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层连队就像一个大舞台,各专业的官兵共同演绎这台戏。驾驶、射击或操枪弄炮等重要专业的战士是戏曲中的"主角",但像基层理发员、卫生员、饲养员等基层连队的"八大员"也是必不可少的"配角",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他们的背后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近日,本文作者走进南京军区某师"八大员"的"内心世界",通过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观看他们的"精彩镜头",讲述他们的"闪亮片段",体验他们生活和工作中的酸甜苦辣,看他们如何在连队大舞台中演绎"最佳配角"。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地方大学生干部在人武系统工作的人数不断增加,他们的成长进步也越来越引起部队各级的关注。向军华,就是他们中的一员。2000年7月,他从中南大学毕业走人军营,被分配到距省城长沙最远的一个人武部工作,一度感到失落和彷徨;8年多来,他克服各种困难,不仅在苗乡山区扎下根,而且是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多次被湖南省军区和广州军区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机关干部"。  相似文献   

3.
结合年终总结和新年度工作规划,一场关于"节能减排离我们有多远"、"我为低碳献一计"的大讨论,在山东省聊城军分区机关深入开展。他们组织官兵说低碳、论节能,积极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军营作贡献。该军分区在"我为低碳献一计"活动中,向所有官兵和职工发出低碳倡议书,开设了军营  相似文献   

4.
1.新战士韩友贵从小学习素描,人物素描算得上拿手活儿。来到部队,紧张的训练让小韩有些吃不消。课余给班长画张肖像,让小韩一下找到了放松的方法。战友们看着新鲜,都"抢着"找小韩画像,紧张的新训生活多了不少欢笑。2.用画笔记录军营生活,这是个不错的创意。很快,一支由5名新战士组成的"素描队"成立了。他们利用八小时之外,用心记录着战友们训练、生活、娱乐的每一个场景,新训生活也因为画与被画而变得更加精彩和有趣。官兵们都亲切地称他们是"军营素描师"。  相似文献   

5.
走过的那座军营,有一位老兵曾这样说:我的军营是我的大学,入伍即入学,这里有校长也有教务处,"军营课堂"每周都有课程表,原来我也能当"三好学生"。【军营名片】骊山脚下,渭水河畔。一支"防空劲旅"将军营当作一个大熔炉、大学校,教育人、培养人,培养出了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  相似文献   

6.
一个甲子之前的1949年,那也是一个"己丑年",我们有了崭新的共和国。60年风雨兼程,60年自强不息,60年奋力拼搏,一个叫中华的民族在世界叫响!我们同是祖国的儿女,我们生长在共和国的军营。"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60年来,从军营退伍的战士有几千万之众。他们经过军营的淬火、冶炼,在共和国的岗位上成长着。"每逢佳节倍思亲",为了纪念共和国60华诞,我们特开设"共和国退伍兵"栏目,让那些回到地方的战士重回军营,他们鲜活的业绩,是我们的自豪,他们的冷暖,是我们的牵挂,他们的搏击,是我们的榜样,因为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称呼:战友!  相似文献   

7.
随着时代的发展、兵役制度的改革,以及"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步伐的加快.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在校大学生或大学毕业生携笔从戎,建功军营。这些昔日的"天之骄子"顿时成了"军营宠儿",成了众人争抢的"香饽饽"。他们被寄予厚望,被委以重任,被众星捧月.当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怀疑,惹人嫉妒,遭逢疏远。他们骄傲着、自豪着,也困惑着、迷惘着。学校≠军营,学历≠能力.理想≠现实,热血男儿≠钢铁战士。怎样看待"大学生士兵"这顶荣誉的光环?大学生士兵应如何定位自身的素质和地位?又应该在军营怎样发挥自身的优势与潜力?俗话说。是金子在哪里都会闪光。且让我们褪尽耀眼的光环,围炉夜话,一起分享大学生士兵成长中的酸甜忧乐.一起求解这一道道军旅人生的不等式,一起拉直脑海中一个个挥之不去的大问号。  相似文献   

