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胡向春 《现代军事》2009,(12):72-76
曾因在伊拉克杀害无辜平民而声名狼藉的美国黑水保安公司近来又接连曝出新闻。先是《泰晤士报》2009年8月6日报道,黑水公司总裁埃里克。普林斯正面临一系列指控,包括谋杀、走私武器、蓄意屠杀伊拉克平民等罪名。再是《纽约时报》8月20日报道,黑水公司在2004年曾与美国中央情报局秘密签署协议,协助中情局在伊拉克追捕“基地”组织头目。  相似文献   

2.
顾此 《环球军事》2011,(12):20-21
半年后的2011年5月15日,美国《纽约时报》独家披露称,阿联酋阿布扎比酋长国的王储兼武装部队副总司令谢赫·穆罕默德·本·扎耶德·阿勒纳哈扬聘请原美国“黑水国际(BlackWater Worldwide)”保安公司创始人埃里克·普林斯,斥巨资在阿联酋国内打造了一支秘密的雇佣军部队,以应对国内外可能出现的紧急事件。究竟这风是从何处乍起,非要吹皱这一池沙漠中的“黑水”。  相似文献   

3.
在过去的15年里,私人保安公司(Private SecurityCompany)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海外热点地区,尤其是暴发战争的国家。1991年海湾战争时,估计每50名美国军事人员中有1名来自私人公司;而到2003年美军入侵伊拉克时,每10名美国军事人员中就有1名来自私人公司。许多以前由军队自己执行  相似文献   

4.
11月8日,伊临时政府总理阿拉维宣布,他已授权美国主导的驻伊多国部队对巴格达以西的费卢杰展开军事行动。刚刚连任美国总统的布什称,此次行动是第二次伊拉克战争。穆斯林逊尼派城市费卢杰一直被人们称为"抵抗之都",战后造成驻伊美军伤亡的袭击大部分发生在这里。今年3月31日,4名美国保安人员在费卢杰遭枪杀,随后他们的尸体被鞭打、肢解、焚烧,由此引发了美军4月份对费卢杰的大规模武装清剿,造成数百名平民死亡。美军认为在伊拉克制造多起爆炸、袭击和绑架事件的  相似文献   

5.
9月16日,一直在武器核查问题上坚持强硬立场的伊拉克突然通知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宣布将无条件允许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恢复工作。此间分析人士认为,伊拉克政府在武器核查问题上软化立场是一种无奈而明智的选择,意在回避同美国迫在眉睫的军事对抗。 自推翻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后,美国在战略和战术上均把“反恐”矛头直指伊拉克。美国总统布什年初先将伊拉克列为“邪恶轴心”国家之首,随后多次公开宣称要使用“各种手段”改变伊拉克政权。美国准备再次攻打伊拉克的主要理由就是后者拒绝接受联合国核查,继续研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威胁美国利益和地区安全。  相似文献   

6.
李青清  叶广 《环球军事》2013,(17):40-41
美国目前现役军人占全体国民的比例,已降至自两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和平时期的最小水平。在过去的十年间,美军卷入了美国历史上最长的持续矛盾冲突期——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但最高时也只有0.5%的美国成年人在部队服役。由于军队的规模收缩,美国军队人员和更广泛的美国平民之间的联系出现越来越大的距离。最新的美国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PRC调查)显示了这样一个情景。  相似文献   

7.
尽管国际社会强烈反对使用雇佣军, 但实际情况却是,雇佣军的规模还在不断 扩充,在全球许多热点地区,都不乏他们的 身影。在伊拉克,现在每5名军人中就有1 名外国雇佣军。这些人来自不同的国家、不 同种族。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是为了钱而冒 险,也有因为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而战的, 还有厌倦了平静生活想寻求刺激的。如果 真的“存在就是合理”的话,那么一度快要 销声匿迹的雇佣军恐怕又将死灰复燃,再 次登上战争舞台而令人侧目。  相似文献   

8.
美国在伊拉克取得了军事速胜。但是几年后,美国仍然不能稳定该国战后的安全局势,叛乱持续不断。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美国政府和军方制定了平叛战略。平叛战略强调美军作为援助队,帮助重建、恢复基础设施,提供必要的服务,以赢得民心。虽然,平叛战略在抑制暴力冲突、减少平民伤亡上取得了一定实效,美军也开始从伊拉克撤军。但是,美国的平叛战略却导致了伊拉克新的政治、宗教分裂,与美国强化该国中央政府的目标背道而驰。  相似文献   

9.
装备零讯     
美开始换装"阴影"无人机系统近日,美国AAI公司已开始培训美国海军陆战队人员飞行和维护"阴影"战术无人机系统,为该军今年晚些时候换装成"阴影"监视、侦察和情报搜集系统做准备。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装备的"阴影"无人机飞行已超过18万飞行小时,出动37000飞行架次以支持战斗  相似文献   

10.
伊拉克战争爆发于3月20日,至5月1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联军的主要作战行动已告结束,恰巧也是42天,与当年的海湾战争一天不差。应当说,这场战争的战果远远超过了上一场战争,其根本标志便是彻底摧毁了萨达姆的政权体系,彻底瓦解了该政权的武装力量,美英联军在真正意义上占领了伊拉克。然而,在随后的近5个月中,伊拉克局势动荡,重建工作步履维艰,美英联军频频遭袭。所有这一切都表明,伊拉克的稳定与繁荣还都是遥不可及的事情。  相似文献   

