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今海上优势美国是以航母为制海主战兵器,而海上劣势的一些国家,就只能以潜艇作为远海主战兵器.历史上潜艇和航母都取得过骄人战绩,总体上来讲是航母胜过潜艇.可时间过去了几十年,海军兵器技术同过去有了很大的不同.那么,在可预见的一个时期,潜艇同航母究竟谁怕谁?  相似文献   

2.
科学地研究游击战的获胜机理是军事学领域尚未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运用信息作战原理,在海上游击战环境中,通过潜艇与航母战斗群反潜直升机的对抗来分析海上游击战的信息作战原理,研究表明:航母受到攻击的威胁通常为潜艇的1.5到5倍,只要发挥潜艇的信息与火力的联合作战优势来削弱航空母舰战斗群的反潜信息与火力的联合作战优势,仅单艘潜艇就可对航空母舰造成重创。信息作战原理不仅揭示了游击战环境中各种小概率事件及随机因素的影响机理,而且也可用作为对游击战指挥控制原理进行研究的理论基础及方法。  相似文献   

3.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苏联解体的几十年时间内,苏联海军一直坚持着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苏联海军曾试图以其潜艇优势去抗衡美国海军的航母优势。然而,在与美国的对抗中,苏联认识到缺乏航母及航母舰载机的海军毕竟难以有足够强悍的实力去跨洋争夺制空权和制海权,因而也就无法打造出一支令人望而生畏的远洋舰队。那么,苏联/俄罗斯航母及其舰载装备在几十年来的发展历程中究竟走过了怎样的发展之路呢?  相似文献   

4.
要闻速递     
《现代舰船》2012,(12):5
英称中国潜艇服役速度提升260%据英国《新政治家》杂志官方网站2012年10月15日报道,中国上个月亮相了其首艘航母"辽宁"号,而且还在建造国产航母。另外,中国海军也加大了对潜艇的投入,在2003年至2012年间,潜艇服役速度提高  相似文献   

5.
运用潜艇和远程导弹联合作战形成的信息与火力联合打击优势来开发突袭航母战斗群的战法是联合作战研究中尚未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根据信息作战、网络中心战和海上游击战原理,分别利用潜艇获取目标位置信息优势和远程导弹对目标打击火力优势,通过海上游击战战法,运用在以卫星为平台的网络中心环境中形成的信息与火力联合打击能力,实施对航母战斗群的突袭,对一个典型实例的初步试验及分析结果表明:与潜艇侦察目标能力有关的正确发现目标概率和评估远程导弹打击目标效果概率以及与远程导弹打击能力有关的命中目标概率对信息与火力联合打击能力的影响分别为20.79%、22.57%和20.20%%,是成功突袭航母战斗群的最重要的因素,而网络中心联合潜艇与远程导弹突袭航母则是充分发挥潜艇和远程导弹综合优势的科学战法。  相似文献   

6.
在定量分析综合作战区航母受敌潜艇威胁、警戒兵力对潜警戒能力的基础上,依据航母综合作战区警戒兵力配置的基本原则,提出了航母综合作战区对潜警戒兵力配置的方法,可为反潜作战指挥员优化航母综合作战区对潜警戒兵力的配置提供决策支持与参考。  相似文献   

7.
张艳 《现代舰船》2012,(8):48-51
许多海军爱好者都设计过自己的"潜水航母"。实际上,搭载飞机的潜艇在历史上出现过,而且还不止一级。本文介绍的正是曾被称为"潜水航母"的日本海军Ⅰ-400型潜艇,它曾是世界上最大的潜艇,而且这个世界纪录保持了十几年之久。二战期间,Ⅰ-400型潜艇不过是昙花一现,没有留下任何值得称道的战绩,但其独特的、令人叹为观止的设计还是值得我们仔细回顾和品味的。  相似文献   

8.
利用所研制的“潜艇战斗群抗击航母编队仿真模型”,定量地分析了影响潜艇群作战性能的技术因素,为今后潜艇的发展提供了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9.
基于梯度迭代法的一类追逃对抗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一类追逃对抗问题,基于微分对策理论,建立了三维空间中的追逃对抗模型,进而得到了最优性条件和最优策略.运用梯度迭代法给出了模型的数值解,并做了实例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该模型可以很好地应用于潜艇对潜艇、潜艇对水面舰艇等实际追逃对抗问题.  相似文献   

