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抗战中的中国海军水雷战探析胡海波抗日战争期间,中国海军以长江及其支流为主战场,成功地对日军实施水雷战,取得显著的战绩,为抗战事业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本文仅就中国海军对日军进行水雷战的背景、概况及其地位和作用作一探析。中国海军势单力薄,被迫进行水雷...  相似文献   

2.
日军攻占武汉以后,掌握了长江的控制权。长江成为了日军侵华战争的重要补给线,为了减缓日军向中国内地的推进速度,中国海军决定在长江展开敌后水雷游击战,切断日军侵华战争的后勤补给线。 1940年初,中国海军成立长江中游布雷游击队,以刘得浦上校为总队长,下设5个中队,11个分队,在湖口至芜湖段开创第一布雷游击区。之后,根据斗争需要,又组织4个挺进布雷队,在鄂城至九江段开创了第二布雷游击区;组织2个挺进布雷队,在监利至黄陵机开创了第三布雷游击区。一场控制与反控制、消耗与反消耗的殊死斗争即将在长江拉开序幕——  相似文献   

3.
泰国海军的水雷战力量编成为水雷队,组建干1942年12月22日,直接隶属海军作战部队。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由于受到国家经济条件的制约,泰海军的水雷战力量发展缓慢,现代化进程几乎处于停滞状态。直到90年代初,泰海军的水雷战  相似文献   

4.
全面抗战爆发后,日军以强大的攻势,相继占领了长江中下游两岸众多战略要地,长江航道随即成为日军向中国腹地不断进犯的重要通道。此时,中国海军舰艇在淞沪抗战和江阴抗战中早已丧失殆尽,已经无力与日军在长江江面进行正面交锋,不得不寻求新的作战方式。于是,一场在中国军事史上不曾有过的长江布雷游击战拉开了帷幕。  相似文献   

5.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突然向位于北平城西南芦沟桥附近的我国驻军发动进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中国人民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7月8日中共中央发布《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芦沟桥通电》,号召全国同胞、军队团结起来,抵抗日本的侵略。7月15日中共中央向国民党发出《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声称“准备应战”,同时“希望由和平的方法,求得芦事的解决”。7月23日毛泽东同志发表《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7月28日日军侵占北平。7月30日日军侵占天津。8月13日-11月9日日军进攻上海,国民党军队进行上海防御战役。11月9日上海失守。  相似文献   

6.
傅金祝 《现代舰船》2012,(10):38-42
常说水雷是"穷国的武器",而军事实力强大的美国海军其实也拥有先进的水雷武器和反水雷装备,在海战中多次使用,并取得重要战果。美国是一个十分重视水雷战的国家,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布放过大量的水雷,特别是在1945年的对日作战中,利用B-29型飞机在日本周围水域布放了25000多枚水雷,给日本的海上运输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几乎中断了战略物资的海外来源,是加速日本无条件投降的重要因素之一。二战以后,美海军只有两次使用水雷的机会,一次是1972年5月,尼克松总统下令对越南北方实施布雷作战,以A-6攻击机为主,前后对北越的内河和港口布雷超过一万枚,严密封锁北越的海港,迫使北越领导人回到巴黎的谈判桌上,达到美国人体面地撤  相似文献   

7.
周粟 《军事历史》2006,(6):48-53
1894年8月,在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之初,日军川上操六参谋次长便对中日战争的发展趋势做了分析,拟订了“对清国作战大方针”,将战争分为两个阶段:9月下旬前为第一阶段,目标是将清军全部驱出朝鲜,控制黄海制海权;10月后为第二阶段,目标是实施中国本土作战,先控制辽东半岛,尔后经略满洲,决战直隶,入主北京。据此,9月21日,日本战时大本营在中日军队进行平壤决战后的第6天,便提出了入侵中国本土的作战计划......  相似文献   

8.
力行 《环球军事》2010,(18):1-1
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中国抗日战争宣告胜利。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军民顽强抗击日本帝国主义,歼灭日军155万多人,占第二次世界大战日军伤亡总数的75%以上。中国军民为此付出了伤亡5500多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多亿美元的巨大代价。  相似文献   

9.
在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前夕,我们采访组一行在北京预备役防化团陈广生政委、团政治处张志祥主任陪同下,来到当年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地卢沟桥采访。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乡人武部陈振良部长热情接待了我们采访组。他首先向我们介绍了卢沟桥事变的经过。自1936年9月18日日军在丰台正阳街对我军寻衅以后,即在丰台车站扩建兵营,军需物资接连运来。1937年7月初,兵员骤然增至2600名。  相似文献   

10.
日军发动豫湘桂战役,河南大片国土沦陷,中共中央作出“绾毂中原”的战略决策 1943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发生根本性转折的一年。盟军在太平洋战场、中国战场及东南亚战场先后转入战略反攻, 日军已陷入战略上的全面被动。到1944年初,日本与南洋的海上交通线已被切断,其在中国的长江补给线也受到中美空军的严重威胁。日军为扭转被动局面,在中国发动了旨在打  相似文献   

