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兵团建设》2009,(24):46-47
1959年9月30日,赫鲁晓夫来华访问。会谈中,赫鲁晓夫提出要在中国沿海建立苏联的长波电台。赫的这一意图控制中国的要求遭到毛泽东的严辞拒绝。接着,他阴沉着脸告诉毛泽东,苏联准备撤走所有援华专家?毛泽东愤然指出:“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请看本刊摘自《看天下》的这篇——  相似文献   

2.
50年前,1957年11月2日,应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苏联部长会议的邀请,毛泽东主席率领中国党政代表团乘苏式最先进的“图-104”喷气式专机启程赴莫斯科参加十月社会主义革命40周年的庆典,并参加庆典后在莫斯科召开的“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这是毛主席第二次访问苏联,也是毛主席一生中最后一次访苏。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共中央就确立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毛泽东主席在1949年6月发表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指出:“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我们在国际上是属于以苏联为首的反帝国主义战线一方面的,真正的友谊的援助只能向这一方面去找,而不能向帝国主义战线一方面去找。”历史证明,这一决策是正确英明的。人民海军初创时期,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以斯大林为首的苏联政府,在装备和技术上都给予了非常及时、宝贵的援助。  相似文献   

4.
建国后毛泽东有关战争与和平的论述散见于他的一些讲话、报告、与外宾会谈及党和国家的一些文件中,概括起来,基本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战争是两个和平之间的现象。1957年1月,毛泽东就苏联编写的《简明哲学辞典》第四版中提出的战争与和平这两个现象“不能是同一的,因为它们是根本对立的和互相排斥的”这一观点指出,这种说法是根本错误的,因为它割裂了联系,否认了转化。毛泽东认为,战争与和平之间存在着同  相似文献   

5.
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重新恢复和确立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权威,并以其为指导,冲破教条主义思想束缚,正确对待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的论述;冲破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神化,正确评价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冲破林彪、“四人帮”对马克思主义的严重歪曲和篡改,正确认识中国国情和中国社会目前所处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6.
浅析毛泽东军事思想与《孙子兵法》"知战"思想的联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泽东军事思想与《孙子兵法》“知战”思想之间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毛泽东肯定并吸收了孙武“知战”思想的合理内核;另一方面,毛泽东军事思想创新性地发展了《孙子兵法》“知战”思想。  相似文献   

7.
冷战时期,苏联为了对抗美国的核威慑,在绝密状态下打造了一套“超级末日武器”—“边缘系统”,又被称为“死亡之手”。一旦美苏发生核大战,被激活的“边缘系统”将开始自动检测,如果在一定时间内,它没有收到苏联高层的回应,它将自动识别为“末日来临,苏联领导层已经消失”,随即开启对美国的绝地反击。  相似文献   

8.
1994年俄罗斯解密有关朝鲜战争的部分国家档案以来 ,中国和外国均有学者认为 ,中共中央抗美援朝的出兵决策是苏联压力的产物 ,主要依据是斯大林给毛泽东的两份电报和毛泽东给斯大林的一份回电。那么 ,究竟是斯大林给毛泽东施加压力 ,还是毛泽东要斯大林表态 ?中国出兵抗美援朝是苏联压力的产物 ,还是中共中央根据形势的需要自己作出的决策 ?可以说 ,如何认识这三份电报 ,是对这些问题不同认识的分水岭 ,对这三份电报的认识不同 ,所得出的结论也不同。关于1950年10月1日斯大林给毛泽东的电报和10月2日毛泽东通过罗申给斯大林的…  相似文献   

9.
为了表彰对国家和社会建立功勋的个人和集体,1934年4月16日,苏联政府中央执行委员会发布关于设立“苏联英雄”荣誉称号的命令。“苏联英雄”是苏联最高等级的奖赏,“苏联英雄”的获得者不但要被授予苏联最高级别的勋章“列宁勋章”和特别奖章苏联英雄“金星”奖章,而且两次获得这一称号的人,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还要在其家乡为他树立带有题词的半身青铜塑像,以表彰其功绩,  相似文献   

10.
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我党面临的第一个重大课题,即摆脱苏联模式找到一条适合中国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此前,在毫无经验可循只有苏联模式可借鉴的情况下,许多体制只能模仿苏联。在实践中毛泽东逐渐发现苏联模式的一些弊端,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风波促使他进一步思考提  相似文献   

11.
冰骏 《国防科技》2004,(1):91-91
自20世纪50年代末苏联第一艘核潜艇诞生以来,苏联核潜艇在世界各大洋中发生了许多事故,但许多事故的严重后果无一不被苏联官方掩盖了。现在,随着苏联解体,一些“绝密”内情被不断曝光。如1961年6月的“K-19事件”、1986年10月的Y级核潜艇在百慕大沉落事件、1989年4月M级核潜艇“共青团员”号在挪威附近海域沉落事件等等。进入新世纪,俄海军核潜艇沉溺事件似乎延续了前苏联的苦难,于2000年8月“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沉没于巴伦支海,相隔3年之后的2003年8月30日,俄海军北方舰队“K-159”号退役核潜艇又葬身巴伦支海海底。这里讲的是发生在39年…  相似文献   

