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史常伟 《军事史林》2007,(12):63-64
2006年是苏军上尉维克多·别连科驾驶米格-25P战机叛逃日本30周年。一些俄罗斯媒体以《暗淡的红星》为题对该事件的幕后秘闻进行了广泛报道,在两国民间再度激发了研究那段“跨越铁幕”历史的热情。本文讲述的就是当年震惊世界的苏军三大叛逃事件。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苏联封锁西柏林60周年,长久以来,西方将这一事件当作冷战的起点,并指责苏联是“罪魁祸首”。然而从苏联的角度来说,冷战早就在1945年5月21日拉开了序幕,美英情报部门支持的波兰反共势力在那一天武装劫持了雷姆伯托瓦战俘营,杀伤大量苏联官兵,这起事件直接激起斯大林对抗西方的意愿。最近,俄罗斯《军事历史》杂志披露了该事件的内幕。  相似文献   

3.
新书架     
文道 《兵团建设》2010,(4):50-50
《新闻老照片的背后》 《新闻老照片的背后》写到了一些家喻户晓的摄影作品背后的故事,使读者了然这些作品的来历。作为一个“亲历历史”的摄影记者;处于一系列历史事件的“波心”,除了用镜头忠实地再现历史,  相似文献   

4.
关于1946年我党代表与国民党政府代表签定“停战协定”的时间,党史界有争论,说法不一。作者据一些史料考证,认为“停战协定”是1946年1月5日达成的,1月10日向全国公布。对这一历史事件比较完整、准确的表述,应该是:1946年1月5日,中共代表与国民党政府代表达成《关于停止国内军事冲突的办法》;1月10日,双方代表签订并发布了自1月13日起生效的《关于停止国内军事冲突的命令》,同时公布了《关于停止国内军事冲突的办法》。  相似文献   

5.
《黑雪——出兵朝鲜纪实》(叶雨蒙著,作家出版社1989年1月出版,下称《黑雪》)从文学的角度来看,是一部受读者欢迎的作品。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却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是“纪实”不实。一位以写历史题材为主的小说作家曾经说过:“一部作品,既然被冠之以‘历史’的名衔,它也就不可避免地承担着传播历史的媒介作用。不管作者愿意不愿意,一般读者往往是通过作品去了解和认识历史事件及其人物的。因此,人们也就有理由要求作品所提供的基本信息与历史的实际大体相符。”①笔者完全赞成这个观点。《黑雪》既然冠之以“纪实”,其所记述与描写的历史事件就应该是真实的,不应是虚构的,所提供的信息应符合历史实际。然而,该书所描写的事件虽然有一部分是有一定历史根据的,但有许多与历史事实不符,并且还有虚构的成分。《黑雪》开篇第一章的题目是《开国后的第一个  相似文献   

6.
一 1940年10月,八路军、新四军两军在苏北白驹会师是我军发展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但鉴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无完整的文字记载,这就给历史留下了缺憾.《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等资料以及《黄克诚回忆录》和粟裕大将的回忆文章中也都是笼统地讲“八路军先头部队”.那到底谁是八路军的先头部队?对此曾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难以统一.现笔者根据所掌握的资料,对会师的“八路军先头部队”试作考证,抛砖引玉,以就教于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7.
不久前,我们读到一本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黑雪——出兵朝鲜纪实》(下称《黑雪》)。该书的“内容提要”醒目地写着“书中所有事件和人物思想、对话都有史实依据。”可是读完这部作品之后,我们却陷入不解之中:对于这样重大的历史事件,为什么作者在许多地方,竟然以道听途说的材料或虚构的东西,当作“纪实”推给读者? 在没有涉及到该书的内容之前,我们要问这本书到底是“纪实文学”,还是“历史小说”?作者在“后记”里声明,“所有的出场人物  相似文献   

