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894年8月,中日甲午战争开战后,由于清军在平壤之战和黄海之战屡战屡败,日军控制了朝鲜全境和黄海制海权。至10月中旬,日军第1军共2.5万余人,在司令官山县友朋大将的率领下一路前移,兵锋直逼鸭绿江边的朝鲜重镇——义州城(今新义州),开始隔江相望,威逼辽东边境重镇安东城(今丹东),迅速完成了作战准备。⊙“对峙两军今若何”1894年10月中旬的一天,日本第1军司令、陆军大将山县友朋站在鸭绿江对岸义州统军亭上,踌躇满志地望着鸭绿江水。江的对岸,就是中国盛京省的九连城。九连城的背后是连绵起伏的山岭。莽莽苍苍,一眼望不到边。他手指江水对…  相似文献   

2.
1894年8月1日,中日两国政府同时宣战。此后,战事便在陆上和海上两个战场全面展开。随着日本陆军在朝鲜的作战战场北移平壤,日本联合舰队也相应进泊仁川至大同江口一带,企图挑起战事,歼击北洋海军,夺取黄海制海权,切断中国同朝鲜之间的海上联系。  相似文献   

3.
1894年4月,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后,清政府应邀出兵朝鲜“代戡匪乱”。此举招致日本政府的不满,也开始出兵朝鲜“勘乱”,引起了中日外交争端和武力冲突。在英国的斡旋下,6月底,清政府为避免战端,首先提出两国在朝鲜共同撤兵的议案,并递交日本政府进行谈判,但对方却以种种理由搪塞拒绝,使清朝廷陷入苦苦等待。信守外交“公例”:李鸿章掉进了日本人的战争陷阱1894年7月14日下午,日本驻清政府大使小村寿太郎在获悉大岛义昌的混成旅团全部在朝鲜登陆后,便立即禀承日本政府外相陆奥宗光的电令,向清朝廷递交了日本政府照会书。照会书里断然…  相似文献   

4.
徐平 《军事史林》2016,(3):50-52
朝鲜军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前日本常驻朝鲜的侵略军的统称. 1894年7月甲午战争爆发.日本迅速向朝鲜派兵,从第五师团抽调了两个步兵联队,以此为基础组成了一个混成旅团,由陆军少将大岛义昌率领立即奔赴朝鲜半岛.8月1日,中日两国相互宣战后,留守日本国内的第五师团余部也在师团长野金道贯中将率领下开往朝鲜参战.  相似文献   

5.
面对日益恶化的朝鲜局势,清政府内部战和意见不一,寄希望于俄、英调停。自1894年6月20日至7月18日将近一个月时间内,北洋大臣李鸿章全力投入请求俄国调停的工作,没有做任何军事上的准备,贻误了时机。而日本至7月中旬,已完成了在朝鲜的兵力部署,决心挑起战争。6月22日,俄国调停失败,日本向清政府提出“第一次绝交书”。7月14日,英国调停失败,日本向清政府提出“第二次绝交书”。此时清政府才开始匆匆运兵向朝鲜牙山增援。7月21日,李鸿章派大同镇总兵卫汝贵率盛军马步六营,提督马玉昆率毅军两千,  相似文献   

6.
在影片《甲午风云》中,我们目睹了“高升”号被日本军舰击沉的镜头。最近,在由海军装备论证研究中心张召忠编写的《海战法概论》一书中,作者以法的形式介绍了“高升”号被击沉的事实。1894年7月25日晨,日本“吉野”号等3艘巡洋舰在朝鲜牙山湾  相似文献   

7.
面对日益恶化的朝鲜局势,清政府内部战和意见不一,寄希望于俄、英调停。自1894年6月20日至7月18日将近一个月时间内,北洋大臣李鸿章全力投入请求俄国调停的工作,没有做任何军事上的准备,贻误了时机。而日本至7月中旬,已完成了在朝鲜的兵力部署,决心挑起战争。6月22日,俄国调停失败,日本向清政府提出“第一次绝交书”。7月14日,英国调停失败,日本向清政府提出“第二次绝交书”。  相似文献   

8.
日本这个国家,自明治维新之后,国力大为增强,并开始以朝鲜和中国为侵略目标,推行其“大陆政策”。从1894年到1905年前后十年时间里,日本先后在朝鲜和中国东北、中国台湾发动两次大规模的战争,把朝鲜全境和中国的台湾省及琉球群岛占为其殖民地,而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则直接跟日本在华特  相似文献   

9.
中日甲午战争,是以日本联合舰队在丰岛海面袭击中国护航舰只及运兵船拉开序幕的。而这次中国舰船在丰岛海面所以受到日本联合舰队的袭击,与李鸿章由海路增兵牙山的决策失误有关。本文拟就此问题做一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1894年春,朝鲜发生东学党农民起义,朝鲜政府无力镇压,遂请求清政府派兵“代剿”。6月4日,主持清朝军事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在接到  相似文献   

10.
1894年7月25日,中国运兵船和护航船只正行驶在朝鲜牙山口外的丰岛海面上。突然,几艘日本军舰横冲过来,一时间,炮声轰鸣,火光冲天——丰岛海战打响了,战争的结果:中国军舰在防不胜防的情况下,“济远”号被击伤,“广乙”号被击毁,  相似文献   

