造业整体的增速低于我国工业的增速,这个  相似文献   

12.
“超精密特种形状测量技术与装置”项目是应用于超精装备制造业的一项国际先进测量技术,直接关系到超精装备制造业的水平和能力。经过18年攻关,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谭久彬带领研究团队解决了这一测量难题,使国家走出了长期以来不掌握核心单元技术、无能力自行研制大型高端仪器的困境。这一技术将广泛应用于大型先进装备制造领域,对我国大型高端装备整体技术水平的跨越式提升将起到直接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介绍美国支持航空工业发展的政策举措及其对我国发展航空制造业的启示。美国支持航空工业发展的政策举措可以分为三大类——直接支持航空工业的政策、对与航空工业相关产业的支持政策以及针对其他领域的政策。直接支持航空工业的政策又包括直接补贴、研发支持、出口信贷和放松管制,针对其他相关行业的支持政策主要是针对民航运输业的管制和技术进步要求,针对其他领域的政策主要是以国家安全为由的技术转移限制和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建设。这些政策确立了美国航空制造业在国际上的地位和竞争力,也为我国发展民机产业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正>进入21世纪,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呈现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以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为代表的技术创新,带动工业领域向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发展。作为传统制造业强国,德国于2011年提出了"工业4.0"概念,并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2012年,美国出台了"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强调建设智能制造技术平台,引领"再工业化"。2015年,我国发布《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国防科技工业要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健全军民互动合作的协调机制,提高产品的研发和制造水平”、“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广泛应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为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国防科技工业是国家战略性产业,也是国家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对增强国防实力,促进国防现代化和高技术发展,带动其他产业及提高工业化整体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军工产品的研制生产离不开数控装备的支撑,它的独特需求又带动了数控装备和技术的快速发展。一、国防科技工业数控装备…  相似文献   

16.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根据国务院部署,我国启动了钢铁、汽车、船舶、石化、纺织、轻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以及物流业10个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至2009年2月25日,10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已全部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其中,汽车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纺织工业、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施细则也已经分别于2010年3月20日、4月15日、4月24、5月12日发布。这些规划对于航天两大集团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近期,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开展了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提升专项行动,旨在发展一批世界级的大型龙头企业,培育一批长期专注于制造业特定细分领域、能够引领该领域发展并占据市场领先地位的单项冠军企业,进而引导我国制造企业专注创新和产品质量提升,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实现中国制造业由大变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宏伟蓝图。中国兵器豫西工业集团中南钻石公司成功入围。  相似文献   

18.
发挥国防科技工业优势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是我国“十二五”时期的重要战略任务。我国依据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及本国实际情况.把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七个产业领域确定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防科技工业.不仅本身许多领域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而且其战略地位和产业优势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也具有极其重要的引领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07年中国装备制造业继续高位运行.行业背景依然向好,国家扶持政策陆续落实,对该行业构成利好。同时.中国在加快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进程中.需要对传统生产进行现代化的改进.以及国际产业向中国转移带动的国际市场需求.对装备制造业的市场需求十分巨大。  相似文献   

20.
高档数控机床的国产化是推进我国装备制造业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先进的国防科技工业的急切需要。从近日举办的有关数控机床的会议和展览中获悉:无论政府相关部门还是研制生产及应用企业,都在共同为之付出巨大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