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根据将目标自动跟踪与信息处理综合的思想,在目标自动跟踪与信息处理综合的实现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实验结果表明,只有在自动跟踪系统中综合目标信息处理,火控系统性能才能有质的提高.同时,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自适应滤波算法的应用使得系统设计能够基本达到实际应用的阶段.  相似文献   

2.
根据将目标自动跟踪与信息处理综合的思想,在目标自动跟踪与信息处理综合的实现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实验结果表明,只有在自动跟踪系统中综合目标信息处理,火控系统性能才能有质的提高。同时,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自适应滤波算法的应用使得系统设计能够基本达到实际应用的阶段。  相似文献   

3.
红外成像自动目标识别技术研究--计算模型与数据流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外自动目标识别是当前智能化图像处理及应用开发的前沿关键技术,其研究进展与计算机视觉的发展水平紧密相关。人类视觉系统是计算机视觉的原始模型,其视觉感知机理的研究将有助于揭示视觉表象的本质,进而为准确描述图像特征信息提供科学而可靠的依据。主要从视觉感知模型、感知功能模块响应特性、视觉对比灵敏度等方面对视觉感知基本原理加以综合分析,并力图利用这些功能卓越的信息处理机制阐明一种具有普适性的视觉计算模型———目标-背景表征模型。在此基础上,将背景区域感知与目标特征分析相结合,提出了自适应信号检测、目标特征识别和运动轨迹跟踪的层次化数据处理流程,从而为红外自动目标识别技术提供一条新的探索途径。  相似文献   

4.
实现对目标的自动检测与跟踪是坦克火控系统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首先,对目标检测与跟踪技术在国内外典型第三代主战坦克火控系统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简要梳理,分析了具备目标自动检测与跟踪功能的坦克火控系统相比于传统坦克火控系统的技术优势;其次,分析了现有坦克火控系统目标自动跟踪技术的原理和核心算法,并指出了现有算法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最后,在从理论角度对现有目标检测与跟踪算法发展现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对坦克火控系统目标检测与跟踪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一种基于轮廓自扩展的GVF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Snake算法及GVF算法对初始轮廓覆盖区域敏感性的缺陷,提出一种轮廓自扩展方法,从而使初始轮廓能够有效地覆盖目标所在区域,达到对目标的完整搜索;将其应用到目标跟踪中,根据下一帧中目标与当前帧设置的轮廓的交叉,通过自扩展初始轮廓可以很快将目标划为搜索区域之内.实验表明,基于轮廓自扩展方法的GVF方法可以实现对目标轮廓的完整提取;在目标跟踪中可以自动、有效地跟踪目标.  相似文献   

6.
目标自动跟踪系统是现代坦克重要新技术之一,研究了在OpenGVS仿真平台上实现目标自动跟踪系统仿真的方法.根据目标自动跟踪系统的基本原理建立了系统的仿真数学模型,运用MFC,OpenGVS在HLA搭建的对抗仿真环境中实现了半实物仿真.  相似文献   

7.
三、数字跟踪的实现1.如何实现自动跟踪所谓自动跟踪,对于全景雷达来说,就是不论目标跑到哪里,跟踪框就自动移向哪里,并始终套住目标。在第一章第二节中,我们已经谈到:跟踪框在雷达荧光屏上的位置是由 L_S 与_S 两个参数决定  相似文献   

8.
结合现代军事发展,分析了现代坦克火控系统发展自动跟踪技术的必要性;根据我军现装备的坦克火控系统所具有的自动跟踪功能,分析了自动跟踪的相关技术,电视跟踪技术的原理,图像匹配法的涵义;系统介绍了电视跟踪中图像匹配法识别和跟踪目标,介绍了目标自动跟踪系统对目标识别和判定的一种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一个用于目标自动跟踪仿真实验系统的视频图象实时处理器.该处理器硬件由图形图象处理芯片TMS34010和高速数字处理芯片TMS320C25构成,采用相关跟踪算法时,对目标模板32×32象素和搜索区64×64象素处理能达到实时.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分析了现代战场环境对武器系统智能信息处理的应用需求,然后对神经网络理论与技术在武器装备系统中的现实应用与潜在前景给出了一个从理论到实例的较为详细的介绍与分析。着重介绍了神经网络在雷达、红外及声纳目标的检测、识别、多机动目标跟踪及武器系统的智能控制等方面的应用情况,力图展示神经网络用于武器装备系统的特色与优势,并给出了其在武器装备系统各方面应用情况的一个概貌。在文章的最后,针对目前存在的神经网络实验研究到实际装备之间的缺环,我们分析了神经网络能力验证的研究即神经网络本身可靠性研究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在OpenGVS仿真平台上实现目标自动跟踪系统仿真的方法。根据目标自动跟踪系统的基本原理建立了其系统的仿真数学模型,然后运用MFC,OpenGVS在HLA搭建的对抗仿真环境中实现了半实物仿真。  相似文献   

