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在拾掇行李包的时候,父亲来了一个电话,叮嘱我一定要带着新军装回老家。当兵十几年,每次回老家过春节都是穿便装,这次父亲怎么突然想起非让我穿军装,而且是新军装回去呢?  相似文献   

2.
难舍绿军装     
20岁那年 ,我考上军校。第一次穿上绿军装。在最初的兴奋与欣喜过后 ,我产生了一丝失落 :看着同龄人西装革履 ,在缤纷世界里尽情挥洒自己的青春 ,而我将融进这单调、绿色的方阵中。我不禁问自己 :“军装是不是很‘土气’ ?”第一次探亲回家 ,我身着军装。在车站 ,不止一个人向我问路 ,一位河南老大爷甚至没多想就把包放在我的脚边 ,自个儿买票去了 ;在车厢里 ,一个可受的小男孩除了他妈妈外 ,就喜欢让我抱他 ;到了家 ,几个表姐妹们好奇地审视着我的肩章领花 ,想要试穿这身绿军装。我不由得重新打量这身军装 :是什么魔力让历尽沧桑的老人信任…  相似文献   

3.
我爱绿军装(散文)海壁拥有一套绿军装,是我的梦想。那时,我初中还没毕业,看着穿军装的哥哥英姿勃发、威武神气,我羡慕极了。当哥哥弄了一套最小号的军装送给我时,我竟十分感动,尽管还需要将裤腿和袖子挽起来,但还是马上穿出去在同伴跟前炫耀一番。这套军装伴我初...  相似文献   

4.
军装情愫     
随着人武部归建,已过不惑之年的我重新入伍。当我穿上缀着两杠两星军衔的军装,顿时,被掏空了十年的感觉,一下子被欣喜、惬意、感激、责任充实起来。潮水般奔涌的军装情愫,冲开了回忆的闸门。 十年前,军队实行百万裁军,我成了百万分之一。接过转业证,对军装的感情突然浓了起来。脱下军  相似文献   

5.
望明月     
“兄弟,你想家了吗?”战友的一句话,将我的思绪一下就拉回到6年前……“妈,我穿军装好看吗?”刚从入武部领回新军装,我第一时间跑到医院,在母亲病床前敬了一个不太标准的军礼。母亲看着我。  相似文献   

6.
军装变奏曲     
在一次探亲假中,正赶上哥哥搬家,几身叠得整整齐齐的军装摆在我眼皮底下,让人一瞅便感触良多.哥哥是1981年底参军的,在部队足足呆了十几个年头,如今早已复员的他居然还把军装保存着.闲谈中,哥哥说起了他走南闯北许多耐人寻味的美好回忆,然而最令他难忘的就是军装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难忘的奖品     
最近战友群里流行一首歌叫《脱下军装还是兵》,感人的歌词和深情的旋律一下子把我带回到部队的生活,使我这个曾经在部队工作过20年的老兵产生了强烈共鸣。每每唱到“我们脱下军装还是兵,就像那褪了色的绿军装,如今岁月已经变了模样,一颗勇敢的心依然在胸中。  相似文献   

8.
仿佛是一眨眼,又像是无数日夜,2020年,是我兵龄的八岁生日。这八年,是我从士兵、军校学员到士官的转变,也为我人生中最美的青春烙下了迷彩的印记。2011年12月1日,这一天是我离开家乡参军的日子,也是我成为一名海军女兵的日子。我记得很清楚,穿上崭新军装的那一刻,我突然有了如山的责任和如海的包容。我爱这身军装,是它开启了我的梦想和新的人生。  相似文献   

9.
城口县地处海拔2600多米的大巴山南麓,1月中旬以来,因冰雪霜冻、道路封闭、电网崩溃,23万城口人民处于天寒地冻之中。也就在这个时候,组织上决定我和部长一起转业。军装将脱,灾害突袭,面对组织的决定,我们保持党员本色,坚决履行军人职责,出色地完成了抗灾救灾任务。我主要有三点体会:体会一,脱下军装,还是党员。1月中旬,当我被确定为转业对象时,说真的,我真有些舍不得离开部队。想想一个月前,我还代表人武部官兵,在警备区领取全面建设先进单位的奖牌,我和部长双双被评为优秀旅团级单位主官。荣立了三等功,在部队工作28年咋就要脱下军装走人了呢?人武部职工老陈  相似文献   

10.
童年 故乡     
徐景泉 《华北民兵》2005,(11):58-58
20年前的一个秋季,我赤着脚板,冒着蒙蒙细雨走进了征兵体检站。从此我穿上了军装,从希望的田野走进了绿色的军营。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开始后,实行了第二次国共合作,我主力军于1937年8月下旬改编为第八路军,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任命朱德为总指挥,彭德怀为副总指挥。同年9月11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将第八路军改  相似文献   

