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伊朗曾经是美国的“铁哥们儿”,一度是美国在海湾乃至中东地区的重要战略支柱。然而今天的美伊两国却不共戴天, 伊朗在美国眼里是“五毒俱全” (发展核武器、庇护“基地”组织和支持恐怖主义等),两国内政外交斗争从未停止过。美国把伊朗的铀浓缩活动视为不可饶恕的挑衅行为,正当媒体披露美英等国密谋对伊朗核设施进行袭击的时候,2006年3月3 1 日至4月6日,伊朗在南部波斯湾沿岸及附  相似文献   

2.
中东,这个全球最敏感最脆弱的地方,如今成了诸多地区和国家的各种势力、各种派系、各种政治人物“斗狠”与角力的舞台。围绕伊朗核问题,美国航母舰队兵发波斯湾,海湾上空战争空气凝重;而做梦都想把伊朗“从地球上抹去”的以色列,执意采取军事行动打击伊朗核设施,把伊朗先“从地球上抹去”。  相似文献   

3.
目前,围绕解决伊朗核问题的国际外交努力在进行的同时,以美国和以色列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情报机关却早已针对伊朗核项目展开了“秘密战争”——情报战和间谍战。日前,伊朗情报部门对外宣称,破获了以色列“摩萨德”在伊朗境内安插的专门暗杀伊核科学家的间谍网络,10余名“摩萨德”特工被逮捕,而且伊朗情报机构也成功渗透进“摩萨德”当中。伊朗与以色列之间进行的“暗战”引起了国际媒体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4.
伊朗为“核”面临战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举世关注的伊朗核问题近来再度呈现出危急态势。新年伊始,伊朗宣布恢复已中止两年多的核燃料研究工作,引发欧美强烈反应。1月12日,德英法3国外长和欧盟负责外交与安全政策的高级代表索拉纳在柏林举行会晤后表示。欧盟与伊朗有关伊朗核问题的对话已陷入僵局。联合国安理会参与这一问题的解决是必要的。面对西方这一外交威胁,伊朗不仅迅即给予严词抨击,而且展开全民动员以“击退敌人的侵略”,伊朗媒体甚至已开始热烈讨论起战争爆发的日期。面对事态的急剧升温,国际观察人士认为,如果有关方面不能冷静行事,伊朗核问题这个“火药桶”真可能有随时被引爆的危险。  相似文献   

5.
伊拉克战争中,美军“战斧”式导弹瞄准巴格达,却不可思议地落入伊朗境内;目标明明锁定基尔库克,结果土耳其挨炸。原来,伊拉克军队使用了GPS干扰器,使“战斧”式导弹无法正确接收卫星传输的数据。战后,美国开始担心,倘若在未来战争中其卫星遭受攻击,后果不堪设想。  相似文献   

6.
《当代海军》2006,(5):F0013
这是一个多事、多变、多尘的春天—— 就在一场强烈的沙尘暴刮起前后.美国不排除军事手段来解决伊朗核问题五角大楼正寻找打击目标,美国加紧策划空袭伊朗;美国“战斧”拟劈开伊朗防线,袭击伊朗将引发恐怖主义浪潮;英国媒体说,英国政府举行秘密会议讨论军事打击伊朗;伊朗国内媒体报道,伊朗以军演和试射导弹回应日益逼近的战争威胁。  相似文献   

7.
伊战以来美超级舰队首次亮相海湾当地时间5月23日清晨,包括2艘航空母舰在内的9艘美国战舰载着17000名士兵进驻波斯湾参加军事演习。这是自2003年伊拉克战争以来,美国在白天进行的最大规模军事力量的调动。也是在安理会1747号决议要求在60天期限内伊朗必须停止铀浓缩活动的期限即将来临之际,美国再次向伊朗炫耀军力,进一步施加军  相似文献   

8.
随着伊朗核问题不断升温,有关该危机可能引发战争的报道近来频频见诸各国媒体。由于布什政府一直对伊朗核问题紧揪不放。加之美伊间20多年来恩怨不断、敌对严重,舆论普遍认为,美国很可能会像3年前颠覆萨达姆统治那样发动另一场“伊战”来推翻伊朗伊斯兰政权。伊朗的地区宿敌以色列近来更以一系列鲜明的姿态向外界表明,其可能成为武力“攻伊”的急先锋。  相似文献   

9.
2月19日,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表示,伊朗已经多次表明本国的宗教信仰认为核武器是“违禁的”,伊朗并不寻求发展核武器,一些西方国家指控伊朗在寻求发展核武器是“陈腐和荒谬”的。这一言论使得本已一波三折的伊朗核问题更显扑朔迷离。  相似文献   

10.
进入新世纪以来,伊朗不顾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的强烈反对以及制裁和战争威胁,投入大量资金,强势推进本国的核能开发。目前,伊朗已建立了一座核电站、6个核研究中心和5个铀处理设施。今年2月11日,伊朗总统内贾德在首都德黑兰举行的庆祝伊斯兰革命31周年盛大集会上高调宣布,  相似文献   

11.
泳天 《环球军事》2012,(6):16-17
朝鲜和伊朗,一个处于亚洲的东部,一个处于亚洲西部,都因为核问题而引起全球关注,更是为美国所不容。但在2月29日,朝鲜宣布将在与美方“有效的会谈期间”,暂停核试验、远程导弹试射和宁边的浓缩铀活动,并允许国际原子能机构进行监督。美国则重申不再敌视朝鲜,同意向朝鲜提供24万吨食品。而对于伊朗,美国从年初开始就曾派遣两艘航母进入波斯湾,对伊朗形成大兵压境的态势。  相似文献   

