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8 毫秒
1.
上世纪70年代,我八九岁,家里住得比较拥挤,父母便让我去跟爷爷奶奶住。奶奶喜欢在夜晚安静的时候纺纱。在火塘边,她架着一台老式木制纺棉车,坐在那里安详地纺着棉纱,一坐就是三个多小时。每天晚上,我陪着奶奶坐在火塘边,一边烤火,一边借着柴油灯看书。柴油灯开始很明亮,过了一个多小时,油灯上慢慢结出了灯花,灯光顿时昏暗了下来。火塘里的火也渐渐没有那么旺盛,暗淡了不少。  相似文献   

2.
正如美国空军一名规划者所言:“这就像白雪公主和27个只到她膝盖的小矮人,美国就是白雪公主,北约成员国就是小矮人。” 无论人们怎么看待利比亚干预问题,但细节无疑对北约起到了负面宣传作用。正如美国空军一名规划者所言:“这就像白雪公主和27个只到她膝盖的小矮人,美国就是白雪公主,北约成员国就是小矮人。”  相似文献   

3.
“我给李奶奶织条头巾。”“我给李奶奶买盒大蛋糕。”今年4月的一天,浙江武义县俞源乡钟森畲族村的畲家女民兵们,正筹划着给红军遗孀汉族老大娘李秀云生日祝寿。李秀云,原住在离村三里的坑底山头铺上,她的丈夫、老红军潘  相似文献   

4.
我们仨     
正一直觉得,在这代代相传中,总有一样东西是亘古不变的,甚至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新颖。蓦然回首,才发现这个东西不是别的,正是那个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荣誉"。红色的奶奶若不是软磨硬泡,奶奶是绝对不会打开她的"百宝箱";若不是亲眼所见,我也绝对不相信偌大的箱子里竟然只放着一张薄薄的"证明"。奶奶轻轻将其打开,动作显得熟练而轻巧,令人动容。那一刻,我甚至怀疑,奶奶真的年近八旬了吗,可那双手分明不曾老去,就像那张纸虽已泛黄,但在奶奶心中却永远崭新如初。"特此报告上级政府给予烈士戴经焕证明,补发烈属证。以上属实,特望上级政府查对,特此证明。"奶奶不曾上过学堂,压根不知纸上写了什么,但有一点她很清楚,这张纸不只是一个证  相似文献   

5.
扫盲夜校     
去年底,江西省会昌县右水乡大青村出现了一桩新鲜事:几十户农民一早便赶着拉着一位姑娘到家里作客。这位姑娘,就是大青村的女民兵,年方20的伍顺娣。 1988年7月,小伍初中毕业回到了家乡。在这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里,女孩子做饭洗衣砍柴火,很少有读书识字的,伍顺娣便成了全村唯一的“女秀才”。她认为自己是个女民兵,又有一定文化,有  相似文献   

6.
我的母亲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工人,个子不高,短头发圆脸大眼睛。由于在工厂上班,嗓门儿大。虽然家里很穷。但她和千千万万个母亲一样,爱自己的孩子。  相似文献   

7.
时光如流水。转瞬之间,我的大姐离开人世一年多了。打开尘封的记忆,她的往事历历在目。我的家在河北省隆化县偏远的贫困山村。因小时候家里穷,孩子多,大姐又是排行老大,我自然是大姐一天天背大的。本该在校园里读书的时代,她却顶着壮劳力到生产队干活儿,过早地同大人承担起家庭的重担。家里每当遇到粮食青黄不接的时候,为照顾弟弟妹妹,大姐总是把能吃、好吃的东西让给我们……  相似文献   

8.
前段时间母亲来信说:“近来眼睛越来越不好使,连毛线头也穿不进针眼里了。”还说,幸好已出嫁的姐姐常过来帮忙,毛衣马上就织好了,读后眼前便定格出母亲眯着小眼,费力穿针引线的画面。其实现在家里早已没什么可以缝缝补补的了,可母亲总是放不下她的针线,一有空她手里便要缝补些什么。去年休假,我从部队回到家里,母亲便告诉我她的宏伟计划:她要把家里所有旧  相似文献   

9.
一位年轻太太,家里有一个儿子正在念小学;她又养了一只小猫。平时看着儿子上学,儿子上学后她就看着小猫玩耍。年轻太太的儿子不好好读书,没让她少烦心,每天都要为儿子做作业的事吵上一仗。太太常常逼着儿子坐在书桌前念书,儿子不愿读,只想着玩。小猫看着他们吵闹也感到好玩。  相似文献   

10.
绿洲的女人用阳光的金线刺绣绿万项春天,绮纵横叶陌绮出绿洲每一片吻形的绿叶绿洲的女人在透明的大风中舞蹈绿洲的女人在燃烧的火洲上歌唱女人呵,你是绿洲最浪漫的主人绿洲的女人老了就呆在家里翻着发黄的照片让孙女猜健录爱听孙女说,奶奶年青时真美孙女问奶奶和爷爷的恋爱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一位同事愁眉不展,问起缘由才知道,他出生不足两月,母亲就丢下他与人私奔,是奶奶把他养大的。现在母亲得了癌症将要离开人世,很想见儿子一面,他开始执意不见的同时,心里也纠结:当年母亲丢下自己,是她绝情,不近人意,可眼下亲生母亲离世前想见一面,自己却不能满足,不是和当年母亲一样绝情吗?他最终去了医院。在走出病房的思索中,他渐渐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客人就是接纳自己,容得下形形色色的人,就是在内心深处悦纳了一个又一个自己。  相似文献   