11.
美国军方3月17日宣布,伊拉克西部安巴尔省16日3次遭含氯气汽车炸弹袭击,共导致2名伊拉克警察丧生,6名美国军人和大约350名伊拉克平民中毒。自今年1月份以来,伊拉克先后发生了4起类似“氯弹”袭击事件,伊反美武装开始采取新的战略,使用非常规武器发动袭击。  相似文献   

12.
全方位扫描现代“雇佣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国际社会强烈反对使用雇佣军,但实际情况却是,雇佣军的规模还在不断的扩充。在全球许多的热点地区,都不乏他们的身影,现在伊拉克的每5名军人之中就有一名外国雇佣军。这些人来自不同的国家,不同种族,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是为了钱而冒险,也有因为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而战的,还有厌倦了平静生活想寻求刺激的。如果真有“存在就是合理”这种说法,那么现代雇佣军究竟是一支怎么样的群体呢?下面就让我们全方位地了解一下他们吧。历史悠久,踪迹遍布全球“雇佣军”一词,是英文“惟利是图者”的同义词,中国古语“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正是对这类人的生…  相似文献   

13.
美军虽然在入侵伊拉克的战争中取得了速胜,但战后伊拉克局势并未向美国所期望的那样朝着稳定的方向快跑。针对驻伊美军的各种袭击事件层出不穷。针对伊安全部队、平民以及驻伊外国人的恐怖爆炸和绑架事件也是此起彼伏。面对战后伊拉克的严峻局势,美国采取剿抚并用的策略,企图通过软硬兼施的手段,来迅速恢复伊拉克的秩序,但从目前情况看,美国并没有达到目的。伊拉克境内的各种袭击和恐怖事件远未停止。面对无处不在却又无处搜寻的对手,武装到牙齿的美军常是无可奈何;拉姆斯菲尔德所倡导的各种新战略  相似文献   

14.
天泳 《环球军事》2012,(9):28-30
提起廓尔喀雇佣军,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他们那招牌式的武器——廓尔喀弯刀,据说这种弯刀一经拔出就必须见血。上百年来,作为英国军队的精锐部队,廓尔喀雇佣军参加了几乎所有与英国或印度有关的冲突:阿富汗、美索不达米亚、波斯、巴基斯坦、埃及、北非、马来西亚、缅甸、盏加拉、马尔维纳斯群岛和伊拉克,从东到西,从南到北,遍布全球。  相似文献   

15.
3月25日,伊拉克在南部城市巴士拉附近击落了一架英国的“不死鸟”(Phoenix)无人机。从伊拉克播放的电视新闻画面上看到,一些伊拉克武装人员及平民在这架被击落的无人机残骸旁欢呼庆祝。这是目前伊拉克战争中英国无人机的第一次损失。  相似文献   

16.
劫掠平民曾经是近代欧洲战争史上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在法国大革命之前,劫掠是一种合法的战争行为,是当时欧洲军事制度的产物,并具有极高的军事必要性。任何政府无权控制属下雇佣军的战场行为,国家也无力在战时保障军饷和供应。而劫掠可以满足作为雇佣军通过打仗来发财的美梦。在这种情况下,军队只得"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法国大革命后,公民军队取代了雇佣军。公民军队是"为国而战"的军队,与"为钱而战"的雇佣军具有截然不同的政治性质。军队政治性质的转变为国际社会制定禁止劫掠的战争法规范奠定了政治基础。另外,19世纪下半叶以来的科技发展使国家的后勤保障能力显著提高。因此,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基于大规模运输能力的精细后勤作业兴起,劫掠行为的军事必要性彻底丧失。  相似文献   

17.
2002年11月8日,一直以强硬态度抵制联合国武器核查的伊拉克突然宣布接受联合国1441号决议,准许核查人员进入伊拉克执行武器核查。伊拉克的这种态度使其暂时避免了遭受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武力打击,但是却没有实质上消除战争威胁。自从2002年10月10日和11日美国参众两院以压倒多数票相继通过授权美国总统布什在必要时使用武力,解除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的威胁,并迫使伊拉克履行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有关决议后,舆论普遍认为,该决议的通过,等于给布什总统一张授权对伊拉克动武的“空白支票”,使得美英朝着军事打击伊拉克迈进了实质性的一步。伊拉克的突然接受核查,明显是萨达姆最终屈服于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的武力威胁。导致萨达姆屈服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其武装力量在近10年的制裁中的严重衰败,尤其是伊拉克防空系统的严最衰败。  相似文献   

18.
英国首相布莱尔近来在国际舞台上相当活跃,他不仅忙于与美国总统布什共商“倒萨”大计,而且不时替布什四处游说寻求国际社会支持。9月5日美英战机对伊拉克防空基地进行了空袭。空袭是在布莱尔首相与美国总统举行关于战争的首脑会晤两天前发动的。9月10日,布莱尔对伊拉克下了最后通牒:他和美国总统布什将通过联合国解决伊拉克拒绝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入境问题,如  相似文献   

19.
历史告诉我们,军事上的胜利,并不等于达到了政治上的目的。伊拉克战争就是这样。战争给伊拉克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美国自身也是代价惨重,世界为之付出的代价则难以估量。  相似文献   

20.
1979年,伊朗发生了震惊世界的人质危机,66名美国外交官和平民被扣留为人质。而在使馆被占领时,有6名美国人成功逃脱并在德黑兰一幢公寓中躲藏起来。相信很多人对美国特种部队随后实施的一次失败的营救行动都有所耳闻,但对中情局成功地解救6名美国人的秘密行动就很少有人知道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