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是中央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长征途中,红军将士不怕牺牲。英勇奋战,粉碎了几十万人的敌军的围追堵截,胜利到达陕北。长征的胜利原因很多,而建立于中央苏区时期的红军技术侦察工作为粉碎敌“围剿”和保证长征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没有电台,从敌人手中“拿”1930年11月至1931年9月,红一方面军执行毛泽东提出的“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连续打破国民党军3次大规模“围剿”。随着中央苏区3次反“围剿”作战的胜利,蒋介石不顾中共中央提出的共同对日作战的主张,继续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阴谋策划对中央苏区的第4次“围剿”。在以往的作战中,情报的获取主要是靠派侦察员  相似文献   

2.
水调歌头井冈山领世人仰慕久,四方来光观。恭岭“水调歌头”,览千古“华章”。三湾苍樟傲首,丰功“秋南”壮举,雄师会宁冈。农村围城市,明策上井冈。“朱毛”略,“袁王”顺,蒋颤寒。割据湘赣边,燎原星火光。甘食红米南瓜,不惧洋枪钢炮,敌沮我昂扬。曲折破围剿,长征上延安。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曾经指出:“十年的红军战争史,就是一部反‘围剿’史。要全面、正确反映红军反“围剿”斗争的历史,揭示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规律,做到“知彼知已”,有必要对蒋介石“围剿”红军的军事战略(下文中简称“围剿”战略)加以研究。 一、蒋介石“围剿”战略的主要内容 1930年 10月至 1934年 10月,蒋介石为了巩固其反动独裁统治,对全国的红军和根据地连续进行了五次大规模的军事“围剿”。在五次“围剿”中,蒋介石陆续提出了一些“围剿”的方针和作战原则,逐步形成其所谓的“剿匪”理论。纵观蒋介石在五次“围剿”红军…  相似文献   

4.
19343年9月,红四方面军在四川苍溪黄猫垭歼敌2个旅、计1.5万余人,活捉了敌代旅长傅责梁,缴获枪支7000余支、追击炮40余门、子弹10多万发,电话机88部,电台7部。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对红军的“六路围剿”,为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策应中央红军北上抗日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5.
冯都 《军事史林》2008,(8):49-54
1974年江西永丰龙冈筹办第一次反“围剿”胜利陈列馆,需要征集红军缴获敌十八师电台和红军创建无线电通讯的史料。笔者因此前往北京,在中组部招待所敬访了正在休养的中央军委通信兵部第一副部长刘寅,请他追忆当年在龙冈的所见所闻,尤其是朱德总司令在领导红军创办无线电事业中那些鲜为人知的真实故事。  相似文献   

6.
1933年2月至3月,蒋介石纠集了四五十万人的兵力,分三路对我中央苏区发动第四次“围剿”。其左右两路军负责“清剿”和防堵,中路军十余万人在总指挥陈诚统率下直接进入我中央苏区,寻我红一方面军主力决战。当时,红一方面军正处在粉碎敌人第三次“围剿”之后,部队发展到七万余人,中央苏区也进一步巩固扩大。但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领导者统治了党中央和苏区中央局的领导机关。他们被胜利冲昏头脑,错误地估计了形势,在军事上实行“左”倾冒险主义,并把毛泽东  相似文献   

7.
三打“方型山”   1952年春天,我所在的部队与兄弟部队第 607团换防后,转入长期防御。在与敌直接对峙中,为了贯彻毛主席“零敲牛皮糖”的作战思想,利用反击作战大量消耗敌人,团对当面之敌的数个阵地进行了精心筛选,决定对距我阵地最近 (约 70~ 80米 )、威胁最大,又与我阵地在同一山梁上的敌“方型山”高地实施反击作战。当时我任团司令部作战股长,直接参与制定了三打“方型山”的作战方案,并协助团首长组织指挥了这三次战斗。   为了确保首战必胜,我们组织了多次侦察,摸清了守敌的基本情况,并根据“方型山”不宜坚守的实际…  相似文献   

8.
2000年8月上旬,塞外某地。随着数十发信号弹腾空而起,我电子战部队突然向“敌”发起全方位立体电磁攻击,支援导弹、航空兵和炮兵对“敌”实施火力战,掩护我地面攻击部队对防御之“敌”发起猛烈进攻……这是北京军区组织的我军历史上装备新、手段全、规模最大、与合  相似文献   

9.
☆撤离湘赣苏区 1934年,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屡战不利,被优势之敌压迫到闽赣边境,中央苏区打破第五次"围剿"的希望已经不大了.6月份以后,毗邻的湘赣苏区也在逐步萎缩.在这种情况下,苏区如何坚持斗争?红军如何行动?大家都在思索着.  相似文献   

10.
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武装割据的深入发展,动摇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使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表蒋介石极端恐慌。他急忙调兵遣将,对红军和革命根据地进行连续不断的反革命“围剿”。红军则进行了反“围剿”的活动。“围剿”和反“围剿”,成了十年内战的主要形式。面对着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和有着帝国主义国家支持的强大的国民党军队的进攻,  相似文献   