12.
靠手机短信息和花言巧语,她为亲如姐妹的好朋友虚构了一位白马王子,好朋友债台高筑,而她却挥霍享乐,在"骗子"和"好友"的角色中,她迷失了方向……家庭拮据突发奇想巧增收荣梅芳是某团的无业人员,每年靠在连队给别人拾棉花打零工挣点钱。家里主要依靠丈夫的工资生活,还要供两个孩子上学,家里经济一直比较拮据。荣梅芳由于身体不太好,  相似文献   

13.
专爱挑刺儿,因此被战友们昵称为"刺玫瑰"。别看她爱挑刺儿,从领导到老兵对她一点儿也不反感,反而说她是个好兵。她个儿不高,身材偏瘦,细眉圆眼小脸蛋。但在男兵眼中她却是名副其实的"女汉子"。虽然她的脸上总是挂着微笑,从不因为苦楚而懊恼,但有时犟起来九头牛也拉不回来,她就是冯静。原本大学毕业后,家里为她安排好了工作单位。可她死活不肯去,和家里整整闹了半个月,最终,她说出了自己真实想法,立志要做军中"霸王花",而且要去最艰苦的地方,野战部队才有兵  相似文献   

14.
她家里先后走出12名共和国军人她为140名军人搭起鹊桥她无偿接待过往军人万余人次她创办了全国第一家“拥军协会”  相似文献   

15.
柿饼     
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中国,家家兄弟姐妹多,日子都过得并不殷实,平时在家一日三餐吃饱,就没想过再用什么解解馋、打打牙祭。因此我们这群好身体、大胃口的小伙子来到部队,已让家里的伙食轻松多了。父母更关心的是我们在部队的思想品德、政治表现、训练任务,而他们更放心的就是部队的伙食,因此我们很少收到家里寄来吃的东西,可话又说回来,家里寄的一定是我们平日里不常吃又最爱吃的。  相似文献   

16.
柿饼     
包喜全 《华北民兵》2008,(11):60-60
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中国,家家兄弟姐妹多,日子都过得并不殷实,平时在家一日三餐吃饱,就没想过再用什么解解馋、打打牙祭。因此我们这群好身体、大胃口的小伙子来到部队,已让家里的伙食轻松多了。父母更关心的是我们在部队的思想品德、政治表现、训练任务,而他们更放心的就是部队的伙食,因此我们很少收到家里寄来吃的东西,可话又说回来,家里寄的一定是我们平日里不常吃又最爱吃的。  相似文献   

17.
有一本叫做《庞城末日》的书里面有这样一个情节。意大利古城庞贝有位卖花女叫做倪娣雅。她虽双目失明,但并不自怨自艾,也没有垂头丧气把自己关在家里,而是像常人一样靠劳动自食其力。不久,维期维沙大火山爆发,庞贝城面临一次大地震,整座城市被笼罩在浓烟和尘埃中,昏暗如无星的午夜,漆黑一片。惊慌失措的居民跌来碰去却无法找到出路。倪娣雅虽然看不见,但这些年里她走街串巷在城里卖花,她的不幸这时反而成了她的大幸,她靠着自己的触觉和听觉找到了生路,并且还救了许多人。  相似文献   

18.
当我们约定好时间,准备采访孙晨华时,她悄悄地走进小会议室,握手后便静静地坐在我们的对面。“不管家里的事有多大,决不能耽误工作上的事,所里的工作影响面很大,一点儿失误都会造成重大的政治影响。”听完我们的来意后,她以平和的暖暖细语讲了这个开场白。她工作很忙,脑子里装的全是科研任务。她谦虚平和,不愿多讲个人的故事,她认为这都是自己应该做的。我们通过聊天式的谈话,才好不容易挖出三个小故事。一个晚上的故事:深夜难眠夜深人静,时针已指向23时。五十四所科研大楼的办公室里灯火通明。孙晨华和她课题组的战友们挑灯夜战。孙晨华的…  相似文献   

19.
我叫晏子琴,家里三代都是当兵的。奶奶是地道的八路军情报员,利用摆烟摊做掩护,帮助党中央传送情报;爷爷晏忠品,为原黔江县武装部副部长;爸爸晏其刚,是位航空战线上的钢铁战士。也许是家庭熏陶的缘故,1999年9月高中毕业后,我在继续升学还是参军的选择向往的从军生活。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个充满人间温情的爱心故事。2002年的一天,驻闽某部医院女战士陶海薇从报上看到一篇关于“助孤献爱心”活动的报道。文中的孤儿陈琳的悲惨遭遇揪住了她的心:刚出生七个月,一场车祸夺走了父亲的生命,母亲又因抑郁成疾,不久也离开了人世。小琳琳只得与奶奶相依为命,生活十分艰难。小陶当即与这家报社,福建省慈善总会签订了“助孤献爱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