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人无德不立,官无德不为。政德是为官之魂、从政之本、用权之道。恪守政德是走向成功的动力、抵御诱惑的盾牌。领导干部要努力提高道德修养,坚持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仰不愧天、俯不愧地、内不愧心;坚持"吾日三省吾身",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始终做到慎独、慎微、慎初、慎欲,自重、自省、自  相似文献   

2.
做官先做人,做人先立德;德乃官之本,为官先修德。党性修养是对共产党员的要求,更是对党员领导干部的要求。每个党员领导干部都要始终加强党性修养,增强良好德性,端正自身品行。  相似文献   

3.
张涛 《政工学刊》2003,(5):26-26
江泽民同志关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的重要方略的提出,在治党、治国和治军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基层部队一定要以此为指导,努力实现“以德治军”和“以德带兵”,确保基层部队战斗力的不断提高。(一)基层部队实施“以德治军”,要落实在抓好各级领导干部的“以德润身”、“以德带兵”上。在基层部队,事关部队战斗力建设的各项事业,领导干部要身体力行,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实际行动实践“以德治军”思想。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为官,是各级干部加强“以德润身”的基本要求,同样…  相似文献   

4.
领导干部在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中,决不能只重视履行职责的素质提高,而忽视为官从政的品质修养。要自觉按照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关于“加强党性修养,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已之心”的要求,始终坚持以“清”字为修养目标,以“清”字为行为准则,努力做到“清醒、清新、清静、清晰、清正、清白”。清醒,就是在政治上明明白白,不糊涂。讲政治是我党对领导干部的一个特殊要求。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和政治鉴别力、政治敏感性,才能自觉听党话、跟党走,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在发展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有…  相似文献   

5.
思想品行是立身做人、为官从政的根基。只有切实加强对领导机关干部思想品行的监督。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思想上出了问题,行为上就必然失控失范失度。思想上的庸俗往往是最危险的信号,也是导致行为出轨最致命的起点。古人讲:“德行者,兵之厚积也”,“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选才用人,我党历来主张德才兼备,早在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就提出了“德才兼备”的干部任用标准,时任中央组织部部长的陈云又进一步阐明“德才并重,以德为主”。德与才,两者孰重孰轻?古人云:“德不厚者不可使民”。为官先要立德,德厚方可为官。  相似文献   

7.
师旅团领导干部是部队建设的中坚力量,处在带兵育人、执行任务的第一线,自身形象对部队和官兵具有最直接的影响.如何以良好的党性修养和人格魅力引领官兵履行好新的历史使命,已成为一个非常紧迫的现实课题.作为一名政治委员,我在工作中体会到,领导干部塑造良好形象,就应注重在立党为公、立志做事、立言立行、立德为官四个方面下功夫见行动.  相似文献   

8.
从学习中来—常修为官之德。 生活作风严谨、生活情趣健康,不仅是党员干部执政为官的应有之德,也是加强党性锻炼的应有之义。然而,健康的生活情趣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在后天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逐渐培养起来的。这就从客观上要求各级党员干部自觉运用学习来培养健康情趣。在学习中强化理想信念。理想信念决定生活情趣,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就有什么样的生活情趣。生活情趣服从并服务于理想信念,是理想信念在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9.
盛勇 《政工学刊》2004,(9):45-46
某首长在领导机关党课教育中讲到:“党员领导干部什么时候对自己要求严格了,什么时候就有地位;什么时候开始放松自身要求,什么时候就会逐步丧失地位。”道理讲得很朴实,却抓住了领导干部立身做人、为官从政的要害。领导干部任职岗位、工作性质、行为方式的特殊内涵,决定了在严格自律上反映的不仅仅是个人形象和修养问题,更是党性原则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简言之,时时处处事事严格自律,是领导干部基本的行为要求和必备的从政品质。  相似文献   

10.
吴浩 《政工学刊》2009,(4):64-65
一著名教授为领导干部讲解“道德与利益”的关系时,把二者精辟地归纳为“德”与“得”两个字。并进一步解释说:有德者有得,则‘和’谐;有德者无德,则‘和’伤;无德者有得,则‘和’乱;无德者无得,则‘和’平。怎样在理顺“德”与“得”关系中,把和谐社会构建得更加完善呢?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强调,“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并号召全党同志“倍加珍视团结”。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团结既是品德,也是能力;既是事业的需要,也是做人为官的基本准则。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领导干部要做团结的模范,我感到重要的就是要做到“十要十不要”。一要  相似文献   

12.
左伦 《政工学刊》2001,(12):9-10
“治国之要在治吏”。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强调的“以德治国”重要思想的关键是“以德治官”。作为党的干部 ,尤其是领导干部 ,其思想道德即“官德”如何 ,不仅事关个人荣辱进退 ,更重要的是关系到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 ,强调以德“治”官 ,是亟待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德乃强国之本”。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思想道德建设 ,在各个历史时期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具有时代精神的良好官德操守的模范和典型 ,塑造了新时期领导干部的光辉形象 ,对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导向和示范作用。但是 ,也有少数干部或领导干部对官德修养不够重…  相似文献   

