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生物武器是以生物战剂杀伤有生力量和破坏植物生长的各种武器、器材的总称。生物武器包括装有生物战剂的炮弹、航空炸弹、火箭弹、导弹和航空洒布器、喷雾器等。生物武器可使人畜发病或死亡,也可大规模毁伤农作物,从而削弱敌方战斗力及战争潜力。生物武器的发展分三个阶段:从本世纪至第一次世界大  相似文献   

2.
匡铭 《国防科技》1995,16(4):17-27
本文综述了生物武器发展的历史、现状,并根据《禁止生物武器公约》影响的有限性,探讨了生物武器发展的未来。  相似文献   

3.
国防要闻     
7月30日据有关报道,美国政府目前正在离华盛顿不远的军事基地修建一座生物武器研究所,尽管研究目的在于模拟、分析生物恐怖袭击,寻找反恐薄弱环节和对抗袭击办法,但这一机构的高度机密等级仍然引起许多人的质疑,而且在法律上对作为《禁止生物武器公约》缔约国的美国也是一个不小挑战。这个在今年6月开始新建的研究所隶属美国国家生物武器防护分析和对抗中心(简称生物武器防护中心),中心成立于2001年,隶属国土安全部。研究所将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犯罪勘测中心,一旦发生使用生物武器的恐怖袭击,他们将利用现代刑侦技术搜捕恐怖分子,另一部分…  相似文献   

4.
我作战对象对我使用生物武器的潜在威胁,加大了我渡海岛作战防化保障的难度,针对生物武器的特点,立足现有装备,技术,采取相应的多种防护对策,将有效地抵卸生物武器的伤害。  相似文献   

5.
在引发21世纪武器装备革命性变化的高新技术中,以生命科学为基础的综合性技术——生物技术将成为军事高技术的制高点。有识之士认为,现代化生物武器是一支重要的或慑力量,在未来战场上,生物武器比原子弹更可怕。据有关专家预测,21世纪将有十大生物技术应用于军事领域。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动物生物武器概念、特点的介绍,分析了利用基因技术改造动物源病原体,甚至动物本身作为生物武器的方式,提出了我国防御动物为主体的生物恐怖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耿海军 《中国民兵》2008,(12):56-57
近日,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刊文称:伊朗从非洲购买数百只猴子,怀疑其用于生物武器试验。早在2003年美英政府发动伊拉克战争前,美英媒体就曾大肆指责伊拉克拥有生物武器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近来,美国媒体正连篇累牍地报道以色列可能在年底空袭伊朗。此际。英国媒体抛出这样的话题,立即引起了各界的诸多联想和猜测。而“生物武器”这一敏感话题也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被推到了台前。  相似文献   

8.
《国防科技》2006,(9):4-4
7月30日据有关报道,美国政府目前正在离华盛顿不远的军事基地修建一座生物武器研究所,尽管研究目的在于模拟、分析生物恐怖袭击,寻找反恐薄弱环节和对抗袭击办法,但这一机构的高度机密等级仍然引起许多人的质疑,而且在法律上对作为《禁止生物武器公约》缔约国的美国也是一个不小挑战。  相似文献   

9.
简要分析了伊拉克原有化学、生物武器能力,介绍了美军参战部队化学兵编配情况与美军装备的侦防消救等防化装备性能.伊拉克战争是一场化学、生物武器威胁条件下、不对称的高技术局部战争,强大的防化装备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具有反威慑的战略意义,结合伊拉克战争的特点探讨了未来防化装备发展的5点启示.  相似文献   

10.
生物武器:不容忽视的威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国际战略格局充满变数、战略环境日趋复杂,战争的非对称性和作战手段的多样性更加明显。尽管国际社会签署了《禁止生物武器公约》,但仍无法有效遏止生物武器的发展势头。国际生物威胁形势日趋恶化,我国面临的生物威胁形势也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生物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不仅有福音,同时还有灾难。世界著名宇宙学家霍金教授认为,“人类面临的最大成胁不是来自物理方面,而是来自生物方面。尽管“9.11”恐怖分子劫机撞毁世贸大楼和五角大楼是极为可怕的事件,但其影响终究是有限的,毕竟不会威胁到整个人类的生存。从长远看,更可怕的是生物武器。核武器的生产需要庞大的设备,生物武器的制造却能够在一个小小的实验室里完成,而人们根本无法控制世界上所有的实验室。利用生物技术可以制造出某种可能彻底毁灭人类的新型生物武器——基因武器。”基因武器的出现向全世界敲响了警钟:人类将面临新的生物战和生物恐怖的威胁。  相似文献   

