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20世纪的战场上,美陆军的地面常规作战样式主要体现为重型装甲集团的大规模突击。在作战中,使用轻型装备意味着死亡概率的上升。“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和“布莱德利”装甲战车便是这一时期美国陆军的典型装备。但进入新世纪后,美国陆军面临的战略环境与以往大相径庭,面对更为广泛的突然威胁。随着美军未来作战任务的调整,对装备的需求也发生很大变化。美国陆军现有的装备体系是针对冷战时期军事需求而  相似文献   

2.
<正>从冷战时期到西南亚地区战争,美国陆军战车平台的战场性能反映了对复杂的战车折衷设计的理解和应用。"艾布拉姆斯"坦克和"布雷德利"战车在其最初装备之后历经30多年,依然是美国陆军首要的作战平台,证明其具备很强的适应性。期间,这些作战系统被进行多次适应性改进,成功地适应了20世纪70年代车辆最初设计时并未预见到的任务和环境。相比之下,美国陆军曾经启动的预定换代计划如ASM(装甲系统现代化)、FCS  相似文献   

3.
田村 《宁夏科技》2002,(9):32-33
主战坦克、步兵战车与武装直升机成为现代高技术条件下地面战的“三剑客”,它们互相配合,上下呼应,冲锋陷阵,在决定地面战胜负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破坏主战坦克、步兵战车和武装直升机的关键设备,让它们失去作战能力,也给非致命武器提供了又一个用武的天地。  相似文献   

4.
苏石 《环球军事》2013,(12):71-71
该书是中国北约研究丛书之一,是一本55万字的学术专著。本书突出一个“新”字后冷战时期新北约不同于冷战时期旧式北约的新成员、新使命、新能力,以及同俄罗斯、欧洲和中国的新型关系。  相似文献   

5.
冯虹 《军事史林》2008,(8):55-58
美日的反潜合作由来已久。早在上个世纪冷战时期,美国和日本就在东亚太平洋有着密切而深度的反潜合作,当时的目标就是不仅对美国、而且对日本也是威胁最大的苏联核潜艇,这种合作,被称为美日“双边同盟的核心内容”。冷战结束后,在美日眼里,俄罗斯的潜艇活动日益淡化、减少,中国潜艇的分量日益增大,并成为它们搜寻的重点。2003年11月,美国航空母舰战斗群和日本海上自卫队首次在中国东海附近、水深约300米以内的“浅海域”,  相似文献   

6.
苏东剧变标志着冷战时期的结束,后冷战时期的开始,这次伊拉克战争则标志着后冷战时期的终结和全球霸权时期的发端。“9.11”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已作重大调整,“先发制人”已经有了科索沃模式、阿富汗模式、伊拉克模式,更具进攻性。历史上遗留的各种民族、宗教、领土、生态、资源、意识形态和文化文明冲突,在世界范围内演绎着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必然运动。全球各种力量开始重新洗牌。  相似文献   

7.
在近期的几场高科技局部战争中,美军的“布雷德利”系列步兵战车在战场上大展神威。尤其最新改进型“布雷德利”M2A3步兵战车,是美国陆军第一型全数字化步兵战车,被喻为世界上最先进的步兵战车。面对美国在步兵战车领域的强大压力,作为军事强国的一些欧洲国家不甘落后,高度重视步兵战车的研制和完善,纷纷展示自己的拿手绝活,构成了一幅百“车”争艳的景象,其中俄、英、法、德、瑞典的步兵战车独树一帜。俄罗斯的BMP-3M步兵战车:世界上火力最强的步兵战车BMP-3步兵战车面世18年来,可谓威名远扬。在其使用国如科威特等都有不错的口碑,在近…  相似文献   

8.
连鲁军 《国防科技》2004,(11):13-15
世界上参加过实战的步兵战车并不多,而参加过两次海湾战争的,就只有称得上是经典战车的M2“布雷德利”和“武士”步兵战车了。M2于1980年投产,1983年起开始装备美军,其系列战车的装备数量达6882辆。“武士”步兵战车于1987年起装备英军,现装备数量为789辆。在1991年海湾战争中,美军出动的2200辆M2步兵战车,用来攻击伊军的坦克和步兵战车的可靠性达到了90%以上,发挥了与M1主战坦克相同的作用。英军出动的300多辆“武士”步兵战车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的,特别是它超强的机动性和极高的可靠性,在某种意义上讲,“武士”和“挑战者”一道打出了威…  相似文献   

9.
昔日一支钢枪征战南北,今朝战车轰鸣威振海疆。 驻守祖国南疆的海军陆战队某旅两栖装甲团是一支英雄的团队,抗日战争时期参加过“三下江南、四保临江”。  相似文献   

10.
装甲战车,主要是指坦克、装甲步兵战车、装甲人员输送车、装甲侦察车、装甲自行火炮等作战车辆与装备。装甲战车自问世以来,由于其装甲防护好、机动性能高和杀伤火力强,迅速成为了陆战场上的主要突击力量。自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冷战的结束,世界军事、政治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美国成为了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成为了现代战争的主要样式,  相似文献   

11.
冷战结束后,英国开始了对其国防工业的系统性战略调整。这个时期是英国军事工业发生深刻变化的时期。不仅全球军火市场需求急剧下降,作为军火商主要买主的英国政府也不再将军火采购列为优先项目。英国军工企业也随之调整了它们的战略规划,包括:适应后冷战时代全球需  相似文献   

