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德国悍然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出动550万大军,对苏联发动了规模空前的进攻.全体苏联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满怀必胜的信心投入了伟大卫国战争.战争爆发之初,苏联人民都相信这场战争很快就会结束.因为长期以来,苏联一直这样宣传:工农红军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武装力量,如果法西斯的势力胆敢侵犯第一个无产阶级国家,红军有能力迅速粉碎敌人的进攻,然后以排山倒海之势越过边境,直捣法西斯的巢穴,解放被奴役的欧洲人民.  相似文献   

2.
1940年5月19日,当纳粹德国独裁者对比利时、荷兰和法国发动的进攻已经持续了9天时,一群法国军官正在一处阵地上检查,突然,一群德国步兵从附近的树林中蜂拥而出,包围了阵地。为首的喊叫着,要法国人投降。  相似文献   

3.
1940年秋,意大利发动了旨在控制地中海的非洲战役。意军元帅格拉齐亚尼将军指挥20万人的大军进入埃及。当时,英军驻中东总司令韦维尔将军只有一支3万多人的军队和一个不完整的坦克师。凭这样的实力,要抵挡住意军的进攻似乎是不可能的,要迅速得到国内大量增援也十分困难,因为英国正严阵以待,抵御着德国的入  相似文献   

4.
“飞镝战术”封锁苏伊士运河1941年2月,希特勒任命隆美尔为德国驻北非远征军司令,统一指挥德、意兵团。抵达利比亚的黎波里后,隆美尔从3月24日开始发动向埃及的进攻,准备夺取苏伊士运河,切断英军依赖运河实施的作战保障。为此,隆美尔制订了两套作战方案,一是以坦克装甲部队进攻并夺占苏伊士运河岸,特别是塞得港;二是出动空军部队对英军进行运河运输的“老虎计划”实施打击。因为1940年夏秋时节,德国第10航空军参谋长哈林豪森少校及首席作战参谋科瓦列夫斯基上尉首创了德国新型He-111轰炸机的“飞镝战术”,即  相似文献   

5.
史放 《环球军事》2010,(23):60-61
1939年9月7日,也即德军入侵波兰、二战全面爆发一周后,法国军队大举攻入德国的西部边境。如此一来,德国的后背被插上了一刀,从战争之初就处在了腹背受敌的不利局面中。法军的进攻是天方夜谭吗?不是。因为法国人在一开始的确就是这样做的。那么德国腹背受敌的局面是痴人说梦吗?  相似文献   

6.
曾任毛泽东俄文秘书的师哲在其回忆录中透露:1941年6月18日,中共地下工作者从香港获得一份重大情报——希特勒将于6月22日凌晨向苏联发动进攻。这个情报先被送到了在重庆的周恩来手里,周恩来又立即转报中共中央。中央即速电告了斯大林。然而斯大林仍迷信那一纸《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对德国疏于戒备。结果,德军果然于6月22日凌晨3时发动了进攻,苏军乱作一团,损失  相似文献   

7.
一篇文章中记录了艾森豪威尔将军指挥诺曼底登陆时的一个细节:诺曼底登陆作战的行动决定后,艾森豪威尔并没有平静下来,因为此举事关重大。他在一张便笺上草拟了一篇新闻稿:"我们的登陆……已经失败,我已将部队撤回。我在此时此地发动进攻的决定是根据能够得到的最可靠情报作出的。我们的军队都非常勇敢和尽职,要说有什么责任和缺点的话,全都是我一个人的。"显然,这篇稿子没用上。但我们却从中看  相似文献   

8.
春风 《环球军事》2008,(3):120-123
二战期间,美国海军的护航航空母舰是一种给人带来惊喜的兵器。美国人建造它的最初目的是要消灭德国潜艇和运输机,但当战争进行了一段时间之后,这些袖珍航母却令人刮目相看,从一种防御武器一跃成为进攻利器。  相似文献   

9.
钮松  伍睿 《军事史林》2021,(2):30-36
1990年8月1日,伊拉克因之前在石油价格、边界划定和债务免除等问题上未能与科威特协商一致,于是调遣军队越过伊科边界向其发动了突然进攻.伊拉克对科威特的进攻直接导致了海湾战争的爆发.1991年1月17日至2月28日,经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一支以美国为首,由英国、埃及、叙利亚和“海湾六国”等39国组成的多国部队向伊拉克发...  相似文献   

10.
二战期间,美国海军的护航航空母舰是一种给人带来惊喜的兵器。美国人建造它的最初目的是要消灭德国潜艇和运输机,但当战争进行了一段时间之后,这些袖珍航母却令人刮目相看,从一种防御武器一跃成为进攻利器。  相似文献   

11.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数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国防军一次次创造了战争神话,也一次次地震惊了世界。无论从哪一方面说,以色列的军队都是世界一流的。而第7装甲旅(以下简称7旅)就是这支一流军队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王牌。第7装甲旅诞生在硝烟弥漫的第一次中东战争中。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正式宣布成立。数小时后,5个阿拉伯国家的4万余军队便高呼着“消灭犹太国”的口号从四面八方越过边界,向以色列发动了全面进攻。以色列不得不从其降生的第一天起,就投入到捍卫生存权,拓展生存空间的血腥搏杀之中。战争爆发之时,以色…  相似文献   

