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俄罗斯军事改革任重道远——关注俄罗斯军事改革新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建光  张明 《国防科技》2009,30(5):77-81
俄格战争以后,俄罗斯军事改革加大力度,步伐加快。2009年,结合变化了的国际国内军事形势,俄罗斯出台了一系列军事改革举措,文章关注和分析了俄罗斯军事改革的最新动向,并对其改革内容解读和研判。  相似文献   

2.
近日,俄军事观察家巴拉涅茨在《共青团真理报》载文指出,俄罗斯目前正在实施的军事改革是近150年来罕有的计划激进、措施极端的军事改革,其程度堪比1861~1874年米留金(时任沙俄国防部长)军事改革。该次改革彻底改组了军队、重塑了军事指挥体系,大幅提升了俄军战力,被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赋予“神圣改革”的称号。目前俄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所领导的军事改革似有与米留金当年的伟业一争高下之势。  相似文献   

3.
1868—1889年,日本明治政府围绕“富国强兵”这一总目标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改革,史称明治维新。军事改革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其创始者是才华横溢的大村益次郎(1824—1869年)。他当时任兵部大辅,执掌军事大权,其改革构想集中体现在(《兵制五大纲目》上。这个大纲勾勒了日本未来军事改革的基本方向。1869年大村遇刺身亡后,处于军事权力中枢的是山县有朋(1838—1922年)。山县1870年从欧洲考察军事回国后,任兵部少辅,继续推进大村益次郎业已进行的军事改革。这次改革,几乎涉及到军事系统的各个方面,使日本走上了军事近代化的道路。 (一) 一、改革军制。明治政府成立后的首要任务,是废除封建  相似文献   

4.
我区的军事经济改革,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现在已走过了10年的光辉历程。在当前全党全军深入贯彻中央关于治理整顿,全面深化改革的时候,认真总结改革经验,展望改革发展前景,对于正确认识军事经济改革形势,积极稳妥地推进军事经济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一九八八年七月十九日军事经济研究中心成立已有一年时间了。一年来,在研究中心的指导和组织下,我军军事经济理论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今天,研究中心与国防大学共同举办这个讨论会,以便交流成果,沟通信息,讨论问题,是十分必要的。后勤工作大量的是军事经济工作,军事经济研究是后勤工作研究的重要内容。随着国家全面改革和整个军队改革的深入,给我军后勤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后勤改革要深入,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非常重视军事改革问题,他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不仅考察了历史上曾经发生的若干次重大军事改革事件,而且紧密结合所处时代的最新军事改革实践,在理论上对军事改革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和阐述,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无产阶级军事改革思想理论体系,实现了对于军事改革认识的重大飞跃,做出了划时代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7.
康有为一介书生,一生未曾习武。然而,在中国军队对外战争屡屡失败、民族危机日趋严重之际,他留心军事,并提出了一系列军事改革思想。毋庸置疑,康有为的军事改革思想是其维新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19世纪末中国军事思想的精华。但迄今为止,军史学界未有专文论述。鉴于此,本文拟对康有为的军事改革思想作简要论述,旨在加深中国军事思想发展史的研究。康有为留心军事、主张改革军事,始于1884年的中法战争。康有为在1888年12月10日《上清帝第一书》中这样说道:“昔甲申之事,法仅以一二舟师惊我海疆,我沿海设防,内外震动,皇太后…  相似文献   

8.
康昊 《军事历史》2016,(1):45-47
沙恩霍斯特(1755—1813)是近代普鲁士军事改革的倡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首创了现代总参谋部制度和配套的军事教育、人才选拔培养制度,为普鲁士(德国)军队的强大奠定了基础,对近代以来世界军事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沙恩霍斯特军事改革中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军事改革必须顺应人类解放发展的社会历史潮流;军事改革的核心任务是推进军官人事制度的改革;军事改革的过程中要善于对守旧势力进行改造和妥协;军事改革中不变的追求是培育知识健全、人格独立的军人。  相似文献   

9.
1994年,法国颁布《国防问题白皮书》,阐述了其新的军事学说,1996年7月颁布《1997~2002年军事建设规划》等一系列法令文件,对新的军事学说作了进一步补充和说明,并明确了武装力量的主要任务。根据新的军事学说和武装力量的主要任务,法国决定对军队进行彻底改革。海军的改革将本着质量建军的原则,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97~2002年)解决组织编制问题,第二阶段(至2015年)确保高质量地发展国家防御系统。  相似文献   

