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已有台架试验方法,在分析座椅抗冲击性能的特点和试验中关键参数的测试的基础上,提出了试验测试系统构建、关键参数测试与数据分析方法,对输入冲击加速度、座椅缓冲位移和假人动态响应指数(Dynamic Response Index for Z-axis, DRIz)等关键参数提出了相应的测试方法与数据分析方法。对于输入冲击加速度测试,验证了测试位置和输入波形分析方法,对试验数据的有效性非常关键。针对座椅缓冲位移的测试,采用高速摄像拍摄视频与图像辅助计算的方式,获得位移曲线,综合分析压缩量和反弹量所反映的座椅性能;DRIz通过建立人体骨盆处的运动方程,通过假人骨盆的加速度值间接计算获得,并对其滤波频率进行了研究与分析。试验数据表明,提出的装甲车防雷座椅抗冲击试验测试与数据分析方法直观、有效。  相似文献   

2.
弹射座椅,是飞行员应急离机自救的重要装置,目前主要有弹道弹射座椅和火箭弹射座椅两种。在结构上通常由座椅主体.弹射操纵机构、人体约束机构、弹射动力装置、稳定减速系统和程序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当空中发生险情,飞行员决定弃机逃生时,就会立即启动弹射跳伞手柄(拉环),几乎在同一时刻,人体被约束定位在座椅上,弹射通道自动清除(通常是以爆破抛离舱盖的方式实现),弹射弹点火将人椅弹出座舱后,座椅上的姿态控制系统开始工作,当人椅减速到允许开伞的速度范围内或达到预定高度时,人体约束系统释放,射伞枪射出(或稳定减速伞拉出)救生伞,人员降落。在整个弹射过程中.程序控制系统的作用是感受人椅系统的高度、速度、运动加速度等参数,选择并控制救生伞的张开时机。  相似文献   

3.
在弹射模拟器训练中,飞行座椅弹射轨迹仿真是判断弹射成功与否和重要、直观的依据.基于座椅弹射过程的物理特性,分阶段建立了座椅和降落伞的飞行物理模型,分析和计算了座椅弹射过程中的座椅和降落伞的各种运动参数,从第三方观察的角度对座椅和降落伞的运动轨迹进行了仿真可视化,为评估弹射结果提供了直观、形象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4.
对磁流变阻尼器进行力学性能试验,通过遗传算法进行参数辨识得到了磁流变阻尼器的Bouc-Wen模型;通过分析剪式座椅悬架受力,建立了磁流变座椅单自由度非线性动力学模型;根据座椅悬架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刚度和阻尼对其振动特性的影响;制定了模糊控制策略,分别对刚度和阻尼进行控制并进行仿真和试验.结果 表明:基于模糊控制的变刚度变...  相似文献   

5.
考虑姿态运动的空间拦截器末制导规律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控制动力的实际情况,研究了拦截器弹体运动以及控制动力特性参数的变化对制导精度的影响。为此必须建立以各种参数表示的制导规律数学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只要开关门限取得适当,控制动力特性参数在某一范围内取值,开关控制的末制导可以达到希望的制导精度。  相似文献   

6.
漫话弹射座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弹射座椅是在飞机遇难时,依靠座椅下的动力装置将飞行员弹射出机舱,然后张开降落伞使飞行员安全降落的座椅型救生装置。  相似文献   

7.
在半速度坐标系建立动力推进高超声速飞行器质心动力学方程,并进行了弹道仿真,分析了初始点参数和飞行设计参数对标准弹道影响,完成了标准大气和扰动大气模型中飞行器跳跃弹道高度、过载、热流特性的对比分析.将地球扰动大气模型应用于飞行器跳跃弹道分析,讨论了不同大气模型对动力推进高超声速飞行器跳跃弹道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大气参数变化对高超声速飞行器跳跃弹道最低点、最大过载、最大驻点热流和总吸热量等参数影响明显, 该结论对飞行器总体、结构、动力、热防护、导航、制导与控制系统前期设计工作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正>11月18日,随着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成功着陆,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江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航天座椅缓冲器,再次光荣地完成了保护神舟航天员安全着陆的重要使命。从1994年参与航天座椅缓冲器的科研试制与生产,22年来江南工业集团勇担使命,以优质军工品质助力神舟号系列飞船自由飞翔。航天座椅缓冲器是神舟号系列飞船返回舱中的重要设施,由一个座椅缓冲装置和若干个压力  相似文献   

9.
介绍某移动地面武器装备的动力系统组成,对其主驱动电机、传动系和蓄电池等参数进行了合理建模与匹配计算,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进行了装备的整体动力性能仿真,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可为同类小型无人平台的动力参数匹配提供一定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湘潭市总工会组织了职工技术创新优秀成果评选。经认真审核评选,共52个职工技术创新优秀项目被表彰奖励。江南集团获奖的两个项目分别是低温管接式系列阀门和神舟飞船座椅缓冲器制造工艺技术。该公司自主研制的低温阀门,打破了国内LNG气瓶生产厂家均采用进口低温阀门的局面,有效提高了气瓶的核心技术水平,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市场竞争力。神舟飞船座椅缓冲器制造工艺技术项目的研制,突破了神舟飞船座椅缓冲器制造  相似文献   

