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家光 《环球军事》2009,(20):50-51
人们对机器人战士的印象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电影,最著名的是《终结者》系列和《变形金刚》,特别是前不久热播的《变形金刚2》,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机器人战士的印象。  相似文献   

2.
佚名 《环球军事》2011,(12):56-58
很多人都对美国大片《变形金刚》中用105毫米火炮扭转战局,一举炸断“毒蝎”机器人尾巴的AC-130重型轰炸机印象深刻。如今美军正抓紧时间研制该系列产品的新机型,以获得更加精确和致命的作战打击能力,而围绕KC-130空中加油/运输机而来的“收割鹰”计划就是美军目前重点发展的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3.
徐南利 《环球军事》2014,(16):40-42
南非以盛产钻石闻名于世,钻石似乎是人们对于南非的第一印象,殊不知南非还有一系列极具特色的轻武器,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被誉为“非洲之星”的MGL40毫米半自动榴弹发射器。对于此款武器影迷和游戏迷们其实并不陌生:在科幻大片《变形金刚》中,MGL榴弹发射器与F-22“猛禽”战斗机、A-10“雷电”攻击机一起亮相,人类士兵用MGL猛轰狂派机器人的镜头成为了影迷眼中的大场面;在《全球使命》的游戏里,玩家可以在地图特定位置中,获得这一强力武器,在战场中即可所向披靡,横扫一切。巨大的威力加上大范围攻击属性,让这支被称为“雷神”的榴弹发射器,成为无数影迷,玩家心中的神器。  相似文献   

4.
栗琳  朱斌  李文良 《国防》2012,(9):67-70
2012年1月17日,美军参联会主席签发第版《联合介入行动概念》(以下简称《行动概念》)文件.作为美军今年1月5日发布的《国防战略指南》的重要支撑,文件明确了"反介入"是美军未来数十年面临的最严峻挑战,提出了以"跨域协同"为核心思想的"联合介入行动概念",论述了支撑该概念的30种能力要求.文件的出台标志着美军的关注重点已从反恐战争转向联合介入行动,将为美军实质推进"空海一体战"建设提供顶层指导,并为后续联合条令的制定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陈婧 《中国民兵》2010,(7):60-61
给驻伊拉克和阿富汗美军造成最大伤亡的不是枪对枪、炮对炮的正规战,而是无处不在的路边炸弹和打了就跑的伏击战术,令堪称技术全球最先进的美军似乎无可奈何。不过,从2011年起,随着美国卡尔·迪特里希主持研发的"变形金刚"加入美国现役,不仅将帮助美军步兵躲避路边可疑的目标和复杂的地形,  相似文献   

6.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美国五角大楼专家近日宣布,美军的战斗机器人研发工作进展迅速,最新成果是开发出了面部识别系统,战斗机器人能像真正的士兵一样准确区分敌我。但英国科学家恰恰在这个  相似文献   

7.
中西文化传统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美军对于以"和合战略"为出发点的《孙子兵法》主题思想的认知偏差,忽视《孙子兵法》的"慎战"思想又进一步导致美军深陷"伊"潭,而"以战求利"的非正义战争性质,则是当前美空前困顿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8.
柯江宁 《现代军事》2015,(2):102-107
美国《国家利益》网站2014年11月3日发表了新美国安全中心研究员保罗·沙雷的文章《构建蜂群:美国制胜战场的秘密武器》。作者认为,如果美军想要保持技术优势,需要充分发挥机器人技术革命优势,构建无人自动化"蜂群"作战系统。作者曾作为美国陆军第75游骑兵团的步兵先后多次部署至阿富汗和伊拉克,2008~2013年在负责无人系统和情报监视侦查能力的美国国防部长办公室任职。  相似文献   

9.
陈婧 《中国民兵》2010,(10):56-57
今年9月1日至15日,记者在对驻阿富汗美军进行嵌入式战地采访时,两度目睹拆弹机器人如何帮助美军作战部队拆除或者引爆塔利班埋设自制炸弹的全过程,从而对机器人直接参战有了最直观的感受,也进一步理解为何世界各国竞相研发扫雷与拆弹机器人的紧迫感。  相似文献   

10.
装备零讯     
美军订制大批“嗅弹”机器人对付路边炸弹近日,美国军方打算在战场上使用一款能灵敏嗅出爆炸物的新型“嗅弹”机器人,以提高路边炸弹探测效率,减少士兵伤亡。目前美军在伊拉克的人员伤亡中超过70%是由路边炸弹爆炸造成的。为提高士兵安全系数,美军向马萨诸塞州iRobot公司订制了这款名为“菲多”的“嗅弹”机器人,每台价格16.5万美元。“嗅弹”  相似文献   