12.
坦克目标自动跟踪计算机系统是一个图像处理及瞄准线控制的专用系统,其需要许多开关、按钮等面板输入开关量信号,同时还要引入鼠标指示设备,以便于图形界面操作。提出了面板开关量输入接口设计方案采用鼠标接口,不用改动硬件,在不影响鼠标功能、不占用系统其他硬件资源的情况下,适用于PS/2协议和串口两种工作方式。操作方便、灵活,可靠性高。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基于DSP的运动目标跟踪系统的功能、组成,及其目标跟踪算法的实现.为了提高实时性和精确性,采用了相关匹配算法和粗-精算法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对目标的快速跟踪.经过实验验证该算法简单、有效,保证了序列图像中运动目标跟踪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14.
目标角速度测量误差是严重影响解命中问题解算结果的重要的输入误差。通过目标角速度测量误差的理论分析,证明目标角速度测量技术方案的不合理,是形成角速度粗大测量误差的主要原因。火控系统向目标自动跟踪式方向的发展及非线性滤波器在目标信息处理中的应用,是提高目标运动状态估计精度的重要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对空袭目标的识别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粗糙集支持向量机的空袭目标识别方法.该模型用RS方法构建SVM数据处理系统的前置系统,充分利用RS理论在处理大数据量,消除冗余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减少了SVM训练数据,克服了SVM算法因为数据量太大而导致处理速度慢的缺点.根据分类识别的要求,在RS-SVM两类分类算法的基础上,建...  相似文献   

16.
模糊理论与D-S理论在指控系统目标识别融合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已获得了普遍的关注和广泛的应用,其理论和方法已成为智能信息处理的一个重要领域,模糊理论与证据理论(D-S)是主要的技术之一.在某试飞指控系统中,为了获得可靠的识别结果需要目标识别的融合问题.系统的从实际出发提出了基于模糊理论与D-S理论的目标识别融合方法.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和方法具有方法简单、运算量小和识别结果可靠等优点,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数据融合与敌我识别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敌我识别 (IFF)是自动目标识别 (ATR)技术的重要应用之一。高科技条件下现代战场中的目标侦察与敌我识别问题 ,一直是国际雷达领域和信息处理技术的主攻方向。为适应未来数字化战场的作战需求 ,具有敌我识别能力的系统 ,已成为 2 1世纪战场数字化系统的基本功能单元之一。扼要介绍了目标识别的有效途径、可提高敌我识别系统效能的数据融合技术及IFF现状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用Hyperchem 7.0软件的半经验分子轨道法(Semi-empirical-AM1)和分子力学(Molecular Dynamics)法计算了二羟基苯氧基硅烷不同合成过程反应的焓变,对反应途径进行优选,计算了产物的IR谱图,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以对苯二酚与二乙氧基硅烷进行反应制备二羟基苯氧基硅烷在热力学上是有利的,可得到目标产物;Hyperchem 7.0软件用于新型有机硅化合物合成途径优化及产物表征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基于粒子滤波的检测前跟踪方法是一种处理弱目标检测与跟踪的有效方法。使用多部雷达对同一目标进行观测,可以提高目标的检测概率和跟踪精度。但雷达系统误差不同,得到的目标量测信息不能直接进行融合。针对多个具有不同系统误差的雷达联合检测跟踪问题,通过将不同雷达的量测信息向前追溯,对误差进行校准,从而消除不同雷达对于同一粒子的量测误差,然后将粒子权重进行融合。仿真结果表明,在雷达具有不同系统误差的情况下,采用本算法可以有效提高目标的跟踪精度。  相似文献   

20.
针对如何依据目标情报资料和作战任务需要合理评估战场目标的价值,选择需要射击的目标和确定优先顺序,建立了战场目标价值评价体系,提出了一种运用D-S证据推理理论对炮兵战场目标价值进行分析的新途径,该方法运用D-S证据组合公式对目标繁杂、不确定信息的融合,能够很好地消除目标信息的不确定性,从而将具有主观不确定性信息的目标价值分析问题转化为普通的确定性决策问题。通过实例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