11.
中国部分     
1894年7月25日,日本军舰在朝鲜丰岛海面突然袭击中国海军舰队,“高升”号运兵舰被击沉,舰上700余名官兵遇难。丰岛海战拉开了中日甲午战争的序幕。1900年7月14日,八国联军攻占天津。15日,开始实行分区占领。30日,八国联军成立“天津都督衙门”,开始对天津及其周围地区进行军事殖民统治。1904年7月14日,侵略西藏的英、印联军由江孜开始向拉萨进犯,由于西藏地方政府下令军民停止抵抗,英,印联军长驱直入,至8月3日占领拉萨。  相似文献   

12.
日本在1868年明治维新以后,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明治天皇提出了要“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所谓“开拓”的第一个实际目标,就是一海之隔的近邻中国和朝鲜。1894年中日战争爆发,这就是历史上的“中日甲午战争”。优秀历史题材影片《甲午海战》反映了这一历史事件。郑观应的诗歌《大东沟战争感作》,是描写这一历史事件的佳作。全诗如下:  相似文献   

13.
在清光绪20年(1894)中日甲午战争的黄海海战中,除了出现过邓世昌、林永升等英勇作战的爱国志士外,指挥北洋舰队抗击敌人的右翼总兵、兼领“定远”号管带(舰长)刘步蟾,也是一位值得称道的爱国者。刘步蟾(1852—1895),福建侯官(今闽侯)人,字子香, 少年时就考入福州船政学堂,开始了海军生涯。1875年,刘步蟾被选送到英国学习海军。他在留学期间,怀着“奋发有为,期于穷求洋人奥秘,冀备国家将来驱策”的志向,刻苦学习,成为我国最早的一位海军人材。  相似文献   

14.
清军爱国将领左宝贵,1837年出生于山东省费县的一个回族家庭。早年投身行伍,治军有方,一生奔波沙场,率战有勇。1875年,清廷晋升他为记名提督,镇守奉天(今沈阳)。 1894年,爆发了中日甲午战争,清政府派左宝贵率奉军与卫汝贵、丰升阿、马玉昆等部进驻朝鲜平壤。左宝贵到达平壤时,清军已在牙山被日军打败。当时,败退下来的和前去增援的清军都集结于平壤,本来可以据守要塞,扼断日军北犯通道,制止其向中国边境推进,但担任清军诸路统帅的叶志超却主张“墨守城  相似文献   

15.
1894年8月1日,中日两国政府同时宣战。此后,战事便在陆上和海上两个战场全面展开。随着日本陆军在朝鲜的作战战场北移平壤,日本联合舰队也相应进泊仁川至大同江口一带,企图挑起战事,歼击北洋海军,夺取黄海制海权,切断中国同朝鲜之间的海上联系。日本联合舰队出木队和第一游击队组成,共计战舰12艘。其中日本联合舰队本队由旗舰“松岛”、“千代出”、“严岛”、“桥立”、“比睿”、“扶桑”、“西京丸”、“赤城”8舰编成,日本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由旗舰“吉野”、“高千穗”、“秋津洲”、“浪速”4舰编成。  相似文献   

16.
周粟 《军事历史》2006,(6):48-53
1894年8月,在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之初,日军川上操六参谋次长便对中日战争的发展趋势做了分析,拟订了“对清国作战大方针”,将战争分为两个阶段:9月下旬前为第一阶段,目标是将清军全部驱出朝鲜,控制黄海制海权;10月后为第二阶段,目标是实施中国本土作战,先控制辽东半岛,尔后经略满洲,决战直隶,入主北京。据此,9月21日,日本战时大本营在中日军队进行平壤决战后的第6天,便提出了入侵中国本土的作战计划......  相似文献   

17.
甲午战争,是中国和日本之间争夺朝鲜半岛控制权的战争,发生在1894年即清朝光绪二十年,干支为甲午,故史称"甲午战争"。"甲午战争"始于1894年7月25日的丰岛海战,至8月1日中国清朝政府对日宣战和日本明冶天皇发布宣战诏书,1895年4月17日以签署中日《马关条约》而告结束。整个战争持续近9个月。  相似文献   

18.
清末海军将领。历任海东云、振威、镇北、扬威各舰管带。1887年(光绪13年)派赴英国为北洋舰队接收致远号巡洋舰,回国后升副将兼致远舰管带。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9月17日  相似文献   

19.
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遵照党中央、毛泽东主席的决定,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的率领下,奔赴朝鲜,同朝鲜军民并肩战斗,取得了抵抗美国侵略的伟大胜利。在朝鲜战场上,中朝人民军队共歼灭敌人109万(其中包括美军39万),击落击伤敌机1.2万多架,击毁和缴获坦克3000多辆。创造了战争史上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的奇迹。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不仅打出了国威、军威,保  相似文献   

20.
发生在100年前的那场“七.二五”惨案至今令亿万华夏子孙义愤填膺。 1894年7月,清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接到李鸿章密令,派遣军舰从塘沽护送外籍运兵船到朝鲜牙山前线。 根据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的命令而在塘沽集结的清军已做好渡海到朝鲜作战的准备,清政府雇来的英国运兵船“爱仁”、“飞鲸”、“高升”三条火轮已向大沽口移动,从旅顺口启航的北洋海军护航舰船正向大沽口驶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