11.
李红军 《国防》2013,(4):67-70
2012年9月10日,美军参联会主席马丁·邓普西签署颁布了《联合作战顶层概念:联合部队2020》(以下简称《顶层概念》)。这是美军第四次颁布顶层联合概念文件,在对前三版修订的基础上,提出了"全球一体化作战"新概念,对美军塑造2020联合部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连成 《国防》2011,(6):76-78
2011年2月8日,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迈克尔·马伦签发了《国家军事战略》报告(以下简称《战略》)。《战略》正文共21页,包括"前言"、"战略环境"、"国家长远利益与军事目标"、"结论"四部分,其中关于军事目标的阐述和落实措施是核心。总的来看,《战略》旨在从武装力量角度落实2010年《国家安全战略》和《四年一度防务评审》提出的战略任务和军事目标,明确美国武装力量的使用策略和发展方向,反映出美军在新的战略环境下对推进战略目标的新思考。  相似文献   

13.
文育富 《环球军事》2007,(18):62-63
如果将美国陆军1982年出版的《作战纲要》中出现的"空地一体战"理论视为美军现代作战理论的开端的话,那么在至今2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美军战役战术理论不断推陈出新,并呈现加速发展的势头。由于美国军事理论界战役战术理论混合,故而在形式上很难对美军各种作战理论做出区分,比如"空地一体战"理论。有人称其为战术理论,也有人称其为战役理论。因此,对美军作战理论的考察并非单纯从某一战术视角展开的。  相似文献   

14.
《戈德华特一尼科尔斯国防部改组法》是美军历时40余年的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改革的最终成果。它扫清了建立联合作战指挥体制和联合人才培养机制等方面的障碍,释放了被旧体制束缚的能量,带来了联合作战能力的大幅提升,不仅为美军在海湾战争的轻松取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为后来在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的主体作战行动取胜奠定了基础,成为今天美军强大的源泉,被称为"美国军事史上最伟大的一次根本性巨变",是美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值得深入研究并进行有益地借鉴。  相似文献   

15.
美军《2010年联合构想》,《2020年联合构想》和《四年一度防务评估》报告是美军“立足未来,称霸全球”的“新世纪宣言”,提出了未来美军建设的总目标。  相似文献   

16.
若要问在伊拉克战争中哪支美军部队最神秘?多数人肯定会回答:“中情局武装特工、“三角洲”突击队、‘阿尔法’或者‘陆军游骑兵’!”错!最神秘的一支部队是美军第20特遣队。直到现在,该部队的存在和任务仍属美国军事秘密。伊拉克战前战后许多震惊国际社会的事全都是这支部队干的! 6月13日出版的《华盛顿邮报》披露了美军绝密武器核查部队——第20特遣队在伊拉克秘密行动的绝对内幕! 长发、啤酒肚和老家伙拼出美军最绝密的特种部队 这支部队的主要成员有“三角洲”突击队员,当然也有中情局、国防情报局甚至科研机构的老专家。一名知情的美军军官说:“这是一支杂牌精锐部队,猛一看,有人穿军  相似文献   

17.
“把控制信息作为控制作战空间的核心”,是美军在其面向21世纪的新作战理论中提出的一个观点。为了适应21世纪初(即2010年前后)一体化联合作战需要,美军参联会于1996年3月颁发了《2010年联合构想》。这是一部指导美军联合部队建设和未来联合作战的纲领性文件,也是美军面向21世纪的新的作战理论。在《构想》中,  相似文献   

18.
张洋 《国防》2005,(12):61-64
2005年8月8日,美国国防部公布最新版无人机路线图——《无人飞行器系统路线图2005~2030》(以下简称《无人机路线图》),集中反映和描述了美军对无人机的最新认识、无人机系统开发的最新进展、美军对无人飞行器系统的需求以及美军无人飞行器系统的未来发展规划。一、《无人机路线图》的主要内容新版路线图共分六章,分别是绪论、当前无人飞行器系统、需求、技术、使用和路线图,以及11个附录。美军发布《无人机路线图》旨在推动2005~2030年间美军无人飞行器开发的计划进程,在即将公布的《四年一度防务评审》报告中协助决策者制定无人飞行器长…  相似文献   

19.
<正>《浴血无名·奔袭》是一部以抗美援朝战争为题材的国产网络电影。该片讲述了志愿军一个侦察排在主力后撤准备进行防御时,于敌后破袭美军补给站后意外发现美军一支装甲特遣队就要快速北上突击志愿军阵地。为了给主力部队做好防御准备争取时间,侦察排在排长杜川带领下浴血奋战,以几乎全部阵亡为代价拖住了敌人,并且在后续部队支援下击溃美军的故事(从这一故事背景来看,很像是第五次战役第三阶段我军后撤时)。作为一部网络电影,《浴血无名·奔袭》最难能可贵的是在还原美军武器装备方面做得相当不错,甚至出现了很多大片中都没有出现过的美军武器。  相似文献   

20.
美国最新公布的《4年防务评估报告》指出,美军民事与心理战司令部下属的心理战和民事部队人数增加33%。这是美军第一次在《防务评估报告》中明确强调扩编的特种部队,从而也预示着作为美军特战“新势力”的民事部队在今后的行动中将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