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放战争时期,由于美国"扶蒋反共"政策的确立,中国共产党被迫将抗日战争时期确立的"联美抗日"政策,改为"中立美国"的政策.在反对美国武装蒋介石集团,支持蒋介石利用内战消灭共产党,建立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针对美国对华政策的反动性发动了强大的舆论攻势,同时,中国共产党又在对美进行政治斗争的同时,做好了美国直接出兵的军事准备与战略部署,从而极大地遏制了美国在解放战争时期对中国内政的武装干涉,为解放战争的顺利进行并取得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的对美斗争,表现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处理外交问题的卓越才能,对于当前的军事斗争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抗美援朝是 50年代初中美之间进行的一场全方位较量。在这场斗争中 ,中国共产党人以敏锐的政治智慧和高超的斗争艺术 ,打败了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 ,赢得了抗美援朝斗争的胜利 ,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 ,树立了中国反对霸权主义的形象 ,谱写出新中国维护世界和平的光辉篇章。一、把美国出兵朝鲜 ,侵略台湾、轰炸东北和远东问题连成一体来看待 ,决策抗美援朝  从朝鲜战争是重要的国际斗争问题这一判断出发 ,作出援助朝鲜 ,暂时搁置解放台湾计划。二战结束后 ,美国一跃成为主宰远东命运的超级大国。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强国 ,美国的对外政策是欺…  相似文献   

3.
马建光  张明  钟华 《国防科技》2012,33(4):74-80
冷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一直对俄罗斯实施战略挤压。北约东扩的步伐不断加快,北约干涉的触角不断延伸。通过东扩和干涉北约形成了对俄的”弧形包围圈”。近来,美国不断继续增强在东北亚地区的军事力量,高调重返亚洲,实施战略东移。为此,作为欧亚大国的俄罗斯也结合新军事变革,不断加快远东军事力量建设,旨在恢复和增加在亚太的影响力。文章对俄罗斯加快远东军事力量建设的战略考虑予以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4.
在全国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等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前线指挥员,通过战略指导与组织指挥许多重要战役的伟大实践,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军事思想;而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正确运用,又赢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事实表明,解放战争时期是毛泽东军事思想丰富、发展与胜利的重要时期。毛泽东军事思想,是在同国内外敌人长期斗争中形成的。但作为一个科学的用语,正是在解放战争时期提出的。在党的七次代表大会上,“毛泽东思想”一语被正式肯定和使用;而“毛泽东军事思想”这一科学用语尚没有形成,  相似文献   

5.
(一)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近代一百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在世界近代民族解放运动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但是,由于我们自己研究和宣传不够,没有拿出内容充实、论证科学的专著和论文来宣传,致使国外史学界把中国抗日战场看得似乎微不足道,甚至把中国人民八年奋斗取得的抗战胜利,说成仅仅是美国两颗原子弹和苏联出兵的结果,而不承认中国抗日战争的伟大贡献。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们作为史学工  相似文献   

6.
全国解放战争(含自卫战争)时期胶东子弟兵共分四批出兵支援其他解放战场,四批出兵所形成的分布于各战场的野战和军区部队总计有:4个军、3个师、1个旅、4个大队、又约29个团。本文通过对历史档案资料的细致梳理,廓清了胶东军区四出主力的历史脉络,用史实说明了胶东人民对全国解放战争胜利作出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全国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以小米加步枪的劣势装备在短短4年时间内,歼灭装备精良的807万国民党军,迎来r新中国的诞生。解放战争的胜利充分显示了毛泽东卓越的军事智慧。这里就让我们循着这场战争的轨迹,去探析毛泽东军事战略思想与军事指挥艺术的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8.
美国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惟一的军事超级大国。它毫无顾忌地频频出兵海外干涉地区事务,充当世界警察角色。无论就其军队的武器装备还是兵员的素质,均堪称世界一流,无与匹敌。可是,在这支一流军队的背后却隐伏着鲜为人知的内幕。  相似文献   

9.
芦青  徐莹 《军事历史》2020,(1):100-107
在朝鲜战争爆发前,美国决策者认为,新中国的政权组织能力和军事能力弱,不能在多个战略方向与敌抗衡;台湾方向是新中国的重点战略方向,但中共"解放"台湾的军事实力有限;中国革命的胜利"改变了力量的均衡",将威胁美国对远东其他地区的控制。基于这种蔑视和敌意的判断,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迅速向朝鲜半岛、台湾海峡和印度支那三个方向派出武装力量,在全面卷入朝鲜战争的同时,对新中国形成战略包围圈。  相似文献   

