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真味是淡,至人如常",是明代作家洪应明所著《菜根谭》中的一句格言。意思是说,真正的美味是清淡平和的,德行完美的人能够保持平常心,其行为举止与普通人没有什么两样。《菜根谭》一书近年来颇为流行,其原因就在于书中的许多格言警句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真味是淡,至人如常"这句格言同样包含着为人处世的智慧:平平淡淡才是真,真正聪明的人应当始终保持平常心。这对今天的人们仍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
张扬  张振宇 《政工学刊》2009,(11):38-38
《醒世恒言》载:录事薛某梦见自己化为鲤鱼,遇一老者垂钓。终因难耐饵之诱惑,为老者钓上。冯梦龙点评说,薛录事被钓皆因“眼里识得破,肚里忍不过”的贪婪所致。《菜根谭》的作者洪应明也曾说过,贪得无厌的人,身上富有了,但内心却一贫如洗;知足的人,身上虽然贫穷,但内心却很知足。人只要有一点贪婪私利,就会销蚀刚强变为软弱.阻塞智慧变得昏聩,败坏一生的品行。白居易亦有“勿言舍宅小。不过寝一室;何用鞍马多,不能骑两匹”的警世传言。由此可见,知足不贪,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才是人生的真谛。  相似文献   

3.
《菜根谭》里有一句名言:“文以拙进,道以拙成”。这句话讲出了一个朴素的真理。你不妨仔细察看一下周围的人,凡是成功了的人,大都是一些比较笨拙的人。华人首富李嘉诚其实就是一个很笨拙的人。有记者采访李嘉诚的儿子李泽楷:“你父亲教会了你怎样的赚钱秘诀?”他回答道:“父亲并没有告诉我赚钱的方法,只是教我了一些做人的道理。他告诉我,与人合作,如果你可以拿七分赢利,八分赢利,那你只拿六分就可以了。”  相似文献   

4.
所谓"个别人"是指思想、行为和性格等方面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需要给予特别关注的人。他们的思想比较特殊,要想把正确思想装进"个别人"的脑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必须讲究技巧和艺术。一、富有弹性,留有余地。世上没有一棵树不长枝丫,也没有一条河不走弯道。青春岁月里的官兵,思想上有起伏和波折是正常的事情,这就要求做"个别人"的工作必须有弹性和灵活性。《菜根谭》有言:"融得性情上偏私,便是一大学问;消得家庭内嫌隙,便算一大经纶。"实践中,对"个别人"应坚持  相似文献   

5.
厚爱吃苦     
近 读《何厚铧其人其事》一书 ,不禁被何厚铧甘愿吃苦 ,自强自立的精神所感动。何厚铧的父亲生前是澳门工商界巨擘。但何厚铧自幼艰苦朴素 ,毫无纨绔子弟的娇奢习气。在他只身赴加拿大求学的时候 ,父母给了他一笔充足的生活费用 ,可他分文不动 ,坚持在艰苦的勤工俭学中砥砺意志 ,增长才干。回到澳门后 ,何厚铧也并没有直接进入家族企业 ,而是继续独立自主地艰苦寻求自我发展之路。北宋哲学家张载说过 :“富贵福祥 ,将厚吾之生也 ;贫贱忧戚 ,庸玉汝于成也。”明朝洪应明在《菜根谭》中也说 :“耳中常闻逆耳之言 ,心中常有拂心之事 ,才是进德…  相似文献   

6.
耐得住寂寞     
《菜根谭》云 :“栖守道德者 ,寂寞一时 ,依附权势者 ,凄凉万古。故达人观物外之物 ,思身后之身 ,宁守一时之寂寞 ,毋取万古之凄凉。”能做到“宁守一时之寂寞 ,毋取万古之凄凉” ,应该算得上有大智慧的人。印尼前总统苏哈托 ,在位时可谓风光一时 ,凭借其手中的权力 ,干出了不少惊天动地的“大事情”来。然而 ,当他大权旁落后 ,却成了形单影只的孤家寡人 ,被印尼和西方报纸称为“世界上最感寂寞的人”。至于苏总统是不是一个不守道德的人 ,会不会凄凉万古 ,不能用我们的道德标准加以评价。但前车之覆 ,后之之鉴 ,对于苏氏的寂寞 ,却很值得我…  相似文献   

7.
四川垫江县人武部在刊授教育中,一是抓好教材落实,每年为每个普通民兵连订一份《西南民兵》杂志和《两用人才报》。二是抓好教学落实。每个乡、镇有2至3人的教学辅导站;县人武部每季度利用《民兵工作简报》,以《西南民兵》杂志为主要教材进行重点难  相似文献   

8.
“枪打出头鸟”是在我国流传了多年的俗语。古人受道家无为思想和儒家中庸思想的影响,是不提倡出头的。他们强调做人和处世要保持平衡均势、中规中矩,一切要符合于道德和礼数。封建统治阶级为了自己的利益选择了儒家思想作为统治思想,就是希望大家都不要强出头,都尊受天子的统治,做一个顺民,自己家的江山才能千年永固,对所谓的“出头鸟”是要坚决枪打。久而久之,枪打出头鸟深入人心,人们都安于现状,有了不公平的事因畏惧于遭到枪打而忍气吞声。明代洪应明的《菜根谭》中也有“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积于岸,流必湍之”的说法,是要人们从大自然…  相似文献   