12.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以装甲部队的闪电战闻名世界,有趣的是,德国人很喜欢用动物的名字为他们的各种装甲战车命名上,然而这些“凶猛”的家伙并没能给德军带来好运,只徒然留下了些笑柄而已。下面我们就简单浏览一下这个由“老虎”、“野蜂”、“猎豹”、“灰熊”、“老鼠”、“山猫”等动物构成的纳粹德国“动物园”吧。  相似文献   

13.
<正>不客气地说,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冷战中发展出的机械化步兵车辆,它们在本质上都是为"核环境"下打一场大规模机械化战争而设计的"薄皮货",机动性和火力的强化才是重点(西方步兵战车火控系统的"豪华"甚至超过了坦克),虽然三防性能完备,但装甲防护却只是"尽力而为",远远达不到应有的级别。一旦脱离了所谓的"核环境",这些"薄皮大馅"的步兵战车缺乏应对复杂战场环境的缺陷便会凸显:如果要打一场"非核环境"下的常规机械化  相似文献   

14.
动态     
德国 PSM 公司已经完成第一辆“美洲狮”步兵战车(AIFV)演示样车的生产任务,并于2005年底交付德国陆军,随后将进行测试,测试于2006年5月结束。PSM 公司是莱茵金属公司地面系统分部和 KMW 公司按各50%股份筹建的合资企业。根据合同规定,该公司将为德国陆军提供410 辆“美洲狮”系列步兵战车,总价值约为 50亿欧元。预计项目组将在2007年决定是否进行批量生产。该车大量装备部队后,将替换德国服役近30年之久的“黄鼠狼”步兵战车。根据另外一项合同,德国陆军已经支付了5辆预生产型“美洲狮”步兵战车的费用,同时有关该车的后勤维修和训练等培训工作也已展开。“美洲狮”战车是德国全新研制的步兵战车,采用了大量的创新技术,拥有极  相似文献   

15.
二战后,日本已发展了三代装甲战车。61式坦克和60式装甲输送车为第一代,74式坦克和73式装甲输送车为第二代,90式坦克和89式步兵战车为第三代。其中第二代装甲战车的生产数量最多,它是目前日本陆上自卫队的主要装备。对于第三代装甲战车,日本人称它为“世界上第一流的”装甲战车,也有人称它为“世界上最昂贵的”装甲战车。它将成为21世纪初日本陆上自卫队的主要装备。  相似文献   

16.
德国人爱将动物名字作为其战车称谓的历史由来已久。如:“豹”、“虎”式坦克;“猎虎”、“象”式坦克歼击车等。希望将这些凶猛动物的天性融入到德意志战车的精髓之中,产生所向披靡的力量。作为德国陆军最重要的优先项目之一,用来代替“黄鼠狼”步兵战车的新型步兵战车又被命名为——“美洲狮”(Puma)。新型“美洲狮”步兵战车由PSM公司从2002年9月开始研制,定于2005年12月完成首辆样车,随后将在2006年完成首批20辆预生产型车的生产,总产量达390辆。PSM公司由德国克劳斯-玛菲·威格曼公司(负责底盘)和莱茵金属公司(负责炮塔系统)合资组…  相似文献   

17.
这里刊出的是一组有关工兵装备“布雷德利”战车的文章。第一篇文章提供了对可能替代M113装甲人员输送车的车辆的初步看法;第二篇文章就工兵因何需要“布雷德利”战车作出了回答;第二篇文章则认为“布雷德利”工拴战车仍不能最终满足工兵需要,因而建议采用无炮塔的M1坦克底盘,开发出一种新型工兵车。目前,美工兵学校正在探讨与“布雷德利工兵战车”有关的物质与条令的概念。更揿的信息在能获得时都将刊出。  相似文献   

18.
据《新科学家》杂志报道,在未来的战争中,能够起到举足轻重作用的有十大尖端武器。它们是:1.自主式武器。自主式武器主要指机器人战车。这种正在研究阶段的机器人战车活动范围很大,在地上或空中,它们都可以搜索、破坏敌方的装备,甚至直接干掉敌人。而且不会伤害自己人。2.高能激光束。其最大特点就是能随时以光一样的速度,径直冲向目标,不管这个目标是近在咫尺,还是在几千公里开外。3.天基武器。天基武器是部署在太空的武器。高高在上的这种武器“身高臂长”,不仅能攻击、  相似文献   

19.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诞生了一大批坦克装甲车辆、炮兵武器和武装直升机等“金属密集型”装备,如美国 M1系列坦克、M2系列战车、“爱国者”防空导弹、“阿帕奇”武装直升机.俄罗斯 T-72坦克、“冰雹”多管火箭炮、“米- 28”直升机,欧洲“挑战者2”、“勒克莱尔”、“豹2”主战坦克等。它们目前仍是各国陆军的主战装备,并计划经过现代化改造后再服役20~30年。  相似文献   

20.
冷战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间谍战,用“惊心动魄”来形容毫不为过。其中,美国中情局秘密打捞沉没的苏联潜艇的“亚速尔岛人计划”,可谓是该局历史上最冒险、投入经费最多、政治上最多变的秘密行动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