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建立和完善军民融合的军事人才培养体系,是经济社会发展和军事变革对军事人才资源开发的客观要求。实现借助式到融合式人才培养模式转型,要完善培养机制,运用多种培养方式,拓展优质培养资源。  相似文献   

2.
军民人力资本融合模式选择的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以战斗力生成最大化为目标的军民人力资本融合模式选择模型分析表明,保密性较高或技术专用性较强的军队科技人才可采用内部化的培养方式,而其他类型的军队科技人才培养,为了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和优势,可应用市场化模式和网络化模式。  相似文献   

3.
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径下军事人才的培养模式,主要有内部化模式、市场化模式和依托化模式三种.它们有着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表现为:技术的兼容性与两用性程度以及军事技术与民用技术发展的相对速度;经济层面上的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效益;此外,我军和外军在军民融合式人才培养上的一些有益经验和做法也可以成为我军人才培养模式选择的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4.
胡宇萱  李林  曾立 《国防科技》2017,38(2):004-008
军民融合成为适应时代和平主旋律的一种新的国际趋势。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技术创新有助于促进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助于建设创新型国家、有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军民融合与技术创新两者并不是相分离的,技术创新需要军民融合的不断深化提供资金、人才以及法律支持,同时军民融合促进技术创新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装备人才培养对象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表现为结构调整需求较为强烈、地方高校对军队院校替代性增强、专业人才愈加抢手、继续教育成为培训重点。走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是当前装备人才培养2T_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破解当前实践难题的科学之举。培养军民融合式装备人才,在新体系构建过程中,要处理好层级结构、体系架构、融合程度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军事人才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基础。在分析当前军民融合军事人才培养过程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索和设计军民融合战略下人才培养流程、机制,确保军民融合军事人才培养科学规范、健康有序的开展,进而使人才培养适应国防与军队建设要求,起到有效履行使命与任务,快速提升国防能力与军队战斗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进一步完善军民融合的军事人才培养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一步完善军民融合的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必须充分认清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军民融合培养军事人才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不断拓宽战略视野,进一步构建军民融合培养军事人才的立体格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推进军民融合培养军事人才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时代背景之下,高等教育培养高素质国防人才,是我国强军兴军的核心引擎和重要目标.通过分析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武术+专业+军事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国防人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为部队和地方高职院校融合式培养高学历、高素质国防人才工作步入科学化、规范化和有效化的轨道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军民融合和国家安全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原则和设计思想,针对国防知识产权运营机制问题展开研究,从运营机制总体框架,可市场化国防知识产权生成机制、价值生成机制、价值实现与传递机制等方面,设计了军民融合背景下国防知识产权运营机制,并提出机制实施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0.
信息化条件下战斗力生成模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必须把军民融合式发展作为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重要途径。拓宽以"融合"促"转变"的途径,应树立融合共享的新理念,以民用科技的新优势提升战斗力生成的技术基础,以融合促进的新手段破解制约转变的深层次障碍,以融合领域的新拓展促进新型战斗力建设。  相似文献   

11.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阐述了军民融合思想之后,中国国防理论界和有关部门开展了广泛而持久的研究。其中,全国人大财经委组织专家开展专题研究,国家经济动员办公室与军事科学院联合设立军民融合论坛,多次召开理论研讨会,把研究推向高潮。统揽众多著述,成果大多集中在政策理论层面,基础理论是薄弱环节。本文转换视角,坚持唯物辩证法,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系统阐释军民融合的含义、由来与历史定位、研究的逻辑起点与主线、军民融合追求的双重国防价值取向等基本理论问题,初步探讨了我国军民融合基础理论研究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刘畅 《中国军转民》2022,(20):52-54
军民融合一体化战略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国防知识产权在法律与制度层面影响着军民融合战略的实施。国防知识产权具有独立于普通知识产权的保密性、产权主体的公权性、非完全市场性等特殊性。自改革开放以来,国防知识产权的建设随着军民融合的深入发展而不断完善,但在权属界定、保密解密管理、成果转化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可从界定社会单位国防知识产权所有权主体资格、加强国防知识产权保密和解密管理、加强国防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方面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3.
推进军需装备的军民融合式发展,对充分利用民用资源提高军需装备的现代化水平和军需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推进军需装备的军民融合式发展,要树立军民融合观念,完善军民融合制度,制定军民融合政策,扩宽军民融合途径;要利用民用资源构建研发体系,利用社会技术保障资源构建维修保障体系,积极调动社会潜力资源构建动员体系。  相似文献   

14.
科学构建军民融合式后勤士官教育模式,是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后勤保障的现实需要,也是提高后勤士官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构建这一新模式,应完善政策法规,建立实践教学协调管理机制,推进民用资源在后勤士官教学中的充分利用,打造与未来战场相对接的教学基地。  相似文献   

15.
赵俊业  肖龙  刘晓才 《国防科技》2018,39(2):128-131
在军民融合视域下重构新兵入伍教育训练体系,依托民用人才、资金、场地设施等力量,借鉴地方科学的训练理念、管理理念,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打造一条新兵入伍训练流水线,是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在军事训练领域的尝试。  相似文献   

16.
针对试验装备维修保障任务重、效益不高,试验部队维修保障力量不足等问题,对试验装备军民融合维修保障模式进行了研究,依据军民维修保障力量担负任务的主次程度,构建了以地方维修保障力量为主、军方力量为辅,以军方维修保障力量为主、地方力量为辅和军地维修保障力量联合编组的"民主军辅、军主民辅、军地联合"的3种试验装备军民融合维修保障模式。  相似文献   

17.
针对军民融合人才培养已有研究情况,选取2008-2022年中国知网刊发的该主题文献作为研究对象,借助文献计量软件Citespace绘制知识图谱,进行可视化分析,探寻我国军民融合人才培养的研究现状及演进趋势。结果显示:研究聚类较为明显,研究热点逐渐由“军民融合”“人才培养”过渡为“产教结合”“中国特色”等。结合研究综述和新时代军民融合新需求等,今后军民融合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探究应坚持政策与问题导向,结合定量与定性分析,全方位深入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18.
基于节约成本、提高效益的理念,美军将军事人才培养纳入国家高等教育体系进行筹划,合理配置各类资源.在选拔上军地双轨并行,在培养上军地联动,在使用上优秀人才为军地共享,有力推动了军队人才培养和社会人才培养的良性互动,实现了军地双赢.  相似文献   

19.
当前军民融合式发展背景下,提高国防科技安全保障能力在于,适应军民融合发展的新形势,树立新的国防科技安全理念;设置国防科技安全管理机构并使其职能有效发挥,充分保障国防科技安全;适应军民融合式发展,加强国防科技人才安全管理;完善保障军民融合发展的法律制度,实现依法加强国防科技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20.
汤薪玉  黄朝峰 《国防科技》2018,39(6):072-077
冷战结束后,欧美多数军工企业在军转民的过程中采取多元化的经营战略,壮大企业规模并寻求进一步的发展。随着我国军民融合战略的深入实施,军工企业不再是封闭独立的单一军品生产基地,而是顺时应势逐步实现军品和民品同步多元化发展的战略转型。通过分析我国军工企业军转民的历史进程与国际经验,结合多元化战略的特点,考察军工企业在军转民过程中实施多元化战略的动因,构建军工企业多元化战略的选择函数。本文认为,军工企业选择多元化战略应考虑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培育核心竞争力;同时,军转民过程作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要一环,会促使军工企业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而多元化战略的实施也会加快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