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考舸 《军事史林》2022,(7):72-78
<正>1942年8月7日,同盟国军队在西南太平洋瓜达尔卡纳尔岛(下文简称“瓜岛”)及其周边岛屿发起“瞭望塔”(Operation Watchtower)行动。该行动最初旨在夺取西南太平洋上的反攻据点,占据日军在瓜岛北海岸营建的机场设施,并保护美国、夏威夷及澳大利亚间的运输航线[1]。但随着日本不断增援瓜岛并试图夺回岛内机场,此次以小规模登陆作战为开端的盟军行动最终演变为盟军同日军的夺岛决战。二战后,诸多军事史家将中途岛战役视作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2.
危险的视察计划1943年,随着日军在瓜岛的落败,形势逐渐对美军有利。日本联合舰队长官山本五十六大将面对这样的局面,提出了拼个鱼死网破的"伊号作战"。自4月7日开始,日本海军航空兵对瓜岛、新几内亚水域的美军船只、机场进行了攻击。由于日本方面夸大战果报告,使得山本以为取得了极大的战绩。4月13日,他决定亲自到靠近瓜岛前线的各基地去视察,慰问士兵并鼓舞士气。当天傍晚,一  相似文献   

3.
1943年,自瓜岛撤退以来,美军逐步开始战略反攻。失去补给的日军守岛部队接二连三地面临着“玉碎”之危机。 不寻常的设想 日本陆军参谋本部感到海军潜艇的补给能力有限,认为必须拥有独立补给能力,否  相似文献   

4.
日军不甘心失败,屡败屡战。1942年10月对日,日本丸山中将率领第2师团主力约5600人再次进攻瓜岛的美军阵地,遇到美军的顽强抵抗。 10月24日夜,天空中雷电交加、大雨瓢泼,第2师团再次发动总攻击。他们用强大的兵力向美军正面猛扑,很快被美军击溃。第二批士兵冒雨爬出阴暗泥泞的草丛,狂呼大叫着扑向美军阵地。此后,一批又一批日军土兵爬过同伴的尸体,发起自杀式冲锋。他们挥舞着军刀、刺刀、短刀、手榴弹等近战肉搏的武器,逐渐突进美军阵地。战争完全变成野蛮的肉搏。  相似文献   

5.
郭彩虹 《环球军事》2008,(18):20-21
1943年,太平洋战事出现转机时,美军却没有做好大举反攻的准备。当年5月,美军进攻被日军占领的阿留申群岛时,以伤亡1800人(日军阵亡仅150人)的高昂代价夺回阿图岛。同年8月的基斯卡岛之战更加离谱,美军对日军的撤退行动一无所知,竟然对着空无一人的小岛轰炸两周,在随后的登陆行动中,美军还误炸误伤百人。如果这种表现在太平洋星罗棋布的岛屿上都重演一回,美军等不到在日本登陆就没人了。  相似文献   

6.
香水妙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日军与美军在太平洋中的瓜达纳尔岛上展开激战。日军仓桂中尉奉命率领小分队趁暗夜夺占一个高地。为了不使士兵们掉队,他把  相似文献   

7.
1944年2月,美军中太平洋第5舰队采取突然闪击战术,袭击了日军驻守的特鲁克岛,为美军太平洋战略反攻铺平了道路。此战,由于美军准备充分,战术得当,使特鲁克岛成了日本人的“珍珠港事件”。  相似文献   

8.
布纳位于巴布亚新几内亚,是日军在太平洋上的一个前沿基地。作为西南太平洋的最高军事长官,麦克阿瑟将军希望美军能够迅速而且不付出大的代价就可以夺取布纳。毕竟,西南太平洋战区情报头子查尔斯·威洛比准将已经在行动前向麦克阿瑟打包票说:“没有任何迹象显示日军试图对盟军的行动作出猛烈的抵抗。”  相似文献   

9.
1943年初,美军在瓜达尔卡纳尔岛之战的胜利,遏止了日军在太平洋上的攻势,使之由全面进攻转入全面防御。此时日军在整个太平洋地区仍占有直径五千英里的圆形区域。其中有数以千计的重要岛屿,有的岛屿还在盟军的凸出地带,如北部的阿留申群岛,西南部的所罗门群岛等,对盟军威胁较大。因此,日本大本营决定采取“以全力牵制美军于无足轻重的小岛”的战略方针,企图在太平洋上同盟军逐岛争夺,以阻止盟军的进攻,挽救其在太平洋  相似文献   

10.
郭彩虹 《环球军事》2012,(15):59-61
1943年底,日军在西南太平洋战场上渐露颓势。日军第51师团残部退入新几内亚东北休恩半岛,企图与第20师团残部一起固守西奥。对于这一动向,美军看得很清楚。  相似文献   