11.
<正>激战长江中游上海失陷后,日本侵略军从陆路包围江阴,电雷学校奉命迁往江西星子,所属的鱼雷艇队也上驶鄱阳湖。随着抗日战局的发展,日军在长江的攻势日益加紧,电雷学校于1937年12月19日又迁到湖南岳阳南津港,鱼雷艇队随之进入洞庭湖。1938年6月28日,国民政府下令撤销电雷学校,鱼雷艇队移交海军总司令部,并奉命下驶湖北蕲春附近驻泊。1938年6-7月间,马当、湖口相继失守,各鱼雷艇分别奉命开  相似文献   

12.
1937年8月,入侵华北的日军以较小的代价占领平津后,准备进攻南口,沿平绥线进犯山西、绥远,其扩大侵略的野心暴露无遗.驻上海与之呼应的日军蠢蠢欲动,多次挑衅.13日,日军停泊在黄浦江上的军舰炮击闸北区的中国军队,中国军队和驻上海的日本海军陆战队一部在上海八字桥附近交火,八年抗战中牺牲最大、战斗最惨烈的淞沪会战由此爆发.  相似文献   

13.
淞沪会战结束后,日军企图乘胜西进,一举攻占南京。"扼长江咽喉、遮断南北交通"的镇江要塞成为日军重要的进攻目标。日军计划在镇江渡江北上,遮断大运河和津浦路,以达包围和攻陷南京之目的。为此,中日两军在此进行了数日的战斗。中国守军凭借要塞工事,迟滞日军数日,直至南京城被攻破后才完全失守,使该部日军无法参与攻陷南京城的战斗,进攻要塞的日本海军也同样受到阻击。  相似文献   

14.
自导水雷作为一种新式智能水雷,在现代海上战争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提高由自导水雷组成的雷障对通过目标的拦截概率,首先对自导水雷的目标探测系统进行建模,获得自导水雷在战场环境下的控制水域范围,然后基于遗传算法,对自导水雷的布雷位置进行优化。通过对优化前后多个目标通过雷障时的情况进行仿真,获得目标在雷位优化前后的平均触雷概率,验证了采用遗传算法优化后自导水雷布设雷位的优越性,对自导水雷的雷位布设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1954年7月1日,日本正式组建航空自卫队,这是日军建设史上的一个新军种。数十年来,日军一直贯彻执行质量建军的方针,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空军是重点发展的军种。日本空军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拥有数量虽少,但相当先进的武器装备体系,作战能力也十分强大。一、侦察范围广,具有较强的侦查预警能力1976年9月,苏军“米格一25”在日本北海道函馆机场强行着陆的事件,暴露出日本防空体系的弱点,从而促使日军有关当局认识到,发展预警机对加强和完善防空体系的必要性。为此,日空军自20世纪80年代初就从美国引进了当时最先进的空中预警机E-2C。这种飞机…  相似文献   

16.
一、反水雷舰艇 反水雷舰艇是指使用扫雷设备排除或引爆水雷的各种舰艇的统称,包括扫雷舰艇、猎雷舰艇和破雷舰等。由于其主要用于在航道水域清除各种水雷障碍,因此被称为海上作战的“清道夫”。 1、常见的扫雷方法。扫雷舰艇采用的扫雷方法主要有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按工作原理,接触  相似文献   

17.
1991年2月18日,海湾战争正在紧张进行之际,波斯湾北部水域不到3小时之内接连传来了3声巨响,使运载着反水雷直升机、正在指挥着美、英联合反水雷部队的18,000吨的美国两栖攻击舰「特里波利」(Tripoli)号和9,600吨的「宙斯盾」(Aegis)巡洋舰「普林斯顿」(Prinston)号,先后触雷遭重创,退出了战斗。这是美国海军在海湾战争中遭受的重大损失。从而再次说明,反  相似文献   

18.
1934年,正当日本加快侵略步伐全面进逼华北之际,当时的南京国民政府在全国抗日浪潮和各界有识之士的推动下,于11月21-22日在南京举行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防空大演习。参加演习的军兵种和政府各部门及民防组织人员之多、组织协调之复杂,此前绝无仅有。 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侵华气焰甚嚣尘上。日军在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鲸吞东北后,1932年又挑起了上海"一·二八"  相似文献   

19.
1937年7月,日军侵占平津后又觊觎淞沪。8月13日,两名全副武装的日本军人驾车直闯虹桥机场进行挑衅,中国军人鸣枪示警,喝令停车。日本军人不但不停车反而开枪射击。中国军人忍无可忍,遂将其击毙。日军以此为借口大举进攻上海。第二天,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宣...  相似文献   

20.
<正>1931年9月18曰夜,日本关东军自行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袭击日本守备队,并以此为借口,突然袭击中国军队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9月19日,日军侵占沈阳。由于国民政府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使得日军长驱直入。1932年2月5日哈尔滨沦陷。至此,日车在短短四个多月内,占领了整个中国东北。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从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代表全国人民的意愿,站在抗日救亡运动的前列,号召全国人民武装起来,广泛开展抗日救亡运动,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处在国破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