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37年8月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时,第115师第344旅参谋长一职由谁担任?学术界对此说法不一:一说是陈漫远,一说是卢绍武。作者通过对所搜集到的大量档案材料、权威史料和亲历者回忆录等进行分析考察,认为陈漫远是第344旅首任参谋长。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9军是一支有着光荣战史的英雄部队,是由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红25军、红26军以及由他们组成的红15军团,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第115师第344旅、新四军第3师等部,解放战争时期的东北民主联军第2纵队发展演变而来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9军,是一支具有光荣革命历史的部队。它的前身是中国工农红军第15军团。1937年8月25日,红15军团在陕北三原县桥底镇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第115师344旅,旅长徐海东,副旅长黄克诚。1940年2月,改编为八路军第2纵队,司令员左权(后为杨得志),政委黄克诚。6月底与新四军第6支队会师,整编为八路军第4纵队,司令员彭雪枫。政委黄克诚,7月,又与地方支队合编为八  相似文献   

4.
新四军第3师,由八路军第5纵队改编而成,是我党开辟和坚持苏北地区抗日斗争的主力之一。一、增援华中,组成第5纵队 1940年5月,八路军根据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命令,指派第2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黄克诚率第344旅(旅长刘震、政治委员康志强)、新编第2旅(旅长田守尧、政治委员吴信泉)共五个团一万二千余人及教导营五百余人,分两个梯队由冀鲁豫边南下华中,6月,先后抵达豫皖苏边区,7月,一部同新四军第6支队合编为八路军第4纵队。随后,黄克诚率新编第2旅及第344旅第687团进抵皖东北地区,与新四军  相似文献   

5.
君威 《军事史林》2008,(4):34-41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8军诞生于抗战初期山东渤海地区(即今山东北部和河北东南部),是由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山东纵队第3支队、第3旅、八路军第115师教导第6旅、渤海军区(1944年1月由清河军区和冀鲁边军区合并组成)等部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山东解放军第7师、第11师、华东野战军第10纵队发展演变而来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67军的前身是华北军区野战军第2纵队。第纵队所辖第4、第5旅源于八一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广西百色起义所创建的工农红军部分团队。主要有红1团、红13团、红3团。1937年6月,红1团、红13团、红3团合编为红军第一军团第1师。抗日战争爆发后,该师改编为八路军第115师独立团。所属之红1团、红13团、红3团依次编为独立团第1、第2、第3营。1937年9月,八路军第115师在平型关首战告捷后,主力部队南下;独立团等部由师政治委员聂荣臻率领在五台山地  相似文献   

7.
六、广阳战斗 战斗时间:1937年11月4日和7日 战斗地点:山西省平定西南广阳村(今属昔阳县) 战斗手段:山地沟谷伏击战 战斗规模:旅级 我军部队:第一仗,八路军第115师第343旅第685团、第686团.第二仗,第129师第386旅第771团、第772团和第385旅第769团. 日军部队:日军川岸文三郎第20师团第40旅团主力一部和辎重部队. 我军主要指挥员:第115师师长林彪,第343旅旅长陈光、政委肖华、参谋长陈士榘,第685团团长杨得志、政委吴法宪,第686团团长李天佑.第129师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参谋处处长李达,第386旅旅长陈赓,第771团团长徐深吉、政委张南生,第772团团长叶成焕、政委谢富治,第385旅第769团团长陈锡联、政委黄振棠.  相似文献   

8.
欧阳青 《军事史林》2016,(11):17-22
9、湿塘战斗 战斗时间:1938年1月22日 战斗地点:河北省平山县以西温塘镇 战斗手段:山地丛林伏击战 战斗规模:旅级 我军部队:八路军第115师第344旅第688团、第689团、晋察冀军区第4军分区一部 日军部队:日军下元熊弥第108师团一部 我军主要指挥员:第344旅政委黄克诚、第688团团长陈锦秀、政委刘震,第689团团长韩先楚、政委崔田民,晋察冀军区第4军分区司令员周建屏、政委刘道生. 战斗部署:八路军第344旅得悉情报,井陉、平山两地之敌出动两个联队约两三千人的兵力,分两路向温塘镇一带的方山、洪子店进攻,企图合击我军.旅遂决定伏击该敌,以第688团在南北马冢山一线设伏,消灭由井陉出犯之敌;以第689团占领温塘镇以东孟耳庄,阻止由平山出犯之敌.晋察冀军区第4军分区第8大队两个营奉命配合行动.设伏地点辛庄位于马冢山北麓,与红岸寨相距3里地左右,两庄寨之间有一条小河与温塘谷道并行南北蜿蜒通过.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21军,是解放战争时期转战华东战场的主力部队之一,由新四军第2师和第4师的部队发展而来。它的前身有一部分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国工农红军第28军。 1945年10月,由新四军第2师第4、第5旅和第4师第9旅,在山东峄县组成新四军第2纵队,罗炳辉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韦国清任副司令员,赵启民任副政治委员,詹化雨任参谋长,王集成任政治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18军,是一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部队。它的前身是由八路军第115师第343旅(欠第685团)组成的东进支队,1941年7月沿革为冀鲁豫军区的第1、2、3、4军分区的一部;新四军第4师留豫东部队和第11、第12旅的一部,抗日战争后分别演变为冀鲁豫军区第6军分区和华中军区第8军分区的一部。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抗击国民党军队向解放区的大举进攻,准备机动地执行战略任务,遵照晋冀鲁豫军区命令,1945年11月,冀鲁豫军区第2、第3军分区抽调主力部队,组建晋冀鲁豫军区第7纵队第20  相似文献   

