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刘义平、王海云同志荣获中国科技期刊编辑"金牛奖"(本刊讯)由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主办的第5届"金牛奖、银牛奖"颁奖大会于2016年7月10日在北京落下帷幕。经过专家们的严格评审和筛选,本刊执行主编刘义平编审、王海云副编审荣获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金牛奖"。"金牛奖"是为奖励从事科技期刊工作25年以上、有卓越成就或有突出贡献的  相似文献   

2.
刘子仪,辽宁省北票市人,1942年2月生,1961年3月入伍,1964年5月入党。1973年由朝阳军分区司令部调到喀啦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武装部工作,第二年就把家眷由朝阳市带到喀左落户。朝阳是全国有名的贫困地区,喀左又是朝阳最穷的县,织上曾三次为他提供回朝阳军分区的机关工作的机会都被他谢绝。他从事武装工作20年,乐在贫困山区扎根创业,为国防后备力量  相似文献   

3.
陈赓(1903-1961)是人民解放军的杰出将领,1955年授衔的十个大将之一.人们都说他是极富传奇性的人物,这一点都不错.他的经历中有很多属于"之最"的或罕见的记录:他1916年不满14岁就参加了湘军,是人民解放军将帅中最早和最小(年龄)从事军事活动者之一;他1922年就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共最早的党员之一;  相似文献   

4.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研究院第七二五研究所,是我国唯一从事舰船材料及工程应用研究的综合性研究机构,1961年6月组建于北京。4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上级领导机关和地方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七二五所人充分发挥自己的科技优势,艰苦奋斗,奋发图强,不仅完成了大量的军工科研任务,为国防建设和海军装备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积极投身到国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尤其注重  相似文献   

5.
李连有研究员是我国著名的柴电导弹鱼雷潜艇设计专家,1946年年仅13岁就进入中苏合营的大连造船厂工作,1950-1953年用3年时间完成小学、初中和高中的课程,在1953年来到北京俄专学习,1954年前往苏联列宁格勒造船学院学习动力专业,1960年获工学硕士学位,毕业回国后到海军部门工作,1961年到武汉参加33艇建造,担任副所长时,年仅38岁,是第一代国产常规动力潜艇主要技术负责人和第二代国产常规潜艇总师。他的名字和他深爱的事业紧紧连在一起,已被收录进《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和《海军军事百科全书》。李连有总师(以下简称李总)主持的项目曾获得部委和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一),本人荣获国防科工委授予的个人一等功。面对如潮的赞誉,李总只是平静地说:"感谢党给我机会,让我为祖国造了两型潜艇。"本刊记者有幸采访了这位具有传奇色彩的潜艇总师。 l  相似文献   

6.
范特里斯(Van Trees, H·L) 1952年获纽约西点美国军事科学院学士学位,1961年获麻省理工学院(MIT)博士学位。 1961年-1975年在MIT电子工程系工作,1969年成为正教授。在此期间,他从事学位课程建设,并领导一个检测和估计理论以及雷达/声呐理论研究组。1988年他在弗吉尼亚州费尔法克斯(Fairfax) 乔治马森大学工作,那时他是电子工程系著名教授。1989年6月他创办了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研究中心。此中心研究方向为:数据融合、指挥支持系统、通信与信息处理、建模与仿真、C3体系结构和信息系统。他是美国国防信息局首席科学家,…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新世纪的脚步,中国舰船研究院走过了40周年风雨历程。中国舰船研究院前身是国防部第七研究院,成立于1961年6月,先后隶属于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海军、第六机械工业部、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现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的成员单位。主要从事海军舰艇及其配套设备研究设计和部分装备的小批生产,并从事民用船舶、海洋工程、能源动力、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环保与防护等基础理论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和装备设备、仪器仪表、新材料等的研究设计、研制生产。  相似文献   

8.
1984年被当作好苗子,选进参阅民兵队伍 我叫何莉,1961年出生在北京,现在是北京汽车制造厂的一名退休工人。  相似文献   

9.
梁守槃院士是导弹总体和发动机技术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重要开拓者之一。早年从事航空工程教育。50年代起从事导弹研制工作,在发动机和导弹总体技术上颇有建树。他是中国第一枚液体近程弹道导弹、"海鹰"导弹、"中国飞鱼"和超音速系列反舰导弹总设计师和火箭技术专家,被尊称为"中国海防导弹之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梁守槃院士领导研制成功多种海防导弹,其中某型导弹武器系统被评为国家级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4年荣获"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科学家奖"。 梁守槃院士是福建福州人。1937年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1939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同年毅然放弃在美国深造的机会和优厚的待遇,回国参加抗日救国的工作和斗争。1940年任西南联大讲师、副教授。1942年任航空发动机制造厂技士、课长,1945年任浙江大学教授、系主任。1952年,调任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教授,1956年后历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所长、分院副院长,第七机械工业部研究院副院长,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高级技术顾问。他是第三、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空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理事长,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航  相似文献   

