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999年3月24日至6月10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实施了长达78天、代号为“联盟力量”的空中打击行动。综观北约空袭南联盟的全过程及其影响,可以看出,世界军事发展趋势将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在未来较长时间内,美国将继续保持其全球“军事霸主”地位,世界军事力量对比将进一步失衡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惟一  相似文献   

2.
1999年3月25日凌晨3时(北京时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发动了代号为“决断力量”的空袭行动,南联盟首都贝尔格莱德、科索沃首府普里什蒂纳、塞尔维亚共和国北部重镇诺维萨德和黑山共和国的波德戈里察港口等60个军事目标遭到了北约飞机的狂...  相似文献   

3.
随着6月9日北约与南联盟和平协议的签署,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结束了对南联盟持续78天的狂轰滥炸,和平的曙光终于开始显现。硝烟渐渐散去,但美国在这场战争中表现出来的霸权主义行径,特别是悍然对我驻南联盟大使馆实施导弹袭击,令人在震惊之余,不得不对世界和平的前景感到忧虑。美国及其北约正在通过科索沃战争,逐步与其所认定的潜在战略对手展开战略试探和全面较量,以遏制和打压可能出现的与之抗衡的战略力量。其实质是超级霸权主义恶性膨胀的集中体现,若任其发展,势必对世界和平构成严重威胁。一、世界战略格局出现严重失衡在特定的…  相似文献   

4.
《国防》1999,(7)
1999年3月25日凌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发动了对南联盟的空中打击。面对强敌,富于反抗精神的南斯拉夫军民进行了顽强抵抗。在反击北约空袭的防空作战中,装备落后但训练有素的南联盟人民军防空部队不仅击落了北约的战机、无人机和巡航导弹。  相似文献   

5.
从科索沃战争看武器装备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索沃战争结束已经近一年,深入研究武器装备在这场战争中的应用,密切跟踪战后武器装备的发展动向,可以得到许多启示。空袭武器将在未来战争中构成更大威胁科索沃战争是第一次仅以空中力量打赢的战争。北约采取了巡航导弹与飞机相结合、高空突防与防区外攻击相结合的空袭形式,对南联盟进行了长达78天的狂轰滥炸,共发射巡航导弹329枚,投入各种飞机1055架,出动35219架次,投掷各种弹药23614枚,迫使南联盟接受了北约炮制的“协议”。  相似文献   

6.
巴尔干之战表明现代联合空袭的主角是空,海军,海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3月25日起,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进行了代号为“联盟力量”的大规模、长时间的空中打击。“联盟力量”基本上实现了“天、空、海、地、电磁、网络”  相似文献   

7.
邵继忠 《国防》2001,(6):39-39
近期高技术局部战争空袭作战表明,"打交通"是空袭一方的重要战略.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几乎所有重要交通设施都遭到重创.科索沃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部队炸毁了南联盟铁路12条、桥梁50座、公路干线5条、机场7个.可以预见,在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中,随着高技术武器装备的进一步发展,作战样式的不断更新,强敌对我空袭作战必将更加注重"打交通"战略的运用,敌我双方围绕破坏与保护交通线的斗争将十分激烈.  相似文献   

8.
北约空袭南联盟,是美国不对称作战理论继“沙漠之孤”行动之后的又一重要实践。在空袭中,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部队几乎动用了除核武器以外的所有高技术武器,对南联盟进行了数十天的狂轰滥炸。但是,南斯拉夫的军队实力并没有受到重大损伤,仍可能在地面战争中给北约部队以沉重打击。这是因为,南联盟打的是一场人民战争。南联盟以劣抗优的成功经验,对我们树立以人民战争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坚定信心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立足现有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南联盟与北约的军力对比十分悬殊。如果同伊拉克军队相比,南联盟的表现  相似文献   

9.
1999年3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绕过联合国悍然对主权国家南联盟发动大规模空中袭击。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用导弹袭击我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大使馆,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馆舍严重毁坏的外交惨剧。一桩桩令人发指的罪行,彻底撕破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人道主义卫士”的假面具,暴露了它们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丑恶嘴脸。  相似文献   