10.
反潜短板     
这样一则报道引起了本刊的注意。2011年5月17日,菲律宾军方发言人表示该国将考虑购买潜艇,这位发言人说:"在未来可能发生的潜在冲突中,潜艇将是非常好的威慑力量"。放眼整个南海,对潜艇高度重视不只菲律宾一家,马来西亚已经拥有了上等的法国潜艇,越南也在展开雄心勃勃的"基洛"购买计划。这些潜艇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该地区总的力量对比,但考虑到南海存在复杂的岛屿纠纷,并且有对中国极其重要的能源和贸易运输线经过,这些变化有理由引起中国足够的重视,何况南海有可能成为未来中国航母重要的活动区域。事实上,除了这些尚未变成现实的常规潜艇,已经存在的核潜艇是未来中国航母更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11.
为得到潜艇水声对抗主/被动航空声呐的最佳策略,构建了水声环境模型和声呐探测模型、潜艇对抗模型,提出了一种考虑声接触、跟踪、定位和识别处理的航空声呐信息处理模型,仿真分析了被动声呐浮标和主动吊放声呐等典型航空声呐在接触潜艇的条件下,不同潜艇水声对抗策略的效能。结果表明,对抗被动声呐时,减小辐射噪声比提高航速更为有效,潜艇应该采用大深度、最小噪声航速、最短距离脱离。如果潜艇通过电子侦察侦听到声呐浮标空投入水声音得知被动声呐浮标方位,可以插入气幕弹恶化被动浮标阵共视条件,避免跟踪定位,提高对抗效果。对抗主动声呐时,改变航向、投放宽频干扰器和声诱饵后高速脱离是潜艇的最佳策略,脱离过程还可以插入气幕弹恶化声呐跟踪定位识别环境,为潜艇拉开与声呐的距离提供条件。该研究可为潜艇水声对抗主/被动航空声呐提供仿真环境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2.
潜艇水声对抗及水声对抗器材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据装备的发展,在论述潜艇水声对抗的地位和战术特点的基础上,从水声对抗器材作用原理的角度,把目前国内外水声对抗器材归为噪声干扰、气幕屏蔽、声学诱骗三种类型。通过剖析这些水声对抗器材的对抗机理,深入分析了它们适宜的应用时机和可能实现的战术目的。进而,提出了各类水声对抗器材在使用时机方面对潜艇作战效果所具有的两面性,以及潜艇使用水声对抗器材后自身的机动策略是达成其战术目的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潜艇航母是现代海军兵器发展的一个美好的设想。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人们进行过许多不懈的追求。尽管至今尚未出现过一个完美的潜艇舰载机系统,然而这种努力却在现代兵器发展史上留下了最富传奇色彩的一页。 设想与尝试 早在1913年,英国海军部一位名叫本贝东·比林的人设想在潜艇上搭载水上飞机或以其作为飞机的起飞平台。这大概是关于潜艇航母最早的设想。3年后,即1916年,英  相似文献   

14.
针对如何有效打击近距离突然出现的匀速直航潜艇,提出了自导鱼雷对匀速直航潜艇射击的现在位置射击法,即直接按潜艇方位进行射击,建立了鱼雷与潜艇的现在位置射击法对抗模型,并通过实例计算分析了射击距离的确定方法,验证了现在位置射击法对近距离上突然出现的匀速直航潜艇对抗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在500~2500m距离内,对近距离突然出现的匀速直航潜艇,采用现在位置射击法射击,对潜艇的命中概率可达到0.8。  相似文献   

15.
默虹 《现代舰船》2013,(1):14-24
千呼万唤,"辽宁"号航母入役,终于开启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航母时代。但作为现代海军威力最大、最复杂的常规兵器,航母的使用不仅仅是搞定一艘航母那么简单,它不会自己一艘船开出去,必须配上舰载机联队,配上其他水面舰艇、潜艇、补给舰,才能形成一支航母编队,在航母编队指挥官的指挥下才能真正发挥其威力。  相似文献   

16.
舰舰导弹是指从水面舰船和潜艇发射,主要用于攻击潜艇、水面舰艇和商船等水上目标的导弹武器系统,具有较高的效费比,是反舰导弹大家族的重要成员。目前世界上有10余个国家能够自行生产舰舰导弹,80多个国家部署有舰舰导弹,但真正经过大量实战检验并能代表当今舰舰导弹发展潮流的当属俄罗斯和美国。作战对象不同,决定战技性能优长美军由于拥有强大的海上航母战斗群,其对反舰导弹的研制起初并非十分重视,直到1967年10月,埃及导弹快艇以俄制“冥河”反舰导弹击沉以色列“艾拉特”号驱逐  相似文献   

17.
潜艇和水面舰艇编队间的攻防对抗是潜艇作战研究的重点内容,如何确保潜艇在舰艇编队、反潜直升机等兵力的联合封锁下存活和突围,是对潜艇指挥决策的考验.为此,针对潜舰机博弈对抗场景,从深度强化学习和规则推理两个方面构建潜艇智能体,提出两种近端策略优化(Proximal Policy Optimization,PPO)算法改进机...  相似文献   

18.
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今天的俄罗斯海军实力依然令人敬畏。特别是俄海军潜艇部队最令人敬畏,其中的攻击型核潜艇部队更是充满神秘:不仅该潜艇部队的潜艇都是用不同的野兽和海洋动物的名字命名,而且该潜艇总队的多月途攻击核潜艇是专门用来对付以美国为核心的航母和战略潜艇的。  相似文献   

19.
A级潜艇是当今世界上吨位最大、威力最强的核潜艇,是E国海军反航空母舰的核心力量。而M国的N级航母战斗群则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海上机动编队。如果有一天,A级潜艇与N级航母对阵,那将是一场深海“恶鲨”与大洋“巨鲸”间最高水平的较量……  相似文献   

20.
美军航母编队在对岸攻击作战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型航母为核心的航母编队是美国海军的主要突击力量,它集航空兵、水面舰艇和潜艇为一体,是空中、水面和水下作战力量高度联合的海空一体化机动作战部队,是美军遂行海外军事干预行动的骨干力量。兵力构成航母编队依据打击任务及所受威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