12.
王金龙 《国防》2006,(7):77-77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和苏联签署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德军以此为幌子偷偷向苏联边境调集军队,秘密部署攻苏行动,而苏军却视条约为“护身符”,几乎未做任何准备。1941年6月22日,德军出动190个师,约550万人,兵分三路突然向苏联发起猛攻,第一天便侵入苏联50多公里,致使苏军陷入困境。苏联的惨痛教训,让人想起孙子的一句话:“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换言之,任何时候都不可把安危寄希望于敌人的“不来”、“不攻”上,而要把基点定在己方充分准备、无懈可击、无机可乘上。战争的变数很大,并非以单方意愿…  相似文献   

13.
1982年12月至1983年6月,日本东芝机械公司向苏联出口4台高科技数控机床。由于有这枝磨砺兵器的“利剑”,使苏联潜艇的战斗力迅速提升,可以在水下横冲直撞地游弋巡逻而不被人发现。美海军声呐“敏感的耳朵”变成了“聋子”,美“反潜”潜艇甚至发生与苏联潜艇“接吻”事件。这引起美海军的极度恐慌和震惊。1985年参加当时日苏秘密交易的熊谷独向“巴统筹”告发了日苏贸易中用偷梁换柱的手法突破禁运,从而引起了日本同西方国家的一场轩然大波。  相似文献   

14.
袁浩 《政工学刊》2010,(6):52-52
1949年3月23日上午,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乘车从西柏坡前往北平。在路上,毛泽东兴奋地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进京‘赶考’去!”周恩来笑着回答:“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相似文献   

15.
彭华 《环球军事》2010,(6):50-51
随着冷战的来临,苏联与西方之间展开了一场规模空前的间谍战。为尽快打开对苏局面,时任美国中情局局长的杜勒斯把不少“苏联通”请进了中情局。其中一位名叫乔治·凯兹瓦尔特,在他的努力下,中情局获得了来自“格鲁乌”的一条“大鱼”——彼得·波波夫中校。  相似文献   

16.
“速决战”与“持久战”小议郭玉千,张新元《孙子兵法》注重速胜,提出了“兵贵胜,不贵久”的“速决战”战略思想。有许多评论文章议为孙子的“速决战”过于片面和绝对,与毛泽东的“持久战”战略思想相矛盾。笔者以为,孙子的“速决战”与毛泽东提出的“持久战”战略思...  相似文献   

17.
在湖南长沙,肖劲光还是个17岁的学生伢子时,就有幸认识了当时已名满“三湘”的毛泽东;在江西瑞金,毛泽东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两荐肖劲光;黎川失守,李德等人要砍肖劲光的头,毛泽东大声疾呼:不能杀;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写军事论文时,是肖劲光献的“宝”:借给毛泽东一些难得一见的军事书;抗日战争时期,肖劲光任留守兵团司令员率部驻守陕甘宁边区,在毛泽东主席直接领导下工作8年多;新中国成立后,在第一任海军司令的人选问题上,毛泽东点将肖劲光;“文革”期间,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要夺肖劲光的领导权,毛泽东说,他是终身海军司令;毛泽东去世噩耗传来,肖劲光泪水潸然而下。肖劲光曾经发自肺腑地说:“毛泽东是人,也是神;是神,也是人。”  相似文献   

18.
1949年新中国一成立, 就在毛泽东主席的提议下拟定了发展人民国防事业的宏伟规划,1950年帝燃起的侵朝战火,加速了兵工规划实施的进程。随着一批大型军工项目的上马,我国拉开了国防基地建设的序幕。 新形势和老兵工的责任感,激励着我国兵工事业的开拓者、新中国的“保尔”吴运铎同志,他主动请缨去内蒙古参加了某大型综合炮厂的建设。建厂伊始,亟待培训大批具有现代化武器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为此,工厂组织输送了一批工程技术人员,由工厂的筹建人、副厂长兼总工程师吴运铎带队赴苏联学习。 当时,苏联正是战后不久,百废待…  相似文献   

19.
“实践的基本形式”这一术语 ,在经典著作中并无明确的直接表述。比较接近的提法始见于毛泽东的《实践论》。毛泽东指出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①据此 ,我国哲学界便有了“实践的基本形式”这一说法。社会实践的形式多种多样 ,“基本形式”有几种呢 ?毛泽东直接称作“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形式是“生产活动”。但在无限多样的实践形式中 ,毛泽东两度列举最具普遍性最重要的实践形式有三种。一是在著于19 3 7年的《实践论》中 ,毛泽东说 :“人的社会实践 ,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  相似文献   

20.
《兵团建设》2006,(1):52-52
1935年10月19日,毛泽东率领中国工农红军踌上了延安的黄土地。在陕北,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生活、战斗了13个春秋。在毛泽东的心中,陕北就是“家”.老百姓就是“主人”。请看摘自《党史纵横》侯党生的文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