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法国著名思想家圣西门曾这样说过:"假如法国突然失去了自己的50名优秀物理学家、50名优秀化学家、50名优秀诗人、50名优秀军事家和民用工程师……法国马上就会变成一具没有灵魂的僵尸。"列宁对这段话大为赞赏,称之为"圣西门的名言"。圣西门的这个假设生动地说明了人才对于国家的重大意义。 继领土安全、经济安全、信息安全之后,人才安全已成为21世纪人们极为关注的问题。而人才安全的关键是防止重要人才流失。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各国的资源争夺正从原料、技术迅速发展到  相似文献   

2.
克格勃特工仅用200万法郎就从法国原子能委员会一名工程师手中买到了法国核打击力量的核心机密文件。这些文件上用法文印着两个字“火神”。在法国军语中,“火神”代表最高机密。苏联人——如今的俄罗斯人——几乎完全掌握了部署在法国核潜艇、“幻影”战斗机、坦克和阿尔比恩发射内的导弹核弹头的情况。实际上,俄罗斯人今天掌握着法国核武器的全部关键机密,尤其是核弹微型化水平以及高频无线电密码引爆系统。因此,莫斯科可以干扰无线电引爆系统的通信,从而阻止核弹点火引爆。这是战后一起最惊人的间谍案。 1992年7月底,俄罗斯对外情报局上校、52岁的维克多·奥琴科叛逃,向英国情报部门供出了这起间谍案的内情。这名高级军官在苏联驻巴黎大使馆内负责科技谍报工作。他向英国情报人员供出了两名最得力助手的名字:谢尔盖·季米列夫和瓦连京·马卡罗夫。他们都是克格勃军官,公开身份是驻巴黎大使馆秘书。塞尔日1986年1月到1991年7月在驻巴黎使馆工作。勒内的任期是1988年9月至1992年7月。他俩轮流操纵法国原子能委员会的杰出工程师、35岁的弗朗西斯·唐佩维勒。这位核物理博士在利梅伊-布雷瓦纳法国原子能委员会军事技术局中子核物理部工作,具有接触“火神”国防机密的资格。实  相似文献   

3.
数字Numbers     
《环球军事》2008,(18):4-4
31名北约领导的驻阿富汗国际安全援助部队当地时间8月18晚在阿首都喀布尔以东五十公里的萨罗比区巡逻时,遭塔利班武装人员伏击,造成10名法国士兵身亡,另有21名士兵受伤。据报道,这是2001年塔利班政权被推翻后国际军事人员在阿富汗最严重的一次伤亡,也是法国军队25年来伤亡最惨重的一次。  相似文献   

4.
半月回放     
数字Numbers 31名北约领导的驻阿富汗国际安全援助部队当地时间8月18晚在阿首都喀布尔以东五十公里的萨罗比区巡逻时,遭塔利班武装人员伏击,造成10名法国士兵身亡,另有21名士兵受伤。据报道,这是2001年塔利班政权被推翻后国际军事人员在阿富汗最严重的一次伤亡,也是法国军队25年来伤亡最惨重的一次。  相似文献   

5.
1988年金秋,在北京召开全国百名优秀知识分子表彰大会。在这百名优秀知识分子代表中,几乎都是一些留学生,或者毕业于全国各名牌大学的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唯有一位只有初中文化的工程师,他就是辽阳石油化纤总公司工程  相似文献   

6.
10月14日,巴基斯坦军方采取行动,击毙了绑架两名中国工程师的5名武装人员。两名中国工程师一人获救,另一人因伤不重不幸遇难。尽管巴基斯坦特种部队在这次中国人质营救行动中未能真正做到百分之百的完美,但同样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7.
15年前,两名高级飞船设计工程师花了足足6个小时,苦口婆心地请求美国宇航局推迟“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的发射。然而,他们的建议未被采纳。第二天,“挑战者”在升空73秒后起火爆炸,整个机组人员全部丧生!最近,这两个工程师终于打破沉默,披露了“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的前因后果。  相似文献   

8.
他是一名朴实无华的电力人,用自己的双脚丈量垦区的每一寸土地;他用辛勤和汗水为千家万户送去光明和温暖。他就是新疆锦龙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师、优秀共产党员聂玉山。"做好一颗螺丝钉,哪里需要哪里去…"谈到自己的工作,聂玉山总是这样  相似文献   

9.
谭顺谋  陈敏 《环球军事》2012,(21):58-59
1970年,在一次商务活动中,彼得罗夫偶遇美国格鲁曼航空航天公司的一名工程师。之后,彼得罗夫想方设法来接近、诱惑这名工程师,以获取美国F-14战斗机(又称“雄猫”)的各种情报。但这名警惕性非常高的工程师非但没有上钩,反而向联邦调查局揭发了彼得罗夫的阴谋。之后,联邦调查局将计就计,  相似文献   

10.
巴黎是一座令人难忘的城市。在旅居法国的数年间,那里发生了许多令我难以忘怀的事情。其中,以纪念法国人雅克·加尼兰成功跳伞200周年的盛况,至今仿佛还在眼前。 那是1997年5月,我应邀以参加由法国航空航天工业集团组织的一次盛大晚会。晚会大厅里星光灿烂。来宾有法国航空航天工业界的巨子,有法国跳伞协会主席、歼击机飞行员协会主席、法国空军总监等一群现役或退役的将军们,还有一些法国新闻界的著名记者。法国空军共有两名五星将军,其中一名就是空军总监。为了与我拍合影,他特意把袖子上的5颗星亮出来。另一位是法国空军退役将军伊夫·步发,狂热的  相似文献   

