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敬卿 《国防科技》2000,21(2):96-96
艾森豪威尔并非天生的伟人,但他却能担负伟大的责任和迎接严峻的挑战。艾尔豪威尔是一个具有优良素质的军人,其意志的坚强、认识的深刻、知识的丰富均非其部下诸将所能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人类文明是一场空前的浩劫,但却给艾森豪威尔一个平步青云的机会。1941年,艾升为准将,担任第三军的参谋长。1942年初,艾接任战争计划处处长,不久该处升格为作战部,艾任部长,军衔升为少将。 作者问题  相似文献   

2.
一篇文章中记录了艾森豪威尔将军指挥诺曼底登陆时的一个细节:诺曼底登陆作战的行动决定后,艾森豪威尔并没有平静下来,因为此举事关重大。他在一张便笺上草拟了一篇新闻稿:"我们的登陆……已经失败,我已将部队撤回。我在此时此地发动进攻的决定是根据能够得到的最可靠情报作出的。我们的军队都非常勇敢和尽职,要说有什么责任和缺点的话,全都是我一个人的。"显然,这篇稿子没用上。但我们却从中看  相似文献   

3.
当艾森豪威尔为人主白宫弹冠相庆之时,一位爱尔兰美人却在为之落泪。她便是英国佳人凯·萨默斯比。她早先是艾森豪威尔的司机,后来是司机兼机要秘书,实质上是他的“战地夫人”。 艾森豪威尔与凯·萨默斯比的恋情颇有些偶然。1942年5月,艾森豪威尔奉命到英伦三岛考察军事。因为英国男子大多从军作战,许多后勤保障工作便由妇女志愿组织来干。那时有一个英国汽车运输服务队,由军方指挥专门为本国的政府官员以及来访的军政人员服务。艾森豪威尔一行要来时,服务  相似文献   

4.
艾森豪威尔曾是是美国陆军五星上将。二战期间的赫赫战功也成就了他政治上的一番事业,使得他在1957年的总统竞选中能够赢得连任。可是,他的另一个重要角色却不为人所知,他曾为美国空军成立一个独立的军种而四处游说。他以他的战争经历和极具戏剧性的演说才能博得了许多政界、军界高层的认同,为美国空军的成立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西点军校的橄榄球明星 1911年6月,艾森豪威尔告别家乡,来到著名的西点军校。入学的第一天,看到英姿飒爽的学员们穿着笔挺的军装踏着军乐的节拍威武行进,艾森豪威尔不由热血沸腾。 因身材魁梧,艾森豪威尔被编人只有高个子士官生才能进入的干训队。他的自尊心得到极大的满足。在进入西点军校的最初时刻,他就表现出了一个优秀运动员的潜质。橄榄球是艾森豪威尔最喜欢的体育项目。他第一次参加比赛就引起了体育专家的注意,并很快被美军联队选中。一些报纸认为,他将闻名全国,一颗运动明星正在升起。 艾森豪威尔球运亨通,但好景不长。在  相似文献   

6.
马骏 《国防》2005,(6):77-80
联盟作战指挥权问题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一般来说,每个国家都希望自己能够指挥其他盟国的军队,至少是在指挥问题上有所主动。如果这个问题处理不好,盟军间的关系就有可能搞得很僵。艾森豪威尔非常注意这个问题,该用英国军官时,就坚决将指挥权交出去。1943年初,在北非的突尼斯战役中,艾森豪威尔就把参战的美军交给负责地面作战的英国将军亚历山大去指挥。对此,一些美国军官认为艾森豪威尔是在犯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他们提醒艾森豪威尔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潘兴将军一直拒绝把美军与协约国的军队合并。艾森豪威尔正色对这些人说:“可是…  相似文献   

7.
艾森豪威尔与巴顿是家喻户晓的著名美军将领,俩人从1919年相识并结下深厚友谊到1945年8月彻底决裂,他们的友谊经历了26年的风风雨雨。巴顿年长艾森豪威尔5岁,出身于美国的豪门贵族,热爱读书、运动,为人大方、热情,充满活力。他所代表的是一个典型的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宁可战死沙场亦不愿苟且偷生的血性军人形象。艾森豪威尔则出身平民,没有任何军界与政界背景,完全靠自己的拼搏才在军中站稳了脚跟。他待人宽宏大度,办事谨慎,与人交往总是谦逊有礼,他在美军中树立的是典型的儒将形象。俩人出身和生长环境的不同,造就了他们性格上的差异。巴顿…  相似文献   

8.
二战期间,麦克阿瑟是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头号人物,而艾森豪威尔则是欧洲战场上的美军最高指挥官。鲜为人知的是,这两位高级将领曾有过一段颇富戏剧性的共事经历。许多研究美军军史的专家认为,艾森豪威尔给麦克阿瑟当"秘书.顾问,还有替罪羊"的9年时光,是其最重要的成长经历和财富。正是因为这段不凡的经历,才使艾森豪威尔在随后的二次大战中功成名就。  相似文献   

9.
1949年8月16日,布莱德利正式宣誓就任美国第一任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成为美军历史第一位“总参谋长”,并于同年9月晋升为美国陆军五星上将,达到了他军事生涯的顶峰。布莱德利具有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但从他一步步发展过程看,美军著名统帅、陆军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的知遇和提携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讲是艾森豪威尔为他铺就了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0.
女子当水兵并被允许上军舰曾在美国引起许多争论。虽然有人反对,但支持女兵上军舰者最终占了上风,不少女兵堂而皇之地踏上了美国军舰的甲板。不过,最近随着美国航空母舰“艾森豪威尔”号远  相似文献   

