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1943年1月9日,日汪共同导演了一幕汪伪政府对美、英等国“宣战”,参加“大东亚战争”的闹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上写下了滑稽而可笑的一页。此举是由日本首相东条英机和汪精卫共同密谋决定的。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汪伪政府并没有马上提出‘惨战”问题。12月17日,汪伪政府发表《对大东亚战争之声明》,猛烈抨击英美“包藏祸心’,“变本加厉”,“始有日本与英美间之战争”,强调中国之安危与东亚之安危为不可分,对于战争的基本态度则是与日本“同甘共苦”①,并在各种场合反复宣传。当日军进占上海租界时,汪伪上海市政府曾据此制定宣传…  相似文献   

2.
在美国对亚洲投射力量强化的同时.出现一个日益军事化的日本,存在着重大的风险。日本帝国主义的残酷历史、日本教育系统对日本帝国战争罪行的否认,以及其他政治竞争,导致日本与美国和其他东亚盟国之间出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摩擦。  相似文献   

3.
贾志英 《军事史林》2010,(10):17-19
据韩国《新东亚》杂志报道,时值朝鲜战争爆发60周年之际,日本国内出版了一本名为《朝鲜战争中的日本人将军》一书,披露了当年李承晚主持的韩国政府制定、施行的所渭“北进”计划,激起了朝鲜人民军的反击行动,从而一步步引发了朝鲜战争。  相似文献   

4.
日本自明治维新起,就把侵吞中国作为其即定国策。在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前期,日本帝国主义除了在政治上宣扬所谓:排除欧美列强侵略中国及其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的渗透,建立以日本为核心的“大东亚共荣圈”的谬论外,在经济上也积极备战。他们通过对内加强对人民的剥削,实行经济军事化;对其占领区殖民地实行殖民掠夺等方法,为其进行全面侵华战争积聚了大量的物质财富。  相似文献   

5.
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的历史渊源刘庭华从70年代以来,日本少数右翼势力否认、歪曲和美化其侵略历史的谬论肆意泛滥,为军国主义战犯招魂的政治丑剧连年迭演不断,政治右倾化日趋严重。例如,胡诌“大东亚战争并非侵略战争,日本是为了解放亚洲各国而出兵的”、“南京大屠杀...  相似文献   

6.
陈山石 《环球军事》2013,(3):143-143
研究日本近现代史方向的一濑俊也博士写的《飘扬在战场上的传单:用传单重读太平洋战争》一书,是以日本人的视角.通过对传单的历史记忆的梳理来反思战争,思考战争所造成的灾难以及战争本身的罪行。他的另外一本著作《用宣传谋略传单解读日中·太平洋战争空中飞舞的“纸弹传单”图录》.也能帮助读者了解那场战争中传单所发挥的特殊作用。作者以二战中东亚各地的战场上日军和盟军制作并从空中散发的各种宣传传单实物为素材,以看到这些传单的日本兵的体验感受为基础,描述了在长期战争年代各国士兵的艰难境遇,进而体会战争的残酷。日军把士兵投放到广袤的东亚战场,等待他们的是营养不良、传染病以及盟军的猛烈进攻、尽管如此、日军还是拒不投降,但那些描绘着家乡食物和故乡亲人的画面,写有“坚决不杀俘虏”的优待政策的传单,对日军士兵的心理还是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和冲击。  相似文献   

7.
万历壬辰(1592-1598)战争,这场发生在16世纪末朝鲜半岛及所属海域中国、朝鲜联军与日本丰臣秀吉军队之间的战争,在中国史料中一般称为"东征"或"万历援朝战争",朝鲜则称为"壬辰倭乱",日本称为"文禄-庆长之役"。本文对文献中有关"南兵"的信息、南兵将及南兵教师情况进行了系统梳理,对南兵个案研究的新进展进行了介绍,对厘清明朝东征军在这场战争中的地位、作用及东征意义等关系明清易代乃至近代东亚国际关系等重大问题,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明治维新后,日本在推进社会改革、提升综合国力的同时,制定了做地区和世界有影响力"大国"的战略目标。日本通过甲午战争成为了亚洲的"中心"和"大国",20世纪初,又通过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等,迅速在亚洲扩张势力,形成了"独占"亚洲之势。一战后的华盛顿会议否定了日本在中国的"特殊利益",使日本的"大国"战略受挫。但日本仍打着"协调外交"的幌子,扩张在中国的利益,伺机打破华盛顿体系,建立自身主导的东亚新秩序。  相似文献   

9.
近期,日本漫画家小林善纪出版《台湾论》一书,大肆鼓吹“台独”;日本政府对“编写新历史教科书之会”编写的美化日本侵略历史的教科书采取不干预方针;众议院预算委员会委员长野吕田芳大发厥词,声称“大东亚战争结束了亚洲的殖民主义”。一时之间,军国主义的阴魂在日本社会乃至政界又  相似文献   

10.
日本2004年度军事预算中,日本防卫厅为制导炸弹计划的拨款达到12亿日元。日本研究了美军的JDAM型制导炸弹后,决定引进并自行研制生产同类武器,从而将日本目前库存的普通炸弹变成威力更强的制导炸弹。 INS/GPS制导的JDAM在今年3月份爆发的伊拉克战争中,为美军迅速击溃伊拉克军队立下了汗马功劳。远在东亚的日本军方一直非常关注JDAM。日本航空自卫队迫切要求装备JDAM或与其制导方式不同能达到  相似文献   