10.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进行的空袭,从战争资源和技术力量上讲,敌对双方的差距之大是史无前例的。然而,在北约对南联盟进行了长达两个多月的狂轰滥炸之后,南联盟的防空力量还具有相当强的战斗力,南联盟的上空“对北约的飞机还充满不安全因素”。这不能不说是战争史上的奇迹。近年来发生的局部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初的海湾战争,是一场大规模、高度现代化的局部战争,也是有史以来电子战装备最集中、手段最完善、斗争最激烈、影响也最深刻的一场战争。海湾战争中以美军为首的多国部队的胜利,主要依靠的是现代高技术的广泛应用,而电子战则是其中一张王牌,是其赢得胜利的电子战、精确制导导弹及C3I指挥系统三大法宝中的第一法宝,是决定陆、海、空战的关键因素。深入剖析这场战争中以美军为首的多国部队运用电子战的闪亮之处,对于我军积极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打赢现代条件特别是现代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和…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战争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化,战争指导的许多方面必然要适应此种变化,以追求战争的胜利,但经受过实践检验的战争指导原则依然没有过时.第一,正确认识信息时代战争的特点及其规律,以增强军事理论创新的针对性;第二,战争形态的划分有多种选择,战争本质不因战争形态的变化而改变,战争永远是政治的继续;第三,经受过实践检验的战争指导原则不因科学技术的进步而过时,在新的历史时期仍有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3.
"冷战"政策与朝鲜战争的爆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为"遏制共产主义",美国不遗余力地推行"冷战"政策.朝鲜半岛是两大阵营在东方对立的主要阵地,朝鲜战争是两大阵营之间不可避免的大较量,也是"冷战"政策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14.
<正>编者的话: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中国人民举国一致进行抗日战争,开辟了世界上第一个大规模反法西斯战场。至欧洲战事爆发前,中国战场牵制侵华日军百余万人,鼓舞和支援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本期的三位专家,从不同视角对中国抗战在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新颖而深入的阐释,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中国抗战对世界和平与人类发展的伟大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5.
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首次大国之间直接的军事对抗 ,也是战后唯一的大国之间直接军事对抗。战争的实践表明 ,这次大国之间的直接军事对抗 ,就其对抗的性质、程度和结局 ,对后来发生的局部战争和有限战争理论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如果说刚刚结束的伊拉克战争是一场高控制战争 ,那么朝鲜战争可以认为是高控制战争的始作。本文以大量的历史文献 ,从中美双方对战争目的、战争手段、战争规模、战争范围、战争持续时间和战争代价等方面的控制 ,比较详尽地阐述了有限战争理论在战争中的形成和初步实践过程 ,将对人们关于战后局部战争的有限性和战争控制的认识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6.
《战略研究杂志》2012,35(5):639-661
Abstract

This article makes a case for treating escalation in irregular warfare as different in kind from the regular variant that was originally theorized during the Cold War. The regular variant emphasizes the role of clearly defined and commonly recognized ‘thresholds’ as a means of organizing cooperation within conflict. In contrast, the irregular variant can reward efforts by weaker terroristic actors to erode the moral significance of the combatant/non-combatant threshold, just as it can reward efforts by their stronger adversaries to bolster it.  相似文献   

17.
This article analyzes why US leaders did not use nuclear weapons during the Vietnam War. To date, there has been no systematic study of US decision-making on nuclear weapons during this war. This article offers an initial analysis, focusing on the Johnson and Nixon administrations. Although US leaders did not come close to using nuclear weapons in the conflict, nuclear options received more attention than has previously been appreciated. Johnson's advisers raised the issue of nuclear weapons and threats on several occasions, and Henry Kissinger, Nixon's national security adviser, looked into nuclear options to bring the war to an end. Ultimately, however, both administrations privately rejected such options. The conventional explanation for the non-use of nuclear weapons during the Cold War – deterrence – is insufficient to explain the Vietnam case.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role of military, political and normative considerations in restraining US use of nuclear weapons in the Vietnam War. It argues that while military and political considerations, including escalation concerns, are part of the explanation, a taboo against the use of nuclear weapons played a critical role.  相似文献   

18.
19.
多年来,对抗日战争中的国民党的评价并不一致。特别是近年来,分歧似乎愈演愈烈。如何看待国民党在抗战中的地位与作用,如何认识抗战对国民党的影响,如何从国民党开辟敌后战场的努力与效果来反观国民党的本质?70年后,集中探讨这些问题,无疑会加深我们对这段历史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