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庞大的潜艇家族中,有一个使命和设备配置均不同于作战潜艇的分支,主要有实验潜艇、电子战潜艇、救援潜艇、深潜救生潜艇、海洋观测潜艇、运输补给潜艇和袖珍潜艇等,我们称之为特种潜艇。特种潜艇凭借其特殊本领,为作战潜艇提供作战、试验和安全等方面的保障,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旅顺潜艇学习队,是中国潜艇事业的起点,在我国潜艇部队的发展史上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培育了我国第一代潜艇指挥员和各专业骨干,而且在它的基础上建立了我国的潜艇学院和第一个潜艇基地,从而开创了我国潜艇部队建设与发展的历史,为我国潜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  相似文献   

3.
E级潜艇出鞘 追溯到19世纪90年代末期,当时潜艇已经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海上作战利器。由于法国海军的重视,潜艇的研制工作最早在法国兴起。继法国之后,1900年,英国海军从美国订购了5艘霍兰级潜艇,并开始着手自行研制潜艇。1906年,英国开始研制D级潜艇。该级潜艇排水量500吨,双层壳体,适航性好,并且安装有试验型柴油机。 在D级潜艇的基础上,英国皇家海军开始了E级柴电潜艇的研制工作,所以说E级潜艇是英国D级潜艇的改进型号。首艇也就是E-1潜艇于1912年服役。到1916年英国总共建造了58艘E级潜艇,其中还包括2艘  相似文献   

4.
旅顺潜艇学习队,是中国潜艇事业的起点,在中国潜艇部队的发展史上占有特殊的、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培育了中国第一代潜艇指挥员和各专业骨干,而且在它的基础上建立了潜艇学院和第一个潜艇基地,从而开创了中国潜艇部队建设与发展的历史,为潜艇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建...  相似文献   

5.
在潜艇发展史上,“鹦鹉螺”号潜艇的名字曾多次出现,并且大多是作为潜艇发展取得重大突破的代名词,成为潜艇动力发展进程中的标志性潜艇。  相似文献   

6.
20世纪40年代后期,苏联海军在战后第一代常规动力潜艇陆续开工建造的同时,便开始着手第二代常规动力潜艇的设计工作。按照苏联海军战后发展潜艇计划,第二代常规动力潜艇是R级、F级攻击型潜艇以及G级常规动力弹道导弹潜艇。G级弹道导弹潜艇的工程代号为629。按  相似文献   

7.
国外潜艇无人机系统的发展与作战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潜艇的优势在于隐蔽性和突击性.但是,潜艇的感知能力限制了潜艇性能的进一步扩展.潜艇无人机系统的出现为潜艇能力的扩展提供了一种手段.针对潜艇作战能力的需求,介绍了潜艇无人机系统的发展状况,分析了潜艇无人机系统的关键技术,并给出了潜艇无人机系统的两种作战使用方式.  相似文献   

8.
潜艇的生存取决于它的隐蔽性。由于至今还没有一种可供潜艇在水下通信的理想手段,故在核动力潜艇出现以后,通信已成为损害潜艇隐蔽性的重大课题,目前美、苏都把潜艇通信问题提到战略的高度加以重视。可以设想,在今后几十年,潜艇通信技术可望有较快的发展。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潜艇通信1909年美海军首次试验在水下接收无线电信号,由于通信距离太近没有受到重视。潜艇  相似文献   

9.
214级AIP潜艇     
214级潜艇是德国在畅销全球的209级潜艇基础上设计出来的新一代潜艇,该潜艇继承了德国霍瓦兹德意志船厂生产出来的潜艇的所有优点,同时还吸取了多年来在建造209级潜艇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教训。该潜艇的总承包商仍为霍瓦兹德意志船厂,德国国内及国际上的一些知名公司将作为分包商。1997年1月,德国国防部正式将新一代潜艇命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海战中,隐蔽性对潜艇的生存能力和战斗力是至关重要的,而影响潜艇隐蔽性的最主要因素是潜艇的噪声水平。为此,各国海军总是千方百计地降低潜艇的噪声,以提高隐蔽性。德国海军在这方面更是不遗余力,继212型AIP(不依赖空气)潜艇之后,最近又推出新一级不依赖空气的常规潜艇——214型AIP潜艇。基本设214型潜艇在造型上借鉴了荷  相似文献   

11.
核潜艇是核动力潜艇的简称,这种潜艇以核反应装置产生的能量为动力向前推进。按作战使命,核潜艇分为核动力战略导弹(弹道导弹)潜艇和核动力攻击潜艇;按主要武器装备,分为核动力导弹潜艇和核动力鱼雷潜艇。核潜艇于20世纪50年代诞生,它的诞生及发展为潜艇的作战运用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2.
在庞大的潜艇家族中,有一个任务使命和设备配置均不同于作战潜艇的分支,主要有实验潜艇、电子潜艇、救援潜艇、海洋观测潜艇、运  相似文献   

