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伟 《环球军事》2014,(7):10-12
3月17日,克里米亚通过全民公投宣告从乌克兰独立,并加入俄联邦。3月18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克林姆林宫同克里米亚及塞瓦斯托波尔代表签署条约,允许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尔以联邦主体身份加入俄罗斯联邦。那么,在历史与现实中,克里米亚、乌克兰和俄罗斯,到底有着怎样纠葛?动荡中的各方又有着怎样的利弊权衡?  相似文献   

2.
3月2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了克里米亚共和国及塞瓦斯托波尔市加入俄罗斯联邦的总统法令,宣布两地完成了所有入俄法律程序,成立克里米亚联邦区,包含整个克里米亚半岛。24日,乌克兰临时总理亚采纽克要求乌克兰军队撤出克里米亚。  相似文献   

3.
2月22日至24日,乌克兰政局在经历了3个多月的血腥暴力冲突和脆弱的“休战”协议之后发生突变。俄罗斯总统普京无视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严重警告和威胁,果断下令出兵克里米亚。这不禁让人想到,2008年应邀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普京遥控指挥军事打击格鲁吉亚,给世界以震惊。6年后的今天,俄罗斯索契冬奥会刚刚结束,普京下令出兵乌克兰,又一次震.晾全世界,战争与和平的大幕同时拉开。  相似文献   

4.
3月16日,克里米亚公投宣布脱乌入俄。因此导致的俄乌紧张局势再度升级,乌克兰宣布全军战备,驻塞瓦斯托波尔(克里米亚地区)俄黑海舰队亦加强戒备。同时,美西方国家在乌克兰周边增派军事力量,俄罗斯空降兵亦临近俄乌边境地区举行大规模演习。乌克兰地区战云密布,克里米亚周边剑拔弩张。那么,作为军事对抗的双方,俄乌军力对比如何呢?  相似文献   

5.
<正>乌克兰形势的突变,使俄罗斯总统普京去年11月阻止乌克兰加入欧盟联系国的成功基本被颠覆。3月1日,俄上议院批准普京对乌动武申请。目前俄军已经基本控制了克里米亚。乌克兰严重对立的东西部透出了浓浓的火药味。乌克兰形势发展涉及俄罗斯核心利益俄罗斯无法承担失去乌克兰的战略损失。乌克兰领土横跨东西欧,  相似文献   

6.
庄林 《环球军事》2014,(8):20-22
从乌克兰最高拉达(议会)2月22日解除亚努科维奇的总统职务,到3月21日俄联邦完成克里米亚入俄全部法律程序,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克里米亚改旗易帜。期间俄联邦武装力量采取的军事行动发挥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7.
延续以往惯例,俄新社评选出了2014年度俄罗斯国防和安全领域10大事件,包括,克里米亚半岛和平回归俄罗斯,俄罗斯最新型"安加拉"运载火箭首次试射,俄军组建国家防御指挥中心等,下面介绍如下:克里米亚回归2014年2月,在基辅市中心流血冲突事件背景下,乌克兰发生了国家政变,政权面临分崩离析,在克里米亚半岛开始出现"不明身份军人",封锁交通枢纽以免基辅非法武装分子渗入。在互联网内,这些身穿无部队标志的迷彩服的军人因其在履行职责时举止得体而开始被称为"彬彬有礼的人",他们为克里米亚在3月16日和平进行全民公投提供了保障。这些"彬彬有  相似文献   

8.
周勇航 《环球军事》2014,(10):26-28
随着乌克兰动荡局势的发展,关注的目光也从克里米亚转移到了乌克兰东部与俄罗斯接壤的地区。作为一个位于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所称的“文明断层线”之上国家,乌克兰东西部的分野可以追溯到17世纪。受克里米亚公投加入俄罗斯的“鼓舞”,东部地区走向分裂和内战的趋势已越来越明显。乌克兰东部地区试图如法炮制,纷纷组建民兵,占领政府建筑,先后宣布成立“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库尔斯克、敖德萨、斯拉维扬斯克、马里乌波尔等城市也发生了暴力冲突。  相似文献   

9.
<正>乌克兰会走向何方?俄罗斯当然希望乌克兰继续做它的小兄弟,但在"切下"克里米亚后,乌克兰的钟摆已经无可挽回地偏向西方了。俄也只能退而求其次,希望乌克兰建立联邦制国家,在东西方之间保持中立。乌克兰危机持续已有10个月之久,这场大戏远没有落幕。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重新抄起亚努科维奇放弃签约的那支笔,固执地在欧盟联系国协定上签下自己的大名。9月16日,乌克兰和欧洲议会同一天通过了这份久违的协定。欧洲和乌克兰政客  相似文献   

