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高等学校本科用)明确规定:“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写、译能力,使他们能用英语交流信息。”不难看出,大纲对阅读能力的要求高于听说写译。而全国范围内已进行了多年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阅读试题  相似文献   

2.
目前,大学生的英语四项基本技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相对学生“听”、“读”能力的显著提高,“写”和“说”的能力进展缓慢。学生“说”的能力进展缓慢是因为具有导向作用的CET未将口语测试纳为必考部分和大学非英语专  相似文献   

3.
听说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的薄弱环节。如何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具体做法和体会:精心备课是上好听说课的重要环节;巧妙实施课堂教学,注意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及活跃的课堂气氛;坚持用英语进行课堂教学,把听说训练溶入精读课之中;以听为主,以听带说,以听带读,以听带写,将听说读写有机结合起来;课内外结合,引导学生课外的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4.
<正>英语大纲是一个英语教学的交际化大纲,基本点是素质教育,核心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这使得英语课成了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具课.研究资料证明在言语交际活动中,口语交际形式占75%,大大超过书面的交际形式.传统的翻译教学法已不再适应新时期英语教学的需要,严重制约着学生运用外语能力的提高.学生普遍感到英语课难,桔燥乏味.外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聋哑症”及其影响所造成书面交际能力的减弱就是极有力的证明.重视学生听力和口语,加强交际化课堂教学,提高外语教学质量,是培养新时期外语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正>我们新疆(包括兵团)的各级各类中学是1993年9月开始使用新英语教材的.在三年多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新教材《Junior English for china》是一套极好的系列教材.它为中学师生提供了生动、有趣、丰富多彩、活泼详实、紧密贴近生活、大量的实际生活中的语言材料;为初中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形成听、说、读、写四会能力,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为高中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打下良好基础,提供了可靠的教材方面的保证.但课本中也有个别不足之处,现提出与同仁们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6.
听力是英语学习的五种基本能力(听、说,读、写、译)之一,也是中国人学英语较为薄弱的,中学英语是大学英语的基础,大学英语学习中,学生感到听力较难,就足以说明高中英语学习中听力基础较差,有待大大加强。  相似文献   

7.
(College Core English)教程中的“听说课”既作为一个独立体可分离出来教学,又是存在于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译有机整体里的一个重要环节,“写作课”亦如此.而大多数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听说和写作两大方面表现得成绩不佳,其重要原因在于对听说与写作中的问题与难点把握不准.对此,笔者提出如下见解.  相似文献   

8.
<正>一、培养听说能力的重要性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的言语交际能力,即听、说、写的能力,这是英语教学的本质特征.在外语数学中,人们始终提倡“听说领先,读写跟上,共同发展”的十二字方针.这是因为,第一,听、说是言语交际活动的最基本、最主要的形式,也是最活跃的一种形式,是获取知识,认识客观事物,发展智力情感的重要途径.在人类认识活动和人类交际活动中,听、说言语交际活动占有极大的比重,据美国外语教  相似文献   

9.
语言课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而写是传递信息的交际能力,是一种积极主动,创造性语言交际活动,也是一种智力认识活动.因此,写是听说读能力的延续,也是培养听、说、读能力的有效手段.心理学家的许多实验已经证实了词句的发音和形体以及动觉在学习外语中的相互促进关系.笔头训练也有助于正确理解,巩固和灵活运用所学语音、词汇和语法知识,它是语音词汇和语法教学的重要手段.国外的实验证明:学英语单词时,利用写和不利用写,效果大不一样.利用写能记住91%的单词,不利用写,能记住53%的单词.写也可以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好习惯.从某种意义上讲,写更能全面地、切实地反映学生的英语水平,是检查学生英语知识和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听说能力是语言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本应受到高度的重视,然而在传统的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轻听说、重读写”的教学模式造就了一大批读写尚可但张口即结舌的英语习得者。所幸,当前大学英语的教和学双方都开始注重对语言习得读、说、听、写、译5种技能全方位的提高。国家CET考试委员会从1996年初起也正式启用听写等新题型。但近几次的四、六级统考结果统计表明,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听写部分仍是难以突破的关口。针对这一现状,结合多年的教学和阅卷经验,对提高英语听说能力的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飞速发展的现代科技已把人类带入了信息时代。英语作为传递信息的主要工具,在我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学习英语的热潮经久不衰。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阅读作为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在英语教学中也越来越受人们重视。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地把“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放在了教学目的的显著地位。测试学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能力的试题在大学英语四、六级全国统考中,都占了很大的比重。因此,如何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  相似文献   

12.
结合专业组织英语教学为外语教学改革注入新的活力。研究表明,“结合专业的听说写互动英语技能训练模式”吸收了双语教学元素,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构建主义教育观,是提高大学生英语听、说、写方面技能的立体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3.
<正> 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大面积掉队,两极分化严重,这是个老问题。初中基础打不好,高中也很难上去。“初中英语高中补”这种现象,不仅严重干扰了高中英语教学,也加重了学生负担。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感到,中学英语教学质量差,问题出在初中英语教学不得当。因此,英语教学改革的重点,必须放在初中,不然,要想全面提高中学英语教学质量,实现英语教学大纲中提出的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就是一句空话。为此,我校从一九八五年秋开始,在初一年级开设了一个英语实验班。进行初中英语教改的初步尝试,试图探索一条改革初中英语教学的路子。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分析了我国博士研究生英语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了改革博士研究生英语教学模式及全面提高博士研究生英语素质的途径:增大语言输入量,强化听读技能;促进语言输出,增强说写译技能。  相似文献   

15.
<正>泛读对于刚刚进入大学校门的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面对大量的课外读物,不知该从哪儿入手,往往有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笔者认为,这与目前中学英语教学的现状有关:1、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少而精”,忽视“多而广”,只重精读训练,缺乏泛读训练.2、习惯于慢读,而忽视对句子在上下文中特定意义的理解,从而更忽视对文章整体意义的理解.3、对阅读的目的不明确.阅读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把阅读作为复习巩固语法和词汇知识的手段,而没有作为一种使用能力去着意培养.李庭芗教授在他所著的《英语教学法》一书中强调:“只有具有泛读能力的人,才可以说具有阅读能力”.因此,泛读能力的培养,也正是我们所要弥补的重要一课.  相似文献   

16.
韩礼德的语域理论是系统功能语法的重要理论之一,它强调语言的交际功能和社会意义。文章探讨了如何将语域知识运用于大学英语教学实践,这种尝试不仅能使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得到提高,而且有利于听、说、写、译等综合能力的提高,从而找到一种较好的教学方法,加速学生从语言知识向语言应用能力转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正>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规定: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口头和书面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英语切实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8.
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应当培养的学生的最基本的能力,四者不能割裂开来.高中语言新教材的编写说明在谈到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时说:"在阅读训练中兼顾写作与口语交际."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阅读教学中如何选择写作训练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9.
英语接受性能力指听和读的能力,是英语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学生英语接受性能力,必须注重学生语言能力、阅读和听力专门技能以及非语言能力的培养,同时应注意语言文化内容的教学,将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纳入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20.
改革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英语在大学课程设置中是一门十分重要课程.但现行的教学模式制约着学生语用能力的发挥和提高.研究现行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中出现的弊端,并探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措施有助于大学英语的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