13.
潜艇素以隐蔽著称,是现代海军重要的兵力之一,在历次海战中都取得了显赫战绩。在一次大战中,潜艇击沉舰船5949艘,总吨位1115万吨。二次大战中击沉舰船4900余艘,总吨位1469万吨。目前,世界上共有44个国家和地区拥有潜艇,总计663艘潜艇在役。其中,核潜艇295艘,常规潜艇368艘。它们对世界各国,尤其对海洋国家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80年代以来,潜艇隐身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大提高了潜艇的现代化水平。隐身是潜艇生命力的保证之一。具有良好隐身性的潜艇,可从摆脱来自太空、空中、水面和水下的反潜探测,生存概率在90%以上。隐身是潜艇完成多种任务作战成败的关键。潜艇利用海水作  相似文献   

14.
反潜战是对敌潜艇兵力做斗争,粉碎其潜艇战的作战。它包括对敌潜艇的进攻和防御,即使用各种反潜兵力和武器主动地搜索、攻击敌潜艇,或采取各种措施限制敌潜艇的活动。随着潜艇安静化程度的日益提高,以及高性能作战  相似文献   

15.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后,日本海军向美国订购5艘"霍兰"潜艇并于次年组建第1潜艇队。以后,日本海军通过购买外国潜艇和制造技术逐渐掌握了潜艇技术,于1917年开始自行研制潜艇。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作为战胜国,日本得到7艘德国潜艇,了解这些实用潜艇的构造对日本潜艇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德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潜艇的国家之一,在世界潜艇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U型潜艇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战功显赫、闻名于世。二战结束前,德国开创性地在ⅩⅪ型潜艇上采用流线形艇体和使用水下通气管,首次实现了潜艇水下航速超过水面航速,使潜艇在潜望深度即可使用柴油机航行,大大提高了潜艇的隐蔽性,成为潜艇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二战后,由于国际公约限制德  相似文献   

17.
潜艇自航模试验技术是以按照相似理论设计建造的潜艇自航模型为基础,集成了控制系统、测量系统、通信传输系统,可进行潜艇操纵性、快速性、隐声性等航行性能试验的综合、开放的试验技术,是潜艇水动力综合性能研究的新方法,是对传统研究方法的补充与拓展。美国通过三条潜艇自航模试验研究,已经将潜艇自航模发展成为系统性、综合性的潜艇航行性能试验评估和设计优化的主要平台,其产生的大量研究成果是促进美国潜艇技术水平持续进步的强大动力,也使潜艇自航模技术成为美军新型潜艇研制体系的一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的潜艇自航模技术已具备潜艇在水下空间机动的试验研究能力,正在向综合航行性能试验、验证、优化设计功能领域拓展。  相似文献   

18.
潜艇鱼雷发射噪声是潜艇作战的不利因素之一。深入分析了现行潜艇占位射击可行域的局限性,讨论了发射噪声对传统潜艇射击可行域性分析计算所带来的影响。在将发射噪声纳入综合考量后,给出了实际算例,充分考虑到发射噪声对潜艇占位射击可行域的影响,以此为对比得到经过优化的潜艇占位可行域,对潜艇作战使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潜艇的隐身技术的现状潜艇是一个国家的战略力量,作为水下的大型机动平台,其行动隐蔽,攻击能力强,可执行复杂任务,具有强大的战斗力。携带强大攻击武器潜伏在深海的潜艇,能够让一个舰队"退避三舍"。因此,保证己方潜艇的安全,消灭敌方潜艇,是海上作战的重中之重。从潜艇诞生至今,探潜和潜艇隐身技术就在不断地发展,各国海军都希望强己之盾,利己之矛。进入21世纪以来,潜艇减振降噪技术进一步发展,致使潜艇的辐射噪声进一步降低,被动声呐探测能力被大幅  相似文献   

20.
反潜战也称防潜战,是指对敌潜艇斗争的统称。它包括对敌潜艇的进攻和防御,即使用反潜兵力、兵器积极主动地搜索、攻击敌潜艇或采取种种措施限制敌潜艇的活动。其目的是不让敌人有效地使用其的潜艇。反潜战与潜艇战是一对人类战争史上的双胞胎,自第一次世界大战潜艇崭露头角时,反潜战就随之产生了,并随着潜艇技术装备和使命的发展而发展。潜艇作为海战的一种兵力,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曾取得过显赫的战果。战后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