8.
《军事历史研究》创刊以来,已经度过了十个春秋。在这十年中间,《军事历史研究》走的是一条艰苦创业、自加压力、开拓前进的路。由于空军政治学院历届领导精心扶植,由于学界同仁竭诚支持,由于《解放军报》、《文汇报》、《高等教育》、《世界历史》等报刊大力宣传,也由于编辑部几个自称“学子”者,甘愿坐冷板凳,敬业爱岗,编纂出版的这四十册内容丰富、有自己特色的洋洋千余万字的学术成果,终究被放到了中国社会科学的文化宝库里。中国有句古语,叫做“十年磨一剑”。《军事历史研究》之所以取得学界瞩目的成绩,“磨”乃是关键之所…  相似文献   

9.
光阴荏苒,岁月如歌,三十年的春风化雨,三十载的耕耘开拓,《海军工程大学学报》(以下简称《学报》)随着祖国改革开放和我军建设迅猛发展的步伐,由在时代大潮中闪动的一颗亮点,逐渐演化成长为一颗璀璨的星星。在喜迎党的“十七”大和我军建军80周年这一庄严而喜庆的时刻,《学报》  相似文献   

10.
陈溪 《环球军事》2014,(24):67-67
“它描绘了成百上千万中国人民的英勇抗战史,以及战争如何促使现代中国崛起。这本书揭开了行将被人遗忘的历史记忆.为人类史料的丰富和完整化作出了重大贡献。”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如此高度评价的就是牛津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拉纳·米特的新作《中国,被遗忘的盟友》,这本书一出版即引起西方世界极大反响,赢得多国媒体的盛赞,美国《纽约时报书评周刊》甚至称其为“一部惊世骇俗的作品”。  相似文献   

11.
《军事历史》编辑部: 去年《军事历史》第2期中,有一篇文章题为《论辽金军事改革的成败》(作者:刘庆)。该文说:“公元907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建立辽朝奴隶制国家后,即进行军事变革。”我认为阿保机称帝时间的提法不正确。据初级中学课本《中国历史》(1987年版)第二册第9页载:“916年,阿保机称皇帝,建立契丹国”,又据上海辞书出版社《辞海》(1980年版)第1035页载:“公元916年契丹族领袖耶律阿保机创辽,国号契丹。”这都说明阿保机是916年称帝建立契丹国的。该文说“建立辽朝奴隶制国家”而非  相似文献   

12.
1994年7月至1997年3月,我们在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战史》编写过程中,发现湖南军区成立的时间有1949年“8月间”、“8月9日”、“8月10月”和“8月30日”四种不同的史料记载。《四野战史》到底采用哪个时间去准确记载这一历史呢?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查阅了有关这方面的大量史料,作了认真的分析和考证。1951年和1953年由湖南省军区司令部编印的《湖南军区部队发展史》,将湖南过军区成立的时间分别记载为“8月间”和“8月10日”;1956年10月,同样是由湖南省军区司令部编印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湖南军区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史》却将…  相似文献   

13.
我从小就比较喜欢军事和历史,自上高中后,自费订阅了《军事历史》等好几种军事刊物,并购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中国近代战争史》等四五十种军事书籍。几年来,通过研读《军事历史》,我的视野开阔了,知识增长了许多。它使我懂得,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强大的国防力量,就会被人侵略欺辱。要加强国防建设,重要条件之一就是要树立全民的国防意识,培养全民的爱国主义思想,制定反“和平演变”的长远战略。而这一切首先应从学校教育抓  相似文献   

14.
于汝波 《国防》2004,(7):49-49
西方国家非常重视对军事欺骗的研究和应用。美国人唐纳德·丹尼尔等著的《战略军事欺骗》,英国人马克·劳埃写的《军事欺骗的艺术》等书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军事欺骗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散布战争谎言。英国人庞森比在《战争时期的谎言》一书中公然声称:“在战争时期,不重视欺骗就是一种疏忽,怀疑谎言是反常,说明真相是犯法。”现在一些西方国家从战争准备到战争实施乃至战后控制,都有大量的谎言通过不同渠道向世人传布。据西方一些媒体报道,制造和散布谎言已成为美国军事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9·11”事件后,美国五角大楼专门成立了一个“…  相似文献   