10.
舞动的北京     
《兵团建设》2008,(5):47
"舞动的北京"——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是一方中国之印。"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枚以先贤明言创意、以金石印章为形象的会徽,是中国人民对于奥林匹克的敬重与真诚。"舞动的北京"是这个城市的面容。它借中国书法之灵感,将北京的"京"字演化为舞动的人  相似文献   

11.
我从事民兵工作13年了,《中国民兵》创刊至今,我是每期必读,并一期不漏地装订成册,珍贵收藏。在实际工作中,《中国民兵》给我的帮助很大。它对我干民兵预备役工作能做到胸中有数,心里有谱。《中国民兵》刊物刊载的"基层新曲"、"国防教育"等栏目,使我读后吸取里面的营养,借鉴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指导我搞好基层工作。为  相似文献   

12.
1937年7月7日夜,日本侵略军以“士兵失踪”为借口,在北平(今北京)西南挑起卢沟桥事变,开始了对中国的全面侵略战争。当时守卫在卢沟桥一带的中国军队是第29军第37师第110旅第219团第3营,营长金振中。申仲明就在该营第10连任排长。  相似文献   

13.
正46所隶属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六研究院,由1956年成立、从事固体推进剂研究部分的国防部五院十室演变而成,是我国最早成立的专业从事航天技术研究的单位之一。其曾先后在北京、西安、泸州从事固体推进技术研究,1965年搬迁至呼和浩特市。由于国家"三线"建设的需要,1975年正式更名为中国航天46所,下设多个研究室及一个子公司。  相似文献   

14.
<正>为深入贯彻落实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切实推进"军转民"、"民参军"及其军民技术双向转化、供需对接、资源共享和战略合作,由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主办,中国军转民杂志社、北京海闻展览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中国军民融合材料与装备配套展览会(简称CMME)",将于2017年9月21-23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隆重举办。  相似文献   

15.
<正>本刊讯(燕利娜)10月31日,中国最早从事石墨烯技术研发的北京碳世纪科技有限公司发布消息称:该公司研发的全球首款石墨烯空气净化产品---"石墨烯空气净化器烯净"在2小时内对甲醛的吸附率可达97%以上。致力于把新材料石墨烯真正应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普惠民众的北京碳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6.
2008年5月21日至25日,第十一届中国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北京科博会)科技奥运展览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1号馆举行。此次展览以"让北京更美好、让奥运更精彩"为主题,集中展示了科技奥运建设支撑"绿色奥运"、丰富"人文奥运"的显著  相似文献   

17.
1961年元旦,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的故事片《林海雪原》,以它惊险动人的故事情节,轰动了整个北京城。该片从上映到现在已经整整二十四年,但在人们的脑海里,总忘不了少剑波(张勇手饰)、杨子荣(王润身  相似文献   

18.
杨贵仁 《国防》2011,(1):36-38
2010年7月,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在会议上作了重要讲话,会议公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描绘了未来十年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开启了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历史征程。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学校国防教育工作,在《教育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重视国防教育",为我们今后进一步加强学校国防教育和开展学生军训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面对新的形势,我们教育部门、军事部门从事学生军训工作的同志们任务艰巨、使命崇高、责任重大。  相似文献   

19.
"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这是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公司领导和全体职工的共识。多年来,五粮液集团公司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经济和国防协调发展的大局观,始终把拥军优属作为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树起一座铭刻着五粮液人国防情结的丰碑。今年年初,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双拥工作会议上,该公司被国家民政部、解放军总政治部授予"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单位"的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20.
韩怀志,1922年7月出生在河北省深州县。1938年9月参加革命工作,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期间,曾在八路军120师政治部、司令部工作。1944年赴延安炮兵学校学习。解放战争时期,在晋察冀炮兵团炮兵旅工作。1949年任华北军区坦克第1师2团副团长、团长。1961年从部队转业,历任兵器工业部674厂厂长、617厂党委书记、兵器工业部副部长。1982年离休,现定居北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