11.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太平洋战场上,曾活跃着“两支”令日本海军闻风丧胆的美军舰队,他们分别是由哈尔西上将指挥的第三舰队和由斯普鲁恩斯上将指挥的第五舰队,他们交替出现在太平洋水域,轮流实施对日军的打击,最终取得了太平洋战争的胜利。日军直至战败也没有搞清楚,美军为什么能有如此强大的海上力量。几十年过去后,人们才从揭秘的资料中得知,原来那并非是两支舰队,而是由两套指挥机构指挥的一个“梦幻舰队”。这是美军太平洋战争后期实行的新措施,他们为太平洋舰队配备了两套司令部指挥参谋人员。在哈尔西指挥下,番号为第三舰队;在斯普鲁恩斯指挥下,则称之  相似文献   

12.
1941年12月7日,日军对夏威夷瓦胡岛上的珍珠港美军太平洋舰队发动突袭。这一战惊醒了美国人独善其身的美梦,迫使美军正式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导致轴心国的最后失败。但美国一著名海底探险家最近披露一个惊人内幕:珍珠港美军在遇袭的45分钟前,曾发现日本潜艇踪迹并加以攻击,此事虽立即上报美军指挥高  相似文献   

13.
从1942年8月开始,美日海军在太平洋瓜达尔卡那尔岛、兹拉格岛和吉尔伯特群岛及其周围海域展展开了多次交战。实力较强的日军几乎连战皆败,最终一败涂地。原因之一是日军写的日记暴露了行动企图。战后发表的美军关于太平洋地区作战的《与密林与恶疫的决斗》  相似文献   

14.
硫黄岛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军在太平洋战场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登陆作战.此战美军虽然获胜,却损失惨重.充分的战前准备、绝对优势的兵力兵器、正确的登陆方向和地段、积极有效的保障支援是美军在此次战役中的成功之处,其教训主要集中在情报侦察方面.此外,作者对日军在此次防御作战中失败的主要原因也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太平洋战争期间,美军潜艇共击沉、击伤日军驱护舰以上的大中型水面军舰160艘、潜艇23艘,为最终消灭日本海军做出了突出贡献.分析其原因,除技术进步和设备改良外,美军潜艇部队执行新的作战指导思想、采取新的战术手段,是其迅速扭转战局、夺取制胜权的重要因素.分析二战时期美军潜艇对日军作战的胜利原因,从中汲取有益经验,对于不断研究海运规律、改进潜艇破交和保交战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在过去几个月中连战连胜,头脑开始发昏,天真地以为日本海军必将以压倒的优势取得决定性胜利。为了达到一举消灭美国太平洋海军主力的目的,日本又悍然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进攻的主要目标有两个:一个是位于太平洋中部的中途岛,另一个是美国北部国土阿留申群岛。为此,日军动用了比偷袭珍珠港大得多的攻击力量。 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大将的作战方案雄心勃勃:把整个舰队划分成6支独立舰队,发动一场连锁攻势,作战范围从马利亚那群岛延伸到阿留申群岛。 按照日本大本营海军军令部的综合分析判断,1942年5月上旬,日军与美军在中途岛的整个实力对比为4:1,美军处于劣势,无法与日军抗衡。如果攻占了中途岛,就取得  相似文献   

17.
神秘的“K号作战计划”,在死亡边缘挽救了一万多日军的生命! 绝密的“K号作战计划”,使美军打歼灭战的计划落空。尼米兹将军感叹,“日军伪装巧妙,行动果敢,所以才能出其不意地撤走部队,由此可见日军组织的周密详尽!” 大战在即 山雨欲来朔风急 珊瑚海海战和中途岛海战使日本海军军力大挫,再加上太平洋战争第一阶段已告结束,1942年6月初,日本计划在太平洋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个悲壮的故事。它,发生在二战初期的太平洋战区的菲律宾。进入战争戒备 1941年12月7日,晨风轻轻地吹拂着美军驻夏威夷部队的兵营,官兵们仍沉浸在周末的欢快愉悦之中,听着轻快的音乐,哼着小曲。 7时55分许,日军6艘航母上的数百架轰炸机、战斗机突然飞扑而来,对着美军机场上的飞机以及  相似文献   

19.
闻舞 《环球军事》2010,(1):56-58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太平洋战场是日美两国海军的舞台,航空母舰在这里取代了战列舰成为新的海上霸主。在战争即将结束的1945年,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已经无力阻止美军的进攻,几艘航空母舰损失殆尽,能在航母上起降的飞行员更是少之又戮为了挽回颓势,日军发动了惨无人道的自杀式攻击,试图以“一机换一舰”的方式,抵消美军的数量优势。  相似文献   

20.
阿维 《军事历史》2005,(12):32-39
美国海军“瓜达尔卡纳尔”号(CVE-60,以下简称 “瓜岛”号)是卡萨布兰卡级的第6艘,由华盛顿州的 凯泽尔(Kaiser)船厂建造。该舰于1943年1月5日开工,6月 15日下水。“瓜岛”号是为纪念美国海军1942年在太平洋瓜 达尔卡纳尔岛的胜利而命名的。该舰满载排水量11000吨,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