11.
在抗日战争时期我所经历的战斗中,印象最深刻的是香城固的一次诱伏战。 1939年初,日寇对我冀南地区进行大“扫荡”。为粉碎敌人的进犯,我八路军第129师第386旅在陈赓旅长的指挥下,机动于曲周、广平、肥乡以东地区,以阻击、伏击和袭击等手段,箝制敌人北进。当时,我在第344旅第688团任团长,归第386旅指挥。  相似文献   

12.
君威 《军事史林》2007,(4):36-45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6军,其前身可以追溯到南昌起义、秋收起义、闽西暴动和平江起义、大冶兵暴后部分武装发展而成的红一方面军第一、第三军团的两个主力团,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第115师第343旅第685团二营、第686团三营,由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纵队、中原野战军第1纵队发展演变而来的。  相似文献   

13.
晋冀豫抗日根据地,是坚持华北抗战的重要战略支点和向冀鲁豫平原发展的战略基地,它东起平汉路,与冀鲁豫区衔接,西抵同蒲路,西北面与晋绥区相连,北至正太路,与晋察冀区相邻,南迄黄河,包括晋东南、冀西、冀南黄河北之豫北部分地区。作为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主要组成部分的晋冀豫抗日根据地,是晋冀豫地区的中国共产党组织和八路军第129师、第115师344旅以及山西抗日决死队第1、第3纵队,遵照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战略部署、战略方针,在八路军总部的统一指挥下,在同日伪军反复激烈的较量中,共同开辟和创建起来的。本文…  相似文献   

14.
八路军第115师作为八路军的3个主力师之一,第一个开赴华北抗日前线,"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除一部兵力先期留守陕甘宁边区,执行保卫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任务外,主力相继移师晋西南、挺进齐鲁大地,同时另以一部兵力像种子一样,撒在晋察冀边区、晋冀鲁豫边区和苏北等地区,开花、结果.第115师在全国抗战中的伟大历史地位与作用,是有目共睹的.  相似文献   

15.
一份战斗详报让张廷发来到刘邓首长身边 巍巍太行,在20世纪30、40年代,是抗日健儿杀敌的地方. 1941年夏,与山西、河南两省邻接的河北涉县,八路军129师师部召开的全师参谋工作会议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与会的多是旅、团级参谋长,但385旅派来的却是旅司令部作战股长张廷发.原来,385旅参谋长曾绍山临时有事,张廷发受命代为参加.23岁的张廷发无疑是与会中职级较低、年龄最轻的一位,但就是这位在会上认真听讲、勤做记录的年轻人,会后受到了特别重视.  相似文献   

16.
君威 《军事史林》2006,(2):38-45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军是由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红二方面军第6军团、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第120师第359旅、解放战争时期的西北野战军第2纵队发展演变而来的.  相似文献   

17.
君威 《军事史林》2006,(1):31-36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军是由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第2军团、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第120师第358旅、解放战争时期的西北野战军第1纵队发展演变而来的.  相似文献   

18.
君威 《军事史林》2007,(2):34-41
国人民解放军第14军是由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决死第1纵队、太岳军区部分部队,解放战争时期的晋冀鲁豫军区第4纵队第11旅、太岳军区第8纵队第22旅、中原野战军第4纵队第11、第22旅和淮海战役中起义的国民党军第110师发展演变而来的。  相似文献   

19.
君威 《军事史林》2010,(4):22-27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7军是由解放战争时期的东北民主联军第10纵队发展演变而来的,其前身可追溯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湘赣红军独立第1师、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第359旅等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部队。  相似文献   

20.
君威 《军事史林》2006,(6):35-38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军是由西北野战军第6纵队发展演变而来的.第6军是一支有着光荣传统的部队,其前身可以追溯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红一、红四方面军和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第115师、第129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