9.
夜语无声     
常常喜欢一个人在月白风清的夜晚静坐斗室,捧一壶茶,听一张唱片,最好是舒缓空灵的那种,《梅花三弄》、《二泉映月》或者肯尼基的《回家》,婉转清淡又笼罩着丝丝忧郁,让人的心灵由不得轻轻地安谧柔情,这样的时刻,是否太奢侈了。泡在清凉的月色中,持一杯香茗轻  相似文献   

10.
日本的预备役制度是根据1954年7月通过的《自卫队法》和《防卫厅设置法》建立起来的,1954年和1970年分别开始在陆军和海军中实行。根据《自卫队法》规定,预备役人员定额为4.16万人(陆军4.1万人,海军600人)。据有关资料统计,日本陆军预备役现实有4.0926万人,海军预备役实有543人。日军预备役使命有三:一是编成轻装步兵团,担任后方警戒;二  相似文献   

11.
《管子》一书,虽托名于春秋初期齐国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管仲,但并非出自管仲之手。南宋叶适认为:它“非一人之笔,亦非一时之书”①近人研究认为:《管子》基本上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作品。 《管子》的内容极其丰富,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哲学以及自然科学诸方面,在先秦思想史上,是一部极为罕见的重要学术著作。  相似文献   

12.
张岱年指出:《孙子》的精湛之处在于其中的辩证思想。它对于奇正虚实之变,进退攻守之法,都有精辟的论述,充满了辩证的智慧,至今读之,犹能启人深思,沁人神智。先秦典籍之中,辩证思维最丰富的有三部书:一是《周易》,二是《老子》,三是  相似文献   

13.
信息之窗     
《国防》1997,(12)
北京 北京顺义县人武部给县党政领导订《国防》杂志。该县人武部为使地方党政领导及时了解和掌握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情况,为他们每人订阅一份《国防》杂志。县领导高兴地说:这是人武部送给我们的一份最好礼物。  相似文献   

14.
编读往来     
《国防》1995,(7)
第3期《国防》好编辑同志: 读了今年《国防》第三期。心里有个感觉:,这期好。她好就好在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在众多军事刊物中有独到之处。 一是信息量大。十几个栏目中,所刊文章、消息、图片,从各个方面、不同程度地讴歌和反应了武装战线上的新人新事,交流了新作法、新经验、新见地。 二是报道及时。《“好军嫂”韩素云的人生座标》、《中国国防预算评析》等文章,报道及时,读来可信。 三是文章质量高。《地方党委要积极维护人武部的军事特色》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试图描述《通典》第148卷载《司马法》的片断里提到的古代阵形。关于《孙子兵 法》提到的古代“奇/正”问题的文献存留的不多,《司马法》是其中的一部。 研读古代战略著作的一个主要困难是许多专用词汇都同技术装备和组织有关,当时可能是以“行话”的方式来使用的,现在早已无人了解其意义,因为它们同古代战争关系密切,而古代战争已经逐渐被人丢开。  相似文献   

16.
军旅益友     
我常常喜欢一个人静静地捧读《环球军事》, 有时读到精彩之处,就把它的精华摘录到我的读书笔记上。作为一名当代军人,尤其是一名军事干部,我特别喜欢《环球军事》。它是我军旅生涯的良师益友。它让我了解了外国军队的体制、编制和武器装备的技术性能。在我军现有武器装备的情况下,它让我懂得了如何使人与武器装备更好的结合以及充分发挥人在现代化战争中的重要作用。每次《环球军事》发到连队后,我总是第  相似文献   

17.
原名《西行漫画》。24幅漫画,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作者亲历二万五千里长征,用他的笔描绘了他眼中的长征。和美国人斯诺的《西行漫记》遥相呼应,这是一部看得见的长征史,是一部长征形象史。本期开始,本栏目连续刊发其中精彩漫画,以飨读者。《长征画集》一书已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8.
新书架     
文道 《兵团建设》2010,(2):50-50
《庄子的享受》 庄子是中国历史上的不二的奇才。《庄子》一书,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奇书,庄子令一些人受得沉迷,恨得顿足。若要谈庄子,需要的不止是一种文体的文字写作实践,  相似文献   

19.
原名《西行漫画》。24幅漫画,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作者亲历二万五千里长征,用他的笔描绘了他眼中的长征。和美国人斯诺的《西行漫记》遥相呼应,这是一部看得见的长征史,是一部长征形象史。本期开始,本栏目连续刊发其中精彩漫画,以飨读者。《长征画集》一书已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20.
“至乐无如读书”,是《史典》中的一句名言,意思是说人的一生如果能养成读书的习惯,实在是一种快乐无比并且受益无穷的事情。近阅《领导文萃》杂志中有一篇题为《毛泽东与“九月九日”》的文章,记述了一代伟人毛泽东在去世的前一天,虽然开始进入人工辅助呼吸,血压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