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战期间,为了支持苏联战场,盟国在北冰洋开辟了一条秘密航线。虽然几十年过去了,但北极航线上的血雨腥风却依然在人们脑海中萦绕……PQ 与 QP1941年6月22日5时30分,希特勒德国未经宣战,就对苏联发动了大规模的侵略战争。战争初期,苏军蒙受了巨大损失,西部边境60多个机场同时遭到猛烈轰炸,半天之内损失飞机1200余架。为了支持苏联战场,盟军统帅部决定在战火尚未烧到的北冰洋海区,建立一条北极航线,用以运输各种作战物资。很快,以英国商船为主体的运输船队在战舰护卫下,出现在北冰洋上。这些商船的甲板  相似文献   

2.
戴绿色贝雷帽的“哥曼德”是英国特种部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哥曼德”突击队在日军占领的菲律宾达沃港袭击了日军间谍船,在英国特种部队作战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电告“哥曼德” 1942年6月25日,美国一支运输船队装载着武器、弹药等军需物资,在太平洋的一条秘密航线上悄悄驶行。这支运输船队是给驻守在中途岛的美国太平洋舰队运送给养、装备的。 夜空中,正下着蒙蒙细雨。美军运输船  相似文献   

3.
苏联建造大型水面舰的计划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当时正处于剑拔弩张的冷战时期。1962年秋更是冷战最白热化的阶段。苏联向古巴提供导弹的船队面临美国舰队的威胁不得不返回其母港,使得苏联的尊严第一次遭到严重的打击,通过这次事件苏联真正地意识到,如果没有一支真正的海上力量,没有一只能控制海洋的强大舰队,就无  相似文献   

4.
二战时期西方盟国对苏联的援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静 《军事史林》2006,(1):60-64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英等西方盟国与苏联组成了反法西斯统一阵线,它们除向苏联提供了大量的物质援助外,还在军事上配合苏联作战.西方盟国的援助无疑对苏联加快战胜法西斯德国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战后,西方和苏联两大阵营为了政治需要,围绕着西方战时援助的作用展开了激烈的论争.西方媒体大肆宣传说,盟国的援助对苏联战胜德国起了决定性作用;而苏联则称西方的物质援助同苏联的战时军工生产相比微不足道,并指责盟国在二战期间拖延开辟第二战场,认为即使没有西方援助,苏联也照样可以打败德国.  相似文献   

5.
民船是海军最直接的后备力量。在马岛海战中,英国征用民船56艘,66万吨,运送各类物资装备达70%以上。阿根廷原注册登记的民船有495艘,而正式征用时才知道只有6艘,导致在英军特混舰队航行的28天中,阿根廷没能把足够的物资运往马岛,使参战部队战时作战物资到生活用品严重短缺。在海湾战争中,美国征用200余艘民船,运送装备物资达680万余吨,达80%以上。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海军的预备船队,在海湾危机发生后一周的时间内,就将海军陆战队所需的全部武器装备和军用物资运达沙特,成为第一支抵沙的美军船队。  相似文献   

6.
李牧晨 《军事历史》2020,(3):98-107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作为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的主要力量,从1941年6月末到12月,与美国进行了一系列谈判并最终成为美租借法案援助对象。此后根据四份议定书的规定,苏联获得了以美国为主的西方盟国的大量租借援助。西方的租借援助,为苏联提供了大量军事装备等物资,并在一些关键部分弥补了苏联军事生产的短板,还为苏联节约了大量人力资源,使其能够大力发展其他生产、补充其他行业劳动力和军队兵力,为苏联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1942年,二战如火如荼,欧洲战场上正打得不可开交。在北大西洋,盟国的运输船队屡屡遭到成群结队的德国潜艇(德国称之为“狼群”战术)的攻击,损失惨重,仅在1942年11月,盟国就有注册重量  相似文献   

8.
美国国防后备船队,是一支以退役商船为主的海军预备役船队,是美国海军主要的战略海运后备力量。船只平时闲置,集中封存;战时或紧急情况下,快速解封启用,投入运行,以承担军事海运任务。船队初建于1946年,当时有退役商船1421艘。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期间,这支后备船队提供了海运保障。从5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由于船  相似文献   

9.
方华 《环球军事》2014,(16):56-57
冷战期间,美国及其盟国对苏联展开超大规模的侦察行动,并从陆海空全方位地侵犯苏联领土。美国人凭借先进的航空装备自由地游走于苏联边境线内外,在进行战术侦察时,美国军机从超低空短暂地越过边境;进行战略侦察时则从超高空进入苏联腹地。美国及其盟国的侦察机数最巨大,中央情报局与五角大楼都有自己的航空侦察部队,以完成不同的侦察任务。同时,一些中立国家也在从事对苏侦察活动,有时这种侦察活动违反了国际法,以至于被苏联武装力量消灭。  相似文献   

10.
50年前,苏联第一艘K-3核潜艇首次完成了从冰下潜航到北极点的历史壮举。苏联人认为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不亚于加加林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最近,俄罗斯历史学家卢卡宁撰文透露了K-3核潜艇建造及其首次在北极冰盖下航行的一些内幕。  相似文献   