11.
弹性压应力波作用下直杆动力失稳的差分解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受载端简支、远端固支弹性直杆为例,通过对直杆微元的动力平衡分析导出了直杆动力失稳的控制方程,这与用哈密顿原理得出的方程完全一致。利用差分方法求解了动力屈曲方程,解出了动力失稳模态以及临界力参数和动力特征参数的值。特别分析了随着动力特征参数由零增加到一定值后,由静力失稳模态过渡到动力失稳模态的过程。结果表明,对于等效长度直杆,动力失稳临界压力要远大于静力失稳的临界压力。  相似文献   

12.
为提升乘员防护水平,解决实车爆炸防护试验存在的不足,探讨了通过跌落试验模拟评估防雷座椅性能的方法。利用近似半正弦脉冲模拟爆炸冲击载荷,借助加速度峰值和速度变化量与假人损伤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了车辆底部爆炸冲击载荷的影响程度,完成了模拟爆炸跌落试验台的总体设计,通过1.5 m跌落试验与特定爆炸冲击的对比,验证了防雷座椅吸能行程和假人盆骨加速度、头部合成加速度、颈部轴向力等响应的吻合性。结果表明:跌落试验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可以较好实现对车辆底部爆炸工况下防雷座椅运动响应和假人损伤响应的模拟。  相似文献   

13.
2012年11月2日,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江南集团公司为浙江某公司成功开发制造出了电动汽车座椅。江南集团技术人员历时3个多月,先后对产品进行了前期策划、设计、样品对接,攻克了外形设计、手工放样、模具开发等难关,于9月生产出样品。电动汽车座椅不仅通过了国家强制试验,满足了用户要求,同时也为公司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4.
“‘神七’成功发射,凝聚着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全体员工的辛劳、心血和智慧。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为载人航天工程研制了航天员超重训练设备和56套航天座椅。相对于‘神六’飞船上的座椅,‘神七’座椅在设计上更加先进,主要体现在舒适性、安全性和可靠性都得到提高。”接受采访的该所所长邱光荣言语中露出骄傲与自豪。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科技部在江南工业集团公司组织召开了"神舟飞船座椅缓冲器制造工艺技术项目科技成果鉴定会"。最终,神舟飞船座椅缓冲器制造工艺技术圆满通过了兵器集团的鉴定。鉴定委员会成员由来自中国兵器工业新技术推广研究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设计院、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国防科技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单位的专家组成。鉴定委员会听取了项目的研制技术总结报告、测试报告、知识产权状况报告,审查了工艺规程等有关技术文件资料,检查了座椅缓冲器生产检测数据包和几种典型的难加工零件。  相似文献   

16.
为了深入探索模型塔动力特性,以汉江大跨越塔为原型,按照动力相似理论制作了模型塔.试验采用施加突卸荷载的方法使模型产生自由振动,获取模型动力参数.结果表明,模型前两阶固有频率满足相似要求,模型设计合理.为更好地研究模型塔动力特性,在模型塔动力测试基础上,建立了模型塔有限元模型,对测试结果与模态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提出了模...  相似文献   

17.
以发动机动力特性计算式为基础,推导出履带车辆动力性参数计算的数学模型,为今后履带车辆设计,以及动力性能的工程计算分析提供了数学方法,并通过计算机编程对某型车辆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工程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以减轻人体肩背部冲击为目标,依据人体步态参数及负载质量变化,提出了基于缓冲特性动态调节的主动式悬浮背架.采用肌电测试与运动捕捉测试的方法,开展了 2种背架效能试验分析与对比研究,分析了人体腿部肌肉疲劳特性和背架动力学特性,给出了主动悬浮背架效能提升的量化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主动式悬浮背架对变化步态具有更好的适应性;与普...  相似文献   

19.
根据锥壳动力学方程,首先应用Galerkin法和模态叠加法推导得到截锥壳动力稳定性特征方程,最终将截锥壳动力稳定性问题归结为一类Mathieu方程的求解,进而研究了截锥壳的非对称轴压稳定性问题;然后,引入算例求解了截锥壳动力稳定性问题的临界频率曲线以及失稳区域,定量分析了截锥壳中不同参数变化对失稳区域的影响规律,并通过计算得到了一些结论。  相似文献   

20.
<正>作为国内唯一的商用飞机旅客座椅专业研发生产厂家,中航工业航宇公司怀抱打造代表国家水平、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空座椅产业、融入世界民用航空产业链的远大理想,百折不挠、持之以恒、求实进取、锐意创新,经过20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中航工业航宇民机座椅产业腾飞的羽翼日渐丰满……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航工业航宇军品任务锐减,为积极响应国家军转民的号召,航宇人借助中国发展干线飞机、支线飞机的大势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