8.
他们是2006中国军营的闪亮名片和显著地标。他们是2006军旅纪实剧中的主打线索和主角。他们是2006中国军营封面上的偶像派和实力派。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称谓,叫做典型。他们共同构筑了2006中国军营的典型轮廓和媒体头条,他们同属于2006年中国军营“史记”中的列传名单。记录2006年发生在中国军营的一切,你势必要围绕他们展开。2006年的中国军营,叙述他们已足够。  相似文献   

9.
从步入军营那天起,十七八岁的他们,开始了一种全新的人生。他们有一个共有的名字叫"新兵"。每个新兵,都是怀揣梦想阔步迈入军营的。当梦想从新兵连起航,故事也就有了开端,经过一个多月的新兵连打磨,每个新兵身上都有自己的故事。新兵的故事,得从他们的表情说起。  相似文献   

10.
班长,是军营之父,有时也被称为军营之母。班长,是兵头将尾,是战士的通气筒,是建设和谐连队的减压阀。在生活和影视作品中,因为班长刻意或者不由自主保持的硬朗形象,他们被战士们戏称为"男人装",本期"心理空间"关注军营硬汉班长的心理问题,一个群体的普遍焦虑。  相似文献   

11.
这是绿色军营一些品种名贵的树木。他们被唤作“家”,诗家、作家、书法家、雕塑謇……他们因“孪”而名,但他们的根无不深扎于连队。在连队,他们被冠以“板报员”。那时身份,那时帅气,怎一个潇洒了得——那可是集编辑、记者、版式、美编、排印、出版于一身的真正意义上的“主编”呢!现今,我们在做“连队细节之黑板报”的时候,自然没忘用他们爱听的哨间呼点他们——“嚯——前板报员集合喽!”这里,我们谨以不完全名录的方式记录他们中的签到者。——在线网络人:余彦隆  相似文献   

12.
渤海湾畔某军营礼堂灯光璀璨,热力四射,沈阳军区第406医院"军营好声音挑战赛"决赛在这里隆重举行。带着自信的笑容,满怀收获的期待,15名参赛选手逐一盛装出场,他们用最美的声音为全院官兵和医护人员奉献了一场精彩的视听盛宴。  相似文献   

13.
军旅经历和军营民谣一起深深地烙在90年代当兵人的记忆深处。多年后,当他们回忆起军营,新兵连和一首让他们感动的军营民谣歌曲是绕不过的记忆符号。那是他们自己的歌和属于他们的青春记忆。  相似文献   

14.
2006年,军营民谣步入第十个年头。每个年代的人都有自己的歌,哪怕你在封闭的军营里。抗战时期是《松花江上》、70年代是《十五的月亮》、80年代是《血染的风采》、90年代是《我的老班长》。1996年,小曾一首《我的老班长》拉开军营民谣帷幕。一种全新的音乐表达方式诞生,它改变了清一色只有集体而忽视个体的音乐表达方式,让音乐由集体指向个体,一种更接近生活的真实,更细腻更人性化的娱乐样式让刚性的军营更柔软。小曾之于军营民谣,犹如邓丽君之于内地流行音乐,崔健之于中国摇滚,老狼之于校园民谣。由于他的坚忍和努力,他由早期军营民谣灵魂人物之一一跃成为军营民谣的领军人物。10年来,军营民谣是一茬一茬兵们的情感寄托。军营民谣为他们提供一个不同于其他形式的情感宣泄通道,通过这个通道,他们按照自己对军营的理解和表达方式,呢喃、低吟或哼唱着自己与军旅时空的每一个对应关系。这些歌声,注定成为他们嘹亮军歌时代罅隙里萦绕不去的声部。军旅经历和军营民谣一起深深地烙在90年代当兵人的记忆深处。多年后,当他们回忆起军营,新兵连和一首首让他们感动的军营民谣歌曲是绕不过的记忆符号。那是他们自己的歌和属于他们的青春记忆。10年前,军营民谣还是一张有青春痘的脸,10年后,青春痘的痕迹已经岁月抚平。军营民谣10年之际,《解放军生活》给它画像作传,以此向那些军营别致表达方式表达我们的敬意。  相似文献   