11.
帕维尔·奥西波维奇·苏霍伊(1895~1975年) 苏霍伊从少年时起,就对航空产生了浓厚兴趣。大学毕业后他进入苏联中央流动力学研究院当工程师,不久开始领导一个设计小组。在图波列夫的指导下,苏霍伊小组很快设计出伊-4战斗机。20世纪30年代初,该小组设计出单翼高速战斗机伊-14 和安-25远程飞机。安-25曾创造“莫斯科-北极-纽约”航线的不着陆飞行记录。1938年,苏霍伊组建了由他的名字命名的飞机设计局,并逐渐与米格设计局一起成为苏联战斗机产业的两  相似文献   

12.
1943年4月,大西洋之战进入了最关键的时期。德国海军总司令邓尼兹将空前数量的潜艇,即德国海军全部240艘作战潜艇中的112艘,集结到了北大西洋海域,准备对盟国护航运输船队发动一次规模巨大的进攻战役。美英盟军针锋相对,联合发起了一场强大的反潜攻势。北大西洋上双方最后较量的时刻终于来临了。 战幕拉开 4月22日,代号为ONS-5的护航运输船队离开英国的克莱德河口,编成横宽纵短(11路纵队)的队形,以8~10节的航速驶向美国和加拿大的港口。该运输船队共有运输船43艘,由驱逐舰2艘、护卫舰5艘、炮舰  相似文献   

13.
在勋章的历史上,如果说到材质和价值,恐怕没有哪一种勋章能和苏联的胜利勋章相媲美.历史上只有17个人曾经获得过胜利勋章,这些获得者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和盟国的高级军事将领.胜利勋章使用了铂金、黄金、白银、钻石等名贵材料制作,足见苏联对其重视程度之高,也注定了其今天的珍稀程度.  相似文献   

14.
他拥有伊朗国籍,却长期为苏联情报部门工作;他结过3次婚,3次婚礼的新娘却是同一人。由于他的出色工作,德国人打算在1943年秋天德黑兰盟国首脑会议期间暗杀“三巨头”——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的重大阴谋被挫败。他是在和平年代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的第一个地下工作者,他的妻子戈阿尔也被苏联政府授予红旗勋章。他就是苏联著名的间谍格沃尔格·瓦尔塔尼扬——  相似文献   

15.
王伟力 《环球军事》2009,(12):24-25
3月27日,俄罗斯安全委员会在官方网站上公布了一份北极战略规划——《2020年前及更远的未来俄罗斯联邦在北极的国家政策原则》,阐述了政府对北极地区的战略构想,并宣布将组建一支北极部队,以维护俄在北极的核心利益。  相似文献   

16.
《国防科技》2004,(6):84-84
Aafloatpre-positioningforce-Shippingmaintainedinfulloperationalstatustoafloatpre-positionmilitaryequipmentandsuppliesinsupportofcombatantcomman-ders'operationplans.Theafloatpre-posi-tioningforceconsistsofthethreemaritimepre-positioningshipssquadronsandtheafloatpre-positioningships.AlsocalledAPF.为配合战斗指挥员制定的行动计划,装载武器装备与补给物资并保持战斗状态的船队。海上前沿部队由三个海上前沿船运中队及若干其他船只组成。简称APF。海上前沿部队affiliationtraining-Militarytrainingbasedonallied…  相似文献   

17.
在苏联和激进的第三世界国家强大空军的威胁下,防空对北约盟国及其它一些国家来说,仍然是一项重要任务。同1975年以前相比,苏联的空军更加强大,在军事上的意义更为重要。少数第三世界国家也装备了先进的战斗轰炸机,包括利比亚的苏-24,古巴的米格-23。 在过去的十年中,苏联研制和部署了两代先进的战斗机(米格-23和米格-25及以后的苏  相似文献   

18.
二战之后,美苏双 方冷战偏执狂热逐步加深。时任 美国战略空军司令的寇第斯·李梅上将的所作所为进一步加剧了紧张局势。李梅坚信与苏联开战不可避免,因此在整个20世纪50年代有计划有预谋地派遣大批侦察机飞越苏联领空。自然,愤怒的苏联军人可不愿被如此戏弄。随着美国第一架间谍飞机 在波罗的海上空被击落,苏联也随之 抛弃了二战盟国的自我约束。 --编者  相似文献   

19.
2009年3月27日,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公布了一份北极战略规划——《2020年前及更远的未来俄罗斯联邦在北极的国家政策原则》。根据这一规划,俄罗斯将在北极部署一支专门部队,即组建“北极独立部队集群”,同时加快俄边防部队的军事现代化进程,建立边防部队对北极的有效监视和反应机制。其卫星。空军.海军也将更为密集地巡逻北极,以维护俄罗斯在北极地区的利益和保持在该地区的“领先优势”。俄罗斯的这一举动,再次引发各国对北极地区的激烈竞争。  相似文献   

20.
萨蕾奥泽克——兰州公路苏联萨雷奥泽克至中国兰州,全长2925公里。抗战爆发后,苏联政府表示愿意向中国提供大量物资援助。但是,运输这些物资却遇到了困难。于是,国民党政府请求苏联帮助修建一条从苏联到中国西北的公路。苏联政府同意了这个请求,并且很快付诸实现。1937年10月17日,从萨雷奥泽克运出了第一批援华物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