11.
据法国《问题》周刊10月11日一期文章披露:法国围绕售台湾军舰案进行的调查几乎可写成一部侦探小说,因为一股奇怪的“死亡潮”使当事人——“喝彩行动”(法国售台6艘军舰案的代号)的见证人纷纷死亡。这激发了两名预审法官——雷诺·范·吕里姆伯克和多米尼克·德塔朗塞的好奇心。这两名法官负责调查与1992年法国以150亿法郎向台湾出售6艘“拉斐特”护卫舰有关的受贿罪与欺诈罪,试图弄清楚这些神秘死亡与复杂案件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人参夫妻     
黑龙江省北安市民主村有两位种参土专家,一名是男民兵向忠海,一名是女民兵卢秀芳,他俩还是夫妻呢。去年夫妻俩承包五十平方米,价值十五万元的人参种植业,当年纯收入二万多元,被市政府树为勤劳致富的典型。  相似文献   

13.
举动     
《环球军事》2009,(20):4-5
法国将继续在阿富汗驻军 法国总统萨科齐9月11日表示,法国将继续在阿富汗驻军,打击恐怖主义。萨科齐当天前往瓦讷参加两名本月初在阿富汗阵亡的法国士兵的哀悼仪式。  相似文献   

14.
2月11日,法国军方透露.法国将部署两架幻影IVP战略侦察机参与伊拉克的侦察和监测任务,以便加强联合国在伊拉克的武器核查工作。法国军方发言人说.除了两架幻影IVP侦察机外,法国还将部署大约60名士兵以及一两架支援飞机。该  相似文献   

15.
2005年,在法国巴黎市郊克利希苏布瓦市发生了自1968年“五月风暴”以来法国规模最大的一次暴乱。暴乱持续21天,4700多人遭逮捕,其中650人被送进监狱,近万辆汽车遭焚烧,而法国警方也为此动用了11200名警察。 暴乱在巴黎蔓延…… 10月27Et,距离巴黎市区九英里远的克利希苏尔瓦郊区,两名北非裔少年,一位黑人,一位阿拉伯人,为躲避警察追捕,藏进变电站不幸触电身亡。  相似文献   

16.
“戴高乐”号是法国建造的第一艘核动力航母,其满载排水量40500吨。舰长261.5米,宽31.5米,吃水8.5米。飞行甲板长261.5米,宽64.4米,分为纵向甲板与斜向甲板两部分,飞行甲板面积达12000平方米。可以搭载近40架固定翼飞机,能够连续7昼夜以每天出动飞机百架次的频率持续作战。1850名海军官兵和近200名飞行人员不分昼夜的轮班工作,保证了航母的正常运转。2004年3月初,我有幸和法国三军防务学院的几个同学一  相似文献   

17.
<正>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为表彰先进、弘扬正气,激励广大党员和各级党组织奋勇争先、建功立业,党中央授予400名(含追授16名)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300名(含追授2名)同志"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499个基层党组织"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航空工业2名个人、2个集体获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基层党组织表彰。国资委党委授予338名(含追授2名)同志"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相似文献   

18.
《解放军报通讯》从明年第一期开始改名为《新闻与成才》。它将向读者介绍各种学习方法、成才之道和中外记者的采写经验。将通过《应用写作讲座》等栏目向读者刊授总结报告、通知简报、经验论文等一整套机关应用文的写作方法。并将聘请军内外的许多名家学者介绍他们成才的经验和事迹。为普及新闻和其它写作知识,启迪读者智慧,丰富读者的文化生活,还决定在1985年10月举办首届“《新闻与成才》优秀读者奖”活动。一、题目范围:本届优秀读者奖答题六十道,其中四十道以1985年《新闻与成才》杂志一至十期《新闻知识卡片》、《学习向导》、《知识林》等全部栏目中的文章为内容;另二十道以中外新闻及其它写作知识为内容。二、奖励办法:本届优秀读者奖分别设一等奖五名,二等奖十名,三等奖五十名。分别发价值三  相似文献   

19.
1948年,原冀东军区的一名班长、河北省藁城县人民的好儿子刘新明,牺牲在热河。当我们庄严伟大的共和国将步入“不惑之年”之际,刘新明烈士的孙子,参军入伍才两个多月的优秀民兵刘艳坡在平息首都反革命暴乱中,又流尽了最后一滴血——他是北京武警总队的一名战士,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共和国卫士”称号。  相似文献   

20.
魏庆 《国防科技》2005,(1):12-18
1前不久,两名法国记者出版了一本名为《布什和希拉克——另一场战争》的新书,书中披露了一件耸人听闻的事:美国情报机构竟然一直在对法国总统希拉克的电话进行窃听!这个消息一披露,世界舆论一片哗然。据该书披露,希拉克喜欢用手机打电话,且很少使用经过加密的安全线路,美国情报部门一直对法国总统的电话进行窃听。由此,美国及时掌握了法国在重大国际问题上的态度。2003年,布什和希拉克在联合国举行会晤,两人就伊拉克战争发生了一次激烈的交锋。由于事先已经完全掌握希拉克的立场,布什对希拉克强硬地说:“你在伊拉克问题上的所有观点我都反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