12.
有人认为,由于信息战的出现使现代战争具有了“非暴力性的本质特征”,“战略信息战就是战争的非暴力表现形式”,“战争的非暴力属性日益显著和重要”,“战争可以不流血”。有人据此主张应该改写战争的定义,将“现代战争的本质界定为敌对双方为了一定的利益而进行的暴力或非暴力的战略对抗活动。”更有人提出了“不流血、零伤亡、低风险、少破坏”的所谓“干净战争”、“文明战争”的概念。 在战争形态发生深刻变化,信息化战争正在来临的今天,战争是否真的出现了非暴力化的倾向?战争是否不再必然表现为暴力  相似文献   

13.
近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盟国不断在伊朗核问题上大做文章,致使伊朗和西方国家的关系越发剑拔弩张,美国和以色列更是多次扬言要对伊朗进行“先发制人”的打击。波斯湾上空顿时阴云密布。战争一触即发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为了展示自己的武力,震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盟国,伊朗频繁举行各种军事演习,伊朗精神领袖哈姆内伊和总统内贾德也多次视察演习的主角——伊斯兰革命卫队,并发表演讲鼓舞士气提升革命卫队的革命和宗教热情,伊斯兰革命卫队亦再度成为世人瞩目的一个焦点。  相似文献   

14.
近段时间以来,有关美国可能对伊朗动武的种种传闻不绝于耳,真假难辨。这里,我们姑且不论美国是否真的会动武,只想说明的是,一旦动起手来,伊朗恐怕不会成为第二个伊拉克。伊朗不是伊拉克。虽然两伊在海湾地区争雄多年,但客观地讲,无论综合国力,还是军事实力,伊朗都远在伊拉克之上。论人口,伊朗是伊拉克的3倍;论国土面积,伊朗是伊拉克的4倍,可谓海湾地区的“大个子”;论  相似文献   

15.
目前,伊朗核问题引发的美伊争端仍处于尖锐对峙时期,双方都没有让步的迹象:美国拒不排除使用武力,伊朗方面不仅声称有能力击败美军的入侵,军方官员甚至公开宣称,伊朗已经组建了一支多达4万人的自杀式“人体炸弹”部队,随时准备发动报复性自杀袭击。确有此事?成立“人体炸弹”部队,并非空穴来风伊朗组建“人体炸弹”部队的消息是英国媒体率先披露的。报道援引伊朗革命卫队战略研究中心负责人哈桑·阿巴斯博士的话说,伊朗有一支训练有素的“人体炸弹”队伍,人数超过4万人。如果美国或英国对伊朗的核设施发动军事打击,那么很明显,它们将会遭到报复性的自杀式袭击。目前,伊朗的自杀袭击者已经选定了西方国家的29个目标,其中大部分是美英两国的,有些袭击目标位于伊拉克境内,但与伊朗的边境线十分接近。  相似文献   

16.
2006年3月29日下午,联合国安理会本月轮值主席、阿根廷常驻联合国代表马约拉尔宣读一项主席声明,呼吁伊朗履行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今年2月通过的决议,恢复暂停所有与铀浓缩有关的活动。同日,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海军司令萨法里也向外界宣布,伊朗将从3月31日开始在南部波斯湾沿岸及附近水域举行为期1周的各军种大规模联合军事演习。对此,国际分析家普遍认为,伊朗进行的这次演习,是有意让军队做好军事斗争准备,以便击退任何外来“威胁”;此外,伊朗选择这一时机宣布实施演习,是针对美国等敌对国家放言对其实施军事打击的一种积极回应,从而向外…  相似文献   

17.
3月17日,美国国防部发言人说,上个月被美军在伊拉克领空击落的一架伊朗无人驾驶侦察机从事了“非法且危险的活动”。他同时谴责伊朗使用各种方法扰乱伊拉克局势,并向伊拉克反叛武装提供武器装备。联想到3月12日美国总统奥巴马致信国会称,伊朗政府的政策和行动对美国的安全与利益依然构成严重威胁,为此美国对伊朗的制裁将延长1年。这一连串的举动不由使人想到,此前两国关系可能缓和的有关预测也许又将变成“水中月,镜中花”。  相似文献   

18.
1979~1999年,台湾当局大肆从美国、法国、荷兰、意大利等国采购武器装备。李登辉曾凭借“洋武器”不断进行“武器展示”“环岛航行”和“编成点验”等活动,为“台独”分子撑腰打气。那么,这些“洋武器”在战争中究竟有多大作用?它能救得了“台独”吗?  相似文献   

19.
今年以来,弃核、谋核问题可谓“树欲静而风不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3年前,英国以萨达姆可能拥有核武器为由发动了伊拉克战争;3年后, 英国又以类似的理由对伊朗和朝鲜进行威胁。然而,美国核安全局局长布鲁克斯3月初却公开表示,英国正在开发第4代核弹。世界舆论一片哗然。无独有偶,法国总统希拉克不久前声称,将使用核武器打击任何对法国发动“恐怖袭击”的国家。此言震惊了世界。未来会不会爆发核大战,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那么,目前各国核导弹管控现状如何?发射程序又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20.
伊朗核僵局的底线 关于伊朗的核僵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社会与伊朗人的观点是截然不同的。伊朗民众也纷纷表示,不担心美国随时可能的攻击。一位在美国研究国际问题的伊朗学者认为:与伊拉克不同,伊朗什叶派穆斯林占大多数,在战争威胁面前,伊朗民众只会更加团结;伊朗不论面积和人口都是伊拉克3倍以上,并且已经拥有可以攻击以色列和美军的中程导弹;伊朗与欧洲的关系相对比较密切,英法德积极斡旋核危机就是证明。根据伊朗与英法德3国达成的协议,伊朗已经如期中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