11.
出于发展导弹防御系统的考虑,日本经过多年经营,已建立了包含雷达监测站和地面监听站在内的较为完善的陆基预警系统。而该系统的核心则是其引以为豪的陆基预警雷达。人们常把雷达比作“战争的眼睛”,而日本陆上的“眼睛”则是越瞪越大。发展动机很明确日本陆荩预警雷达的发展史可以说是一部见证国际形势变化的历史。冷战期间,美苏争霸,作为美国的坚定盟友,日本自然成为美国在东亚对抗苏联的“马前卒”。  相似文献   

12.
维护海上石油安全须有强大海上编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日本、韩国相继决定出兵伊拉克。在美国深陷伊拉克战争泥潭的时候,东亚的盟友依然出兵,理由可能有多种。但是,行家分析,这两个资源紧缺型国家,通过出兵伊拉克,进而更多地参与战后重建,以分得中东更多的石油份额,恐怕是:七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日本“大东亚战争史观”阴魂不散徐晓村199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是全世界普天同庆的日子。纪念活动的第一个高峰是庆祝“欧洲战场胜利50周年”。尽管现实世界还存在种种岐见,但一接触到二战欧洲战场的胜利这个主题,不论昔日战胜国还是战败国,经过...  相似文献   

14.
1904年2月8日.由日本舰队的“礼炮”点燃一场历时19个月的日俄战争。战争双方都出动兵力100余万人。双方伤亡.被俘均超过20万人。这场为争夺在中国的既得利益的战争。双方在焦头烂额又筋疲力尽之下。以1905年9月5日签订的《朴茨茅斯和约》正式结束了这场战争。  相似文献   

15.
从19世纪末,日本帝国同其他世界强国展开竞争,谋求在东亚建立地区霸权的平等权利、国际认可和安全保障。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日本的这一政策遭到美国日益强烈的反对。尽管它一度将日本成功地纳入限制军备体系,限制了它的领土野心,但从1931年秋季的满洲危机可以判明,日本不会长期接受规定的势力范围。在亚洲大陆,日本从1937年7月卷入同中国的一场毫无计划的消耗战。虽然它取得重大战果,占领了大片土地,但显而易见,鉴于其对手的幅员和人力资源状况,这场战争单靠军事手段不可能决出胜负。一、从中立转向军事同盟自1939年秋,日本领…  相似文献   

16.
抗美援朝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我国经历的一场时间长、规模大和具有现代化特点的战争。这场战争打了三年。敌方为美帝国主义为首的十六个国家的军队和南朝鲜伪军,兵力最多时曾达到一百一十多万人,其中美军五十四万余人,约占敌军总人数的一半,此外,还有舰艇三百一十艘,飞机二千四百多架。敌人在战场上使用了除原子弹以外的当时所有最先进的武器技术装备。我志愿军的兵力最多时达到一百三十余万人,也使用了比国内解放战争时大为进步的武器技术装备。因此,这场战争在世界战争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日本军事评论家吉武要三认为,朝鲜战争“是动员近代军事科学的一切成果,大兵团与大兵团的激战”。  相似文献   

17.
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产物。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侵华战争。1939年9月,德国突然袭击波兰。由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战火蔓延到了世界上6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美国年鉴》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因战争死亡人数逾2000万,波及到苏联人的每个家庭。中国在8年抗战中死亡人数也近2000万。1945年,由于苏联的对日宣战以及美国的支持,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加快了胜利的步伐。随着反法西斯战争即将胜利结束,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就是如何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发生、防止出现新的世界战争策源地,因而建立一个维护世界和平的共同机构——联合国的构想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8.
太平洋战争期间,美国海军水面舰艇和飞机取得了对日本海军的决定性胜利,鲜为人知的是,美军潜艇在水下也悄然打响了对日本商船的进攻战役,并最终从战时经济上扼杀了凶残的敌人. 一、周密论证做好对日作战准备 海上航线是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和支持战争的生命线,日本商船在太平洋2000万平方英里范围的7个主要海域活动,满足日本的侵略扩张需求,从原油、铁矿、橡胶等战略物资,到作战部队必需的卫生纸、牙粉等生活物资,都离不开商船的保障.  相似文献   

19.
马晓娟 《军事历史》2021,(1):98-105
日本侵华陆军中的“中坚”军人群体在侵华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石原莞尔为代表的日本陆军“中坚层”军人把其所受系统的军事教育转化为战争理论,进而通过发动九一八事变、武力占领“满蒙”对其理论进行初步实践,从而为日后日本侵略全中国乃至日美作战进行全球性战略布局.本文通过追溯这一过程,揭示了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20.
1937年7月7日,由日本军国主义为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而蓄意制造的北京卢沟桥事变,把中国推向了近代以来最为血腥苦难的深渊。中华民族以伤亡3500多万人的沉重代价,奋力反抗侵略,拼死救亡图存,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改变了中国的命运。而当年指挥打响全面侵华战争第一枪的直接祸首却永远被钉在了历史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