10.
2005年10月,白俄罗斯国防部长马尔采夫上将向国民会议共和国院(议会上院)提交报告,宣布白俄罗斯军事改革的所有项目已全部完成,成为独联体国家中第一个成功进行了军事改革的国家。改革后的白俄罗斯军队编制结构合理、武器装备精良、作风纪律严明、管理秩序井然、福利保障体系健全,被许多西方军事观察员称为“欧洲各国军队  相似文献   

11.
王春生  王剑 《环球军事》2011,(12):25-27
2009年以来,俄罗斯进行了建军以来最为彻底的一次结构性军事改革——“新面貌”军事改革。伴随着改革的实施,俄各政党代表、国家领导人、国防部领导人、社会组织以及普通民众都在热切关注和积极讨论着改革进程,各方观点可谓见仁见智、褒贬不一。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军后勤改革的深入,军事预算理论也不断创新。近年来,我军军事预算改革理论创新主要体现在对军事预算体制从各个角度进行了创新、对部门预算制度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提出了军事产出预算改革的基本思路、对PPBS制度进行了分析论证、构建了预算编制改革法规制度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文章号召广大读者、作者及我军广大军事经济工作者,在新的一年里,要深入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和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精神,加深军事经济理论研究,加快军事经济改革步伐。同时,明确了本刊今年第一位的任务:宣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探讨邓小平军事经济思想,交流运用邓小平军事经济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还强调要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军事经济改革的研究,并列举了许多选题;要加强现代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军事经济保障的研究,等等。  相似文献   

14.
以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为牵引,改革与创新军事基础课程体系,是我院"4+1"模式新型军事人才对军事基础教学与训练的客观要求.通过重点阐述我院围绕加强学员的素质教育,深化军事基础课程体系改革与研究的思路,为新形势下军事基础课程体系深层次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若干参考.  相似文献   

15.
《军事历史》以探讨军事变革历史经验为重点,成为我军指战员学习历史、借鉴历史、反思历史的向导,也是史学工作者研究历史变革的一个“阵地”,受到了读者注意。军事改革是加强我军建设的必由之路。在实践这一时代主题的过程中,《军事历史)无疑应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军事改革的底蕴在于反思,这种反思既源于军事历史,又高于军事历史。只有这样,才能总结、提炼出军事改革的历史经验和抽象出军事改革之理论  相似文献   

16.
2009年,是俄军启动新一轮军事改革以塑造“新面貌”的首年。年内,针对国际国内战略形势变化,俄罗斯出台了一系列方针举措,强力推进军队各项改革。11月中旬,俄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说,俄军2009年主要改革任务已基本完成,以“重塑军队面貌、提高部队机动性和快速反应能力”为核心的军事改革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17.
面对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使得一些晚清的有识之士,开始寻求新的富国强兵之路。以"师敌长技"理论为起点,"师夷长技""中本西辅""中本西末""中体西用"等思想相继产生,并在军事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这些思想从产生到被抛弃,并未对摇摇欲坠的晚清政治统治以及军事改革产生"挽狂澜于即倒"的应用之效。这是因为,晚清军事改革并没有催熟一个符合时代发展的军事改革理论体系,深层原因在于思想观念的保守、落后和认识上存在局限性。军事改革缺乏系统的观念认知,在进行武器装备更新、体制编制调整及新式人才培养的同时,忽视了军事改革进程中系统观念确立这个关键因素,以致出现了将军事改革诸因素割裂开来分段推进的怪现象,造成了军事改革的总体贻误。  相似文献   

18.
自2008年"新面貌"军事改革以来,俄罗斯军队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俄罗斯军事介入叙利亚的行动表现震惊了西方。从行动来看,俄军历经"新面貌"军事改革后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尤为值得关注的是,俄军在此次军事行动中动用了除战略核力量外的所有常规作战力量,并且成功地实现了诸军兵种的合成运用,而每一支作战力量发挥的作用均有其鲜明的特色。  相似文献   

19.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以编练新军为契机,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军事改革,军事后勤近代化也由器物层面上升到体制层面。在军事后勤指导思想、军事后勤体制和后勤保障内容以及军事后勤教育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近代化改革,使中国军队后勤近代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基本实现了中国军事后勤从传统形态走向近代化的过渡。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60至70年代,作为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陆军大臣的米柳京,领导了一场大规模的俄国资产阶级军事改革。这场改革尽管不彻底,但它基本上适应俄国废除封建农奴制,实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经济改革,以及军事技术装备发展的需要,使俄军由封建农奴制的军队变成一支资产阶级类型的比较近代化的军队。米柳京在这场改革中取得的成就,在俄国军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米柳京(1816—1912年)出身贵族家庭,从小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