15.
9.11事件中美国情报界的巨大失误引起了人们对情报界的关注。一系列调查报告,如《9.11委员会报告》、《两会联合调查报告》、《美国情报能力委员会关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报告》等陆续出台。这些报告中反复提及了一些问题,其中之一就是美国情报界的协调问题,这是美国情报界长期存在的一个难以解开的“症结”。  相似文献   

16.
《军事历史》的“读史札记”,我们部队的同志很喜欢读。这个栏目里的文章,短小精悍,以史为境,既传播了知识,又能给人不少启迪和教益。就以今年第一期的《以项羽》“学万人敌”为戒》一文来说,读后就使我产生了不少联相心。首先,我感到作为一个称职的指挥员,应该而且必须掌握“万人敌”的本领。这就是胜人一筹的谋略思想和指挥艺术。项羽虽然提出要“学万人敌”,但对“万人敌”的内容和范畴没有搞懂,这很需要我们引以为戒。其次,一定要注意发挥同级和下级的积极  相似文献   

17.
《实践论》作为一部在我党历史上占重要地位的毛泽东哲学著作,其划时代意义在于,它同《矛盾论》一起第一次全面而系统地为正确解决我党的思想路线奠定了理论基础。正是继1937年《实践论》和《矛盾论》发表之后,毛泽东明确地对“实事求是”这个中国古代的思想命题作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规定,并经过1942年的延安整风运动,在党的七大上确定为全党的思想路线。 一、《实践论》全面奠定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在1941年发表的《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毛泽东言简意赅地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  相似文献   

18.
珍珠港,位于太平洋中部夏威夷群岛的瓦胡岛南部,东距美国西海岸2090海里,西距日本3200海里,是美国在太平洋上最大的海军基地。用麦克阿瑟将军的话说,珍珠港“是我们最强大的据点”。然而,“灾难”恰恰就发生在这里。1941年12月7日,日本军队突袭珍珠港,驻守在这里的美国太平洋舰队几乎全军覆没。这一事件迄今已过50余载,但人们对它的发生依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军事历史》  相似文献   

19.
王秀娟  向才中  夏准 《国防》2005,(4):74-75
1880年,在美国罗德艾兰州纽波特市的伊斯顿斯·比奇镇附近的海面上,人们发现一艘船,船只完好,货物依然如故,该船长室内的早餐还在,只是舱内空无一人,全体船员不知去向。这就是历史上曾记载的“鬼船”事件。1890年,帆船“马尔波罗号”满载货物从新西兰驶往英国,途中忽然神秘地失踪。20年后,人们在火岛岸边发现了它。奇怪的是,死去的船员都保持着当年在岗时的姿势,死者没有外伤,也没有中毒迹象,船长航海日志的字迹也可依稀可辨,这又给人们留下了一个神秘而难解的谜。经过多年勘察、研究和试验,科学家终于找出了上述事件的“凶手”,那是一种人…  相似文献   

20.
在抗日战争中,大批知识分子、知识青年踊跃参加到八路军和新四军中来,这在我军历史上是空前的。究其原因,一个重要的方面就在于我军有一条正确的知识分子政策。这条政策,在1942年9月17日《总政治部关于部队中知识分子干部问题的指示》中归纳为三个方面:“‘容’、‘化’、‘用’。所谓‘容’者,就是争取知识分子加入我们军队,能够容纳他们,使他们成为我们的优秀干部。所谓‘化’者,就是转变知识分子的小资产阶级意识,使他们革命化、无产阶级化。所谓‘用’者,就是正确地分配他们的工作,使他们有适当的发展前途。”整个抗日战争时期,我军始终把对知识分子的“容”、“化”、“用”看作一 在抗日战争中,大批知识分子、知识青年踊跃参加到八路军和新四军中来,这在我军历史上是空前的。究其原因,一个重要的方面就在于我军有一条正确的知识分子政策。这条政策,在1942年9月17日《总政治部关于部队中知识分子干部问题的指示》中归纳为三个方面:“‘容’、‘化’、‘用’。所谓‘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