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军事思想是人们对战争与军事问题的理性认识。它是人类社会和战争形态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并随着社会制度的不断变革,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战争的日益频繁和规模逐渐扩大,作战样式的改变以及人们思维能力和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有一个从股防到理性,由简单到复杂,自低级向高级的变化过程。特别是不同的社会文明以及千百年积淀下来的民族文化特质,深刻影响着军事思想体系的形成,使中西军事思想各自呈现出风格迎异的面貌。而二者的交流与互补,则成为军事思想发展史上颇令人注目的重要问题。作为一种成熟的观念形态,军事思想是在原…  相似文献   

2.
一、军事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马克思主义军事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它研究的出发点是军事消费资料的获取活动,它研究的对象是战争的经济准备和战争的经济保障,它的目的和任务是揭示人类各个阶级社会的战争经济准备和战争经济保障的规律性。所以,要了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经济学,应先从军事消费资料的获取活动说起。军事消费资料的获取,是军事执行其职能的前提,也是军事发展的基础。由于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生产  相似文献   

3.
战争法在西方的起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明 《军事历史》2004,(3):29-34
一部原始社会解体以来的人类社会史,同时也是一部战争史。在这部充斥战争的历史画卷中,由于战争的不可避免,使人类对和平的期盼不得不诉诸于法律手段的约束。这是一个连续、且至今仍在继续发展着的过程。理解人类社会早期战争法规的萌芽,对于今天理解战争法的产生、发展、不断完善以及它在将来的发展轨迹,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一、古代社会战争规范产生的根源(一)社会历史根源在人类历史上,随着氏族制度的解体,人类从野蛮到文明的过渡期称为“军事民主制时期”或“英雄时代”,例如古希腊的英雄时代,古印度雅利安人的吠陀时代,古罗马的王政…  相似文献   

4.
所谓军事思维的综合性是把关于军事活动各个部分、方面、要素的认识统一起来,在思维中形成对军事活动整体认识的一种思维特征.人类对军事活动的认识,在理论思维的方法论上,也经历了“综合——分析——综合”这样一个螺旋式的发展过程.在19世纪以前,由于当时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不发达,人类占主导地位的思维方式,是一种带有辩证性质的朴素的整体观念.在军事领域,以孙子和克劳塞维茨为代表的大陆战略思想体现了当时军事思维的最高水平.进人近现代社会以后,随着军事技术的进步,特别是飞机、坦克、舰艇等先进作战武器的问世和发展,人类战争中出现作战力量的专业分工,促使人们的军事思维产生了第一次飞跃,由此开始了军事理论的第一次大扩展.  相似文献   

5.
20世纪。既是科技飞速发展的世纪,也是科技成果最多和最快应用于军事领域,彻底改变战争形态和战争面貌的世纪。战争与科学的联姻催生出了人类历史上最为强劲的军事技术,军事技术又使大到宇宙,小到微生物界,直至肉眼无法感知的电磁世界,都成为人类进行厮杀的战场。为了赢得战争,人类无所不用其极,量子论和相对论最先用于制造出足以毁灭人类居住的这个星球若干次的“绝对武器”,而并非用来为人类解决能源危机。航空飞行器则被制造用于空袭,用于战争中夺取空中优势。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军在战法研究上取得了许多新成果,加速了我们在理论上从常规战争向高技术战争转变的步伐。但应看到,我们以前的战法研究基本上是处于“宽正面”式的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战法研究在某一领域的深入发展。在当今信息战日益受到世人的广泛关注,并成为新的军事变革的重心所在的新时代里,战法研究的“镜头”也必须从面上覆盖转变到围绕信息战这个重心进行“聚焦”,唯其如此,才能抓住高技术战争的本质,让传统的战法撞击出时代的火花,跟上飞速发展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7.
“蛙跳”本不是一种新战法,而是美军在二战时期就已采用的一种越点进攻、直捣要害的非线式战法。这种战法有利于加速作战进程、破坏敌方作战体系结构。在越南战争、英阿马岛战争及海湾战争中都曾被采用。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将这一战法从海上、空中拓展到陆上战役层次,反映出美军在战法上一贯坚持超前设计与创新思维,对未来战争的战法运用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刘昱东 《军事史林》2008,(12):28-33
回顾历史,不难发现,许多举世瞩目的技术发明、技术创新都曾对人类的历史进程产生过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这其中当然包括军事技术对人类战争历史的影响。就军事技术而言,它们不断地推进着军事理论、战争样式、军队结构的改变,甚至还能引起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转变。机枪,毫无疑问,可以被称作是深刻地改变了战争形态和进程,  相似文献   

9.
当今时代,是一个剧烈变革的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以信息技术为支柱的新型生产力正在推动人类社会由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过渡,并从根本上催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三次全球性军事变革。这场军事变革以实现军事系统的信息化为核心,促使战争形态由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演变。面对世界军事的严峻挑战,中国军事必须实行全方位的变革。江主席明确指出:“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必须按照实现信息化的要求,科学确立我军建设的战略目标、发展思路和具体步骤。”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就是要着眼未来信息化战争的需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突出重点,…  相似文献   

