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1月14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美国总统克林顿和乌克兰总统克拉夫丘克在莫斯科签署了关于销毁乌克兰领土上核武器的协议,规定其境内所有核武器限期拆除,将核弹头运往俄罗斯销毁。  相似文献   

2.
“核”,永恒的热点1994年3月19日,朝南北双方在板门店进行的第八次工作代表接触因分歧严重而破裂。随后美韩宣布要恢复“协作精神94”联合演习。3月21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宣  相似文献   

3.
1996年9月联大以158票对3票通过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CTBT),1996年9月24日该条约开放供签署。截至2001年7月20日,共有161个国家签署,其中78个国家已批准该条约。1997年美前总统克林顿将 CTBT 提交美参议院,1998年和1999年克林顿要求参议院批准这一条约,但1999年10月13日参议院以48票赞成、51票反对否决了该条约。本文拟从布什防务班子成员的言论  相似文献   

4.
2000年12月14日,可称总统大选世纪大战的美国总统竞选,终于尘埃落定,鹿死小布什手。乔治·W·布什当选为美国第54届总统。因为他是美国前总统布什的儿子,所以人们通常称他为小布什。小布什从未在政府中担任过要职,毫无处理国际、国内事务的经验,其当政后内外政策走向如何,正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国外许多外析机构认为,克林顿执政8年所取得的经济成绩,是任何人都不能  相似文献   

5.
6月3日,美国总统布什在准备登上“空军一号”开始欧洲之行之前,突然宣布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乔治·特尼特因“个人原因”向他辞去局长一职,将于下个月11日正式离开中情局。(特尼特于1997年7月11日被总统克林顿提名为中情局局长,今年7月11日是他担任局长7周年纪念日。)特尼特说他辞职的原因是,想花更多的时间和妻子还有十几岁的儿子待在一起。副局长约翰·麦克莱林(John McLaughlin)将暂时领导中情局的工作,直到新的继任者上任。任职时间第二长的中情局局长 布什总统对记者说:“特尼特离开中情  相似文献   

6.
从巴格达时间1998年12月17日凌晨开始到20凌晨,美国和英国轮番对伊拉克发起了代号为“沙漠之狐”的空中打击行动。行动结束后,美国总统克林顿和英国首相布莱尔分别称美英的军事行动获得了成功,同时他们仍宣称继续“保持警  相似文献   

7.
沈时 《云南国防》2001,(2):20-20
小布什于今年1月20日正式接替克林顿登上了美国第54届总统的宝座,白宫也由民主党执政时期转到了共和党执政时期。小布什上台后,他的政府在对华政策和军事政策上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这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去年4月19日在美国纽约州的斯塔腾岛新下水服役的一艘战舰,引起了举国上下的强烈关注和反响,包括美国总统克林顿在内的数百名军政高级官员也出席了这艘战舰的服役典礼。它就是第二艘“沙利文兄弟”号导弹驱逐舰,被编入美海军大西洋舰队。  相似文献   

9.
引发震动的“政治新星” 2003年9月17日,喜欢巧合的美国人又欣赏到了一场饶有趣味的政坛好戏:在12年前克林顿挑战老布什而企图问鼎白宫的同一个地方——阿肯色州小石城,又一个“民主党南方佬”——58岁的前北约欧洲盟军最高司令兼美军驻欧洲部队总司令韦斯利·克拉克穿着笔挺的西装,带着比当年的克林顿更迷人的微笑,胸有成竹地向他的竞选对手宣布:他正式决定参加2004年的美国总统竞选! 这一消息马上在美国政坛引起震动。历史似乎注定了布什家族又要在阿肯色州小石城这个地方“走麦城”。12年前的金秋,刚刚打赢了海湾战争的老布什总统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都声望极高,“连任下届总统”似乎已成了他的囊中之物。他压根也没想到,克林顿这个曾“蓄着和猫王一样的络腮胡的民主党南方佬”竟敢向他叫板,并且抓住“美国  相似文献   

10.
当乔治·W·布什总统在美国国会举行就职宣誓时,离任总统克林顿的身旁站着一位身穿制服毫不惹人注目的军官。这个军官提着一个黑色的非常精制的小皮箱,他是同克林顿一起走进国会的,然后却跟着布什离开了。几乎没有一个人想过这是怎么一回事,其实,这种顺利的和不引人注目的随行人员变化,是美国核军事力量的交接。这与两年前——也就是1999  相似文献   