10.
乌克兰未来将会呈现这样一种新的均势:这个国家会向西方有所倾斜.但在北约和俄罗斯之间基本保持中立:乌克兰居住着大量说俄语的居民,但他们也会经常批评莫斯科的一些政策:乌克兰的去中央化色彩愈发浓厚.但不用担心这个国家会出现分裂。顿巴斯冲突还需要很长时间来解决.但它不会对乌克兰的命运产生决定性影响。至于克里米亚,国际社会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就其地位达成一致意见.而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俄罗斯未来同西方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2009年2月1日至2月28日)国际●1日,俄罗斯完全中断对乌克兰的天然气供应。18日,俄罗斯总理普京与乌克兰总理季莫申科在莫斯科就2009年天然气供应价格和过境输气费率问题达成一致,持续了半个多月的俄乌"斗气"风出现转机。  相似文献   

12.
事件     
《环球军事》2014,(16):4-4
北海舰队举行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纪念活动 7月25日,北海舰队在威海甲午战争故地刘公岛,开展以“铭记甲午耻、践行强军梦”为主题的水兵集体签名宣誓、舰艇鸣笛、瞻仰凭吊等活动,纪念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在甲午战争博物馆里,1000多幅甲午战争历史照片和300多件舰船文物,再次把官兵带到了那个惨痛的历史记忆中。俄罗斯宣布开始扩建驻扎在克里米亚地区塞瓦斯托波尔港的黑海舰队,增加新的水面舰艇和潜艇,并加强舰队现代化建设。在克里米亚于今年3N并入俄罗斯后,俄罗斯废除了与乌克兰的租借协议。  相似文献   

13.
克里米亚闪电入俄,其深层原因应为俄罗斯强大的军事硬实力和英雄主义传统的软实力。然而,乌克兰加入欧盟的强烈意愿,又从另一方面反映出俄罗斯在与西方软实力较量上仍处于被动状态。克里米亚事件对中国的启迪在于:大国战略目标需要全方位构建,并适时根据自己的国力以及所处的国际格局,清晰定位自身的战略态势,由此制定每一个历史阶段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4.
桂晓 《环球军事》2014,(17):28-29
俄罗斯总统普京8月14日批准俄罗斯国防部提出的将在克里米亚建立军队集群的计划,并把该计划纳入俄罗斯武装力量发展计划中,到2020年前,俄罗斯将投入7000多亿卢布(约合1200亿元人民币)用于克里米亚各方面的发展。俄罗斯方面称,成立军队集群意在保卫克里米亚半岛的安全。这支独立的军队集群宛若伸向黑海以至地中海的“铁拳”,将在事实上确立俄罗斯对克里米亚这个新加盟共和国的主权保护。  相似文献   

15.
邵云 《环球军事》2014,(9):54-57
2014年的“国际风云大戏”,当属乌克兰动乱与接踵而至的俄军进占克里米亚的“闪电行动”。尽管背后支持乌克兰现政权的美国和北约都指责俄罗斯破坏地区安全,但话里话外都没有为乌克兰“出头”的意思,令基辅方面大失所望。但为了向国内外有个交代,新任代理国防部长米哈伊洛‘科瓦利还是受命提高部队战备,  相似文献   

16.
顾此 《环球军事》2014,(6):30-31
当地时间3月2日在塞瓦斯托波尔,刚在前一日被任命为乌克兰海军代理司令的丹尼斯·别列佐夫斯基海军少将,陪同克里米亚新总理谢尔盖·阿克肖诺夫出现在镜头前。随后,新总理宣布,这个星期日将成为“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海军”的生日,并任命别列佐夫斯基为克里米亚海军司令。  相似文献   

17.
在刚刚结束的北约峰会上,北约秘书长拉斯穆森谴责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介入乌克兰东部内乱,并宣称北约将组建一支由成员国共建的快速反应部队,全面加强北约在东欧国家的军事存在,包括派驻军队、提升现有军事装备,加速军事设施建设等。  相似文献   

18.
洪永秋  李剑波 《国防》2014,(6):77-77
正今年3月1日,俄罗斯联邦委员会通过总统普京在乌克兰领土动用军事力量的提议;23日,俄罗斯国防部宣布,俄国旗已在克里米亚189处乌克兰军事单位飘扬。继俄格冲突后,西方诸国再次被兵不血刃的"俄速度"所震惊。从战斗力的视  相似文献   

19.
近期发生在克里米亚的一系列事件使得众多评论人士退回到这样一种观点,即认为乌克兰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同意将其核武器返还俄罗斯是一种错误。该议题被影射为一种具有典型代表的重大地缘政治“教训”:那就是本土拥有核武器是与大国比邻的小国保持行动独立的最佳方式。然而,乌克兰能够成为支持上述论点的例证吗?首先,认为乌克兰自身曾经拥有核武器的说法正确吗?  相似文献   

20.
<正>乌克兰危机以来,特别是克里米亚"入俄"之后,美国许多媒体在报道美俄最近的紧张关系时,不约而同地提到了"新冷战"一词。实际上,美俄冷战打不起来,热战更无可能,而是将进入"冷和平"时期。7月4日,北约与俄罗斯同时在黑海海域举行大规模演习,引发外界的广泛关注。北约与俄罗斯同海竞技,虽然双方均强调演习按规划实施,宣称演习旨在提升内部协作和战备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