15.
天津某预备役高炮师紧密结合"坚定信念、铸牢军魂"主题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军营文化凝魂聚气励志的功能,"让官兵走文化、让文化融入官兵",持续开展系列文化活动。他们通过举办"感动军营"人物评选、国防知识竞赛、"颂歌献给党"歌咏比赛、读书演讲比赛等活动,激发官兵当兵打仗、练兵打仗的热情,使官兵长期保持高昂的斗志和旺盛的士气,有力地促进了部  相似文献   

16.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对于"英雄营"来说,留下的不仅有营盘还有不变的兵魂,一茬又一茬,面孔在换,心不换,"英雄营"的火种,随着他们前进的步伐播撒在军营的每个角落。俺不是"不通"张力仁:雷达操作员,直招士官,人称"张不通"。入选理由:从"门外汉"到"门内汉",俺凭的是韧劲!古有周伯通,今有"张不通"。说起"张不通",那可是"英雄营"的名人,从菜鸟到全能冠军,张力仁用自己的励志故事演绎着军营版的阿甘正传。几年前,带着一腔热血和浓重的口音,张力仁喜气洋洋来到军营,没想到,  相似文献   

17.
二十几年前,带着对部队的无限向往和对绿军装的热爱,我走进了军营,多年的军旅生活,磨砺了我坚强的军人品格,更增添了我对军营这份爱的情感砝码,回想起曾经的往事,留下了太多的牵挂和眷恋,但二十几年前离开家门时,父母送给我的"礼物"更为我走好军旅之路铺上了一层厚厚的基土,今天我仍然珍藏父母送给我的这份特殊的礼物——"到部队多做好事。"新兵连的一天,我当值日员,早上,早早就起了床,一溜烟跑到卫生间拿回前  相似文献   

18.
1.或许有的人还在讨论着"80后"的责任心,有的人还在争辩着"90后"的自我与脆弱。不过,现在我们不得不翻过那些曾经的热门话题,因为"95后"已经走进了军营。2.第二炮兵某部统计,他们今年入伍的新兵中,"95后"占了将近60%,成了军营新鲜血液的主力。在新训的苦和累面前,他们展现给大家的是敢于担当的一代、奋勇拼搏的一代、能打胜仗的一代。3.对于入伍前习惯以歌星、影星当偶像的"95后"新兵而言,站在"战功显赫"的"明星"导弹发射车前,他们明白了作为一名士兵  相似文献   

19.
数九寒冬,挡不住官兵们的热情;感人事迹,禁不住观众们的热泪。1月18日,天津某预备役高炮师国防教育中心礼堂内,人潮涌动,掌声雷鸣,该师第四届"感动军营"人物评选颁奖晚会拉开帷幕。一名名感动人物登台亮相,一段段动人事迹感人至深。他们中有身居商海常怀报国之志,投身军营常思武备之事的师修理营制配连预任政治指导员高峰:有情系军营,热忱为部队服务的拥军企业家,该师某团预任军官  相似文献   

20.
有这样一群士兵,他们曾经错失上大学的机会,怀揣着"第二梦想"走进军营,渴望在军营舞台实现自己的"高校梦";有这样一群大学生士兵,虽然他们已是高学历,却对"军校"有着别样的情怀,渴望实现人生的第二次转变;有这样一群高中生,宁愿放弃管理相对宽松的地方高校,而渴望挂上那副学员肩章。随着"军考"脚步的日益临近,那些怀揣梦想的战友们憧憬着未来的美好,孜孜不倦地奋斗在备考的旅途上。秉烛夜读、通宵达旦之于他们而言,已不是什么励志名言,而是为梦想奋斗的"家常便饭"。当梦想照进现实,那些胸怀"军校梦"的战友们该如何绽放自己的青春梦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