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这是发生在冷战初期的一次经典秘密行动。时至今天,当事者的回忆也只能呈现事件的隐约轮廓。 1953年10月的一天,潜伏在某巴尔干国家的美中央情报局特工人员住处的门前突然来了几个不速之客。令美国人极感震惊的是,这些神秘人物开诚布公地提出,他们愿意将一架货真价实的苏制现役战斗机——雅克-23“弗罗拉”“短暂”地借给美国。华府方面对这件突出其来的礼物甚为重视。中央情报局与美国空军受命组织偷运军机回国并进行研究。行动代号“阿尔法”。 “阿尔法”行动是冷战时期最秘密的情报行动之一。尽管冷战已成为昨日历史,但  相似文献   

2.
2008年12月,时值俄罗斯反间谍组织成立90周年之际,俄联邦安全总局等机构在莫斯科俄中央武装力量博物馆举力、了名为“反军事间谍行动90周年”展览活动,其中首次披露了充当美国间谍的前苏军少将波利雅可夫在1988年被判处死刑时的受审情形,在西方情报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波利雅可夫对中国读者来说,也许还鲜为人知,然而,他却是冷战时期西方“最成功的间谍”。美中央情报局第十六任局长沃尔西就曾自豪地说:“冷战时期所有的美国秘密特工中,波利雅可夫是皇冠上的一颗明珠。”  相似文献   

3.
王军  朱竟成 《环球军事》2008,(24):58-59
这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间谍故事。1974年,美国中央情报局招募了23名古巴人和1名住在哈瓦那的意大利商人为它工作。不料这些倒向美国人一边的古巴“大鱼”多数是古巴安全机构人员。直到13年后,中央情报局才知道它上了古巴反间谍机构的当。  相似文献   

4.
在搜捕本·拉登、“基地”组织和塔利班的行动中,一支秘密的中央情报局小组在联合空袭和地面军事行动中起到了先锋作用。这个名为“特别行动小组”的小组成员是第一批进入阿富汗的美国人,约有150名成员,其中包括飞行员、操作带有导弹的“食肉动物”无人侦察机的人员和地面操作人员,其成员不穿制服,每6人为一组开展活动。该小组提供的情报为美国飞机炸死数名高层“基地”组织成员和塔利班领导人立下了汗马  相似文献   

5.
据外刊报道:根据美国总统布什在“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签署的密令,中央情报局可在世界各地展开捕杀“基地”组织成员的秘密行动,因此,凡在海外为“基地”组织效力的美国人都将“合法地”成为中央情报局捉拿的目标并可能被当场击毙。不过,中情局表示,只有在其他方法都无法将敌人制服的情况下,才能发出“击毙同胞”的指令。此外,一旦配合美国行动的外国政府“工作不力”,中情局则可调用无人驾驶飞机对恐怖分子发动“准军事打击”。  相似文献   

6.
美国中央情报局(CIA)的前身是美国情报组织战略服务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该组织被撤销。然而,杜鲁门总统不久就发现自己陷入了来自政府各部门的情报“文山”之中,于是又成立了国家情报局及其行动机构——中央情报组,以协调和核对这些情报报告。1947年,中央情报局取代中央情报组,正式成为美国总统执行办公室的一个独立机构,总部位于弗吉尼亚州的兰利,但在华盛顿地区也有许多办公室和约两万名雇员。中情局“衙门”多:弄明白不容易 中央情报局是美国从事情报分析、秘密人员情报搜集和隐蔽行动的重要机构。中央情报局局长也是中央情报主任。他负责管理整个美国情报界的活动。该局有4个主要组成部分——管理处、行动处、科技处、情报处,每一部分由一名副局长领导。另外还有6个直接归局长和副局长领导的办公室。 根据美国1947年出台的《安全条例》,美国中央情报局没有国内任务,也没有逮捕权,其主要职能是:向国家安全委员会提供协调政府各部门和机构有关国家安全方面情报活  相似文献   

7.
周勇航 《环球军事》2014,(12):25-27
2014年5月31日,美国用5名关押在古巴关塔那摩美军基地的高级塔利班指挥官将2009年6月被塔利班俘虏的美军中士伯格达尔换回,公开打破了美陶此前的“拒绝与恐怖分子谈判”的原则,成为了实质上的交换战俘行动。  相似文献   

8.
9月16日,美国黑水保安公司的车队在伊拉克巴格达西南部遭袭,该公司人员随后进行还击,交火中打死了8名无辜的伊拉克平民。此事在伊拉克国内引起轩然大波,伊拉克总理马利基随后表示,美国黑水公司射杀伊平民的行为是令人无法容忍的,他同时还责令吊销了黑水公司在伊拉克营业的执照。据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美国黑水公司是世界上最强大的雇佣军集团,可该公司的口号却是"为世界安全的需要提供新一代能力、技巧和人员"。人们都有点糊涂了,黑水公司究竟是一般意义上的保安公司,还是披着伪装外衣的雇佣军呢?  相似文献   

9.
1959年元旦,位于美国“后院”的古巴,在其年轻领袖卡斯特罗的领导下,经过5年多的艰苦努力,推翻由美国一手扶持的巴蒂斯塔独裁政权,宣布建立一个激进民族主义政权的古巴共和国,并开始采取一系列亲苏反美的政策。为此,美国责令中央情报局专门制定一个武装入侵古巴的计划,并用  相似文献   