11.
《兵团建设》2012,(12):49
艾森豪威尔从一名少将,越过比他资历更老的366名将领而成为统帅,源于乔治·马歇尔慧眼独具,起用了这匹黑马。根据艾森豪威尔的回忆录,马歇尔用人有六个原则。第一个原则,坚决不用跑官、要官的人。即使是有人给某某人说好话,甚至施加压力,也不行。第二个原则,就是不用文过饰非、  相似文献   

12.
辛夷 《环球军事》2013,(10):1-1
“艾克”,艾森豪威尔的昵称。这位在美国历史上很有些传奇的人物,曾任盟军最高统帅,决策指挥过诺曼底登陆战役,卸下佩剑后成为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并且是唯一一个担任了美国总统的五星将军。然而囿于时代局限,他对以无神论为特征的“敌对意识形态”耿耿于怀,支持所有反对苏联的政权,推崇大规模报复战略.力主扩大核武生产与发展战略空军,推行干涉中东事务的“艾森豪威尔主义’,阻挠中国的统一,因之又是世界冷战格局形成的关键人物之一。  相似文献   

13.
余建 《兵团建设》2006,(9):46-46
一个人从平凡向不平凡跨跃,有时并不太难,而不平凡之后再回到平凡,却往往很不容易。最常见的是同在一个单位工作的某人,忽然一纸任命下来,升为局长书记,于是方步踱起来了,官腔打起来了,以往两三个人一个办公室也不嫌挤,这回独占一间还嫌桌子太旧,沙发太土。以往步行上班只要几分钟的路程,这回却要豪华轿车接来送去。一个平凡的人,就那么一下子,便不凡起来了。  相似文献   

14.
尽管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在1954年1月12日公开宣布对所谓“共产党扩张侵略”实行“大规模报复”战略,可当同年初越盟军队在奠边府将法军的精锐部队团团包围时,艾森豪威尔总统却于8月20日批准暂时放弃直接军事干涉印度支那的计划。为什么?王祥玉撰文进行分析:1、艾森豪威尔从侵朝战争失败后得出的教训是:“美国人民或美国的经济都不能忍受连续有限的常规战争”。2、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雷德福提出的运用B—29轰炸机和舰载飞机或使用战术核武器进行大规模打击,以解奠边府之围的计划,遭到总统的高级军事顾问们和国会方面的反对,国会提出  相似文献   

15.
德怀特·D·艾森豪威尔(艾克)和乔治·巴顿无疑是二战时期美国最著名的两名战将。作为盟军远征部队最高指挥官,艾森豪威尔指挥着庞大盟军部队从诺曼底滩头跃出,无情碾压着纳粹军队,直至取得欧战胜利;作为第3集团军指挥官,巴顿率部横扫法国全境,一路打到欧陆心脏。但就在盟军胜利后5个月,艾克断然解除了巴顿的指挥职务。昔日的密友顷刻间反目为仇。题图为1945年5月11日美军将领合影留念。前排中为五星上将艾克,左二为四星上将巴顿,左五为布雷德利。  相似文献   

16.
1 95 2年 1 1月 ,艾森豪威尔在选举中获胜 ,当选为美国第 3 4届总统。为了兑现在竞选中发出的“尽快地和体面地停止朝鲜战争”的承诺 ,艾森豪威尔上台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步骤 ,恢复和推动了朝鲜停战谈判。 1 95 3年 3月 5日 ,斯大林逝世。苏联政府随即改变了对朝鲜停战谈判的态度 ,促使中方在战俘问题上让步 ,双方最终达成停战协议。美苏首脑的更迭对朝鲜战争的进程和停战的实现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杨孝文 《环球军事》2008,(16):11-12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日益临近,美国庞大的奥运军团即将开赴北京创造佳绩。在600多名美国运动员当中,有6名神秘的神射手,他们来自于一支同样鲜为人知的美国陆军射击队。不过,这支队伍却有着显赫的背景和传统。它由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亲自授命组建,肩负着在奥运赛场上抢金夺银的重任,迄今已斩获奥运奖牌20多枚。  相似文献   

18.
《环球军事》2013,(9):58-59
诺曼底登陆注定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军事神话,有关它的议论、争议和评价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其中的许多故事也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比如诺曼底登陆前后巴顿、蒙哥马利和艾森豪威尔等几位盟军将帅的表现。  相似文献   

19.
博林 《军事史林》2004,(1):48-49
1.使用核武器对于在二战中打败日本是必要的 一般人认为,在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对于在二战中打败日本是必要的,尤其是美国人有这种观点.但是有些美国将领却不这样认为,例如二战期间的欧洲盟军司令艾森豪威尔将军曾表示,日本已经失败了,投掷原子弹没有必要,美国不应该用原子弹来吓唬世界舆论.使用原子弹不必要,其杀伤力太大.  相似文献   

20.
杜希国 《环球军事》2004,(22):58-59
奥莱斯特·平托上校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反间谍英雄。他从1914年就开始反间谍生涯。在长期的反间谍工作中,他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具有别人无法比拟的敏锐嗅觉,能够注意到别人无法注意到的细节,在反间谍战线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连盟军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也不无赞赏地说"平托上校无疑是当今世界首屈一指的反间谍权威。" 不详的"13"给平托带来好运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纳粹德国发动闪电战,迅速占领了平托上校的祖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