10.
茹莹 《军事历史》2002,(3):46-49
从太平洋战争爆发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在苏联参加远东作战问题上,美国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从最初积极推动苏联参战转变到力图迟滞苏联的远东军事行动。这一变化并不是偶然的,它与美国对于国际形势的分析以及自身利益的界定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力图从这一角度来揭示二战期间美国对苏政策变化的特点及其原因。一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不久,美国就开始积极探询苏联在出兵远东问题上的态度。之所以如此,与它对整个亚洲战场形势的分析有着密切的关系。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后,在大约一年多的时间里,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上处于主动性地位,占…  相似文献   

11.
俄国十月革命后国内战争期间,协约国利用各种手段对苏俄实行经济封锁和武装干涉。在远东,日本对西伯利亚的觊觎和军事行动成为当时远东地区国际关系的焦点之一。在西伯利亚军事干涉问题上,日本国内外各政治力量对此态度不一,矛盾重重。最终,在国内外多种力量的作用下,日本的干涉以流产而告结束。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并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在这一重要的历史时期,我党我军的军事战略在日臻成熟的同时,军事经济战略也日趋完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统一战线的军事经济战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军事经济战略;公私兼顾,军民兼顾的军事经济战略和持久经济战的军事经济战略。以上这些基本上形成了我党我军独具特色的军事经济战略体系。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解放区战场的实际和抗日战场军事格局的变化,因时制宜地制定了军事经济工作方针和政策,并有针对性地开展了灵活有效的军事经济工作,主要包括:加强财政金融建设;发展工农业生产;开展军民大生产运动;繁荣对外贸易和进行对敌货币斗争等。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区军民开展的军事经济工作,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以及后来的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为解放后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4.
邓峰 《军事历史》2008,(1):36-40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政府十分关注中国是否出兵朝鲜,帮助朝鲜人民民主主义共和国统一朝鲜半岛.在美国决策层看来,当南朝鲜军队迅速溃败、被北朝鲜军队压缩在釜山环形防御圈时,一旦中国出兵,那么战争很快就会以北方的胜利而告终.  相似文献   

15.
近期由于美国推行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连连得手,对我国台湾回归造成很大影响,但如果认真分析一下中美利益的冲突,美国武力干涉台湾军事斗争的可能性很小。 台湾问题是中国内部事务,已被世界各国承认,美国武力干涉,师出无名,会陷入政治被动。 台湾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全中国时一个历史遗留问题,它不同于国际上的殖民地问题,不同于国际性事  相似文献   

16.
十大军事原则,是毛泽东同志根据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初期的作战经验,从解放战争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出发,在1947年我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夺取解放战争全面胜利的重要时刻提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是驰名中外的窑洞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培养干部的摇篮,是中国乃至世界军事教育史上的奇迹。它为中国革命培养造就了十多万名德才兼备的军政干部,为抗日战争、全国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奠定了重要的组织基础,也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抗大人才培养的宝贵经验,对当今的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奥巴马1月5日公布了美国新防务战略,宣布美国防务战略重心从中东转向远东,并在一定程度上侧重应对中国的军事建设。事实证明,虽然没有大规模公众辩论或国会投票,但美国政府无疑正慢慢将中国视为一个富有活力的超级大国,并准备好在必要时对华开战。  相似文献   

19.
今年 10月 25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国人民保家卫国、抵抗侵略、维护和平的正义之战,在新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1950年 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悍然出兵干涉,并不顾中方多次警告,越过“三八线”,把战火引向中国的东北边境,轰炸中国城市。不仅如此,美国还改变了不干涉中国内战的政策,派兵进占台湾,把第七舰队派往台湾海峡。当时,新中国成立不久,百废待兴,急需和平建设,中国人民不希望战争。然而,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美国航空母舰开进了台湾海峡,中国的国…  相似文献   

20.
辽沈战役是东北人民解放军于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在辽宁省西部和沈阳、长春地区与国民党军进行的战略决战,是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中的第一个战役.这次战役历时52天,歼灭国民党军47万余人,解放了东北全境.辽沈战役的胜利,使中国革命形势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从而加速了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进程.辽沈战役的胜利,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战略决战的军事思想,蕴含着宝贵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