11.
1997年11月2日,美国总统克林顿的亲笔信,从大洋彼岸飞到中国,由美国驻广州领事馆石海珍副领事专程赶到桂林,交到广西兴安县华江乡青年民兵潘奇斌的手中,信上说:“非常感谢你以无私的英雄主义救助掉入猫儿山深谷的‘美国之音’女记者何宗安。你勇敢的行动,将被永  相似文献   

12.
北京时间1998年12月17日凌晨,美、英两国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就对伊拉克发动代号为“沙漠之狐”的军事打击行动。美国总统克林顿宣称,目的是要削弱伊拉克发展核生化武器和威胁邻国的能力,并希望能够推翻萨达姆政权。双方军事实力对比在这次“沙漠之狐”行动中,双方的  相似文献   

13.
梁军 《当代海军》1999,(1):13-13
1998年7月25日上午9时许,美国海军诺福克海军基地12号码头彩旗招展,美国最新航母——“杜鲁门”号(CVN-75)服役典礼在这里举行。上午11时,典礼正式开始,海军仪仗队鸣21响礼炮。接着,国防部长科恩、海军部长多尔顿、海军作战部长约翰逊上将等要员先后致词。11时40分,克林顿总统讲话。这是继1975年美国总统福特在同一军港主持“尼米兹”级航空母舰首舰——“尼米兹”号航母股役庆典典礼之后,由美国总统出面亲自主持的又一次大型军舰入役庆典。  相似文献   

14.
1997年10月底以来,由于伊拉克禁止联合国武器核查小组中的美国成员入境,并禁止已在伊拉克的美国武器核查人员执行核查任务,伊美关系陷入危机。11月3日,美国防部发言人宣布,美国驻海湾部队,包括“尼米兹”号航空母舰编队和主要以沙特为基地的200多架战斗机已作好随时参战的准备。14日,美总统克林顿下令,在地中海水  相似文献   

15.
5月20日午夜0时0分,东帝汶正式结束联合国过去两年半的监管协助,宣告独立,成为全球第192个国家,数百年来首次由本地人当家作主,也使东亚区多了一个新国家。 新世纪诞生的第一个国家 5月19日,在传统的鼓声当中,非洲津巴布韦总统抵达东帝汶首都帝力。在他之前,包括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美国前总统克林顿、  相似文献   

16.
航母的效能从第二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到马岛冲突、海湾战争直至最近的波黑危机,无数次的战例都证明,航空母舰是夺取制海权、制空权的最重要的武器,并且是显示国家力量、支持外交政策、保护国家利益的有效手段。美国总统克林顿在1993年3月12日视察“罗斯福”号航空母舰时曾说:“当危机这个词  相似文献   

17.
孙玉奎 《国防科技》1994,15(4):7-10
自1993年1月20日克林顿组成政府以来,在信息产业政策方面,提出了全面建设美国公用电信网和信息通信网的新方针。其理由是:(1)宽带多媒体通信的环球化,已成为所有人的要求;(2)新政府特别是科尔副总统坚决主张,建设与完善电信信息网路与美国经济的复苏是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18.
对1994年来说,海地危机曾是世人关注的最大热点之一。 1994年9月18日下午,从美国北卡罗来纳4个空军基地起飞了61架c—130型运输机,机上满载着美军第82师的空降兵和重型装备。这些飞机的飞行目的地是加勒比海的岛国海地。2小时后他们将飞临海地首都太子港,执行克林顿总统入侵海地的命令。  相似文献   

19.
针对有可能面临的弹道导弹威胁,近年来美国加大了对建立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的研究和论证力度。1993年5月美总统克林顿正式提出导弹防御计划,并将建立战区导弹防御系统作为导弹防御计划的核心。  相似文献   

20.
“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大名大家已是耳熟能详,无论在军用领域还是民用领域,其地位越来越重要。美军参联会主席甚至说:如果没有GPS系统的支持,美军甚至连一场战斗都无法取胜,更谈不上打赢一场战争了。GPS军用信号历来只为美国及其盟国所使用,而其他国家只能使用精度很低的民用信号,但是今年5月1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