12.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向协约国求和遭到拒绝后,准备发动新的进攻,然而,这时却出现了灾难性的“西班牙流行性感冒”。此病使作战双方深受其害。在德国,有40万人死于该病;在英国,首相劳合·乔治病倒了,仅英格兰平均每周死亡达4482人;在法国巴黎,平均每周有1200人丧生;在美国,有近50万人死亡。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士兵更产生了厌战情绪,士气低落。尤其是德军,许多士兵逃离战场,  相似文献   

13.
培养国防生高度军事文化自觉对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军事文化自觉是一种理性自觉,必须坚持科学理论指导和先进理论武装;军事文化自觉是一种实践自觉,必须积极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军事文化自觉是一种情感自觉,必须营造团结和谐的文化氛围;军事文化自觉是一种创新自觉,必须鼓励国防生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一、一个重要问题的提出苏德战争期间,德军军事行动分成两个阶段:一是进攻阶段,大体从1941年3月22日起到1942年11月19日止。这个阶段中,德军主要作战样式是出其不意的进攻;二是防御阶段,大体从1942年11月19日起至1945年败亡止。这个阶段中,德军主要作战样式是防御和退却。上述这种阶段划分是以战略总趋势为根据的,但在具体战役行动上,仍然进攻中有防御,防御中也有进攻。比如,莫斯科战役是德军发起的进攻战役,发生在德军战略进攻阶段。但是实战中,德军亦有防御作战行动。相反,德军在战略防御阶段时,也发动过库尔斯克进攻战役…  相似文献   

15.
在这里,我们虽然看不见检验产品的仪器设备,但从员工来去匆匆的神情里却不难看出他们对工作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这里的人数不算多,但他们却肩负着整个公司重点工程从原材料进厂的检验到各工序及成品的检验,交验的重任;在这里工作条件不算很好,但他们总是以一种一如既往的执著精神,用惠安人特有的拼搏和奉献精神,越过一道道难关,确保着产品的合格交验。  相似文献   

16.
许世宏 《政工学刊》2012,(11):10-11
科学发展观提出近10年来,在推动小康社会发展进程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取得了巨大成功,但胡主席仍强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仍然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面临着一系列极具挑战性的矛盾和困难。"这应引起我们深思。事实上,任何一种科学理论的产生和贯彻,都不是一个轻而易举的过程。只有把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真正作为一种文化自觉,学习才能深入,贯彻才能持久。一、理论只有作为一种文化才能深入人心,只有形成一种文化自觉才能得到真正贯彻落实。文化渗透在  相似文献   

17.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问题,目前学术界仍存有不同的看法:一是认为战争的全过程是反法西斯性质;一是认为从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到1941年6月22日德国进攻苏联这一段战争是帝国主义性质;一是认为从德国进攻波兰到1940年5月丘吉尔担任英国首相这段战争是帝国主义性质。本文作者倾向于第一种看法,并阐述了自己的见解,同时对另两种看法提出探讨性的意见。我们认为,这种研究和探讨,对于正确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澄清一些分歧,进一步活跃学术思想,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8.
希特勒是哪国人?看到这个标题,也许大家会大惑不解:希特勒,不是德国人吗?不是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那个德国元首吗?是的,他是德国人,可是,他有没有可能成为一个没有国籍的人呢?这不是哗众取宠,也不是空穴来风。据英国《泰晤士报》3月12日报道,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谴责德国城市不伦瑞克的管理者在1932年2月26把希特勒任命为公职人员,让希特勒成为不伦瑞克文化和土  相似文献   

19.
浅析一九四○年法国战败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40年5月10日法西斯德国在历时半年多的“假战争”的迷惑之后突然对荷兰、比利时、法国发动大规模的进攻开始,到40年6月22日法国与德国正式签定“停战协定”,法国战败,为时整六个星期。法国,现代文明的宠儿,一次大战后以军事、政治咄咄逼人的盛势在国际舞台上占据显赫位置的强国──特别是它的军队和将帅以及辉煌的战绩为世人所注目,1938年丘吉尔还称法国陆军是“欧洲最有训练、最为忠诚的机动部队”,在如此短的时间里,横遭国土沦陷,丧失主权,含垢忍辱,使整个世界为之震惊。人们诧疑法国迅速的溃败,但同时也在急切地追寻和探…  相似文献   

20.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英空军对德国战略目标的轰炸,摧毁了德国的战争潜力,破坏了希特勒整个战争计划,直接、间接地支援了各个战役方向的作战行动,对整个战争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认真研究美英空军对德国的战略轰炸,对于加强我国空军建设和运用,做好反空袭的军事斗争准备,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美英对德国的战略轰炸,打乱了德军统帅部总体战略指导,使德军把本来主要用于进攻作战的兵力转用于防御作战,大大减弱了主要战役方向进攻作战的能力1943年6月,美、英对德国战略轰炸的第一个目标是德国主要工业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