10.
逃离德黑兰     
1978年底,伊朗爆发革命,巴列维国王亡命美国,被激怒的伊朗人冲进美国大使馆,将66名美国外交官扣为人质。为营救人质,美国不异动用精锐的“三角洲”特种部队,但行动以彻底失败告终。人质直到14个月之后才被释放。这就是为世人所熟知的伊朗人质事件。但本文讲述的是这个危机中鲜为人知的一幕。当时还有6名美国外交官在德黑兰藏匿。中央情报局派出特工人员潜入德黑兰,带领着美国人乘坐国际航班成功逃离。这个离奇的故事可不是虚构的好莱坞大片。整个行动直到1997年中央情报局为庆贺建局50周年时才由当事者详细披露。有趣的是,行动的确与好莱坞有关。  相似文献   

11.
杨孝文 《环球军事》2011,(15):50-51
在美国海军海豹突击队击毙奥萨马·本·拉丹之后,白宫公布了一幅照片,照片中,奥巴马总统和他的内阁坐在战情室,监视这次大胆突袭行动的全过程。当时,中央情报局(CIA)的一名分析师也在战情室,但并未在这幅著名的照片中出现。这个人就是约翰。正是他出色的情报分析工作和作出的准确判断促成了此次突袭行动的成功。  相似文献   

12.
弗吉尔·奇普效忠于美中情局,参与一系列国际间谍活动,包括促使苏联解体……其胞妹朱迪特是一位富有正义感的好姑娘。她敢于对美国一些社会现象进行思索和收集揭露美中情局败类的内幕,最后被杀害。奇普要为她伸张正义,却被中情局认为是深藏在内部的“鼹鼠”,接二连三地被派到遥远的国度去出差,处处受到监视。好不容易查出杀人凶手准备采取行动时,他突然倒在大街上,被一辆救护车拉走……读者可以从中了解到美中央情报局如何控制遍布全球特工和开展颠覆活动的细节。  相似文献   

13.
美国海上补给系统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航行补给的经验教训100年前,在美国与西班牙的战争中,美海军就尝到了不能航行补给的苦头。美军舰在古巴港口封锁西班牙军舰时,需要重新加煤。可当它们在公海上并排加煤时却碰破了运煤船。无奈只好派海军陆战队在古巴登陆,抢占港口加煤。当西班牙战舰从港口逃逸时,美4艘战列舰中的一艘却因去港口加煤而未能投入战斗,失去追堵西班牙舰的战机。这件事使美国海军决心发展第一批航行补给系统。在西班牙与美国战争结束至一战开始期间,美  相似文献   

14.
美中情局的“眼中钉”菲德尔·卡斯特罗今年79岁高龄,执掌古巴政权已40多年,其执政的长久、经历的传奇似乎在当今世界找不出第二人。江泽民任国家主席期间访问古巴时,赋诗称赞他:“青松傲骨定如山。”卡斯特罗在位一天,美中情局和古巴流亡者就难安一日。他们认为消灭卡斯特罗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谋杀。据统计,在这40多年里针对他的谋杀达637次之多。哈瓦那甚至有一家博物馆专门展出敌对势力怎样计划谋杀他的。卡斯特罗能活到今天,大难不死,如果仅归功于他的运气和他的贴身卫士,那是不符合实际的。卡斯特罗曾幽默地说:“我还活着,但过错不在我,而在中情局……”这言  相似文献   

15.
于洋 《环球军事》2014,(18):64-65
美中央情报局与英国军情六处、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前身为苏联克格勃)和以色列摩萨德一起,并称为“世界四大情报组织”。自成立之日始,中情局就一直广招各界精英,派遣到世界各地秘密从事情报搜集行动。此外,还有大量对情报事业情有独钟的狂热分子,想方设法毛遂自荐,以投身中情局。  相似文献   

16.
谭顺谋 《环球军事》2011,(24):54-55
11月下旬,美国情报高层纷纷透露,近几个月来,10多名中央情报局驻中东地区的情报人员被黎巴嫩真主党和伊朗情报机构先后抓获,并可能已被处决,导致中情局在中东地区的情报网络遭受重创。一石激起千层浪,外界对中情局中东情报行动给予了高度关注,就此揭开了此次中情局间谍网络被破获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17.
文锋 《环球军事》2008,(1):42-43
2007年10月15日,英、法、美多家媒体同时报道,曾经纵横亚非30年,呼风唤雨了大半辈子的传奇人物,有“雇佣军之王”、“法国第一雇佣兵”之称的鲍勃·德纳尔于两天前去世,享年78岁,德纳尔是谁?为何拥有“雇佣军之王”的头衔?请看——  相似文献   

18.
1974年12月底,吉姆·安格尔顿的名字出现在美中央情报局的退休名单上,其后还有他3个得力助手。安格尔顿在美中情局大索“鼹鼠”,引起西方情报机构内部混乱,被公认为“瘟神”。新任中情局局长上任伊始首先拿安格尔顿开刀,结束这场瘟疫。故事还得从头说起。  相似文献   

19.
柏林谍影     
1944年6月,盟军诺曼底登陆之后,美国战略情报局(中央情报局前身)曾先后向德国占领区派遣了200余名间谍,这些间谍包括教会人员、西班牙内战老兵、政治难民以及地下劳工组织成员,他们为西线战场的胜利做出了独特的贡献。他们中最为重要和成功的是来自“自由德国组织”的7位英雄。但关于他们的故事由于种种原因直到今天才得以公开。  相似文献   

20.
4月21日,美国国防部负责伊拉克战后重建和人道援助事务的退役将军杰伊·加纳抵达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开始筹建战后伊拉克过渡政府,从而成为麦克阿瑟似的人物。那么,加纳究竟是怎样一位人物呢?美国五角大楼为何选中他来负责战后伊拉克民事政府?他能成为伊拉克的“麦克阿瑟”吗?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