11.
1943年春,日寇对我淮海抗日根据地进行“铁壁合围”式的大“扫荡”。敌人首先在淮南洪泽湖东北一带“扫荡”,尔后突然转移方向,分兵11路,大举进攻淮北,合围新四军驻梁岔的部队。涟水之敌于3月17日凌晨偷渡盐河西犯;灌云、东海之敌于3月17日晚进至高沟、杨口:徐州守敌增援沭阳;淮阴之敌沿淮(阴)沭(阳)公路北犯。敌人企图合击我驻在六塘河两岸的淮海区党政军机关及主力部队。  相似文献   

12.
“诱敌深入”方针是毛泽东战略战术原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次反“围剿”时提出的,且应用成功了,使第一次反“围剿”取得了重大胜利。(一)1930年10月,蒋介石调集九个师另一个旅共十万余人,分三路由江西吉安至建宁一线南下,向中央苏区和红一方面军发起了第一次军事“围剿”。  相似文献   

13.
从1930年1 1月至1934年10月,蒋介石指挥国民党军对中央红军进行了五次大规模的“围剿”.红军在前四次反“围剿”的大胜与第五次反“围剿”的惨败中,共牺牲了9位师长.本文讲述的是来自他们中五位的故事.  相似文献   

14.
1930年底开始,国民党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接连发动大规模军事“围剿”.在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人的指挥下,中央红军连续取得了四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但未能粉碎蒋介石对1红军发动的空前规模的第五次“围剿”,离开了原来的根据地,开始长征.  相似文献   

15.
郭冬旭  唐亚平 《国防》2006,(9):13-13
烈日流火,风扯旗动。“八一”前夕.山西太原市西山脚下,代号为“砺剑—2006”的山西省民兵预备役部队军事比武和建设成果汇报在这里紧张进行。来自全省11个市的40余支民兵预备役分队展示了网络攻防、城市防空、卫星导航干扰、防化洗消等硬功:民兵网络分队通过网络向敌指挥系统植入“木马”病毒,使敌指挥控制网络瞬间陷入瘫痪;我联合指挥部遭敌空袭被破坏,指挥部随即启动应急预案,预备役通信团迅速在指定地域开设野战指挥所,紧张地架线、联网后,野战指挥所投入运行;敌巡航导弹进入我严阵以待的数字化高炮群火力网后,在火控雷达的指挥下,一个长点射,敌机凌空化作碎片……  相似文献   

16.
八路军、新四军实行“敌进我进”方针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敌进我进”,是抗日战争时期敌后八路军、新四军为适应抗日斗争的需要而提出来并加以实施的一条重要军事原则和方针。所谓“敌进我进”,用刘伯承的话说:“就是我军敢于脱离自己的后方,进入到敌人的后方,与广大民众结合作斗争的行动。”它是  相似文献   

17.
“发现敌水面舰艇两艘,令你艇迅速接敌,伺机攻击。”“我已进入阵地,请求歼8-Ⅱ空中支援,干扰敌反潜直升机。我拟先攻击稍远侧翼敌舰,后攻击较近敌舰,攻击完后我将深潜航行撤离阵地,补给后待命。”“同意你艇方案。”……这是1999年12月某日东海舰队某潜艇支队××潜艇艇长王再杰接受上级考核组对该艇全训考核的最后一关:艇长实战模拟答辩。考题:高科技条件下立体  相似文献   

18.
任力 《军事历史》2006,(11):42-43
“虚实”指军事力量的强弱优劣。本篇主要论述争取战争主动权问题,提出了“致人而不致于人”、“形人而我无形”、“我专而敌分”、“避实而击虚”、“因敌而制胜”等作战思想和原则。本篇集中体现了孙子作战理论的要旨和精义,在全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思想要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形人而我无形”,控制战场信息的指导原则孙子所谓“形人而我无形”,其实质就是运用侦察、佯动、伪装等手段,暴露敌情,隐蔽我情,实现对战场信息的完全控制。“形人”的方法包括“策之”(战前分析)以判明敌军计谋的得失;“作之”(故意挑逗)以判明敌军的活动…  相似文献   

19.
8月中旬的一天,“敌”8架轰炸机超低空向我沿海某机场扑来。我机场立即响起急促的空袭警报声,我值班战鹰紧急起飞迎敌。我人员和装备疏散过程中,“敌”机已窜入我机场上空,投下数枚炸弹,机场部分跑道和设施顿时硝烟弥漫、火光冲天、处处弹坑,我后续战机和空中战鹰无法安全起降。  相似文献   

20.
子夜时分,红土高原群山起伏,繁星闪烁。 在电子干扰掩护下,“敌”武装直升机超低空飞行,企图对我前沿军事目标进行偷袭……警铃骤响,我驻滇某机场歼击机奉命出击,挂弹、启动,机群呼啸而起。20分钟后,火光弹影划破夜空,“敌”武装直升机全被截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