12.
肖鹏 《国防科技》2002,(3):50-51
前不久发生的炭疽病毒袭击事件搅得美国人坐立不安,同时也震惊了全世界,现在人们才真正明白,其实在我们的身边一直就有一个恐怖幽灵在游荡,那就是生物武器。应用生物武器作战可谓是源远流长。比如在二战期间,臭名昭著的日本法西斯731部队就已经在中国战场大量投入使用了这种杀人不见血的武器,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相似文献   

13.
小小的 SARS 病毒,把偌大个地球搞得天翻地覆。关心现代军事的人们不禁联想到:如果逞凶肆虐的不是 SARS,而是其他更厉害的传染病;如果疫情不是发生在处置较为从容的和平时期,而是在战争时期火上浇油;如果疾病不是自然流行,而是作为生物武器被人为传播的;如果……那将会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历史和现实都在警示我们:这种联想绝非空穴来风、杞人忧天。如何遏制生物武器的可能危害,是军事医学防护的重要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4.
当代美韩同盟是冷战遗留下来的。美韩同盟是适应冷战需要,在美国的主导下,为了对付苏联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而建立的冷战同盟。苏联解体之后,虽然东北亚冷战仍然余音绕梁,但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美韩同盟的冷战功能受到了限制或腐蚀。然而关国在东北亚格局中的主导地位和同盟的主导角色,韩美臆想中“威胁”韩国的冷战因素依然存在,这决定了美韩同盟去冷战功能的过程具有曲折性和长期性。  相似文献   

15.
在引发21世纪武器装备革命性变化的高新技术中,迅速兴起的生物技术,发展势头正猛。生物技术包括遗传工程、细胞工程和发酵工程等。有识之士认为,现代化生物武器是一支重要的威慑力量,在未来战场上,比原子弹更可怕。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统计美国既定的战争区域,计算了美国在冷战时期、冷战结束后选择的战争区域和美国经济的关联度,比较分析了美国在冷战时期、冷战结束后规律性取向差异的原因,提炼出了美国选择战争区域的规律性经济取向,即冷战时期的美国在选择战争区域时,关注战争区域的军事力量甚过于经济力量,而在冷战结束后,关注于经济力量甚过于军事力量,美国和战争对象的经济强相关度是选择战争区域的规律性经济取向。  相似文献   

17.
让土壤数十年寸草不生的核辐射、能使人畜莫名染病甚至火绝的生物武器、一毫克可致数万人死亡的化学试剂……这些东西,想想都令人不寒而栗,避之不及。  相似文献   

18.
“嶷疽”的英文名称anthrax来自古希腊文anthrakos,意思是煤炭、因典型皮肤炭疽的黑痂而得名。发生在美国的“炭疽邮件”生物恐怖事件,实际上是在和平时期,恐怖分子利用生物战剂发动的局部生物战。在此对生物武器,尤其是炭疽做一简明介绍。  相似文献   

19.
在1927年至1945年间,日本研制生产了大量化学包括生物武器,并组建数量众多的细菌战部队,疯狂进行细菌战,造成有关国家特别是中国军民的大量死伤。然而,随着战败钟声的敲晌,日本的这一杀人“毒魔”却被战胜国的美国廉价买走——  相似文献   

20.
徐寅 《世界军事》2022,(6):78-81
前不久,一则美国现役军人来华参加北京冬奥会的新闻,引发国内舆论关注与热议.一些媒体报道,美国男子雪车队中有2名美军士兵,其中1人还是"生物武器专家".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汹汹的情况下,军人身份难免引发诸多猜测.那么,真相究竟是怎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