12.
他是一名记者,却以战士的身份牺牲在战场上;他是一个欧洲人,却在中国的抗日战场上流尽了最后一滴血。以各种方式支持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外国人很多,但是穿上八路军的军装、拿起枪来同法西斯战斗而死的欧洲人,他是第一个。他就是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中国人民的亲密战友汉斯·希伯。希伯对中国人民和中国革命有着深厚的感情,曾几次来到中国,曾编辑英文刊物并撰写过大量政论文章。他先后参加过国民革命军、新四军、八路军,直至牺牲在沂蒙山区。反法西斯的优秀共产党员希伯生于克拉科夫(现属波兰),后到德国上大学并加入德国共产党,通晓英、德、…  相似文献   

13.
正在我成长的道路上,父亲一直给予我绿色的满满的爱,所以我爱军装绿的人生。我的父亲是一名军人,一名以军人自豪的父亲。父亲离开我已7年了,他对我的爱却永驻我心。父亲把他的大半生都奉献给了军队。我从小在部队大院长大,受环境熏陶,对当一名军人充满了向往。长大后我也成为了一名军人,在谈婚论嫁的年龄没有任何其他的想法,只找军人,所以我的爱人也是军人。因为父亲在我成长的道路上,给我绿色的满满的父爱,所以我爱军装绿的人生。  相似文献   

14.
光荣的武乡     
郭宗忠 《国防》2013,(8):83-83
去山西武乡,是带着一份敬仰来到这片革命圣地的。一路参观了八路军总部旧址王家峪,百团大战指挥部砖壁,百团大战关家垴古战场,以及全国唯一的八路军纪念馆——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最后竟站在了杨尚昆为八路军太行纪念馆题写的"光荣的太行山,光荣的八路军"面前。此刻,我感到再没有什么比"光荣的武乡"这几个字更有分量,更能够触摸到武乡的灵魂——那是八路军的太行精  相似文献   

15.
许多熟识我的人都说,我这一路走来很顺,从考学、入党、留校,之后是职位一步步的提升,最后挂上将星,似乎都和老天眷顾分不开关系。回头细思,是天意还是人为,是命中使然还是自身能动的结果,思考种种后,答案必然是和我成长中的点点滴滴分不开关联。我的父母都是军人,我的理想是当兵,在那个年代穿上军装是多么光彩的事情。当听到征兵消息后,我积极报名,经过一番周折,我幸运地戴上绿军帽,穿上了绿军装。  相似文献   

16.
60多年前,一条山脉和一支军队同时成为当时中国大地上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标志性符号:太行山用险峻、崎岖、连绵和山区百姓的拥护,让八路军有了第一块履行保卫国家保卫民族责任的根据地;八路军用大刀、热血、智慧和机动灵活的战术,使太行山成为埋葬日寇的大坟场,也使太行山成为抗战时期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脊梁。   60多年后,一家因专门制作军事影片而蜚声中外的电影厂和一群身穿军装的电影工作者,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满怀激情和责任、竭其心血与智慧,举全厂之力打造出了中国首部抗战动作大片——《太行山岗上》。这家姓“军”的八一电影制片厂,将过去的历史和今天的纪念,用自己的方式印在了中国电影的史册里。  相似文献   

17.
1944年7月7日,朱德同志撰写了《八路军新四军的英雄主义》一文,在延安《解放日报》上发表。当时,我八路军、新四军和敌后抗日根据地人民,在与日本侵略者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创造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主义事迹。  相似文献   

18.
从小我就立志要穿上黄军装,1964年终于如愿以偿。经过几年军队生活的磨炼,学到了很多军事知识,1970年我退伍回乡后,第二年被任命为厂武装部干事。当我又一次穿上军装的时候,激动得流下了眼泪。一晃眼,在武装工作岗位上一干又是12年。12年的风风雨雨,武装工作也经历了企业机构的整编,调整、合并、撤销、恢复的严峻考验。不管我在何方、身置何门,武装工作都永远伴随着我。 1988年元月我调厂行政科当房产管理  相似文献   

19.
练笔     
5月,鲜花盛开的季节,我满怀激情地参加军分区专武干部“四会”教练员培训。当一跨进军分区的营门,一片绿色就跃入我的眼帘。绿色的军装、绿色的军营、绿色的训练场……哦,好大一片绿茵哟,真使人心旷神怡。此刻,我仿佛回到了22年前第一天穿上绿军装、首次跨进这绿色军营的情景。当年跨入绿色军营,溶进绿色国防的海洋,实现了童年向往绿色的梦幻。绿色军营哺育我,我给军营  相似文献   

20.
春雨年年春天下,年年春雨各不同,最难忘——我想,1990年3月来到驻南京“临汾旅”某部的那批新兵肯定忘不了那场露天大会,那场春雨。开会前,班长反复叮嘱我们,今天的会议很重要,有许多首长参加,你们一定要自始至终坐姿端正,认真听会,穿上军装了,就要有军人的样子。班长小我一岁,但早穿一年军装的他就显得比我成熟、稳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