10.
人民解放军通信事业发展简况杨永军军事通信的出现,是伴随着战争的出现而产生和发展的。从1837年美国人莫尔斯发明第一台电报机,到1876年美国科学家A·G·贝尔发明第一部电话机,人类社会便进入电信时代,同时也开创了军事通信的新纪元。人民解放军的通信事业...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初,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以内燃机为代表的工业革命的推动,人类社会逐步走进机械化时代,战争也迈开了机械化的步伐。机械化时代的“标志性”武器一一坦克诞生后的近一个世纪以来,作为作战主要力量的陆军由昨天的“爬行陆军”,发展为今天的“奔越陆军”。可以肯定地说,随着军事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不远的将来,如今奔越驰骋的陆军将成为跨越式的“飞行陆军”。  相似文献   

12.
一、新军事变革的内涵与特点新军事变革正式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在人类社会由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迈进、国际战略格局由两级向多级过渡的大背景下发生和发展的。它的实质是信息化革命在军工领域的反映,目标就是要把工业时代的机械化军队改造成信息化时代的信息化军队。从装备技术发展的角度切入,新军事变革可以归纳为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军事技术的发展与变革,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军事技术的变革。世界军事变革史表明,每次根本性变革无不源于人类社会技术形态及战争形态出现时代转型的历史时期。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的新…  相似文献   

13.
纵观人类历史,先后经历了从徒手战争到冷兵器战争、从冷兵器战争到热兵器战争、从热兵器战争到机械化战争、又从机械化战争到新的核威慑下的信息化战争等一系列军事革命。这些军事革命,无不以科学技术革命和军事技术的重大突破为先导,并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集中表现为军队武器装备、军事理论、体制编制的革命性变化和由此产生的崭新的战争方式。在坦克、飞机和无线电技术设备等新式武器装备批量生产并广泛使用的条件下,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了从热兵器战争向机械化战争演变的军事革命…  相似文献   

14.
战争年代,我军创造了无数脍炙人口而又富有特色的战法,是我军克敌制胜的法宝。然而对于这些丰厚的理论遗产,仅仅了解它“是什么”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产生这些战法的“为什么”中得到启迪,以指导今天的实践,这也是继承和创新我军战法的真正要义所在。基于此,本文从这一新的视角对我军战争年代战法创新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15.
当前,随着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和自然环境的不断变化,多样化的军事任务即非战争军事任务,已成为民兵预备役部队的突出任务。民兵预备役部队面对多样化的军事任务,战法问题是其面临的首要问题。因此,深入分析民兵预备役部队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战法的特点,积极探索民兵预备役部队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战法的生成机制,加快民兵预备役部队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战法的创新发展,是当前民兵预备役部队面临的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世界新技术革命浪潮中,新军事技术成群涌现、新军事理论暗下交锋,战争形态演变、作战样式更新的速度明显加快、幅度显著增大.人民解放军审视自身军事技术、军事理论与现代战争发展的差距,开始把研究战争的视角投向未来,把运筹战争的方式由被动应对转为主动设计.从1983年开始,以《解放军报》开设的"未来战场设计""超越型"研究专栏为代表,全军掀起了设计未来战争研究的热潮.通过早期的未来战争设计研究,人民解放军对未来战争环境变化、作战力量发展及战法更新进行超前预测,创新思维方式,加快转变过时的战争观念,开启了面向未来的战争视野,推动了军事革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周传勇 《国防》2008,(3):21-22
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由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迈进,战争形态也由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转变,世界主要国家继续积极开展新军事变革。在这场不可阻挡的军事变革道路上,军事技术的创新发展和广泛运用,起着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适应世界军事发展新趋势和我国发展新要求,推进军事理论、军事技术、军事组织、军事管理创新","提高武器装备研制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质量效  相似文献   

18.
一部人类史,半部战争史。自阶级社会产生以来,战争便随之而来,而对战争和军事历史的研究也就成为人类总结战争规律、吸取历史经验的有效途径。因此,从中国古代开始,历代统治者和军事家都高度重视对战争和战争规律的研究,并将其上升到关系国之生死存亡大事的高度。古代著名军事家孙武明确指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人民解放军创建以后,以毛泽东、邓小平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更是高度重视军事历史研究。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即倡导党内同志要研究近百年来的军事史,老帅徐向前在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也曾经指…  相似文献   

19.
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国防动员的新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海洋 《国防》2010,(8):40-40
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的世界新军事变革,是人类历史上军事领域影响最深刻最广泛的一场革命。作为新军事变革本质和核心的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在促进人类社会战争形态由机械化战争转化为信息化战争、工业时代的机械化军队正在转化为信息化军队的同时,也导致直接为战争服务的国防动员发生了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20.
军事历史学的研究对象,简言之就是人类社会以往发生的军事现象。这一现象主要表现为人类社会各民族、国家或社会集团之间运用有组织的武装力量进行抗争的历史过程。它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特有的社会矛盾冲突的运动过程,即以往战争、军队和其他军事活动及组织的产生、发展过程。从古到今的战争和军队,并不是一次产生后便无限期地延续下来的。每一次战争和每一支军队,都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因此,整个军事历史又是战争和军队不断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毛泽东在《矛盾论》一文中指出:“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