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刘小三  彭昊  陈新高 《国防》2012,(8):41-42
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参战部队跨区机动多,给养物资主要依靠沿途军分区保障.因此,做好过境部队给养物资支援保障成为重要交通干线沿线军分区的重要使命任务之一,必须深入研究探索,认真做好准备. (一)现代战争对给养物资保障的新要求.战争节奏加快,保障情况变数多,保障指挥必须智能化.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具有快速性、多变性等特点,要求给养物资保障指挥系统具有反应灵敏、指挥快捷的特点.必须建立和依托智能化的后勤指挥信息系统,实现保障行动全程可视可控,大幅提升指挥效率和保障效益.战争消耗巨大,所需物资品种杂,物资储备必须科学化.  相似文献   

2.
高技术的应用导致现代战争作战样式的变革,也导致了后勤保障方式的变化。近年来,世界各国军队在物资保障领域大力应用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各种高技术,发展高效能物资管理和保障装备,使物资保障能力大大提高。高技术应用于物资管理。使物资的流通速度大大加快  相似文献   

3.
战时后勤支援保障中。防间保密工作要在抓预见性、前瞻性上发挥作用。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战时防间保密工作要着眼于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和高精尖武器装备发展的前沿,为战时后勤支援保障任务的完成提供安全保障。因而防间保密工作要在抓预见性、前瞻性上发挥作用,重点把握以下三个方面:(一)强化官兵对现代战争中防间保密的认识,克服麻痹松懈思想。  相似文献   

4.
美军在总结海湾战争经验时认为,战争的胜利。一方面归功于高技术,另一方面应归功于有效的物资保障。现代战争条件下外军的物资保障特点主要表现在有明确的战时物资保障指导思想、完善的战时物资保障体系、灵活的战时物资保障方式,并注重加强主战方向和应急部队的物资战备建设、加强战时物资管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一、把握战时军械仓库易遭空袭或远程打击的特点。提高政治工作对官兵的心理疏导能力。军械仓库是战备物资储备供应基地,是支援一线部队作战的物资保障中心,同时又是军械技术保障的间接机构。在未来反空袭作战中,其保障地位和作用愈来愈突出。  相似文献   

6.
抗震救灾物资应急采购保障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军在抗击汶川特大地震物资应急采购保障行动中,确立了需求主导、市场主供和机制主控保障模式,疏通了实物供应、市场采购和地方支援保障渠道,创新了部队自提、采购前送和企业配送保障方式。这些有益的实践探索和宝贵经验,为我军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进一步加强物资应急采购保障组织指挥、修编预案、配套设施、创新方法、理顺关系、规范文书等理论研究,提供了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7.
何武涛 《中国民兵》2020,(4):F0002-F0002
2月1日,经报中央军委批准,根据中部战区命令,湖北省军区协调6个驻鄂部队,紧急抽调130辆军用运输车、260余名任务官兵,组成驻鄂部队抗击疫情运力支援队,担负物资运输保障任务。疫情发生后的每天,“迷彩军车”穿梭在武汉大街上,用使命必达的速度给武汉市民“暖流”,滚滚钢铁洪流,让“被按下暂停键”的城市,多了几分生机、几分力量,也增了几多信心。  相似文献   

8.
陈章贵 《政工学刊》2002,(11):57-58
后方仓库战时保障地位突出 ,使命任务艰巨 ,政治工作必须强化官兵“为打赢”意识 ,夯实“保障有力”的思想根基(一 )强化“打后勤战”的思想观念。未来战争不仅使武器装备的消耗量成倍增长 ,其战争造成的破坏和损失亦空前巨大。面对战争对后勤保障的巨大需求 ,后方仓库能否做到高效、快捷、安全的保障 ,将直接决定着战争的胜负。因此 ,政治工作要紧紧围绕仓库的使命任务和上级党委的保障意图 ,运用战前动员、誓师大会、板报、墙报、广播等多种形式 ,讲清现代战争“打后勤、打物资、打供应”的实质 ,教育官兵深刻认识后勤保障在现代化战争中…  相似文献   

9.
基于供应链的军事物资保障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物资保障任务繁重,军事物流的地位日益突出。现代物流打破了储存、运输的传统职能,充分运用了系统、集成的思想,为进一步提高军队的物资保障能力,从供应链的角度,应用现代物流理论,分析了供应链理念对军事物资保障系统的改进和推动作用,指出了当前军事物资保障系统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如何整合优化军事物资保障系统的供应链,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对如何应用供应链理念,提高军事物资保障效率,确保适时、适地、适量可靠保障,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曹新元 《政工学刊》2006,(10):55-56
海上装备技术伴随保障,是我军为积极适应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而探索出来的一种新的保障模式,是海军基地化保障的延伸和发展。海上装备技术伴随保障,是指在战争中为充分发挥舰艇等武器装备的技、战术性能,而对其进行的维护、维修、物资器材供应及其组织指挥等。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节奏快、装备战损率高、物资消耗大,做好海上装备技术伴随保障是保持海上持续作战能力、打赢未来海战的关键,而做好伴随保障官兵和技术人员的思想和组织工作则是“保障有力”的重要保证。因此,加强海上装备技术伴随保障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海上装备技术伴…  相似文献   