13.
为官当如水     
《人民日报》曾刊登了一篇《为官当如山》的文章,其本意是提倡领导干部要像山一样的性格稳重,像山一样的胸怀宽大,真正做到精神境界要高,思想品德要高,见解见识要高。读后很受教育和启迪。古语说:“仁者爱山,智者乐水。”我即由山联想到水,提出了一个类似的命题:为官当如水。水是生命之源。千百年来,我们依山傍水而居,对水有着特别亲近之感。翻开古国千年文化的词典,在那里有多少文人墨客,把自己的喜悦之情、幽怨之绪寄托于山水。白居易在《池上竹》中就说道:“水能性澹为吾友,竹节心虚即我师。”提倡要与水交朋友,这二句诗便让我想起了孔子…  相似文献   

14.
决定成败的是什么?有的认为是细节,有的觉得是机遇,有的判定是心态,有的分析是性格……各有论证,也不无道理。无数的事实说明,官德同样决定成败。官德,就是为官之德,是领导干部的政治信仰、道德品质、思想观念、工作作风,涵盖着感情趋向、思想意志、奋斗目标,体现于指挥决策、领导管理、协调服务之中,是国家政权维系之要,是党风军风建设之道,是家风民风引领之基,是领导干部权力运行之魂。  相似文献   

15.
端正话风     
大凡领导干部的讲话,某种程度上都是具有引领思想、导航定向以至传播真理的作用。作为领导干部,台上所讲的大体应该是头脑中的所思所想,也应该是自身从政为官、为人处世的理念和主张。从这个意义上说,领导干部的“话风”也就能够反映其思想作风、工作作风乃至生活作风。因此,怎样讲话,讲什么话,用什么样的“话风”来讲,都是领导干部应该经常思考、认真对待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领导;机关干部带头搞好思想政治建设,就要砺高远之志,坚持在信党爱党上带好头;修为官之德,坚持在立身做人上带好头;强谋事之能,坚持在履职尽责上带好头。  相似文献   

17.
“德”,是立身做人、成就事业的根本,也是考察、选拔干部,特别是选拔团以上干部应注意的重要内容。生活的实践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作为系统而存在,作为系统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对干部的考察也是一样,如果顾其部分不计其余,或者重视表象的忽略潜隐的,就难免会得出片面的结论。因此,对干部“德”的考察,应注重用系统的观念去分析、把握,这样才能做到全面、准确、客观。一、既要看政绩,更要注重在问题和失误中考察“德”的延伸性。政绩无疑能凸现出一个领导干部“德”所能达到的程度,也是我们考核、选拔领导干部的重要条件。政绩在一个人工作…  相似文献   

18.
(一 )堂堂正正做人 ,是为官的永恒主题。堂堂正正做一个“大写”的人 ,清清白白做一个“小写”的官 ,这是每个善为官、善从政者都要在人生中实践的一个永久课题。文学家萧军说过一句富有哲理的话 :好人不见得是好官 ,但好官必须首先是个好人。无数事实说明 ,为官一张纸 ,为人金不换。完善的人格可以弥补才能的不足 ,而天大的才能却弥补不了人格的缺陷。要做个堂堂正正的人 ,最主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志存高远。为官者立身做人 ,理想志向是第一位的。坚定的理想信念是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核心。领导干部不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必…  相似文献   

19.
一、从政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廉洁奉公自古以来就是为官从政的首要之德。官以廉为本,不取非份之财,更不能妄取百姓之利,在经济上清清白白、纯洁无瑕。奉公就是以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行为准则,为人民谋幸福,公私分明,公而忘私。廉洁是奉公的前提,做不到廉洁就不可能奉公,而奉公又是廉洁的价值目标。廉洁之所以成为官员的从政之德,其价值不仅仅在于洁身自好,更主要的是在于奉公,也只有奉公才能自觉廉洁。勤政为民。这是自古以来为官从政的一条基本准则。在今天,要实践"三个代表",它要求我们  相似文献   

20.
封建帝制时,凡新高榜得中者均要放任各州衙府县为官。新官上任前为把官当好、出政绩,都要去老官员处探询为官之道,老官员不免告诫勉励“勤政、廉洁”或“吏治之禁忌”等箴言。我们以为,为官的确有“道”,这里讲的道是一种精神,是一个人做官的灵魂。对我们今天的党员干部来说,为官之道就是要带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去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在本职岗位上有所作为。个性服从党性个性,即一个人比较固定的特性。党性,是党的性质、宗旨和奋斗目标的集中表现,具有原则性的鲜明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