11.
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3家定点医院,10余个集中隔离点,30余万件医疗物资、500余吨各种物资转送……战斗在疫情中心武汉,他一边对接驻鄂部队,一边协调地方相关部门,各种急需医疗物资第一时间抵达一线,各种生活保障物资精准送达各定点超市供应网点。他就是湖北省军区保障局局长、省军区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毛洪山。  相似文献   

12.
后勤应急支援保障力量是新时期军事斗争和突发事件保障的“拳头”力量。在军队后勤院校中组建应急支援保障实体,是后勤院校适应现代战争保障需要,深化教学改革,走院校教育与部队训练、实战保障有机结合路子的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3.
战略后勤支援保障在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未来战争要求战略后勤支援保障具有紧迫性、时效性、机动性、持续性和防卫性。要提高后方基地的战略后勤支援保障能力,必须努力增强战时物资筹措能力,积极优化物资储备结构,尽快建立有效保障机制,不断完善保障方式。  相似文献   

14.
2001年7月,我们担负了兰州战区“西部-01”演习参演武警官兵的营房物资保障任务。各级后勤保障人员在总队和后勤部党委、首长的统一领导下,克服重重困难,紧急筹措调运了大量营房物资,迅速运抵千里之外的演习地域,在较短时间内为演习圆满成功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也为今后部队完成大规模“处突”后勤保障任务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5.
数九隆冬,随着一道紧急动员号令,辽宁某预备役高炮团迅速启动人员收拢预案、物资器材装载输送预案、临战训练预案等。20多个小时后,10多路预备役官兵开始从城市乡村、企事业单位奔向茫茫雪野中的一处山林,一批作战保障物资从各储备库室运向指定地域,200多名官兵随到随训,30多个重点难点课目先后出现在练兵场上……  相似文献   

16.
伊拉克战争物资保障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我军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战略需要为目标,物资保障准备充分;以需求为牵引,物资保障范围空前增大;以适应为标准,物资保障方式灵活多样;以信息为主导,物资保障手段先进。伊拉克战争物资保障呈现出的上述主要特点,对于我们做好新时期军事斗争后勤物资保障准备有所启示:前提,认清战时物资保障的地位和作用;重点,做好战时物资保障准备;基础,克服物资动员这个薄弱环节;关键,提高应急机动保障能力;手段,建立平战结合的物资保障网络平台和重视自身防卫技战术的运用。  相似文献   

17.
贺世成 《政工学刊》2002,(10):33-34
未来战争中 ,大量高技术兵器的使用 ,战争将是异常激烈残酷的 ,战争物资的消耗也将是空前巨大的。因此 ,做好战时物资前送中的政治工作 ,确保后方基地战争物资能够快速、准确、足额地输送到一线 ,是我们履行保障打赢使命的关键环节。一、战时物资前送新情况、新问题随时可能出现 ,政治工作必须超前预测 ,精心准备。现代战争具有突发性、高强度、快节奏等许多特点 ,战时物资前送也将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政治工作必须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 ,预测在前 ,想定在前。(一 )各级政治首长、政治部门要积极配合、协助军事首长和…  相似文献   

18.
文章首先分析了高技术战争的主要特点及其对物资保障的要求。之后,提出了做好物资保障的思路:一是深化我军物资保障体制改革,变按建制系统实行垂直保障的供应体制,向三军联勤和军地联供的方向发展。二是加强战时物资保障人才的培养,三是科学规划战前物资储备。  相似文献   

19.
黄浩  傅虎安 《国防》2013,(11):62-64
现代战争对精确后勤保障的要求越来越高,战时向预定地域准确投送和高效处理海量装备物资,必然要求军事交通运输实现“保障资源动态可知、保障需求及时掌握、保障计划辅助生成、保障过程全程可控”的目标。基于当前我国高新技术发展水平,依托“物联网”这一当今最新信息领域的技术成果,以军民深度融合的架构模式,实现加速推进军事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的目的,是非常值得研究探索且切实可行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20.
物资保障能力指标体系设计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物资保障能力指标体系对于物资保障力量的建设、运用、评估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撇开具体物资的保障,仅从系统及抽象的角度分析军队物资保障及其特点,明确了物资需求与保障的系统性,给出了物资保障能力的确切定义和保障能力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分析确定了具有明确含义的基本保障能力指标,提出了物资保障能力指标体系的框架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